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春日报
夏风青涩伏面香
□ 钱国宏
赤日炎炎似火烧,进入伏天,农家院里便争先恐后地飘出缕缕新麦的清香。在奶奶的一手“操办”之下,各种伏季面食相继端上饭桌,弄得家人看是目不暇接,吃是风卷残云,个个撑得眯着眼睛,幸福地打饱嗝儿。
北方的夏季,人们把最热的时段分为“三伏”:头伏(初伏)、二伏(中伏)、三伏(末伏)。尽管北方的夏季不像南方那般酷热难耐,但白天的最高温度也要超过30摄氏度。在暑气熏蒸之下,大人小孩常会出现周身乏力、困倦懈怠、不思饮食的“苦夏”症状。为了确保家人健康度夏,家家都要吃伏季面食,新麦刚刚收获,用新磨的麦子做面食,既开胃又有营养,既爽口又“败火”,而且还散发着植物的清新气息,所以北方民间一直沿袭着“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食俗和传统。
每年夏季是奶奶最忙的季节,她为家人精心制作的伏季面食竟有十余种之多:饺子、面汤、面条、馒头、包子、饸子、馄饨、烙饼、煎饼等等,全家人吃得兴高采烈,满面红光。
奶奶包的“三伏饺”不但外形美观,犹如一枚枚精巧玲珑的玉器,而且“内容”丰富:有肉馅的、野菜馅的、倭瓜馅的、葫芦馅的、辣椒馅的、茴香馅的……馅不同,味迥异,蘸蒜蘸酱,各有千秋。奶奶做的面汤也有五六种,烧一锅沸水,把用沸水淋出的状如圆珠的面疙瘩摇至锅内,煮熟盛出,这便是“清汤”;用油炸锅、用葱炝锅,添水烧沸,把面疙瘩摇至锅内,煮熟盛出,这便是“香汤”。此外,奶奶还能做出“瓜片面汤”“倭瓜面汤”“葱花面汤”等多道美味面汤,吃得家人汗出如浆,畅快淋漓。
奶奶烙的“千层饼”更是全村一绝。她烙出的饼“外焦里嫩”——表面微煳而泛香,如同上下各包裹了一层金黄、油脆、薄如纸、坚如板的硬壳,嚼起来“咔咔”有声,酥脆喷香;里面是一层层犹如书页般的饼心儿。抖一抖,饼心儿泾渭分明,霍然分离,一层一洞天,香气缕缕,热气腾腾。而且,饼心儿在和面时掺入了葱花、肉末等,所以看上去如群蚁排衙,艳丽夺目,吃起来绵软筋道,唇齿留香。每年伏季,总会有远方的亲戚风尘仆仆地赶来,品尝奶奶的独特手艺,不但嘴里吃着,走时手里还要拎上一包!每每此时,奶奶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手擀面条也是奶奶的拿手面食。她做的面条细如线、长如链,煮熟后,经凉水冲过,盛到碗中,拌上鸡蛋卤子,真是越吃越香。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炎热的三伏,奶奶用一双巧手,把乡下寻常的日子调理得丰富多彩,轻松惬意,充满期待。家人在庭院中的倭瓜架下,吃一口烙饼,喝一口豆腐汤,抹一把头上的热汗,喊一嗓子胸中的豪情,真是暑气消遁,通体生凉,饱嗝儿串串,意气洋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8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