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什么情况适合保胆取石,保留的胆囊能否恢复正常?了解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05 21:39:00 来源:小肆说健康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超级微创概念的深入人心,保胆取石并未成为胆囊结石的标准术式,并被部分学者质疑。在国内大型三甲医院中没有成为广泛开展的项目。因此,胆囊结石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选择切胆手术、保胆手术存在一定的争议,两种声音争论不求,且各有优点与不足。为此,对胆结石患者选择切胆手术、保胆手术;我们只有了解什么情况下适合保胆取石,保留的胆囊能否保持或者恢复正常的功能。才可结合临床治疗需求,做出合理选择。

什么情况适合保胆取石,保留的胆囊能否恢复正常?了解下

一、保留胆囊初步评估

为了有效治疗胆石病,人们对胆固醇结石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过饱和胆固醇胆汁和成核缺陷是胆结石形成的关键;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与胆囊功能异常有关。因此,近百年来,外科临床医师都认为要有效地治疗胆囊结石病,一定要切除胆囊,这已成为一个共识。近十余年来,由于治疗手段的进步,特别是溶石剂的改善,又有不少作者提出去除胆石,保留胆囊的非手术疗法,口服熊去氧胆酸.灌注甲基叔丁醚溶石;

保留胆囊的手术疗法,体外冲击波碎石、小切口保留胆囊取石、经口胆囊超级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等等,如丽后春笋,得到很多病人欢迎,这反映了胆道疾病进展的一个侧面。

保胆疗法保留了胆爽,因而就产生一系列临床问题。首先是由于存在胆囊,而又末纠正胆囊的病理变化,胆石的复发就不是很奇怪的问题。其次,担心保留的胆囊是否会癌变。最后,还希望保留的胆囊能有正常的功能,发挥其生理浓缩和排空胆汁的作用。

实际上,防止胆石复发和癌变,与保持正常的胆囊功能,三者是互相联系的。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存在,特别是大于3cm的结石有很大关系,防止胆石复发的同时,也预防了胆囊癌的发生。如果胆囊具有“正常”的功能,胆囊结石复发的可能性就很小。由此看来,问题的核心是保留的胆囊能否保持或者恢复正常的功能。

国外学者研究了胆结石形成机制以外,也研究了胆囊收缩功能与胆结石形成和复发的关系。结果发现,不论收缩好与差的两组胆结石患者胆囊餐后残余容积都增大。胆囊收缩功能的改变,特别是残留容积增大,造成胆囊胆汁瘀滞的条件,是胆结石形成的基础,也是胆结石复发的基础。

保留胆囊的疗法是否影响胆囊功能,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胆汁酸治疗使胆石病患者的胆囊空腹容积增加,但停药后可恢复正常。体外冲击波碎石不改变胆囊容积或排空率。虽有研究发现溶石和胆汁酸治疗后改善排空率,但还没有前沿研究来显示成功地溶石对胆囊功能对的作用。目前的保胆治疗既不能逆转胆囊收缩性的缺陷,也为损伤胆囊功能。

如前所述,我们现在对胆囊功能的了解还有相当部分是空白,对胆囊功能的预测也是不全面。但目前对胆囊动力功能的检查,已经简便易行,有明确诊断价值。值得指出的是,用口服胆囊造影的的方法,以脂餐后胆囊收缩1/2-1/3(50%-66%)作为判断标准,不能代表真正的胆囊功能情况。有研究显示,用此标准判断为“正常”胆囊功能的患者,再用B超检验,结果有半数胆囊排空率降低,胆囊壁增厚,几乎绝大多数餐后容积大于正常人。采用b超检查的方法了解胆囊的形态(空腹容积和囊壁厚度),了解胆囊收缩排空功能(排空率和残留容积),能在相当程度上反映胆囊的病理生理全貌。因此,B超检查胆囊功能是临床研究和应用中很有价值的方法,如果通过大样本的B超检查和前瞻研究,得到各项胆囊动力学观察指标的正常范围,使之完善,就更为理想。

就目前研究水平和胆囊结石病理生理的了解而言,作为保留胆囊的结石病治疗方法的指征,应当是胆囊形态和动力功能与正常人相似。具体地说,即胆囊壁薄,不大于2mm胆囊空腹容积增大,胆囊排空率大于75%-85%,脂餐后残留容积要足够的小(具体标准待定)。空腹和餐后血浆CCK水平与正常人相似,既不增高,也不降低。

什么情况适合保胆取石,保留的胆囊能否恢复正常?了解下

A.胆囊收缩率%=(空腹三径乘积-脂餐后三径乘积)/空腹三径乘积x100% 良好>80%;减弱60-79%;明显减弱40%-59%;差<40%。

B.胆囊排空指数(EF)=(V0-Vt)/V0x100%,其中V0为脂餐前胆囊的体积,Vt为脂餐后胆囊后胆囊的体积。V=n/6(长径x宽径x横径)

EF≥1/2胆囊收缩功能良好;1/2>EF≥1/3之间胆囊收缩功能尚可;1/3>EF≥1/5胆囊收缩功能差。

另一种评定标准,通常将检查结果分为4级:良好(收缩>50%)、尚可(收缩30%-50%)、不佳(收缩<30%=;)如脂餐后2小时,胆囊仍不见收缩,则为无收缩功能。

