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夏王朝为何难觅踪迹
3600年前的夏王朝,被中国各种文献典籍记载于历史文献中,是中国华夏文明的起始。夏王朝470年的历史与554年历史的商王朝被明确记载于《史记》中,商王朝已经通过殷墟考古遗址的发掘、郑州商城的考古发掘以及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得到了考古实证;但通过考古遗址对夏王朝的求证……更多
【美术大家谈】许若文谈“书卷气”:智慧、精神与艺术的交融
访谈嘉宾——书画家许若文许若文,字无盖、屾堂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篆刻硕士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硕士几多趣美术馆馆长广州美协副秘书长师从周国城曾翔胡抗美2010年许若文作品展广州美术馆2012年西泠印社主办百年西泠全国诗书画印大赛金奖西泠印社2015年天津荣宝斋举办扇面展荣宝斋201……更多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是彻头彻尾的失误吗
公元219年,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吴蜀两国结仇。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同年,刘备以倾国之兵东进伐吴,发动夷陵之战,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军大败,刘备则病逝白帝城。夷陵之战让蜀汉元气大伤,有人就此质疑刘备,他不应该发动夷陵之战,要知道蜀汉最为弱小……更多
聊聊被“逼”成文人的热血青年辛弃疾,苦等46年只求一战
对于辛弃疾的认识,我们总是从“著名词人”这个标签开始,然而对他而言,他人生的意义却是始于从戎的那一刻,而他也继承将门血性,一生的心愿就是能够带兵北伐重整河山,只是人生的多次希冀终归化为一场幻影,最后抱憾而逝。南归,现实照进梦想自从变卖家产投身起义军与金军作战开始……更多
和珅被杀后,他儿子是如何报复嘉庆妹妹的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八个字用来形容和珅与嘉庆之间的关系可谓是非常的贴切。乾隆活着的时候,和珅是作威作福,权力一度凌驾于嘉庆之上。乾隆当太上皇上朝的时候,说话声音非常小,和珅就站在乾隆的旁边,乾隆说什么,和珅就传递什么,因此大臣就私下里喊和珅为“二皇帝”。要知道嘉庆是皇帝……更多
据相关史书记载,祢衡少年时才华横溢,但又性格狂傲,还特别喜欢发表过激言论。如果祢衡他爸叫李刚,那他这种做派也问题不大,但是你一个父祖不见于经传的人,你凭什么这么狂呢?可能是祢衡的家乡民风淳朴,所以祢衡虽然很狂,但是一直都没受过社会的毒打。等到祢衡到了需要找工作的年龄以后……更多
聊聊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的四场陆战
由于地理阻隔因素,古代中国很少有机会同远方的其他文明展开直接交流。乃至激烈冲突都数量很少,几乎稀有到屈指可数的地步。而且其中的大部分皆为海战,似乎并不能完全展现华夏文明的本土优势。但凡事皆有意外,我们还是能从浩瀚史海中寻觅出四个案例。尽管时间跨度极大,规模对比更是千差万别……更多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有一句话准确说出了诸葛亮当时的处境:孔明先生得其主而不得其时也,可惜可惜!其实,刘备也有类似的境遇:得其臣而不得其时也!刘备虽自称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到他这一辈在推恩令的推行下,早就是平民一个,织席贩履之辈。然而,刘备心存大志……更多
明朝皇帝相对清朝的同行,在“工作”上表现得更为懈怠。一些人也觉得明朝皇帝们的“摸鱼行为”是大明最终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明朝皇帝们被诟病怠政的依据之一,不上朝(朝会)。例如明世宗在“壬寅宫变”后,就急速降低上朝频率,最终罢朝二十年。他的孙子神宗更甚……更多
高欢纵容高澄乱,萧衍信佛容权奸
高欢因高乾有义勋,高敖曹死王事,家属皆免连坐。尚有高仲密幼弟高季式,曾行晋州事,镇守永安,至是先诣晋阳请罪,高欢亦相待如初。惟高澄借父威势,得升任大将军,领中书监,移门下机事总归中书,文武赏罚,皆由高澄主张。侍中孙腾自恃为高澄父执,不肯敬高澄。高澄叱左右牵孙腾至阶……更多
朱棣在死囚名单看到熟人名字,说了啥
