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5 13:2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天顺、成化年间的社会、政治问题

土地兼并加剧,社会矛盾开始激化

元末明初战乱频繁,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明太祖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垦荒,恢复生产。在边疆等地区实行屯田;并将山西等地相对密集的人口外迁,荒地的地方有人种地了。粮食产量总体上升,他们也有家了。这是双赢的局面。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土地兼并逐渐抬头。明朝土地兼并的突出特点是皇帝带头兼并土地,建立皇庄。在皇帝带头鼓励下,诸王、勋戚、宦官等权贵凭借手中的政治特权占有、兼并大量土地。甚至一些中下级官吏也百般奏求占有土地。于是,土地兼并一发而不可收拾,国家掌握的户籍人口大量流失,农民纷纷丧失土地,社会危机日益显现。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土地兼并,会使得穷得越穷,富得越富,那为什么不禁止土地兼并呢?因为没有办法,因为开局再怎样公平的分配社会财富,人总会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需要媒介,比如钱财。所以财富不是死水,会流动,流动本身就会产生多和少的差别。故而历朝历代,最多能抑制土地兼并,缓解社会矛盾,但并不能禁止土地兼并。

随着土地兼并加剧和自然灾害日益频繁,明朝中期以后,下层人民的反抗此起彼伏、愈演愈烈,沉重打击了明朝统治。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政治危机不断加深

正统以来,宦官专权、皇位争夺以及吏治腐朽等问题日益凸显,明朝政治危机不断加深。最初,明太祖对宦官限制很严,但明英宗幼年即位,之后不少皇帝也疏于处理政务,于是,深得皇帝信任的宦官便掌握大权。正统至天顺年间,王振和曹吉祥是专权宦官的代表。王振怂恿英宗御驾亲征导致土木之败、明英宗被俘,险些危及明朝社稷江山。

但复位后,明英宗并没有充分吸取教训,继续宠幸宦官曹吉祥,并听信他与石亨的谗言,将阁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又贬斥岳正等大臣,曹、石权倾一时。在石亨失宠获罪之后,曹吉祥惊惧不安,与养子曹钦于天顺五年发动叛乱,再次冲击了明朝统治。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蒙古南下袭扰,各族矛盾逐渐尖锐

明朝建立后不久,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攻克大都,蒙古势力被迫北迁,他们仍是明朝的首要威胁。明初建立了一条东起辽东,西抵甘肃的九边防线,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北部边疆和京师防御;洪武至永乐年间,明朝国力处于鼎盛时期,多次对蒙古主动出击,掌握着明蒙关系的主动权。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随着宣德、正统年间瓦剌逐渐统一蒙古各部,朝贡贸易、经济文化交流成为明蒙关系的主流,蒙古虽偶有犯边,但规模有限。

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之变"是明蒙关系的转折点。之后,明朝国力大为削弱,失去了在明蒙关系中的主动权,对蒙古政策也日趋消极保守,大力修筑边墙,固守边疆。而与明初相比,明军战斗力已一落千丈,屯田制度逐渐败坏,号称精锐的京营之兵,已经烂透了,根本无力肃清边患。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也先死后,瓦刺势力西撤,鞑靼各部力量渐强,蒙古地区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朝贡贸易的作用大打折扣,于是,蒙古各部纷纷南下抢掠,明朝北边开始进入多事之秋。后来“北虏”问题成为明朝中期最严重的边患。面对蒙古南下袭扰,临边的陕西、山西等地顾此失彼,疲于应付。

综上所述,土木之变后,明朝已经由盛转衰,在这样的背景下,彭时与其他正直官员一起不断劝谏皇帝,为扭转时局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彭时扭转时局的努力

解决民生问题的努力

明代中期,由于土地兼并加剧和自然灾害频繁,天灾人祸使得下层百姓生活窘迫,民生问题逐渐凸显。为此,彭时多次上疏,劝谏最高统治者关心百姓生计,减少剥削,赈济灾民、平抑物价等,对解决民生问题起到一定作用。彭时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第一,取消皇庄

皇庄土地来源多数是明初的牧地、民田,而管理皇庄的庄头、伴当也趁机利用权势广占土地,聚敛财富,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兼并和社会动荡,之后造成的严重后果也说明了彭时等大臣的先见之明。这条没执行。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第二,赈济灾民、减免赋税

天顺、成化年间自然灾害频繁,彭时等大臣不断上疏,建议对灾民实施赈济,使灾民渡过难关。除了直接赈济,彭时也重视减轻灾民的负担,把直接的赈灾与减免赋税结合起来,根据灾情程度对应纳的赋税进行缓征或减免。这条执行了。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第三,采取措施平抑米价

