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括被围了两个月,赵王为什么不救他
周赧王五十五年,秦赵两国在长平展开了一场大战。双方对峙期间,赵孝成王求胜心切,要求主帅廉颇主动出击,可廉颇老成持重,坚持以防御为主,于是赵孝成王弃用廉颇,改任年轻的将领赵括为主帅。赵括掌兵后,立刻对秦军展开一场全面大进攻,哪知此举正中秦军下怀,秦将白起用计将赵军团团围住……更多
唐军兵力远胜叛军,为什么平叛仍用了八年呢
公元755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爆发了。这场让大唐由盛转衰的大动乱一直持续到763年方告结束,昔日大唐的繁荣在战火中付之一炬,苍生饱受涂炭之苦。然而,一手发起战乱的安禄山在起兵之初仅有十五万人马,与此同时唐军却有二十万之众,为何唐军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无法立刻平叛呢……更多
李陵为何会被汉武帝逼到终生不还朝
西汉的历史上,风起云涌,名将辈出。在这些名将中,有个叫做李陵的人。此人出身名门,本来是汉武帝倚重的骑都尉,前途无量。可惜,因为一场战役,李陵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场改变李陵命运的战役究竟是什么呢?一,兵败投降公元前99年,汉武帝命李广利率军3万大军进攻匈奴……更多
侍妾和君王闹脾气有何下场
《撒娇女人最好命》是一部喜剧爱情电影,曾获得了201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也由此掀起了一阵男女交往中的撒娇卖萌风潮。然而,卖萌撒娇能否如愿,结果还得取决于接受撒娇的那个人。换言之,撒娇的对象至少得情商在线,如果遇到不解风情的钢铁男,最终的场面,可能有些惨不忍睹……更多
大唐最后的明君是谁,被称“小太宗”
晚唐时期,风雨飘摇。宦官手握大权,行废立之事,君王不得不做小伏低,苟全性命。刀光剑影之中,却有位世人公认的“傻子”皇帝在重重掣肘中完成了大唐的一次中兴。一,痴傻皇子公元810年,唐宪宗迎来了他的第十三个儿子——李忱。然而,这件喜事却并没有令唐宪宗感到多少快乐……更多
哪位大唐公主,沦为李隆基的垫脚石
巍巍大唐,繁华昌盛。四季往来不绝的客商与城中的捣衣声相映成辉。然而,长安城最大的魅力不在它的繁荣,而在它的开放。靠着这份开放包容,唐代诞生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则天。之后,唐代的一些公主也开始染指皇位之争,其中最具野心的,当属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一,苦难童年公元685年……更多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自2003年以来,他义务守护着埋葬在陡沟庄烈士陵园的18位烈士。已经90岁的他,既是陵园的清洁工,又是陵园的讲解员,还是烈士的亲人,7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守护着陵园,也传播着烈士精神,把红色的种子深植在越来越多的人心里。他叫李振江,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村民……更多
曹魏信赖的竹林七贤是谁,司马昭对其痛下杀手
回首嵇康一生,虽然短暂,却如夏花般绚烂;虽处乱世,却有其风骨浩然。一、出身背景关于嵇康的出身,向来说法不一。但很多文献都记载,嵇康祖上本姓奚,祖籍会稽,为了躲避仇家,在其曾祖父时期,举家搬迁至谯国,并改嵇姓。而关于改姓为嵇,有两种说法,一说祖上为纪念祖籍会稽……更多
刘璋经营益州多年,为何会引刘备入室
三国时代,烽烟四起,中原大地生灵涂炭,百姓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寻求躲避战乱的乐土。这时候,偏安一隅的益州犹如世外桃园般成为人们的希望之土,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评价益州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三国志》中也说“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蜀土富实”,足见益州民殷地富……更多
清朝皇帝为何供奉明朝太后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沧海明月生清代皇宫有这样一个习俗:每年新春祭祖大典时,皇上都要率领群臣们食用一种白水猪肉。这种肉制作极为简陋,直接将大块猪肉放入沸水中煮熟,切片即食,没有酱醋佐料甚至连盐都不放。对于吃惯了珍馐的王公大臣而言,这样的肉自然难以下咽。但对于众多官员而言……更多
