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以杞为姓 安危在心得永年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04 14: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管弦

杞,本义为枸杞。枸杞是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全草可食可药,《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子也常直接被称为枸杞。

以杞为姓,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恒久向往和绵长感情。

以杞为姓 安危在心得永年

清代《各种药材图册》中的枸杞

以杞为姓 安危在心得永年

宋代《杞实鹌鹑图册》

杞国:体小多变迁

枸杞,是很早以前就有了的。

那时,人们就喜欢枸杞。《诗经·小雅·杕杜》有写枸杞的句子,“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登上北山,采枸杞啊采枸杞。在这首女子思念久役不归的丈夫的诗中,枸杞,这红红的小小的椭圆形的颗粒儿,就像红宝石一样,在望穿秋水一般的情思中,熠熠生辉。

所以,性平味甘、质润气和的枸杞最能明目,俗称“明眼子”。也许就是那望眼欲穿的等待,才赋予了枸杞如此特别的益处吧。枸杞归肝、肾、肺经,治疗因肝肾虚损、精血不足不能上济于目所致的眼目昏花、视力减退和夜盲症,疗效甚佳。现代比较有名的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就是以枸杞为主要药物的。民间更是习惯用枸杞来治疗慢性眼病,枸杞蒸蛋是简便有效的食疗方。据说南宋诗人陆游年老时,出现眼睛昏花现象,靠每日喝一杯枸杞羹治愈。

枸杞便很早就被人们深情注视。早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人们就把一个枸杞生长得最茂盛的地方,称为杞国(约为今河南开封杞县一带)。商汤击败夏桀,灭亡夏朝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杞国,国君为姒姓,是夏朝开国君主大禹的直系后裔。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西周政权,实行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贤后代。他辗转寻找到大禹的后裔东楼公,封他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夏朝君主的祭祀。东楼公,名云衢,号东楼,也被称为杞东楼公,杞东楼公成为杞姓始祖,杞姓属于以国为姓。还有以杞东楼公名号为姓,称楼氏、娄氏,以其爵位称夏侯氏、夏氏、侯氏等。

许是源于对枸杞绵长情意的感悟,杞国一直想让国运长久。然而杞国太小,史书也罕有记载。因杞国与陈国同宗,《史记》中有《陈杞世家》,记载陈国、杞国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特别载称:“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

这样的小国,自身也不强大,夏代时,周天子本来还始封杞国为公爵,后至春秋时又降为伯爵。至周王室日益衰落时,杞国更是失去了庇护,其所在的中原之地面临诸侯争霸的局面,周围强邻林立,各种压迫袭扰,杞国无法在河南地区立足。为了能够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杞国只好不断迁移,由到今山东滕县附近的邾国暂时避难,迁到约今山东泰安新泰一带,后又迁至约今山东潍坊市昌乐县、坊子区杞城村等地。

杞国这种屡次迁徙的策略,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当然,如果杞国固守城池的话,因为自身实力上的差距,很可能要提前灭亡。在春秋时期,各个大国不断兼并周边的小国,导致周王朝境内诸侯国的数量锐减,杞国也完全无法避免被大国兼并的结局。至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其地尽归楚国。

这个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诸侯小国,能够将国维持1500多年,自杞东楼公算起,有史料可考的杞国国君也有二十位,这对于杞国来说,已经是太不容易了。

了解了杞国的历史,我们对枸杞,会更加喜爱与珍惜;而历史上与杞国人有关的故事及其演变,也会让我们心生悲悯。

杞人:多忧多传奇

唯有杞国之杞人,才能造就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杞人忧天”。

战国前期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列子的《列子·天瑞》记载的杞人忧天的故事,就发生在杞国。有一个杞国人,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至于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后来在一个智者的耐心开导下,他才疑虑顿消,舒心地笑了。列子用这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比喻没有必要的忧虑和担心。实际上,“杞人忧天”的背后,是杞国夹缝求生的辛酸史,确实和杞国所面临的困境相契合,和杞国多经磨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如果没有杞人忧天的意识,杞国也许很难坚持到战国初期。要知道,在消灭杞国之前,楚国至少吞并了数十个诸侯国。也许正是因为杞国及时迁移,去一些相对远离楚国等大国的地方,才能晚一点被吞并。从这一角度来看,杞国人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

杞国虽小,意义重大。杞国人是夏朝王室的后裔,存有夏礼,与越国公族同出一脉。只可惜,杞国文献大多散失或被更改,很多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扬。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都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夏朝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殷朝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

