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英国君主,为什么只当国王,而不是皇帝?
在世界历史上,帝王的头衔往往代表着统治者的权力和地位。虽然,英国历史上曾建立起覆盖全球的庞大殖民帝国,但其君主始终被称为“国王(King)”或“女王(Queen)”,而非“皇帝(Emperor)”。这一现象不仅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与文化、政治传统及国际关系息息相关……更多
法场之上,单二爷为何只认程咬金一个朋友,喝程咬金的送行酒
罗成一生中最引人瞩目的战役莫过于锁五龙之战,这场战役发生在洛阳,洛阳王王世充请来了五家反王联合抵抗大唐。在这场激战中,秦叔宝负伤回长安养伤,而罗成则挂帅设下一座虚营,巧妙地引来了五家反王的联合攻击。令人瞩目的是,罗成在一个晚上就成功地击败了五家反王,创下了在隋唐时期的记录……更多
多行不义必自毙,以色争宠的赵合德,最终还是死在欲望两个字上面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一些,而不能辗转俗世,只有破坏和消耗,而毫无建设和成就。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平凡的人,能平平安安地过好自己的一生,就心满意足了,谈什么远大抱负和济世情怀有点遥远,但是我们人活一辈子……更多
多次易主的张辽与张郃都受到重用,为何吕布却遭到天下人的唾弃?
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易主改投明主的人物有很多,严颜、太史慈、庞德、徐晃都相继投奔明主而去,他们的英勇战绩瞬间掩盖了降将的身份。而数次易主的战将也有不少,五次易主的张辽却能感受到他的忠勇奇谋,三次易主的孟达依然能够引起诸葛亮的重视,为什么第一勇将吕布却成为天下唾弃之人……更多
俗语:“枕下放三物,进财不寻路”是啥意思?三物分别指什么?
“耳昏俗语久欲洗,为我一谢山前流。”在中华历史上,俗语的历史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它是古人的智慧的结晶,在推动历史进程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正是因为有着俗语的存在,才让我们的生活有迹可循。俗语的诞生并非天马行空,而是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更像是一位无声的老人……更多
儿子偷带母亲“腌鸡蛋罐”鉴宝,专家看后称常不敢估价,怕被抓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都较大的提高,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不再像以前那样为吃穿发愁,如今不但满足了物质需求,连精神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一些家境比较富裕的人,也开始去丰富自己的业余爱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很多人都开始从事收藏……更多
南宋一幅“鬼画”,内容很是诡异,至今无人参悟其中深意
中国绘画艺术在全球绘画艺术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深刻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些艺术品依然是人们模仿和欣赏的对象,证明了其在艺术史上的独特和永恒价值。这在市场上也有体现,数千年前的水墨画可以拍卖到数百万甚至数亿人民币的高价。在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是一门被视为神圣的艺术……更多
乾隆:大家别被《如懿传》骗了,朕不是渣男,朕的柔情你们不懂
前不久,古装热播大剧《如懿传》落下帷幕,古今第一渣男荣誉奖光荣的颁给了乾隆皇帝,这位沉寂两百多年后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再次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重点话题。乾隆是渣男,说出来真的难以置信,作为清代康乾盛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乾隆皇帝可以说贡献很大,一部《如懿传》就把一代大清雄主塑造成了一个感情骗子……更多
二战结束后,美苏对峙的国际体系为什么叫“雅尔塔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体系,人们称之为“雅尔塔体系”。这个体系直到苏联解体后才结束。但在二战后期,反法西斯阵营举行了多次关键会议,“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三度相聚(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那么,“雅尔塔体系”为何得名呢……更多
大妈带甲胄去鉴宝,自称乾隆穿过,专家看后:您祖上是何人?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服饰都能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或是性格特征,不同阶级的人所穿衣物不同。不过唯一的区别就是现代人只要肯花钱便能买到昂贵的服饰以显示自己的品味和高级感,但是在古代,服饰不仅代表着不同等级的人,还意味着不同等级的人不能越级穿戴不属于他的服饰。尤其在皇室宫廷中……更多
怪不得唐僧没帮老龟问寿命,不是忘了,你看如来和观音怎么说?
