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春日报
乡村小学打通教育体系“神经末梢”
本报记者 袁 迪
老师使用交互式白板为学生们上课。张扬 摄
学生们体验农事乐趣,收获课本外的知识。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双阳区太平镇瓦房小学,映入眼帘的是明亮的教学楼、硬化平整的操场及配套齐全的教学设施设备,砖红色的教学楼成为乡村一抹亮色。
作为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乡村小学格外牵动人心。2014年,我市探索创建“温馨村小”,将优质教育资源源源不断输送到乡村,城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乡村教育“神经末梢”逐渐强劲。
瓦房小学坐落在双阳区太平镇瓦房村,距离双阳城区40多分钟车程,是该区较偏远村小之一,生源覆盖瓦房村5个村民小组。“谁能想到,我刚到村小任教时,教室里还生着炉火,棚顶的石棉瓦部分损坏。如今,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对于学校的质变,瓦房小学校长李晓东感慨颇深。
“新的教学楼于2017年9月交付使用,占地面积6688平方米,建筑面积1625平方米。”李晓东介绍,学校现有教师12名,教学班6个,学生22名。
那么,瓦房小学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蜕变?师资日趋年轻化;开设数独、舞蹈、书法等兴趣课堂;电采暖、十字桌、智能化教学设施设备组成硬核教室;实验室、菜园基地构建硬核校园……
在瓦房小学任教5年的刘瑞,细数着校园里的“新成员”:现在上课用的是交互式白板,可以播放视频、PPT等;学校还设有计算机教室,孩子们可以享受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交互式、信息化的引入使村小缩短了与城区小学的差距,让教学迈向“精细深”。
在瓦房小学五年级教室里,老师刘阳正带着孩子们进行特色课学习。“数独是一种运用纸、笔进行演算的逻辑游戏,可以锻炼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刘阳表示,学校一直致力于创新“特色课程”,要求每位老师在本职学科以外,对孩子们开展剪纸、书法、数独等特色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通过特色课程掌握观察、比较、有序思考、数据分析的能力,让孩子们学有所长,学有所获。
相较于城区小学,村小最独特之处还要数校园里的劳动实践基地——菜园。老师和学生共同种植的瓜果蔬菜,不仅丰富了校园餐桌,也为创意手工课提供了资源。
“种植、照料、采摘……菜园与课堂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链条。”李晓东说,学校的果园、花园、菜园是为师生们准备的劳动实践基地,由他们自行规划设计、自主经营,按高度和颜色种植鲜花、土豆、豆角等。“在农作物种植、管理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李晓东表示,让孩子们充分体会“粒粒皆辛苦”,是学校的特色成长教育之一。
“今天我们的户外体验课是掰苞米。”随着老师话音落下,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孩子们走进苞米地,跟着农民伯伯一起掰苞米,看着孩子们娴熟的动作,让一旁的老师们也望尘莫及。“一年四季,我们都会开展类似的户外实践课,让孩子们体验农事的乐趣。”李晓东说,将书本知识与农耕教育有机结合,不仅能让学生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还收获了课本之外的许多知识,更能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的目的。
除了硬件上的升级,瓦房小学在师资配备上也趋于年轻化。“现在我们12名老师,8位年龄在30岁以下,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李晓东说,这些年轻教师能吃苦,每天都要起早坐车40多分钟到学校,对待工作也特别认真,除了本职学科,还要自学特长为孩子们开展特色课。“我大学时学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目前,在学校除了教语文、数学,还教英语和科学。”刘瑞说,乡村老师都这样,每人要同时负责几门课程,刚开始也不习惯,经过培训,慢慢也就适应了。
与其说是老师,刘瑞和她的几位同事更像是大一点儿的孩子,爱打扮、爱刷短视频,将热门曲目教给孩子们一起唱。
“明年将有4个孩子入学一年级,虽然生源少,但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学到知识,是我们的教育本质。”李晓东说,如今的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也在稳步提升,让农村孩子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0年,瓦房小学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批100所乡村“温馨校园”典型案例学校;2021年,瓦房小学被双阳区教育局、司法局评为“七五”普法示范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