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升:大明开国第一谋士的战略智慧与传奇人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8 20:13:00 来源:戏说三国

提到大明开国第一谋士,估计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会想到刘伯温,刘伯温也的确有才华,其名气也的确是大明开国众谋士中名气最大的一位,但我们今天要聊的是大明另一位谋士,他比刘伯温更具战略思想,九字定乾坤,助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他便是大明第一谋士朱升。

朱升:大明开国第一谋士的战略智慧与传奇人生

朱升,安徽休宁人,早年也曾从仕于元,后心灰意冷,隐居于石门讲学。

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在进军婺源时,大将邓愈向朱元璋推荐了这位隐居的高人,朱元璋效仿刘备打算来个三顾茅庐,没想到朱升并没有像诸葛亮那般扭扭捏捏,朱元璋第一次拜访,朱升便果断答应出生,并且还给朱元璋送了一份大礼,便是九字策略: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别小看这九个字,朱元璋正是依靠这九个字,从一个生存在夹缝中的小诸侯,一步步成长为能够角逐天下的大诸侯。

当初,朱元璋攻打婺州,久攻不下,便去找朱升请教,朱升告诉他,要想挣天下,首先得挣人心,要不杀降,要善待百姓,朱元璋听从了他的建议,下令“破城不许妄杀”,不久,朱元璋便拿下了婺州,自此朱元璋也就明白了人心的重要性。

据《朱枫林集》记载,朱元璋在攻打处州的时候,犹豫不决,因为他对这次军事行动没有太大的把握,朱升知道后,坚决要求朱元璋必须一定要攻打处州,为何呢?

朱升:大明开国第一谋士的战略智慧与传奇人生

因为这里有人才啊,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在那个年代,人才同样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窝人才,他们分别是刘基、叶琛、张溢,这三人同宋濂共称“浙西四贤”。这些人可都是王佐之才,对于正在创业阶段的朱元璋急需这样的人才,而这些人又不会主动投奔朱元璋。所以,朱升坚决要求朱元璋打下处州,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请这些大贤们出山辅佐。

鄱阳湖大战,无论是对于陈友谅还是朱元璋都是一场一决生死的战斗,赢者生,败者亡,朱元璋刚开始初战不利,毕竟汉军势大,在这一筹莫展之际,朱元璋又想到了朱升,朱升说别怕,汉军虽然来势汹汹,人多势众,带的粮食又不多,我们只要守住南湖嘴,把他们的退路给堵了,等到他们粮食吃得差不多了,身体疲惫之时,我们前后夹击,他们必败。

朱元璋听后,虽觉得朱升说得很对,但他们自己也粮食不多了,没办法和汉军这样耗下去。朱升听后说,别担心,我们找土豪借,据这一百里的地方有四位土豪,多得就是粮食,我们赶快去借,别让陈友谅抢了先,最后“果得粮万余”,有了粮食,没了后顾之忧,将士们军心大振。

朱升:大明开国第一谋士的战略智慧与传奇人生

说实话,鄱阳湖一战,朱升确实是首功一件,献了良策,还解决了朱元璋的后顾之忧。

洪武二年,朱元璋做皇帝没多久,朱升便向朱元璋请辞,这是为何呢?要知道这正是他自己功成名就之时,他当初果断出山助朱元璋也正是为了此刻。

朱元璋多次挽留,甚至提出了“欲赐以爵土”,要知道洪武二年,朱元璋还没开始赐爵封土,洪武三年才封了“6公28侯”。但朱升还是坚决请辞,朱元璋留不住,只得放行。

朱升作出这一决策的目的并不是因为自己淡泊名利,而是他想保命。因为从一件小事,他窥探到了朱元璋的为人。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当时朱元璋当皇帝还没多久,有一次,他让朱升带一些乐生、舞生去见他,说想检验下这些艺术人才,没想到朱元璋心血来潮,自己用石磐(一种打击乐器)演奏了一曲,并让朱升辨五音,朱升一个失误,将宮音弄成了徵音,这本是一件很小的事,谁还没有个出现失误的时候,没想到,朱元璋为此大发脾气,把朱升狠狠地骂了一顿,连带把天下的读书人都骂了一顿。还好有人替朱升打圆场,不然朱升估计少不了一顿板子。

朱升:大明开国第一谋士的战略智慧与传奇人生

这件小事让朱升认清了朱元璋是个什么人,而朱元璋又常常来刘邦自比,事事效仿刘邦,这让朱升认定,朱元璋迟早会对功臣有一次大的清洗。所以,朱升为了避祸,选择了急流勇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9 0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姚广孝:黑衣宰相的传奇人生与大明开国之智
...做住持。如此一来,便又赢得了统治者的信任,使其终于大明一朝,都被统治者奉为开国功臣,享受万世祭拜。落雪后的墓塔被映衬得异常清晰,33米塔身,清瘦挺拔,八角九层叠涩塔檐展现了明
2023-11-15 22:25:00
从和尚到帝王师:姚广孝的传奇人生与政治智慧
...一天下,刘伯温出的奇谋是最关键的原因之一。而在整个大明王朝,能够和他相提并论的只有一人,此人同样是功臣,深受明成祖朱棣的信任,这便是被后世称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他在功成之后,
2024-03-23 05:40:00
野史: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
...地、如何巩固朝廷威信、怎样安抚百姓。这一系列措施为大明王朝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刘伯温被称为“勘定天下之机”的智者。不过,刘伯温并不只是一个只会运筹帷幄的谋士,他还曾亲自
2024-11-03 09:39:00
刘伯温的智慧与远见:明朝开国谋士的传奇人生
...。古时候有太多让现代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所以对于这种谋士也是自古有之,他们也为中国传统文化上面,增添了不朽的魅力一笔。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来留言评论。
2024-01-17 20:08:00
朱元璋决意要杀刘伯温,刘伯温高呼有个字不会写,结果保住性命
...自身的才智与谋略,逐步自低谷攀至巅峰。即便最终坐拥大明江山,朱元璋的过往经历与性格特质,已然表明他绝非等闲之辈。其童年时,便显露出超群的聪慧。虽说家境贫寒,然而他依靠自身的勤
2024-08-16 10:02:00
揭秘朱元璋和陈亨的传奇故事
...运用心机,为朱元璋设计了无数精妙的计谋,助其建立起大明王朝的基业。陈亨知晓朱元璋的野心,他知道只要权谋不断、心机精妙,自己的地位将稳如泰山。然而,在一次次手足残杀之中,朱元璋
2024-05-09 19:58:00
大明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依靠借书苦学的传奇人生
前言在大明开国之初,有一位家贫无钱买书的智者,他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以借书苦学的坚韧精神,最终成为大明的"开国文臣之首"。这个人就是宋濂。本文将引领你穿越时光,聆听宋濂求学的传奇
2024-01-29 21:16:00
朱元璋:从贫苦小子到大明开国皇帝的传奇人生
...上最引人入胜的传奇之一,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小子到开创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的经历充满了奋斗、智慧与决策的智慧,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朱元璋出生于元朝末年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2024-12-20 09:17:00
大明王朝初期英雄刘伯温的传奇故事
在大明王朝初建之际,众多令人仰慕的英雄人物浮现在历史舞台上,其中有名声显赫的煞星常遇春,还有备受尊崇的文臣刘伯温。这些杰出人物如同当时的繁星,在那个时代熠熠生辉,但对大明王朝产生
2023-09-19 20: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