二、胆囊功能的临床评估

1.胆囊浓缩功能的测定

肝脏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囊储存时,胆汁的浓缩既受黏膜吸收功的影响,又受空腹容积的限制,而后者是由胆囊动力学来调节的。因此,胆囊的浓缩功能受黏膜和平滑肌的双重作用。

通过测量某种化合物在胆囊内分配的量可表示胆囊的储存浓缩能力。有三种方法,一种是测量“胆汁酸池”在胆囊内储存的百分率。用同位素稀释技术测量“胆汁酸池”,再从胆囊容积和胆囊内胆汁酸浓度计算出胆囊内胆汁酸量。正常人在一夜空腹后胆囊内储存60%一90%的“胆汁酸池”。另一种是静脉滴注吲哚氰绿(indocyaninegreen),测定它在肝胆汁和胆囊胆汁之间的分配比例。采用这种方法,测得每小时分泌的肝胆汁中有50%一75%储存于胆囊。第三种是测定 99m

锝-羟亚氨基乙酰乙酸在胆囊内的分配率,其范围为50%一80%。从这些正常范围可以认为,肝胆汁进人胆囊的分流率变异很大,一夜空腹后分流到胆囊的约有50%一90%。用这些技术测得胆囊结石病人的胆囊储存能力与正常人无明显不同。

什么情况适合保胆取石,保留的胆囊能否恢复正常?了解下

2.胆囊动力学测定

用来估计胆囊收缩率的有口服胆囊造影、胆红素测定法、胆道闪烁显像和超声检查法。胆囊造影的理论是在1924年提出的,但直到1952年使用碘番酸作造影剂,才使口服胆囊造影的方法完全成熟,沿用到80年代,最近有被超声检查和胆道闪烁法代替的趋势。口服胆囊造影的缺点是有放射线损伤的危险,不宜多次测量,定量粗糙,从X片只能作二维测量。用胆红素测量的方法繁琐,未得到临床应用。胆道闪烁法的测量准确,能得出胆囊排空率和排空速率常数,但不能得出空腹容积和残留容积,还有使用同位素之嫌。1980年,Everson采用B超行胆囊的三维测量,结合计算机计算,精确地反映了胆囊动力学的全面状况。该方法经过简化,已在胆囊动力学研究和临床中应用。

目前对胆囊粘膜的吸收和分泌功能的测定尚不可能,但对于了解胆囊的形态和动力的方法已经相当成熟和有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胆囊中为什么会形成胆固醇结石?科普下
胆囊的功能是什么,想必大家在搜索引擎上一搜很多,今天我带大家重新认识胆囊,并了解胆囊中为什么会形成胆固醇结石?一、胆囊结构胆囊多呈梨形,但亦可有其他形态。据统计,梨形者占 64%
2023-07-05 21:45:00
通过“脂餐试验”检测胆囊收缩功能?了解下
通过“脂餐试验”检测胆囊收缩功能?通过什么检测可以了解自己的胆囊功能,在胆囊还有功能的额情况下,更好的做保胆取石的手术,让自己胆囊完好无损,脂餐试验的原理就是一些高脂肪的食物,比
2023-07-05 21:59:00
人没了胆囊,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心,出现疼痛、呕吐、腹胀等症状,经医生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医生建议输液抗炎保守治疗或胆囊切除手术,张大姐选择了手术,但术后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2023-08-05 15:38:00
保胆囊和切除胆囊对身体有哪些影响?一文分析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胆囊在我们身体里有哪些功能01胆囊有什么功能?a.储存胆汁: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当消化需要的时候,再由胆囊排出。b.浓缩胆汁:金黄色碱性肝胆汁中的大部分水和电解质,由
2023-07-05 21:54:00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可以同时治疗吗?一文解答
胆囊息肉,胆囊结石都是一种胆道疾病。病变发生在胆囊中。胆囊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构造(肝的胆囊窝内),有生理浓缩和排空胆汁的作用。胆汁是由肝脏制造的,胆汁经过肝管排出一
2023-07-05 21:36:00
切除胆囊后,3种疾病或会找上门,能不切别切
导语:胆囊,这个微小却承载着巨大责任的人体器官,位于肝脏的下方,与肝脏通过胆管紧密相连。胆囊的形状像一个小水壶,但功能却像一位尽职尽责的守卫,默默地在人体内守护着这一重要职责。当
2023-12-18 06:00:00
胆囊切除后,有哪些后遗症?医生:4种“结局”不好受,了解一下
导语:很多人的认知当中,大家都忽略了胆囊的存在,或者认为胆囊的作用并不大,胆囊在身体的占比本来就很小,而且仿佛毫无作用,其实上的想法是错误的。还有一些人认为胆囊并没有作用,就算是
2023-10-07 16:11:00
充满型胆囊结石必须切吗?了解下
胆囊是储存、浓缩胆汁的,但是因为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转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随着时间的推移,胆结石的个数可以是一个或者数个,当结
2023-07-05 07:40:00
做好5点,促进结石消散
...治疗相对较为复杂。胆结石的诱因有哪些?胆结石是指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结石,通常由于胆汁中的胆固醇、胆盐、胆色素等成分不平衡,以及胆囊功能异常导致胆汁凝聚而形成。下面介绍胆结石
2023-08-04 21:4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