“杞人忧天”的意识,终究没有面面俱到。一些与杞国相关的故事,在历史洪流的挟裹下,也渐渐失去了原来的面目,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那最早载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的杞梁之妻的故事即是如此。

大约在公元前550年(春秋时期,齐庄公四年)秋,齐国将军杞梁率兵攻打莒国(约今山东莒县)时,不幸身亡。其妻迎柩至郊外(齐长城与淄水交汇处,约为今山东淄博博山源泉镇北)。齐庄王欲在此处吊唁,杞梁妻认为郊野不是吊丧之处,拒绝接受,要求齐庄王按仪节到宗室宫舍正式吊唁杞梁。齐庄王接受她的意见,专门到她家里进行了吊唁。

这本来是说一个妻子面对丈夫去世时的表现,悲痛的同时,不失理智、明礼。最终却演变成了现代人熟知的“孟姜女哭长城”。西汉宗室大臣、文学家、经学家刘向的《说苑·善说篇》加上“崩城”的内容:“昔华周、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厄。”其所崩之城为杞国都城。刘向还在《列女传》加上杞梁之妻“投淄水(约为今山东淄河一带)”的情节:“既葬,曰:‘我何归矣?……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

唐末诗僧贯休的诗作《杞梁妻》将故事时间移至秦朝,将“崩城”变成“崩长城”:“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寒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这时的内容和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崩万里长城的故事已经差不多了。杞梁后来讹传为杞良、范杞梁、万喜良等,史上无姓名记载的杞梁之妻成为了孟姜女。到了元代,孟姜女的故事被搬上舞台……

宋代史学家郑樵叹曰:“杞梁之妻,与经传所言者,数十言耳,彼则演成万千言……”

也许,唯有不断改编和演绎,才能让这个故事流传下来。

被改编、被演绎,当然有各种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也许不容忽视,那就是国之弱小啊。

好在,还有枸杞。枸杞的强大、坚定和长久让杞国和杞姓,足够安慰。

以杞为姓 安危在心得永年

《毛诗品物图考》中的杞树

杞子:上品可延年

枸杞真是争气的。

枸杞被历代医家推崇为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良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她列为上品,上品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可轻身益气,不老延年。

有关枸杞的长寿传说,更妙趣横生。相传在北宋年间,某日有位朝廷使者在游历途中见到一位貌似十六七岁的姑娘,手执竹竿打一位白发苍苍、弓腰驼背的看起来有八九十岁的老翁。使者拦住那姑娘,责问她为何要这样对待老人。那姑娘回答:“他是我的后辈,我打他是为了教训他。”使者惊道:“那你为何要教训他呢?”姑娘答曰:“家有良药他不肯服食,年纪轻轻就这样老态龙钟的,眼睛花了,头发白了,牙齿掉光了,路也走不动了,就因为这个,我才要教训他。”使者好奇地问道:“你今年多少岁了?”姑娘朗声道:“我今年已有372岁了。”使者听后更加惊异,忙问她是用什么方法得到如此高寿的。姑娘说:“我没有什么神秘方法,只是常年服用一种叫枸杞的药草儿。”使者听罢,急忙记录下来。食用枸杞长寿,就流传到了今天。据说在山东蓬莱县的南丘村,家家户户都种着枸杞树,大家都爱吃枸杞,这个村子也被称为“长寿村”。

枸杞的确是神奇的,其滋肾润肺、养肝明目、安神除风、坚筋骨、去虚劳、补精气等功效,都令人欣喜。对于男性,枸杞的效果更是奇特,能够防治前列腺等方面的疾病,提高血清睾酮含量,可以作为滋补强壮剂来治疗男性性功能减退、男性不育症等。

杞东楼公就喜欢食用枸杞,他食用的方法颇多,煮粥、泡水、泡酒、煲汤、炖肉、干嚼、蒸米饭等。其中,干嚼是他最喜欢的。只是,杞东楼公对干嚼的偏爱,或许也隐含着无奈,那隐约体现的,或许更多的是杞国的生存状态。在屡遭迁徙的日子里,在没办法精致生活的时候,能够摸出一把枸杞干嚼,是多么庆幸啊。方便、省事,还聊以解饥。