成化六年,由于北方大旱粮食减产,商人乘机囤积居奇,京城米价高涨,谷贵伤民。同年九月,彭时上疏建议,使用经济手段调节供求关系以平抑米价。明宪宗采纳了彭时的建议,令户部开仓放粮五十万石并预支三个月的官吏俸粮。后又经过改革使得开仓放粮更加有效,最终使得供求基本恢复平衡,米价趋于平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谷贵伤民的问题,缓和了社会矛盾。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第四,限制京城置办、抽分等扰民现象

彭时对其他扰民现象也尽力予以遏制。光禄寺置办物品往往超过所需,经办人员也常假公济私,巧取豪夺。对此,彭时建议光禄寺应依照宣德、正统年间惯例,勤俭节约以减少开支,采买时禁止扰民。此外,京城守门官军对入城军民随意拦截抽分,征收苛捐杂税。彭时提出政府要体恤百姓,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京师置办、抽分中的随意劫掠、课税现象有所收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京师扰民问题。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第五,减少马政扰民,减轻百姓运送粮草的负担

明初,各边设牧马草场供养马放牧使用。由于人口增加及土地兼并,旧日的牧马草场多数已被开垦、兼并,草场骤减。彭时建议暂停折买马匹,对借此搜刮百姓的官吏进行严惩,从而减少马政扰民。这些建议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同时提出在保障军事行动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百姓稍得喘息,把军事行动对百姓生计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明宪宗同意了彭时的建议。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革新政治的努力

明代中期政治局面大不如前,皇帝怠政、言路不通、佞臣当道、吏治败坏、宦官专权等问题层出不穷。彭时认为革除弊政的关键在于皇帝。于是他不断上疏劝谏皇帝,力图革新政治,革除弊政。他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第一,注重君德。

第二,慎重赏罚、传旨专一。

第三,勤于政事、任用贤臣、积极纳谏。

第四,抑制宦官。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总的来看,在天顺和成化初年,彭时革新政治的努力效果显著;但在其担任内阁首辅几年后,明宪宗逐渐怠于朝政,彭时多次上疏直谏虽取得一定成效,明宪宗也往往表示认可,但其中真正接受并得到执行的建议是有限的。成化十一年彭时去世以后,朝政日益混乱、宦官专权、佞臣当道,彭时生前革新政治的种种努力并没能根本改变成化年间政治形势逐渐恶化的趋势。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稳定边疆的努力

明代中期以后,边疆危机日趋严重,北疆的蒙古问题尤其成为明朝的心头大患。彭时长期担任内阁辅臣,在一段时期内还兼任兵部尚书,他的部分主张也涉及边疆政策。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第一,积极防御。

第二,在固原之役中的作用。

第三,注重边疆各族语言翻译,加强沟通。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在议礼中的努力

明代前期,随着理学思想大受推崇,封建纲常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明代议礼不断出现,其中嘉靖初年的大礼议及万历年间的争国本最有代表性。与它们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相比,在彭时等大臣的努力下,天顺、成化年间的两次议礼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第一次,议上两宫尊号

第二次,议慈懿太后葬地附庙

在这些事情当中,彭时的角色和他的行为很重要,是他率先坚持按礼制行事,之后又上疏劝谏,并得到姚夔、商辂等群臣的声援,最后又率领群臣泣请,迫使皇帝、周太后按礼制安葬慈懿太后。可见,在这次议礼中,彭时再次发挥了核心作用。