人生暂于岁月,为经典咏流传。若谈起中国从古至今的经典作品,那么毫无疑问的是,四大名著肯定不会缺席。在其中,西游记算是最脍炙人口的一篇作品,其营造的齐天大圣的形象,即使在今天,去人设也在不断地被利用,被翻新,孙悟空,似乎已经成为中华文学文化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多
南唐遗梦中的姊妹花:姐姐红颜早逝,妹妹28岁遭宋太宗霸占后殉情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篡夺来政权后建立起来的。皇帝虽是权利的顶流,但是也伴随着非常大的风险,搞不好就会身首异处。李唐在李渊和李世民的奠基下成就了百年基业,几代人励精图治,成就了大唐盛世,万国来朝,但是盛唐也逃脱不了盛极必衰的历史朝代更迭的命运。但是南唐李昪自称自己是李氏后人被史学家解读为冒认祖宗……更多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脱口而出一句话,至今让人啼笑皆非!
清朝末年,许多西方技术和发明传到了我国,但那时外国人的东西是奢侈品。只有皇室和贵族才能看到。一般的老百姓根本看不见这种高端货。慈禧太后作为晚年的最高统治者,对西方的发明非常好奇,但由于无知,出过很多搞笑的事情。慈禧太后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有些人认为她给所有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更多
津巴布韦:一个被西方妖魔化的国家
非洲是一个民族多样性极为广泛的大陆,非洲也是一个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大陆,非洲更是一个被众多西方国家大量殖民的大陆。位于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是非洲倒数第二个独立的国家,曾因为经济上取得的成就被称为南部非洲的“面包篮子”和“度假天堂”。津巴布韦当然这个国家更为出名之处……更多
兵王师长5个小时收复者阴山,邓小平:要重点培养!后来如何?
▲点击头像关注我||看最有趣的历史故事▲1979年,收复者阴山之战即将爆发。大敌当前,高级作战会议上,大家都默不作声,没人敢打包票,立军令状。这个时候,廖师长拍了拍胸口,胸有成竹地对司令官说道:5个小时,必收复者阴山全线!——这位廖师长,便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功赫赫……更多
一外国人,为中国打仗,为中国殉国,死前请求盖上中国国旗
清朝晚期,闭关锁国的政策终于让清政府尝到了苦果,外国列强纷纷在其身上割肉,为此朝中一些有志之士纷纷站出来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特别是要强化国防力量。不但要训练陆军,为了提防列强还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北洋水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为了更好的培养水师人才……更多
浙博开年大展“故宫·茶世界” 宋徽宗和乾隆心爱之物,奇珍异宝让人眼花缭乱
大圣遗音琴(唐)《胤禛行乐图册之一》(佚名绘)宋人与清人都喝什么茶,用什么茶具?同样是鸡缸杯,明成化年间的与清雍正、乾隆年间的有什么区别?1月10日,浙江省博物馆开年大展“观茶‘故宫·茶世界’——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在之江馆区亮相,展览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更多
34件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精品1月20日将亮相鼓浪屿
故宫博物院藏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融合百合花和龙元素,表壳上有路易十四的浮雕半身像。(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 供图)故宫博物院藏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融合百合花和龙元素,表壳上有路易十四的浮雕半身像。(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送给康熙皇帝的怀表……更多
故事里的长征|长征中的女红军
位于遵义市习水县土城老街的女红军街,是全国唯一一条女红军街。沿着女红军街的小巷继续前行,便来到了我国目前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女红军事迹为题材的中国女红军纪念馆。馆内庄严肃穆,陈列有序,步入其中,恍若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更多
民间故事:古庙出现神秘美女,多名僧人失踪,县令发现离奇真相
明朝时期,苏州城外有个眀隐寺,那一年秋天,眀隐寺发生了一件怪事,每到晚上,寺庙内便会有僧人莫名失踪。刚开始的时候,众人都以为那些僧人吃不了苦,不愿意清粥淡饭,这才连夜逃走,可是随着失踪的人越来越多,寺庙主持调查后发现那些人失踪得实在蹊跷。主持经过调查发现,有的僧人是巡夜失踪……更多
龙真的存在吗?如果龙不存在,那这些事情要如何解释?
