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嘉靖年间的改革到底是好是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21: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朝到了中后期,不仅要面对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倭寇的威胁,同时内部还有这巨大的社会矛盾,因此不少忠君爱国的能人志士想方设法来复兴国力,在嘉靖年间,就曾有过一场改革,名为“改稻为桑”,其本意是想要弥补国库亏空的局面,但最终却成为祸国殃民的错误政策。

明朝嘉靖年间的改革到底是好是坏

那么这个“改稻为桑”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政策呢?它到底是如何危害大明的?

明朝到了嘉靖年间,国库早已是入不敷出,官场中的贪腐也是日益严重,农民因为各种天灾过得苦不堪言,国家的经济早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当时,在百姓之中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嘉靖嘉靖,家家干净”。这句话,就充分表明了百姓对明朝朝廷的不满,也充分体现了百姓艰难的生活。

为了填补国库财政巨大的亏空,在嘉靖皇帝的首肯下,内阁、司礼监共同制定出以利国利民为出发点的国策——改稻为桑。

明朝嘉靖年间的改革到底是好是坏

为什么这些人一致认为这项政策能够取得成功?主要有3个原因:

其一,同海外各国的丝绸贸易可以为朝廷取得巨额财富,通过种桑产丝就可以成功弥补财政空缺;

其二,百姓种桑产丝的收入要高于种地,而税收不用增加,朝中大臣们普遍认为百姓们会拥护这项政策;

其三,一旦实施这项新的政策,各级官员都能从中取得好处,因此一定会大力支持这项政策。

正是基于上述三点共识,朝廷很快就将“改稻为桑”政策实施下去,不过没多久就以失败告终。

明朝嘉靖年间的改革到底是好是坏

明朝朝廷在最开始制定国策的时候,进行了一番规划,比如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简单地说就是第一年就要完成至少50万匹丝绸。

而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当时的苏杭制造局一年的丝绸产出最高也就30万匹,此外当时还连年受灾,百姓都吃不饱,哪有能力去种植桑树养蚕,制造丝绸啊。

为了政策的实施,不少地方的官府还派出骑兵去踩踏那些不愿种植桑树也不愿意卖地的农民地中的秧苗,甚至还在暗地里毁掉堤坝,以此淹掉百姓们的农田,让百姓被迫受灾,以此不得不卖地求得生存。

官府的这种强盗行径,让百姓们极度不满。如果卖地的价格公道,百姓们也不会多说什么。可是不少官员与商人勾结,不断压低土地价格,让百姓们损失惨重,而那些官员却从中赚取了足够的钱财。

明朝嘉靖年间的改革到底是好是坏

除了地方上的这些行为外,中央也是一片乌烟瘴气。嘉靖皇帝为了让各方面的势力达到均衡,因此让内阁首辅严嵩、裕王都参与其中。结果这些人为了各自的利益,把改革局面搞得一团糟。

本来在杭州专门负责政策实行的胡宗宪,发现好好的国策被弄得一团混乱,上有首辅和王爷的掣肘,下有地方官员坑害百姓,他只有一腔的书生意气。到了最后,他发现自己读的书似乎毫无用处,两面不讨好,嘉靖皇帝也评价他“一介书生”。这趟遭遇让胡宗宪不由后悔出来为官。

而且不少官员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甚至不惜放走倭寇,诬陷他人。

明朝嘉靖年间的改革到底是好是坏

因此,这一场原本为了弥补国库亏空的改革就成为祸国殃民的政策。“改稻为桑”失败,一批无辜的官员遭人陷害或者连坐,被抓或者被杀。这也让明朝的局势更加的艰难,百姓的生活也是愈发困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7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隆庆皇帝的权力与中兴
...放权,他很少干涉朝政,也很少参与朝廷的运转。这使得明朝的朝政在隆庆年间依旧在内阁大臣的指导下改革,并且为万历年间的改革埋下了伏笔。可以说隆庆皇帝是一个中兴之主,这种中兴属于隆
2023-10-20 08:42:00
明朝十大首辅都有谁?他们又是如何排名的呢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政治制度和官僚体系在历史长河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明朝的政治舞台上,首辅作为皇帝的得力助手,对国家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明朝
2024-11-17 20:26:00
朱元璋开明之举:洪武年间百姓大迁徙,提高了明朝生产力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他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皇帝,赞扬他的人,说他是一位名留青史的好皇帝,但也有人说朱元璋是一名暴君,因为他残忍嗜杀,自卑自私,朱元璋也许不能算是个好人,但绝对
2023-02-01 14:35:00
明穆宗朱载垕应该称为明君,名气不显却有着“惊人”的壮举
明朝始于1368年,是汉族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皇朝,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了将近三百年,前后共有16位君主执政。在这16个皇帝中,想必大家都会这么认为,只有太祖朱元璋和永乐大帝朱棣,能
2022-12-24 21:11:00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土地兼并逐渐抬头。明朝土地兼并的突出特点是皇帝带头兼并土地,建立皇庄。在皇帝带头鼓励下,诸王、勋戚、宦官等权贵凭借手中的政治特权占有、兼并大量
2024-05-15 13:21:00
聊聊明朝后期的政治巨头:后三杨
明朝中后期,政治舞台中心出现了三位影响深远的政治家,他们被合称为“后三杨”。这三位分别是:杨一清、杨廷和以及杨慎。他们的政治生涯,不仅影响了明朝的政治格局,还深刻地体现了明朝中后
2024-10-15 20:55:00
1375年,明朝发布了造“大明通行宝钞”,这是中国古代又一次发布纸币的尝试。为了推行“大明宝钞”,朱元璋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各种方法,但却始终无法在民间推广。朱元璋去世后,“大明宝
2024-04-29 20:55:00
明朝建立后,财政紧张,无法支持大规模的军事活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选择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做法,那就是发行“大明宝钞”。为什么说“大明宝钞”在历朝的纸币中最特别的,因
2024-04-29 20:55:00
明朝哪位皇帝, 在位不到一年得到仁宗庙号
...之主,思宗、哀宗则多用于亡国之君。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君主,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个月,连一年都不到,仅仅比在位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长,是明朝在位时间倒数第二的皇帝。虽
2024-06-09 15: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