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右江日报
骨健康贯穿了人的一生,从儿童时期骨骼的健康发育,到青中年理想峰值骨量的维持,再到老年预防跌倒骨折保护措施的普及等,都需要每个人了解和掌握。
一、人体骨骼的作用
(一)支撑作用。骨骼起支撑人体的作用,其强度非常高,而作为支撑的脊梁骨就是身体的中轴骨—脊柱。
(二)保护作用。骨骼还是人体重要内脏器官的庇护所,如果失去骨骼保护,稍微受到外来打击就会给这些内脏器官带来致命伤害。
(三)运动功能。骨骼起了杠杆作用,肌腱及肌肉为运动提供动力,韧带维持关节的稳定性,三者相结合才能让运动完成。
(四)造血功能。在骨骼的骨髓腔和松质骨中含有骨髓,其中的红骨髓具备强大的造血功能,人体所需的血液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其生产的。
(五)代谢功能。骨骼中含有丰富的钙、磷、有机物以及无机物等营养元素,当其他器官需要时,身体通过激素分泌来发号施令,从而满足身体的需要。
二 、骨骼出现病变的表现
(一)疼痛。当各种原因导致骨骼受损时,会出现疼痛,可为间歇性也可为持续性。一些骨骼的慢性疾病如骨肿瘤、骨质疏松症等,往往因病程较长,早期疼痛不剧烈,易被忽视。
(二)身高变矮。进入中老年后,因脊柱老化、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身高会有少许下降,但少有下降超过3cm,如身高变矮超过3cm 就要警惕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
(三)容易骨折。骨骼可以承受很大的应力,以维持正常机能。如受力很轻就发生了骨折,需要警惕骨质疏松或者骨肿瘤等疾病。
(四)肿块及畸形。在日生活中发现两侧肢体或躯干骨骼有明显的肿块或畸形等情况,这就提示骨骼可能出现了病变。
三、不同年龄段怎样养出健康好骨骼?
(一)20岁前。这个阶段是骨量增长的关键期,此阶段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积极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青少年长高。
(二)20岁-40岁。骨骼生长发育达顶峰期,要警惕有不良习惯导致的颈肩或腰椎类疾病。晒太阳、适度运动 、注意补钙,是保持骨骼健康及维持峰值骨量的关键。
(三)40岁-60岁。随着年龄增加,骨量开始逐渐丢失,尤其女性绝经后,骨量丢失迅速,进入骨质疏松高发期。除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外,定期做体检,了解骨骼健康情况。
(四)60岁后。我国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
四、骨骼问题需要做哪些检查?
可通过X线、CT以及磁共振成像进行检查;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相应血液检查,辅助诊断和治疗;如患者到医院就诊,医生首先可能会通过“视、触、动、量”等体格检查来对病情进行初步了解,并根据问诊和体检开出影像检查单。
五、生活中如何进行骨骼保健?
(一)营养补充。
1.食补优先。富含钙的食物主要有奶制品,每人每天建议摄入300 ml以上的液态奶;如大豆和豆制品、坚果、虾皮、紫菜等也富含钙。
2.建议随餐服用钙片。胃酸有助于钙的吸收利用,随餐服用钙片还可以降低肾结石的风险。
(二) 合理运动
1.抗阻力运动。青年人可以选择引体向上、杠铃举肩、俯卧撑等,每周2-3次,同一组肌肉高负荷抗阻力运动不宜连续两天。中老年人可以选择静力靠墙蹲、站立俯卧撑、提踵训练、坐下起立训练等。
2.有氧运动。中青年人可以选择跑步、跳舞、跳绳、健身操、哑铃操等。老年人可以选择健步走、慢跑、广场舞、原地踏步等。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
3.平衡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单脚站立、“8”字绕圈走、钟摆训练等。
4.姿态训练。如扩胸运动、普拉提、伸展运动、平板支撑等。
5. 局部锻炼。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能增加股四头肌力量保护膝关节,五点支撑、颈椎和腰椎健身操等增加脊柱的稳定性,预防颈腰椎疾病。
(三)其他保健
1.避免不良饮食习惯。如抽烟,长期大量饮酒,吃得太咸,经常喝浓茶或太多咖啡、碳酸饮料等。
2.避免不良姿势。如久坐、久站、长时间伏案工作、长时间低头看手机,蹲在地上做家务,窝在沙发里,跷二郎腿等。
3.避免运动损伤。在运动之前需要做好热身,避免突然发力导致的骨骼、韧带、肌腱及肌肉损伤。在运动过程中,剧烈运动时可佩戴相应的护具。在运动后做好放松和拉伸,有助于恢复和减少运动损伤。
4.预防跌倒。老年患者通常合并多种疾病,会增加跌倒风险,家中需要将室内灯光调亮,可在家中安装扶手,并铺设防滑垫来保护患者避免跌倒。
□黄丽娟 陆美娇(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 王巧娜(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办公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