明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日,锦衣卫统领纪纲向明成祖朱棣呈上了死囚名单。朱棣随便翻看着名单,突然眼睛被一个熟悉的名字吸引住了。他指指上面的名字,问道:“此人还没死么?”纪纲心领神会,回去就将这人灌醉后埋到了雪地里,这人当场而亡。想当初,此人也深得朱棣信任,但结果却落了个这样的结局……更多
唐朝的凌烟阁功臣并未只有二十四位,因为从唐代宗开始,一些功臣的画像又被陆续奉入凌烟阁中。在这些功臣之中,有一位非常特别,因为他在后来成为了唐朝的皇帝。此人在位时间虽然不短,但却没有什么作为,还差点丢掉了唐朝的江山。他在位时期,还导致宦官势力的崛起。那么,这位充满争议的唐朝皇帝到底是谁呢……更多
揭开朱棣一生“四大功绩”的真相
现在的人说起朱棣,往往是两个极端,讨厌此人的,认为他弑君篡位,残忍嗜杀,连个好人都算不上;喜欢此人的,认为朱棣是被朱允炆逼迫才起兵靖难,当上皇帝之后,励精图治,开创永乐盛世,建立了不世功业,绝对算得上一个好皇帝。不信请读者问问自己,你是不是这两种人其中之一。朱棣就是这么神奇……更多
为何说哥舒翰是安史之乱中唐军最大败笔
灵宝之战,18万唐军全军覆没,放整个中国战争史上也少见这种程度的惨败。这仗哥舒翰是首责,身为主帅,提前远离自己的队伍到北岸,这对于军心就是最大的打击。前军遭遇伏击被吃掉,哥舒翰竟然不在后军军中,无法及时稳定军心,军心稳定不难,主要是两点,1是下命令后军立刻停止前进……更多
关羽被孙权杀后,曹操和司马懿都说了啥
一曲乱世交响曲,彻底吹响了三国时代的纷争,曹魏、东吴、蜀汉之间的矛盾与争斗,则让这段历史更加津津乐道。在这三方势力中,势力最大的一直都是曹魏,东吴屈居第二,而蜀汉则是无可争议的小老弟。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么说是在抹黑蜀汉,其实这根本不是抹黑,而是正儿八经的事实……更多
被誉为海上徐霞客的人是谁呢
中国人从不缺乏对外界的好奇和开拓精神,元代就有一位伟大的航海者,他曾以平民视角观察世界,可惜鲜为人知。汪大渊(1311--?)字焕章,出生于江西南昌青云谱区的施尧村,其字出自《论语》中“焕乎其有文章”之意,父亲是希望他长大成才。小时候,汪大渊特别爱读历史地理书籍……更多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罗贯中骗人的
在我国民间,诸葛亮简直已经成为了智慧与谋略的代名词,他在军事谋略方面的很多小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比如“草船借箭”、“空城计”、“诸葛亮吊孝”、“诸葛亮三气周瑜”等等,这些小故事在民间已经是妇孺皆知了!那么,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罗贯中骗人的!其实周瑜比诸葛亮更牛……更多
公元189年,东汉末年两大派系——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因权力划分发生激烈冲突。为剿除宦官集团,以少帝太后长兄何进为代表的外戚集团,选择召集西凉董卓进驻洛阳,至此,开始了东汉末年最大的混乱局面。也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外臣董卓得以入驻洛阳,当他看到朝廷内部腐败软弱的本质……更多
一说起三国猛将,你知道真实排名应该是什么样的吗
一说起三国猛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三国24名将,殊不知,这份排名不过是一份顺口溜,依据各自的单挑战绩而言,排名应该会大不相同!你知道真实排名应该是什么样的吗?网络中流传的三国24名将的排名,是这样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更多
为何说项羽即使渡过了乌江,也难以夺取天下
楚汉战争的时候,西楚霸王项羽,败给了汉王刘邦,有句话说,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作为名将项燕之后,又是楚国的贵族,居然败给了刘邦这个泼皮无赖,小混混,实在是令人意难平。项羽一生征战,未尝一败,其辉煌的战绩,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一举消灭秦军主力,然而,最终,项羽却在“垓下之战”中……更多
说到辛弃疾,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上学的时候学习了很多关于他的诗词,他的诗词可是非常出名的,而且寓意很深。但是对于辛弃疾到底是哪个朝代的并不是很清楚,而且他的一生可是非常的传奇,一共分为四个阶段。辛弃疾是南宋的诗人。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更多