彭时在天顺、成化前期的功绩有哪些

对彭时政治作为的评价

把角度往上拉,纵观明朝中期,总趋势上,明朝政治形势在正统以后日渐下滑。但相对而言,天顺年间及成化初年,由于彭时、李贤、商辂等正直大臣的努力,还可以基本维持局面。而随着彭时等人或去世,或辞职,到成化十三年(1477)之后形势就一落千丈,直至孝宗继位才有所好转。这充分说明在天顺、成化前期,彭时等人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同时,皇帝也是很重要的,毕竟当时的皇权是可以压过臣权的,正是由于明英宗及明宪宗前期的信任和重视,彭时等阁臣的政治作用才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孝宗的功过,为何他会被后人推崇
...武、唐宗宋祖这样的皇帝,也难免有不足之处。但他们的功绩之大,足以让人忽略这些缺陷。如果他们功过相抵,或者过失甚于功绩,恐怕也不会受到后人如此推崇。隋炀帝就是一个例子,他虽做了
2023-12-30 22:08:00
...发展。尤其是“永乐大典”的编纂,更是彰显了他的文化功绩。此外,朱瞻基还善于治理外交,通过与北方蒙古族的交涉,实现了“宣德之治”。可以说,早期的朱瞻基统治,为明朝的繁荣奠定了坚
2023-10-09 15:24:00
明孝宗朱佑樘:改弊政勤政务,挽救明朝于危难开创“弘治中兴”
...、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8帝延续120年。明朝前期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四海臣服。但自明英宗开始显现颓废之势,明宪宗执政下的明朝国力进一步衰弱。明孝宗继位
2024-04-16 06:41:00
于谦抗击瓦剌为大明续命200年,8年后为何被问斩?
...之灾于谦之所以能够在面对瓦剌来袭之时立下如此巨大的功绩,自然不可能是靠得突然觉醒。事实上,于谦早在土木堡之变发生之前就已经在明朝政坛内部享有名誉。从少年开始,于谦便展现出惊人
2022-12-16 20:43:00
明朝十六帝综合来看,应该怎么排名呢
...让猴子骑着狗乱走。明武宗的皇帝生涯并没有多少过人的功绩,唯一拿得出手的业绩,也就是打退了蒙古的进攻。但是明武宗阻断了明朝中兴的势头,弘治一朝的积蓄被大大消耗。 第十名:明穆
2024-06-23 22:21:00
...地方收复。需要注意,这里用收复一词,则肯定了秦朝的功绩,也肯定了汉朝的功绩。其中南越之地,也可以说是继承于秦朝,而河套平原,则是汉朝开疆而来,因为南越是秦朝官员独立而来,而河
2024-04-29 22:05:00
介绍朱棣手下受到重用的几位宦官以及他们的功绩
...本文将主要介绍朱棣手下受到重用的几位宦官以及他们的功绩。首先,郑和是朱棣手下最为著名的宦官。他是明朝初年的著名航海家,七次下西洋,展示了大明的强大实力。他的航海事业不仅扩大了
2024-11-14 19:44:00
他常年不上朝重用宦官,却带领大明走向中兴
...恢复朱祁钰帝号,肯定其“勘难保邦,奠安宗社”的历史功绩,至此为景泰朝君臣平反圆满落幕,赢得了朝臣与天下士子的一片赞誉,《国榷》称赞道:大哉宪皇追称景帝,所挽回元气多矣。02被
2024-02-06 16:59:00
明朝被人们误解最深的皇帝,实为中兴之主却被黑成昏君
...极恐的是,收复河套和成化犁廷这两件足可以彪炳千秋的功绩,在历史中的存在感却非常低。清朝史官修撰的明史中,对于建中女真的惨败只字未提,对宪宗的功绩刻意弱化,甚至还有意放大其黑点
2024-11-08 09: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夜幕降临,正定荣国府景区“一梦入红楼”沉浸式夜游项目接连上演,通过光影造景、演艺交互等多种形式,将《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在亭台楼阁间生动再现,打造赏、游、学、玩的多维体验。摄制丨
2025-11-23 07:57:00
就在明天!“国宝”级画展亮相福州!
就在明天!下午2点!到福州画院,赏丹青国宝!福州人千万别错过!由福州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于11月23日在福州画院举行
2025-11-22 14:09:00
两只羊隔着围栏打架,一只羊假装进攻诱骗对面的羊撞栅栏。
2025-11-21 13:36:00
非遗吉林 | 满族旗袍制作技艺
吉林满族旗袍东辽满族旗袍制作技艺是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其分布地域相对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主要满族居住地区
2025-11-21 14:25:00
三棱风帽俑
冬日的太原,寒潮骤至,北风凛冽,气温直逼零下。若穿越回1500年前的北齐晋阳,这刺骨寒风却是当地人们日常必须面对的考验
2025-11-21 18:33:00
五瘟神降服疫鬼图
今年年初,山西运城市盐湖区马家沟一处荒僻的冲沟断崖上,一孔不起眼的窑洞因文物保护员的偶然发现重见天日。这座被命名为马家沟瘟神庙的明清时期窑洞
2025-11-21 18:34:00
千年厨房重见天日
近日,在晋阳古城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特殊的古代建筑遗迹。这座被称为“龟头屋”的建筑,据推测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
2025-11-21 18:34:00
元代太原民间的火葬
东山元墓出土的瓷钵(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据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的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五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显示
2025-11-21 18:34:00
双塔寺明清佛像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初名永明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
2025-11-21 18:34:00
潍坊:文化学者把脉状元文化
鲁网11月21日讯(记者 王玉龙)冬日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桠,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状元胡同深处,一块块斑驳的砖石仿佛还在诉说着数百年前的科举佳话
2025-11-21 21:44:00
吴门文脉延绵,阳澄雅韵流转——“沈周茶画荟”第三辑举办
继阳澄湖畔两度雅集之后,近日,“沈周茶画荟”第三辑如期而至,由苏州市阳澄湖文化研究会组织邀请的昆山市以及相城区的10余位书画家齐聚湘城小学
2025-11-21 23:25:00
11月23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在福州画院开幕,持续至明年2月10日。
2025-11-21 23:31:00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
鲁网11月20日讯靖海卫故城位于威海荣成市人和镇,是明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遗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见证了抗倭历史与卫所文化的融合
2025-11-20 15: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