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育儿

治疗黄疸 应当崇尚科学

类别:育儿 发布时间:2023-12-21 09: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福建卫生报

今年22岁的王女士,刚生完孩子两天,早上查房测孩子的黄疸,经皮黄疸测量仪值为18.9,告知王女士及家属,孩子黄疸值高需要进行蓝光治疗,同时也要排除是否有ABO溶血,结果孩子的奶奶马上开口“不要照蓝光,晒晒太阳就好了,我前个孙子也是这样”。医生告知黄疸对新生儿的影响及蓝光治疗必要性,结果前功尽弃,无奈之下只好先口服退黄药观察。

黄疸是这么一回事

黄疸是刚出生的孩子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较多,寿命短,破坏后释放出大量的胆红素,胆红素在肝脏代谢,但是孩子的肝脏发育不成熟,清除血液中胆红素的能力低,就会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增高,胆红素在体内聚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超过80%的孩子早期可能会出现黄疸。

调查资料显示,胎膜早破、母子血型不合、宫内缺氧、蚕豆病、新生儿早产、喂养方式、开奶时间、胎便排出时间、新生儿感染等均是引起新生儿黄疸发病的影响因素。

生理性黄疸

足月新生儿出生2~3天出现皮肤、巩膜(眼球外围的白色部分)发黄,4~5天达到高峰,持续10天左右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一般不需要治疗,加强喂养每天8~12次,促进胆红素排出。

出现以下情况要警惕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请及时就医

1.黄疸出现时间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新生儿精神状况不好,反应差;

3.明显地拒奶、嗜睡,肌张力减低,继而高声尖叫、抽搐、角弓反张、肌张力增高等;

4.黄疸持续时间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

5.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特别高 (比如在出生后1~10天期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200~250umol/L);

6.大便呈灰白色,尿液呈深色(如深茶色)。

经过日光浴后,第三天早上查房再次测得孩子黄疸值为19.7,告知孩子父母必须照蓝光,晒太阳只起到辅助作用,待病情发展至核黄疸,后悔莫及,年轻的夫妇考虑后才签字同意。

还有一种叫母乳性黄疸

孩子的黄疸持续时间比较长,多为生后8~12周左右,其间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长平稳,大小便颜色正常,一般不需任何治疗,随着孩子日龄和月龄的增加,可以自行消退。

黄疸对新生儿的影响

1.当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时,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出现神经后遗症,影响孩子的健康。

2.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害,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严重者可留有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病理性黄疸要这样处理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胆红素产生过量、肝脏胆红素代谢和分泌减少、胆红素排泄异常、肠肝循环增加等。家长们一定要注重病理性黄疸,避免核黄疸的发生而遗憾终生。大部分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通过蓝光治疗都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当胆红素超过换血阈值(临界值)或有胆红素脑病表现时,则需考虑新生儿换血治疗,病理性黄疸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晒太阳能治好新生儿黄疸吗

晒太阳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降低黄疸,而且晒太阳孩子身体裸露,容易着凉,眼睛不能直射避免损伤眼睛,身体要充分暴露于阳光下才能起些作用。但其退黄效果远低于蓝光治疗,因此并不推荐给孩子只晒褪黄,请相信科学、崇尚科学。