唐太宗与崇祯面临过相同的境遇,为什么唐代兴盛,明代灭亡了
在古代,百姓大多都把希望寄托在英主的身上,虽然很多人说历史的发展是靠着每个人力量推动的,但是不可否认,皇帝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皇帝圣明的时候,国家就会蒸蒸日上,反之则会衰败。在唐代就曾经出现过一位英主,他就是唐太宗,不但在平定隋乱的时候立下了大功……更多
聊聊最有原则的宋朝宰相李沆
李沆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做皇帝的工作,常常规劝皇帝做有利于稳定、有利于团结的决断,阻止那些不利于稳定、不利于团结的决断,甚至不怕雷霆震怒。一天,宋真宗让侍从拿着册立刘氏为贵妃的手谕送给李沆,让他办理一下。李沆一看不符合制度,便当着侍从的面用蜡烛烧掉了皇帝的手谕……更多
宋太宗赵光义一共几位皇后
宋太宗赵光义的皇后是谁?赵光义一共几位皇后?宋太宗赵光义(公元939年-公元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更多
王昭远做了什么,让赵匡胤仅用了66天就把后蜀弄到手
赵匡胤称帝开始一统天下的步伐后,大宋的军队很轻易地拿下了荆南、湖南后,后蜀朝廷里的一些有头脑的人就很担忧。宰相李昊对后蜀后主孟昶进言:“臣观宋氏启运,不想后汉、后周那样短暂。天厌乱久矣,一统海内,其在此乎。倘若向大宋纳贡称臣,或许是保全蜀地的长久之策。”正当孟昶派使者同大宋通好时……更多
岳飞手下哪些大将背叛了他,结局如何
说到岳飞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现在也有不少关于岳飞的电视影剧,其中在电视剧里的形象岳飞都是一副精忠报国大将军的形象,而在古代历史记载中也确实是如此,他忠诚正义感受后代人所流传追捧。而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名抗金猛将,位列与当时中兴四大将军之一,在我国历史上也是著名的军事家……更多
说到武松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和宋江一开始的时候关系是最好的,当初刚上梁山的时候,两个人可以说是无话不说,而且武松也是宋江最忠实的小弟。但是自从宋江要开始诏安之后,武松和宋江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疏远很多,那么武松为何会反对诏安呢?1、武松为什么反对诏安原因一是武松对朝廷保留一点信任……更多
李清照一生诗词无数,但为何从未写过岳飞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才女,婉约词派代表,李清照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了不少谜团,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李清照外祖到底是谁?根据史书记载,李清照外祖有二种说法,一是御史中丞王拱辰,二是宰相王珪。史书上留下的二种说法自相矛盾,让后人难以辨别,直到上世纪在河南出土一块墓碑……更多
北宋王朝一共有九位君主: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这九位皇帝中:太祖赵匡胤有三位皇后;太宗赵光义有三位皇后;真宗赵恒有三位皇后;仁宗赵祯有两位皇后;神宗赵顼有三位皇后;哲宗赵煦有两位皇后……更多
赵匡胤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今天要说一位很贤明的皇帝,这位贤君叫做赵匡胤,赵匡胤的一生可以称之为是一个传奇,不仅因为他是从一个普通人到一步步登上皇帝位子,还因为他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有许多的贡献。现在有关记载赵匡胤的历史史料很多,从这些历史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赵匡胤为人处世的方法……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特别是在二战时期,日本还想着灭亡我国,可谓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对我们威胁最大的国家。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日本人能获得日本这个国名
