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黄振生
进入九月,粤北英德,风里有了秋天的味道,落叶飘零,万物萧瑟。然而,穿行于英德,所到之处,远山如黛,果木浓葱;村前屋后绿树环抱,景色宜人;极目四野,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英德地处广东中北部,作为广东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域,同时又是自然风光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的地方,一向为各界高度关注。立足源资源禀赋,推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打造绿色发展新的标杆。2023年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局之年。英德如何做好这份答卷?对于外界来说,十分期待。
高位谋划,坚持城乡一体全面“绿美”
当前,广东全省各地正围绕绿美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动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英德在推进“六大行动”中频出重招实招。把绿美英德、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的着力点,全力以赴,以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表示,绿美广东是省委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规划的“路线图”。绿美生态发展必须坚持城乡一体提升绿化美化,包含绿美城市、绿美乡村两个地域概念。绿美城市是坚持以人为本、舒适恬静、富有文化风貌、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是环境、经济、社会一体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绿色、健康、安全、竞争力强、充满活力的国家森林城市,是政务环境优、城市管理高效、运转协调、宜居宜业的城市。绿美乡村是以乡村为景、以水为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盘活各种资源,推动乡村土地整合利用和乡村统一规划,抓住产业振兴这一根本,通过产业振兴发展乡村经济,让村民在乡村经济发展中获得红利,并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在落实绿美广东部署过程中,英德市坚持生态文明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要做到“三个并重”。一是坚持绿美理念和绿美规划并重。要坚持规划先行,将绿美理念融入城市和乡村规划之中,以高质高效乡土阔叶混交林为打造重点,集中连片打造功能多样的高品质林分和优美林相。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并重。绿色发展要有可持续性,必须要有“源头活水”,要将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统筹起来一体谋划,推动麻竹笋、英德红茶、油茶、林下经济等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林业龙头企业,以产业的经济效益持续反哺乡村建设。如目前正大力发展麻竹笋百亿农业产业,将麻竹笋绿色景观打造与百亿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一体推进,实现富民兴村,使绿色发展更可持续。
三是坚持生态优化与人居环境改善并重。绿美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通过一体推动生态优化与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为人民群众打造干净、整洁、美丽的生活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如目前正在大力推进“茶叶世界”“英西峰林”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通过打造各镇村特色景点并串珠成链,持续打造绿美人居环境。
重在行动,花大力气持续打造强富绿美新县域
在推进绿美英德生态文明建设中,英德市始终坚持推进高品质林分改造和林相优化,持续打造强富绿美新县域。
抓好绿美英德生态文明建设。坚决筑牢粤北生态屏障,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和林长制,持续推进英德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配合做好广东南岭国家公园建设,积极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着力抓好城市品质提升。积极推进城区绿色发展,大力推进滨江公园品质提升和金子山大道改造,大力开展万里碧道建设,打造高品质城乡绿美生态环境。其次是积极实施“全域增绿”。坚持以“竹”为特色,以竹绿美,大力实施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全面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此外,狠抓环境污染整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目前,英德市森林覆盖率达68.84%,2022年以来实施人工造林2000多亩、低质低效林分改造1.1万亩、森林抚育16.3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99%,城市人均公园绿地14.88平方米。
推进绿美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美宜居乡村。紧紧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深入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持续提升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五边”绿化品质提升,促进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四旁”植绿增绿,加强城乡立体绿化美化。目前已结合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完成“五边”绿化提升1500亩;在京广铁路、国道G240等主要干道可视一公里范围内完成通道绿化提升超1000亩。
积极推进创森工作,提高乡村绿色水平。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大力推进城区绿化、森林镇村和廊道绿化等建设任务,力争到2026年底,建设森林城镇1个、乡镇公园4个、森林村庄10个,坚持以点带面,努力将绿色文明和生态文化植入城乡建设工作中,不断夯实城乡一体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调。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古树名木作为见证乡村发展的“绿色文物”,在提升乡村风貌的同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文化效益,对于生态、科研、文旅等多个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通过签订管护责任书、加强日常巡护、开展复壮养护、购买古树保险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对我市697株登记在册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做到“一人一树一策”。
大力发展麻竹种植,助力“两山”价值转化。该市西牛麻竹笋是清远市五大百亿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为此,该市坚持把麻竹笋产业作为富民兴村的支柱产业来抓,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今年作为绿美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局之年,更是结合打造百亿麻竹产业,以竹美城,用竹富村。通过政策支持、技术指导等方式,引导人们积极种植麻竹,截止目前,新种植麻竹20万亩,总面积达80万亩,实现24个镇(街)全域分布种植,在实现乡村绿化美化的同时,全面推动绿美建设转化为绿美经济,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动力。在全面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中,英德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同时,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推进“五级梯度”美丽乡村创建。实施“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园区”、“美丽廊道”五项行动,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按照“1+6+12”(即:1个示范片区+6条市(县)级示范带+12条镇级示范带)的工作思路,建设英德市(县)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和镇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引导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业+”“渔业+”“林业+”等新业态发展,展现新时代绿美英德生态文明独特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7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