(作者:缪海燕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产科 副主任护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1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学处理吧。什么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出生28天内)因胆红素的代谢异常,表现为胆红素生成增多清除减少、肝脏合成和摄取减少、排泄胆汁受损、肠肝循环增多等,使胆红素在血液中积累更多
2024-02-08 03:41:00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黄疸主要是由于体内红细胞破坏释放胆红素到血液中,引起皮肤和其他器官不同程度黄染的现象。由于新生儿的红细胞寿命比成人要短,新生儿出生后,体内的红细胞会有一个短
2023-09-15 02:23:00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知识科普:新生儿黄疸
...院主管护师陈艳提醒: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贫血中的胆红素水平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一种现象。生后大多数的宝宝都会出现黄疸,一般2至3天出现黄疸,4至5天有一个高峰
2024-06-11 09:12:00
十娃九黄?新生儿黄疸这样预治?
...洲介绍,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出生28天内),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也就是说,
2023-06-04 21:51:00
...重黄疸时,可损伤脑组织,破坏神经细胞,导致核黄疸(胆红素脑病),致死或致残。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黄疸的轻重程度,必要时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2023-09-10 08:19:00
...现,早产儿可能会更早出现,新生儿黄疸是因婴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此时新生儿皮肤黏膜、巩膜部分会变黄。胆红素其实是由红细胞降解所产生,正常情况下经肝脏代谢后排出体外,新生
2024-01-30 10:50:00
...生,由于新生儿的肝脏还未完全发育,无法有效代谢体内胆红素,导致其在体内堆积,从而引起黄疸。虽然大多数新生儿黄疸是正常生理现象,但仍需要我们了解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以保护宝宝的健
2023-08-25 01:04:00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所致,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新生儿早期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所致的黄疸,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发生后遗症早产儿更易发生,应予重视。60
2023-12-28 15:43:00
...难题。什么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也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超过80%的正常新生儿在生后早期可出现
2023-08-16 09:08:00
更多关于育儿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消除认知误区 早发现早干预用爱照亮“星星的孩子”(民生一线)本报记者  游 仪  姜泓冰  王  者2025年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
2025-04-02 05:5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深圳孤独症男孩“走红”网络——音乐伴成长 关爱助康复本报记者  程远州近日,来自广东深圳的孤独症男孩小岱吹奏乐器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关注
2025-04-02 05:5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云娜当新生儿用手紧握你的手指,或是张嘴觅食,或是蹬腿挥臂、手舞足蹈时,你可知道,这些与生俱来的“小动作”
2025-04-02 05:54:00
幼升小,如何科学衔接(倾听)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避免揠苗助长幼升小,如何科学衔接(倾听)本报记者  丁雅诵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中心幼儿园
2025-03-26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3月3日凌晨4点15分,当城市还在沉睡时,一场与死神的较量在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新生儿科悄然展开
2025-03-24 16:35:00
喜得贝贝:格鲁吉亚抱娃,何时启动最佳?一文给你详细讲解
在海外辅助生殖的选择中,格鲁吉亚以其合法的政策、相对亲民的价格和较为成熟的医疗技术,吸引着众多渴望拥有宝宝的人。对于计划前往格鲁吉亚抱娃的准父母们来说
2025-03-18 22:42:00
1.3公斤!贵州胎龄29周“Berry综合征”早产儿心脏畸形矫治术成功实施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3月16日,笔者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获悉,该院派驻专家陈会文教授带领的心脏外科团队近日为贵州胎龄29周
2025-03-17 17:52:00
河北海兴:萌娃巧手送“她”祝福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孩子们和家长做游戏。彭品红摄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河北省海兴县各幼儿园精心筹备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手工创意活动
2025-03-07 23: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江润楠【关键词】孕产期抑郁症筛查【事件】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
2025-02-28 06:10:00
我们只是把爱和时间给了孩子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婚育是人生的必答题吗?网上有不少关于“恐婚恐育”的调侃。在短视频平台,话题#我们只是把爱和时间给了孩子
2025-02-24 17:27:00
新春走基层|他们在辞旧迎新的时刻守护“新生”
本文转自:人民网辛静“双双,深吸一口气,屏着气息用力!”“非常棒,双双,马上就见到宝宝了,再坚持一下,用力吹气!”1月28日
2025-01-29 16:25:00
“蛇韵悠长 爱音伴成长”大型新年胎教音乐会举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胎教音乐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人民网呼和浩特1月14日电 (记者 张雪冬)音乐,这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2025-01-14 13:21: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人民网南昌1月10日电(记者罗娜)1月9日上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贯彻生育友好理念,建设高水平妇幼保健院”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
2025-01-10 21:21:00
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人民网沈阳1月9日电 本网从辽宁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进一步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2025-01-09 08:42:00
健康有“数” | 65个!贵州省打造重点(特色)专科呵护妇幼健康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这几天,您的饮食要营养、清淡易消化。等胃肠道恢复后,就可以正常饮食,要尽量给宝宝按需哺乳。”黔西南州兴义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余万洪
2025-01-04 14: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