2024-06-25 14:42:00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新闻背景:近年来,“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纪念张飞诞辰1855周年”等“纪念古人”的会议多次冲上热搜
2024-06-25 14:42:00
梁山一百单八将,好汉可能只有三条半,至于这三条半好汉是鲁智深、武松、史进、石秀,还是林冲、朱仝、燕青、李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2024-06-25 14:45:00
聊聊清末著名拳师马永贞
我们所认识的马永贞,其实是一个演义的马永贞。比如说电影里帅气的金城武版本,能打能杀,可谓威风八面,无人可敌。其实我们知道
2024-06-25 14:46:00
聊聊西汉第一谜案“伪诏风波”
矫诏这事,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假传圣旨。历史很多人都干过,比如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天都在干。然而,西汉的窦婴,明明拿着景帝的圣旨
2024-06-25 15:00:00
诸葛亮的三大弟子,为何只有姜维坚持北伐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29年的命运,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总统国事的是蒋琬;中七年是费祎;后十年是姜维。《三国志·蜀书·卷十四》把蒋琬
2024-06-25 15:01:00
皇妃:身体不舒服,咋陪皇上!丫鬟:我替你去!结果如何
刘启,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出生于代地,是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的儿子,母亲是窦氏。刘恒即位数月,公卿大臣请立太子
2024-06-25 15:03:00
皇太极为何对亲姐姐动用凌迟刑法
中国古代严酷刑法数不胜数,但是被沿袭下来的却少之又少,虽然大多明面上已经严厉禁止,但是在皇家处死痛恨之人中依旧能够看见残忍的酷刑
2024-06-25 15:04:00
犯人将被杀头,皇帝问了个问题为何就无罪释放了
朱元璋是明朝第一位皇帝,他亲自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目睹了元朝因为官员过度贪污腐败而导致的大厦倾覆的过程,所以在他好不容易创建大明王朝后
2024-06-25 15:05:00
让数千宫女一同裸体跳舞的汉朝皇帝是谁
汉桓帝,名叫刘志,字意,于公元146年——168年在位,是东汉的第十一位皇帝,同时也是倒数第四位皇帝。除开东汉最后两个傀儡皇帝(少帝
2024-06-25 15:08:00
让秦始皇朝思暮想的男人是谁
秦始皇曰:“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秦始皇说:“我要是能和他交往,死而无憾呢”这位一生都在找长生不老药的千古一帝为啥能为一个男人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呢
2024-06-25 15:09:00
让康熙头疼了几十年的世纪难题是什么
清代的雍正皇帝去世后,子孙尊其庙号为“世宗”,这一盖棺定论的用词非常贴切。“世”字用在皇帝庙号中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帝王世系在这一代发生转移
2024-06-25 15:10:00
林则徐后人发展如何?一起来看看
说起民族英雄,我们会想到谁?是抗金名将岳飞,是抗倭英雄戚继光,还是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们每一位,都是为了维护我们中原国家安全和稳定的民族英雄
2024-06-25 15:10:00
李世民势力有多大,李渊和太子联手都挡不住
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都在心里有一个疑问,这大唐帝国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兴盛的有点不太像话,简直让其它的朝代没法存活,但它也有很多和其它朝代相比比较奇葩的地方
2024-06-25 15:11:00
朱棣迁都后,在南京留下后手,崇祯为何看不明白
大明朝建立之后,定都南京,将以前的元大都,改名为“北平”,由燕王驻地镇守。靖难之役后,燕王将北平改名“北京”,为迁都做准备
2024-06-25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