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冬季是一个寒冷的季节,很多老年人都不喜欢过冬季,因为冬季老年人抗病能力低下,一旦患了感冒又会并发肺炎,还可诱发心绞痛、心梗等。其实冬季并不可怕,只要老年人重视自我保健,就能平安过冬。在天气寒冷之时,老年人如何保持身体的健康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商丘市中医院中医主任医师邹文庆,听他给我们聊聊寒冬时节老人养生的那些事儿。
护头暖脚 ◆◆◆
邹文庆说,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头、脚这两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头、脚皮下储存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寒冷刺激由此入内,将会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生病。因此,寒冬时节保健必须避寒就温,敛阳护阴,做到头暖、足暖。传统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手三阳经脉走向是从手到头,足三阳经脉走向是从头到足,头部是六阳脉会聚之处,也是阳气容易散发的部位。头部不注意保暖,血管遇冷收缩,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中风。因此保暖必须从头开始。邹文庆建议,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而且要戴能盖住前额的帽子。洗头发时水温不能太低,洗后应立即吹干,切忌在头发湿的情况下迎风而走。晚上睡觉时应关好门窗,远离风口处。冬季的早晨梳头时,多梳几次,使头皮微热,这样可以使头部经络气血畅通。
当寒潮或强冷空气袭来之时,老年人高血压、中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容易产生心绞痛、心梗、心力衰竭等。严寒还是伤风感冒、支气管炎、冠心病、肺气肿、哮喘的重要诱因。所以,老年人必须随时注意防寒保暖,要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着凉。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热量不易被血液循环带到足部,且皮下脂肪较薄,抵御寒冷的能力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其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时节应特别注意脚部的保暖。脚部有很多穴位,是五脏六腑的反射区,泡脚可以起到调理新陈代谢、补气益肾的功效。每天泡脚的时间最好在19点到21点。因为17点到19点是肾经运行的时候,过了肾经运行的时候肾气开始虚弱,这个时候泡脚可以有更好的补肾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泡脚水的温度要适中,不能太烫,泡脚的时间控制在25分钟左右即可。还应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
合理饮食 ◆◆◆
冬至过后,是适合进补的好时机,从养生方面来说,“温肾健脾”应该是冬至进补的主要方向,肾是先天之本,而脾为后天之本,两者在冬天都要多注意调养,对于保证来年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邹文庆指出,在冬至到小寒的这段时间内,可以适量地多吃羊肉、蘑菇、木耳、豆制品等,我们冬天经常食用的萝卜炖羊肉就是很好的进补食谱。在冬至时节,适度温补,有助于扶正固本,培育元气,在闭藏之中孕育生机,有利于身体阳气的升发。
需要注意的是,冬至虽然是进补的好时节,但仍然不宜过度滋补、暴饮暴食。一些温补性的肉类食物吃得太多,可能会带来消化不良、聚湿生痰的不良作用,冬至进补,还是应该以补充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维生素为主,还要注意控制糖、盐的过量摄入。
适度锻炼 ◆◆◆
很多老年朋友喜欢运动锻炼,数九寒天也从不间断,这是很好的健康习惯,对于保护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降低心血管风险都有益处。但在进入冬至以后,如何合理运动锻炼,也是有讲究的。
邹文庆说,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有些老年人喜欢天还不亮就进行晨练。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不但因为光线问题不利于安全,也不符合健康养生的原则。邹文庆说,冬季锻炼也应顺应天时,尽量在阳光下锻炼,既可以避免寒冷刺激,太阳的紫外线又能够为身体补充维生素D,更好地保护骨骼及心血管健康。
在运动强度方面,寒冷的冬季是适合藏养的阶段,不建议老年朋友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锻炼,一般达到呼吸略微急促、身体微微出汗的强度即可,适度进行锻炼就好。如果锻炼到大汗淋漓,不但容易受寒着凉,还会损伤身体的阳气,进而影响健康。邹文庆建议,选择打太极拳、散步等慢节奏的运动为佳。老年人锻炼一定要依据个人的身体情况,不能和别人盲目攀比。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不要从温暖的空调房突然来到寒冷的室外,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地增加。
此外,外出锻炼时也要注意保暖,不要觉得锻炼后会热就故意少穿衣服,可以等锻炼热了,再一件件脱下,衣服以保暖、透气、宽松、舒适为好,锻炼的场所也以向阳为宜。
早睡晚起 ◆◆◆
冬季养生要顺应天时,冬季黑夜时间长,那么上床睡觉的时间就不妨早一点,起床的时间可尽量保持到天亮后。在冬季,老年人应睡眠充足且要定时,要早睡晚起。一般认为,成年人睡眠时间在7小时至9小时为宜。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睡那么长时间,老年人每天能保持7小时以上的良好睡眠,就是有益于健康的充足睡眠了。
有些老年人有失眠问题,不妨在冬至前后多多做好调理,养成规律睡眠的好习惯,尽量减少睡前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注意在睡前不要看手机、电脑等刺眼的屏幕,白天小睡尽量保持短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这些都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另外,老年人起床动作宜缓慢,最好做到“三个半分钟”——起床前伸个懒腰在床上坐半分钟、床沿坐半分钟、下床站立半分钟。在冬季起床时,醒来后不宜迅速起身,特别是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醒来后不妨在床上多躺一会儿,感觉平静后,再慢慢起身。起床后喝杯温热的白开水,补充夜间身体流失的水分,都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温馨提醒
当心“老毛病”复发
寒冬时节,气温很低,直接影响人们生理、病理的变化,尤其是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适应能力减弱,往往导致旧病复发,应特别注意。邹文庆给大家列出了一些隆冬时老年人易复发的旧病,希望大家加以重视:
■ 关节炎 冬天正是关节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关节位置表浅、皮下脂肪较少,容易受寒冷刺激的影响,无论是哪种关节病导致的关节痛,冬天气温下降时都容易因寒冷刺激而发作。老年人在冬天可以戴上护膝,睡前可用热水泡脚。
■ 哮喘 哮喘是老年人冬季常见病之一,有此旧病的老年人寒冬时都比较难熬,并且哮喘往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这一类老人要重视预防感冒,加强耐寒锻炼。
■ 心梗 隆冬季节心梗高发,因此,心脏不好的老年人应重视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添衣服,以防寒冷侵袭。还要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体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胃病 患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的老年人,往往到了冬季都会旧病复发。因此,这个时候老年人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药物进行调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