当然,杞东楼公干嚼枸杞的方法,后人也是认同的。据说,近代医药学家张锡纯晚年时常常干嚼枸杞,认为这样可以促进细胞再生、提高机体免疫力。

那诗经中的女子,早就智慧通达。她一定是深知枸杞的功能,才将对心上人的长长爱意,寄托于枸杞采摘之中。

枸杞,就这样从远古走来,扬着绚美的微笑,在脉脉情长的女子手中,散发出绯红精巧的芬芳。把枸杞采起来呀,等到心爱的人,送上心中的红宝石。

枸杞,终于让杞国渴望长久的心愿得以实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的杞国存在二百五十余年,留下成语“杞人忧天”流传至今
...干戈终日互争强。到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国小势弱的杞国,备受欺凌。鲁国,就多次以杞国国君朝见鲁侯时,用“夷礼”,态度不恭敬,而讨伐杞国。“入杞,讨不敬也”——《桓公二年》杞国
2023-04-14 07:26:00
夏朝被灭后后裔都去哪儿了
...缝生存 相比于看似荒诞不经的北上成匈奴的传说故事,杞国的来源就相当的根正苗红了。杞国是大禹的直系后裔,在商汤灭夏朝之后,也是没有亡国绝祀,将夏朝王室贵族的遗民迁到如今的河南
2023-07-08 16:30:00
春秋战国时期最容易招黑的是哪几个国家
...制的宋国自然就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与宋国类似的便是杞国。夏灭亡后,王族势力除了迁移南方和北方之外,还有一部分留居中原,建立了杞国。商朝灭亡后,王族势力受到重视,尤其是杞东楼公
2024-06-06 11:30:00
揭秘夏朝失踪真相
...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夏朝根正苗红的后裔是姒姓杞国。《史记》记载:“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杞国不仅存在于商
2023-01-07 14:16:00
周王朝的三恪制度,前朝王室后来怎么样了?
...又接着寻找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最后找到了商朝时杞国的后人在曹国东部的娄地,是为东娄公。周武王将杞东楼公封于杞地(今河南杞县),建立杞国,来奉守夏禹的宗祀,袭公爵。最后,周
2023-04-17 09:52:00
周武王灭亡后,周朝分封的8个公爵国后来都怎样了?
...公元前386年代齐国吕氏姜齐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5、杞国杞国的先祖是大禹,早在夏朝时就已建立。周武王灭亡商朝后,寻找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东楼公,便将他封到杞地,
2022-12-27 16:03:00
春秋战国时期,国祚最长的十个诸侯国揭秘
...物点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杞国杞国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445年,国祚1550年。杞国的立国时间是比较早的,在夏代之初就已经建
2024-02-13 20:12:00
西域一国,曾为西域七强之一,至今仍有众多谜团尚未解开
...说楼兰人,源自楼兰系黄帝裔支夏禹的后裔,周朝诸侯国杞国始封君杞东楼公。杞东楼公后人中,曾有一系向西迁徙,一直迁居至新疆罗布泊地区。在这里楼兰人得到发展,并在战国末年,建立起了
2024-10-31 01:05:00
夏朝主要有哪些同姓方国,分别生活在什么地方,最后的结局如何?
...丘、新泰等地,夏朝灭亡后,杞氏方国后人也被商朝迁到杞国居住,商朝统治期间,杞国数次去掉封国,又数次恢复。出土的商朝甲骨文中,有几次提到了杞侯和杞地,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文
2024-12-01 09:4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吃进去的东西,什么时候排出来更好?原来肠道运输时间这么重要
同样吃一顿饭,为什么有的人排泄快,有的人排泄很慢?哪种更利于身体健康呢?这就不得不说说“肠道运输时间”了,那么,这个时间又是什么
2025-10-09 18:15:00
科普 | 菏泽市妇幼保健院:无症状≠无风险,胃肠镜筛查不可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虹 通讯员 孟祥超“没感觉、不难受,干嘛要做胃肠镜?”“听说胃肠镜很难受,想想就害怕...”“等有症状了再说吧
2025-10-09 13:13:00
2025年褪黑素十大品牌综合评测:科学助眠与神经修复产品排名与深度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受睡眠障碍困扰的人群比例正逐年攀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快速入睡”的短期解决方案
2025-10-09 10:28:00
科学抗衰新纪元!2025年度十大NAD+补充产品推荐与选购指南
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衰老不再被视为一个模糊、不可抗拒的自然过程,而是可以在细胞和分子层面被认知、测量并干预的生物学现象
2025-10-09 10:30:00
双节赖氨酸热销款闭眼入,孩子长高增高挑食选它
家长群里常能看到 “花几百块买的儿童赖氨酸,孩子吃半年没长高还喊胃不舒服” 的吐槽。市面上儿童赖氨酸品牌超 150 个
2025-10-09 10:31:00
假期不宅家丨莫负好“食”光!这个假期,我和河北美食有个“约会”→
8月13日,沧州市民在0317火锅鸡正达店就餐。河北日报记者董昌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个假期一定要专门留一天给美食走出家门
2025-10-08 08:30:00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