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寒冬时节 守护健康从“心”做起
——访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六区主任、主任医师周国锋
周国锋(左)正为患者讲解病情
□本报记者 朱亚芳 文/图
受冷空气影响,近期我市持续低温严寒。天气寒冷,人体的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滞度增高,更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发作,甚至发生心肌梗死,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2月12日,记者采访了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六区主任、主任医师周国锋,请他为大家分享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更好地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
“天气寒冷,无论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群,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都会明显增加。相关研究表明,气温每降低1℃,心梗的发病率增加2%。寒冷季节,心绞痛的发病率比其他季节高约30%。”周国锋介绍,“近期,我市气温呈‘过山车’式下降,人体的自身调节机制难以适应气候的突然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之增高,特别是已有潜在病变的老年患者,其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下降以及各种脏器功能减退,对气候骤变的耐受性更差,极易导致心血管疾病恶化。”
“心血管疾病易于冬季高发的因素有多个方面。气温骤降、气压增高,将导致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而且寒冷刺激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易导致血管收缩痉挛、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从而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周国锋说,“天气忽冷忽热、温差增大,血管收缩强烈,对心血管产生不良的影响,更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冬季的血压波动大,室内和室外的温差增大也会引起血压波动,忽高忽低的血压特别容易引起和加重动脉硬化性疾病。同时,温度变化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寒冷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变少,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变多,这种情况下发生血管栓塞的风险就变得很高。”
那么,寒冷天气下,如何守护心血管健康呢?周国锋表示,首先,不要随意停药,要按照医嘱坚持服用药物,不要自行换药、停药、改变药量,否则有可能使自身基础疾病进程加快;建议规律地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有变化时随时去医院就医,根据疾病情况决定是否调整治疗方案。此外,要规律、合理饮食。很多人冬天都喜欢吃各种肉类和火锅,不想运动,谓之“猫冬”,这其实是很不健康的。吃得多、动得少,很容易造成脂肪和胆固醇的累积,极易引起高脂血症,这也是心血管健康的一大杀手。
周国锋提醒,寒冷天气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提高,更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剧烈运动会急剧加重心血管负荷,使心肌缺血发生的概率增加。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天不亮就起来进行高强度的户外运动,在寒冷的冬季这是大忌。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劳逸结合。此外,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很重要,除了注意身体的保暖,还要注意头面部等暴露部位的保暖,以免因低温发生心血管疾病。要合理穿衣,保持体温基本恒定,减少温度变化对身体的刺激。同时,要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血管的有害刺激。寒冬漫漫,大家一定要注意自我保护,关爱心血管健康,感觉不适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08: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