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余日报
郭劭奕 仲春的一个早晨,我打开冰箱,整理冷冻室里的食物。角落里藏着一颗粽子,还是去年端午前外公送来的。不知为什么,我竟遗忘了一颗。 打开蒸锅,放入粽子,蒸汽氤氲。 每年端午前夕,菜市场开始叫卖粽叶,外公便会买上一捆,回家和外婆一起洗净,装上糯米,填进粽馅,捆扎成型。粽馅通常是红豆或者五花肉。蒸熟之后,一串串玲珑可爱的小粽子就出锅了,我们称之为“一口粽”。外公在当天骑着电动车往子女家送,来到我们家的时候,粽子还是热乎的。不记得过了多少个这样的端午,有外公的“一口粽”相伴。外公载来的粽香,是我们闻到过的最好的端午味道。 粽子热好了。我拿起来,剥开粽叶,送进嘴里,忍不住泪水奔涌。小小的“一口粽”,我细嚼慢咽,每一口,都有不同的回味。 年少时,四个表姐弟趁着暑假,在外公家住上一段时间。我有吃饭不扶碗的习惯,嘴巴老是顶着碗走;搛菜时,筷子上还沾着饭粒。外公见了,便会毫不客气:“你这样吃饭没有规矩。吃饭应该端起碗,筷子头上也不能有饭粒,不然让别人吃你的口水。”我嘴上应着,行动上却依旧。外公看在眼里,继续“唠叨”:“以前我小的时候,你老外公没少教训我。”絮叨多了,我觉得烦,照样不改。他便失去耐心,但凡见我不端碗吃饭,便一筷子打过来:不是很疼,却也火辣辣得不好受。也多亏了外公的“狠心”,我养成了吃饭手端碗的好习惯,搛菜时,筷子上再不会粘着饭粒儿。这,只是外公帮我改掉的众多“毛病”的一个。 外公一闲下来,就会陪我们放风筝、扎草人,给我们买糖葫芦、棉花糖。他像个老小孩,和我们玩在一块。闷热的仲夏夜晚,我们表姐弟四人总要争着抢着和他一起在竹席上睡。外公想到个好办法——五个人一起横着睡。头顶的风扇在转,外公手中的蒲扇在不停地摇,外公的腿伸出席沿一大截。为了不影响我们,他拿了张凳子搁脚。现在想来,他必定睡得不舒服,可为了满足我们的愿望,他却默默承受,还让我们觉得,他睡得很舒适。 每次来,外公都会丰盛地款待我们:卤牛肉、基围虾、肉饼汤……可他身上的汗衫,一穿就是十余年,一只老年机,在子女们轮番劝说下才换掉。当我们调皮地用手抠着他背心上的破洞,问他怎么不穿新衣服时,他总是讲起自己年轻时,家里经济上的困难,说那时工资很低,物资匮乏,过日子全凭勤劳的双手。现在生活虽然好了,但勤俭节约的家风不能丢。 助人为乐是外公的一贯秉性,他利用从单位学来的电气知识,积极主动地帮助街坊邻居解决用电方面的“疑难杂症”:电线断了,就重新接一根;插头坏了,帮忙换一个;遇上接触不良,他便会仔细检查,把接触点拧紧。别人给钱,他从不收。这,大概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修养吧。平日里,他还喜欢同子女们分享工作上的心得,用自己获得过劳动模范称号的事迹,勉励大家加油上进。他最喜欢的歌是《北京的金山上》,那歌声里,有他的青春,有他的记忆。偶尔,他还会掀起裤脚,展示年轻时在战火硝烟中手榴弹弹片削出的伤痕。脸上洋溢着的自豪,仿佛那不是曾经令他无法忍受的痛苦,而是一份长久的荣光。 就在去年,外公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颗小小的“一口粽”,是外公留在这世上最后的味道,也是最好的端午味道,吃完了它,就再也无处品尝。可是,这最后的味道,却再不会从我心中抹掉。 我把女儿叫过来,把最后一点粽糯放进她嘴中,也想让她记住,这端午最好的味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9 12:45:3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