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许晓春
“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诗人苏东坡把白菜比做好吃的羔豚、熊掌,虽然有点夸张,也确实道出在古代被称作“菘”的白菜兼具美味与养生的美誉。
福建食用白菜历史悠久,宋代武夷山人、朱熹的老师刘子翚曾在《园蔬十咏》里吟咏:“周郎爱晚菘,对客蒙称赞。今晨喜荐新,小嚼冰霜响。”对新上市白菜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近代著名文学家、福州人陈衍在其所著的中国第一本国民烹饪教材《烹饪法》中同样给了白菜不少笔墨,如“古人云,初春早韭,秋末晚菘……”书中还详细描述了清炖白菜、红烧白菜、炒白菜、腌白菜等做法。
福建盛产海鲜,白菜与海鲜的相遇,虽然不是“电光石火”之遇,也必定是相见恨晚的“惺惺相惜”。闽南的包心白菜,甚有名气,与北方又长又直的大白菜不同,包心白菜叶子层层卷包着,像实心球一样,颜色也更加白,质地柔嫩口感甘甜。颇有特色的包心白菜也催生出与之相关的美味菜肴,如“加力鱼灴白菜”“绿带蟳包”“肉丸烧白菜”“莲花大白菜”等。
“加力鱼灴白菜”是厦门一道民间的传统菜肴,早年厦门五通一带的加力鱼(真鲷)尤其出名,肉质鲜美风味醇正,和上等大白菜一起灴煮,菜品汤色清澈味香、鱼肉嫩滑甘醇、白菜润爽适口,这道菜还曾斩获过1993年全国第三届烹饪大赛“团体金牌奖”。
另一道“绿带蟳包”,同样别有风味。此菜为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闽菜泰斗”童辉星大师的作品,曾在1988年全国第二届烹饪大奖赛上荣获“银牌奖”。这道菜基于闽南经典老菜“蟳肉白菜”,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加以提升创新,包心白菜叶把蟳膏、蟳肉馅裹起来,用鲜嫩的韭菜捆扎,红绿白相间,清丽美观,色香味俱全。
“蟹黄白菜”是一道历史悠久的老闽菜,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有名的闽菜馆“小有天”的菜单里,“蟹黄白菜”与香糟响螺、红烧鳖裙、五柳居、拌龙虾、清炖黄鱼等赫然在列。这道菜精选鲜嫩的白菜心,油炸后用奶汤煨制,再加入蟹黄一起同烩片刻。蟹黄的鲜嫩和白菜的甘醇相得益彰,成菜柔糯、软嫩又润达爽口,看似清淡却余味无穷。如今的“蟳肉鸳鸯菜”,正是在“蟹黄白菜”基础上进行改良和提升,备受青睐。
海产鳊鱼晒干后,油酥后极为香脆,福建与潮汕一带喜欢用在菜肴上增香提味。“甘崧鳊鱼”,又称“鳊鱼白菜”,也是一道传统菜肴,白菜的鲜嫩与油酥鳊鱼的香脆组合,加上香菇、虾干、冬笋、五花肉等辅料的搭配,独具风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4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