龙是中国人的信仰,是中国人的图腾,中国人对外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龙作为十二属相中最神秘的一个,在很多人看来,龙就是一个虚假的存在,一个中国人幻想出来的存在,但是如果龙不存在的话,这些事情要如何接受?在1934年的7月在辽宁营口田庄台上游发现了一条活路,人们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龙非常的激动……更多
19张清朝美女旧照,珍妃、婉容、慈禧、谁说清朝没有美女?
1、面容娇小,肤白,服饰也挺好看。2、举打着油伞,举止大方,看着也是舒服的。.3、【这张照片中的满族妇女很像一个明星】有网友评价,说这张照片中的满族妇女很像一个明星,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很明显,照片中的满族妇女处于权贵阶层,她穿着精美衣服,旁边茶几上还有制作精美的烟枪……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网我是陕北的一孔窑洞,生于这片厚重的黄土地,我静静伫立在这块充满热血与希望的土地上,见证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岁月在我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此时的我,已不仅仅是一孔普通的窑洞,而是成为了新中国伟大变革历程的见证者与讲述者。我也将继续屹立于此,让这份红色记忆永远传承下去。 ……更多
他把一个穷村变成“首富村”,1993年被判刑20年,1999年自杀
提到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庄,很多人都会想起“华西村”,其实,在我国的北方,有一个曾经不输华西村的村子,它就是大邱庄。大邱庄位于天津静海区,在改革开放之前,这里靠天吃饭,因为靠海的原因,这里是一片盐碱地,粮食产量极低,老百姓也吃不饱肚子,穷得没有女人敢嫁到这里。不过……更多
民间故事:县令连生九子皆无故夭折,老乞丐:你看房顶有什么
清朝时期,陈州有个叫凌郁枫的县令,他家中有一妻一妾,生活的美满富足,受人拥戴,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成婚二十年来,膝下有过九个子嗣,全都在出生当日无故暴毙,凌郁枫到了四十岁,仍没有一个孩子。且说这日凌郁枫一早处理完公务,换上平民的服饰去探查民情,一旁还跟着个小侍从……更多
民间故事:寡妇总梦到亡夫站河边,道士:鬼节那天给他烧一只鸭子
晋代一寡妇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梦到亡夫站在河边,几乎天天都是如此,她问了很多人,人们都不知道其中的意思。一游方道士告诉她:“鬼节那天,给他烧一只鸭子。”寡妇照做以后,终于不再做梦了。晋陵有个姓孙的年轻寡妇,一年前,孙寡妇的丈夫朱大常因病去世,她就这样成了寡妇。说来也怪……更多
齐白石写“方块字”值1667万?网友:这是书法?专家:字有画意
起源|本期导读:平时我们如果看到一个人写字写的不好看,肯定会说写的跟乱画的一样,在如今的书法界,乱象横生,为了名气,有些书法家以博人眼球的方式进行书写,还自称为各种大师,让很多观众迷失了书法的艺术性。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坚持在正规书法艺术的道路中,哪怕无人知晓……更多
朱之文小学没毕业,书法却被炒到20万,专家:书法家比不过明星
随着2005年超级女声缔造了第一个全民热选出来的偶像,明星不再只由经纪公司挖掘、打造。很多的普通人想要当明星,一夜成名天下闻,无需等待星探的挖掘,自己报名电视节目便有可能实现这一愿望。超级女声的成功,让很多电视节目制作人看到了新方向,各种各样的选秀节目被打造出来……更多
中国中医《秘宗》记忆文化遗产传承人,郭庆
郭庆,1980年出生四川射洪市,又名郭明翰,中国中医《秘宗》记忆文化遗产传承人,现为秘宗门第67代掌门人,主要传承经典中医典籍《秘经集要》及全部技术。姓名:郭庆(又名:郭明翰)性别:男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1980年11月出生地:四川省射洪市类别:传统中医成果……更多
古逸清雄·书法新作集分享会|郑训佐:古拙渊放,能得天真之趣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曹英瀚古逸清雄——刘从明书法品读暨新作集分享会发言整理古拙渊放,能得天真之趣郑训佐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协原副主席从明的这个主题展很有意义。济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但在我的印象中,有关济南诗文的大型个人书法展……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