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的杞国存在二百五十余年,留下成语“杞人忧天”流传至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4 07:26:00 来源:戏说三国

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商汤于鸣条打败夏桀,成为天下共主后,并没有对夏族赶尽杀绝,而是将其遗民封到了“杞”。“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留侯世家》

商武丁时曾为“杞侯”卜卦,询问其是否生病,可见当时商王与杞关系非比寻常。武丁时的卜辞:“贞杞侯蓺(yì),弗其祸凡有疾”

商祖庚时很重视杞地的农业生产,曾卜卦以问吉凶。祖庚时的卜辞:“行贞王其田亡灾,在杞”

商祖甲、帝乙和帝辛的卜辞同样提到了“杞”地。

说明至少从武丁到帝辛这一时期,“杞”与商王朝联系紧密。

历史上的杞国存在二百五十余年,留下成语“杞人忧天”流传至今

商王武丁时期“土方入侵”涂朱卜骨刻辞

周武王翦商后,寻觅夏禹的子孙,找到了东楼公,将其封于杞,来供奉夏后氏的祭祀。“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陈杞世家》

陕西出土的史密簋内的铭文,记载了西周时期一场与“杞”有关的战役。

周懿王时,由于卢、虎、杞夷等联合到一起“广伐东国”,懿王命师俗、史密,调动齐师和附近的僰(bó)等少数部族组成大军,进行东征。

历史上的杞国存在二百五十余年,留下成语“杞人忧天”流传至今

西周史密簋(guǐ)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终日互争强。

到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国小势弱的杞国,备受欺凌。

鲁国,就多次以杞国国君朝见鲁侯时,用“夷礼”,态度不恭敬,而讨伐杞国。“入杞,讨不敬也”——《桓公二年》

杞国,不但要承受来自鲁国的怒火,还要对付莒国这样有野心的诸侯小国。

公元前719年,莒国发兵攻打杞国,占领了牟娄。“莒(jǔ)人伐杞,取牟娄”——《隐公四年》

九年后,在鲁国的压迫下,杞国又屈辱地与莒国讲和,承认了莒国侵占牟娄的事实。

鲁昭公五年时,由于牟夷叛逃,牟娄又成了鲁国的领地。“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昭公五年》

历史上的杞国存在二百五十余年,留下成语“杞人忧天”流传至今

商后期亚丑杞妇卣

杞国为了躲避周围强国的侵扰,曾多次迁徙。

如公元前646年,为了帮杞国躲避淮夷的进犯,诸侯修筑缘陵城,把杞国迁了过去。“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僖公十四年》

除了屡次迁都,杞国还通过与大国联姻的方式,以求在乱世中找到些许依靠。

于湛阪之战打败楚国,恢复晋国霸主地位的晋平公,便是杞国女子所生。

公元前544年,晋平公力排众议,并大会诸侯,助母族杞国修筑都城的城墙。“知悼子合诸侯之大夫以城杞”——《襄公二十九年》

历史上的杞国存在二百五十余年,留下成语“杞人忧天”流传至今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到了战国时代,各诸侯攻伐兼并,小微的杞国被楚国所灭。“楚灭杞”——《史记·楚世家》

杞国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有成语“杞人忧天”,流传至今。

这一成语,比喻人对事物作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

如果结合杞国的国史,“杞人忧天”当是反映了杞国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历史背景,体现了杞人提心吊胆,担心国家会被灭亡,的一种忧患意识。“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列子》

正是这种忧患意识,使杞国在春秋列国纷争、战国群雄并起的浪潮中,存在二百五十余年之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6 21:47: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周武王灭亡后,周朝分封的8个公爵国后来都怎样了?
...公元前386年代齐国吕氏姜齐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5、杞国杞国的先祖是大禹,早在夏朝时就已建立。周武王灭亡商朝后,寻找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东楼公,便将他封到杞地,
2022-12-27 16:03:00
你能想象吗,曹操竟然是大禹的后代
...之后,开始封邦建国,夏后氏也封到了一个地盘,建立了杞国,地盘在今天河南杞县,成语杞人忧天里那个傻了吧唧的杞人说的就是一个杞国的人。杞国皇城顶遗址这个杞国在战国时期被楚国灭亡,
2022-12-19 12:46:00
以杞为姓 安危在心得永年
...。清代《各种药材图册》中的枸杞宋代《杞实鹌鹑图册》杞国:体小多变迁枸杞,是很早以前就有了的。那时,人们就喜欢枸杞。《诗经·小雅·杕杜》有写枸杞的句子,“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2023-01-04 14:09:00
春秋战国时期,国祚最长的十个诸侯国揭秘
...物点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杞国杞国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445年,国祚1550年。杞国的立国时间是比较早的,在夏代之初就已经建
2024-02-13 20:12:00
夏朝被灭后后裔都去哪儿了
...缝生存 相比于看似荒诞不经的北上成匈奴的传说故事,杞国的来源就相当的根正苗红了。杞国是大禹的直系后裔,在商汤灭夏朝之后,也是没有亡国绝祀,将夏朝王室贵族的遗民迁到如今的河南
2023-07-08 16:30:00
夏朝主要有哪些同姓方国,分别生活在什么地方,最后的结局如何?
...丘、新泰等地,夏朝灭亡后,杞氏方国后人也被商朝迁到杞国居住,商朝统治期间,杞国数次去掉封国,又数次恢复。出土的商朝甲骨文中,有几次提到了杞侯和杞地,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文
2024-12-01 09:42:00
揭秘夏朝失踪真相
...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夏朝根正苗红的后裔是姒姓杞国。《史记》记载:“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杞国不仅存在于商
2023-01-07 14:16:00
春秋战国时期最容易招黑的是哪几个国家
...制的宋国自然就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与宋国类似的便是杞国。夏灭亡后,王族势力除了迁移南方和北方之外,还有一部分留居中原,建立了杞国。商朝灭亡后,王族势力受到重视,尤其是杞东楼公
2024-06-06 11:30:00
楚惠王执政期间有哪些作为
...得以迅速复苏。先后平定白公胜之乱,灭亡陈国、蔡国、杞国,将楚国领土扩至东海、淮海、泗水一带,成为一方强霸。公元前432年,楚惠王去世,其子楚简王继位。为政举措楚惠王在位初期,
2024-06-28 15: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