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与疏导探究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1-12 01: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当今社会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只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让学生在繁杂的环境中找到自信、自强、乐观、幸福。

一、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导致留守农村的都是老人和未成年人,使儿童从小就缺少家庭教育和关爱。在教学中发现,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在心理上需求不高,就能乖巧成长。高年级的孩子,心理需求就越来越多,除了学习,吃好穿暖,还要交朋结友,稍有不慎,就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丁某,女,一到五年级都是优秀生,是奶奶的骄傲,也是同学的榜样。六年级时,认识的一个女生,成为好闺蜜,带她出去玩,好吃好喝,渐渐的她的心思被玩占据了,开始撒谎请假,即使来学校也是无精打采的。老师对她进行了个别谈话,她说:“我好想要有妈妈陪伴长大的生活。可是,父母所谓的辛苦赚钱养家、修房子就是给孩子的最好生活,我感受不到幸福。”像这样渴望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不计其数。

为了做好这些孩子的心理疏导,我们对孩子进行了沟通、疏导,让她理解生活的不易。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解决生活琐事的确离不开钱。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走亲访友等都是父母辛苦工作来运筹的。所谓的家庭幸福都是父母在砥砺前行,作为子女的也要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为家庭的幸福添砖加瓦。同时,学校及教师也跟学生家长积极沟通,让家长在工作之余,多同孩子沟通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无处不在。

二、父母离异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孩子会感到无助和失落,因为他们没有了亲人的陪伴;其次,孩子会感到孤独和被抛弃,没有人理解和支持他;再者,孩子会感到自卑和胆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归属感。此外,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困惑和不安,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生活。

针对这类学生,班主任、学校行政多次去家访,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在心理疏导时,老师让她写出好朋友的名字,建议她多与好朋友交流,让朋友分担她的烦恼,她也能分享朋友的快乐。碰到困难要和老师说,老师可以给予帮助。生活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灰暗,那么绝望。只要我们勇敢的、积极的、乐观的、善良的面对生活,生活就不会亏待我们。

三、孩子沉迷手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现如今是信息化时代,父母都外出打工,为了方便联系家人,都要给孩子配备手机。由于孩子没有父母在身边提醒,加之没有自我控制力、约束力,手机就成了他们玩乐的天堂。刷视频、玩游戏,通宵达旦;叛逆心理严重、脾气暴躁,不听他人的劝告。例如,六年级学生龚某,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家里就是四姊妹生活,没有家长监管,为所欲为,久而久之就缺乏自我管控能力,特别沉迷手机,难以自拔。严重到晚上玩手机,白天在家睡觉,经常旷课,不来学校读书。

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学校行政在做心理疏导工作时。首先,帮助她回顾曾经在学习中的快乐和获得的荣誉,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其次,疏导学生要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吃苦受累、忍辱负重都坚持工作,为的就是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作为儿女的应以父母的勤劳为荣,认真学习,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能够合理使用手机。再次,鼓励他们多与优秀的同学交往,让自己也变得优秀。最后,展望未来,希望学有所成,成为家庭的骄傲,成为社会的栋梁。

四、校园欺凌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校园欺凌容易让学生出现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严重者还会出现人格障碍。此外,欺凌行为会造成欺凌者的骄横跋扈、固执、偏执等不良人格特点,使他们产生社会化障碍。

学校要打造平安和谐校园,有效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强化宣传教育,积极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向学生宣传防校园欺凌知识,并邀请法制老师和当地派出所民警向学生讲解防校园欺凌相关知识及措施,帮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预防及应对措施以及实施校园暴力欺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切实提高学生的防校园欺凌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心理辅导,通过校园信箱,引导学生以书信形式倾诉烦恼,及时疏导学生心理。精心挖掘思想品德和生命、生活与安全等学科中的心理健康内容,并组织学生上好心理辅导课,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教会学生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现象。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要讲求实效,把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同时,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作者:贞丰县者相镇第一小学 杨梅

值班总编 杨 涓 编辑校对 农芳红 版式 袁万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现阶段,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对其生活与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当前农村教师应该遵循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制定切实
2024-03-13 15:04:00
...抽取4005名四年级学生、2550名八年级学生,参加了德育、心理健康、劳动、音乐、书法素养监测。本轮监测过程严谨,程序规范,历经前期调研、指标研制、工具开发、报告撰写和修改校
2024-04-02 08:22:00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专家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全员必修课□ 本报记者 陈磊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成为普遍性社会难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问
2023-06-03 02:46:00
着力推动农村儿童心理健康体系建设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着力推动农村儿童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对话刘正奎、林丹华、朱玉荣◇刘正奎◇林丹华◇朱玉荣 嘉宾刘正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林丹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
2023-07-20 05:06:00
心理疾病为何偏好优秀学生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学生在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抑郁、焦虑、厌学……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引人关注。尤其是少数曾经的“优秀生”拒学,令家长痛心、亲朋惋惜、网友叹息。
2024-04-22 15:59:00
...和贯彻落实,班主任应发挥品德教育的核心和监督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对部分学生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使其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快乐地成长。通过加强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孩子的社会
2024-03-20 02:22:00
...展是极其重要的。小学作为人生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其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我从事4年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小学心理的现状有着深深的感触,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之要,“育
2023-07-26 16:36:00
北京推动家校协同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牵动着每个家庭的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推动拓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人群,儿童青少年
2025-03-04 10:44:00
鼓励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预防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新政发布
...响、综合作用。其中,膳食营养、身体活动、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是关键的个体水平因素,食物系统、城市规划与生活环境、公共政策与管理等是重要的环境和社会决定因素。二、综合防控技术(
2024-07-22 16:5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