张廷玉为何被除去配享太庙的殊荣
提起清代的汉臣,就不得不提张廷玉。这位雍正的得力助手不仅为人处世堪称一流,更以杰出的能力官拜保和殿大学士,加封伯爵,成为一众汉臣的精神领袖。然而,雍正朝红得发紫的张廷玉却在乾隆时代迅速湮没,最终在乾隆的打击中黯然离世。那么,德才兼备的张廷玉,为何落得如此凄凉的晚景呢……更多
同样是征战西北,清军为何在短短的几年间突然\
清军问鼎中原后,西北蒙古各部屡兴刀兵。雍正元年,罗卜藏丹津率众反叛,公然和雍正帝叫上了板,忍无可忍的雍正立刻以年羹尧为帅,派兵远征西北,翌年便直捣叛军巢穴,青海战事遂宣告平定。谁知好景不长,雍正七年,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起兵反叛,边疆烽火再起。这回雍正帝任用岳钟琪与傅尔丹为将……更多
宋仁宗的小女儿见证两宋风云为何却贪婪无度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沧海明月生江山易主皇权交替,继承人的选定对任何一个政权都是至关重要的。妃嫔们唯有尽可能多的为皇家开枝散叶,才能提供优质的储君人选,这才有了宫斗剧里常用的梗:雨露均沾。然而,相对于那些能延续血统的皇子们,妃嫔们所诞下的公主则显得备受冷落。尤其是在生育能力强劲的帝王看来……更多
蔡文姬三次嫁人,为何两汉对女子为何如此宽容
两汉时期,才女辈出。卓文君、班昭、蔡琰等人,都是被载入史册的一代才女。尤其是蔡文姬,更是建安文学中唯一的女性文学家。可在蔡文姬杰出才华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辛酸的过往。她早年嫁给卫仲道,但后者早亡,蔡文姬只好回到家中。后遭逢战乱,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并在北方生活长达十二年之久……更多
十四阿哥胤禵如果造反,成功的可能有多大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想必对康熙驾崩、雍正登基,十四阿哥千里奔丧大闹灵堂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场面印象深刻。剧中的十四阿哥原本在西北当着大将军王,听闻康熙逝世的消息后,十四阿哥一边大骂八阿哥等人窝囊,一边带着数十名侍从,素服白衣风餐露宿,只为赶在康熙出殡前为皇阿玛上一炷香……更多
没有兵权的司马懿,是如何反败为胜的呢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韬光养晦的太傅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陪同皇帝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期间,起兵政变控制洛阳城防,罢黜曹爽大将军职位并诛其三族。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在高平陵之变发生之前,司马懿担任曹魏有职无权的太傅一职,军政大权掌握在以曹爽为首的宗室集团手中……更多
清末“刺马案”中,究竟有多少诡异莫辨的精彩故事呢
2007年底,刘德华、李连杰、徐静蕾等一众明星,倾情呈现史诗级大片《投名状》。该片围绕清末高官庞青云与草根兄弟间的爱恨情仇,生动描绘了晚清政治风云下小人物的命运。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投名状》也不例外。只不过,《投名状》的故事原型,来得更惊心动魄一些。因为这部群星云集的大片背景……更多
狄仁杰为何获得了君王赏识,武则天对他十分尊敬
我国历史上一些比较出名人物,如今大多都被拍成影视剧,也有一些拍成了动漫、创作成游戏人物来供人们了解过去。在这其中,狄仁杰算是大家耳闻能详的一位历史名人,通过一些影片,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个有谋略且正直的人,有能力且从不包庇犯人,就算是皇权王贵犯了罪,他也公正处理……更多
马谡的背水战,为何打成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滓
战场上,如何极大地激发士气,令将士们奋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打赢一场硬战,《孙子·九地》提出了这样一种策略,置之死地而后生。指作战时,将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断绝一切退路,兵士就会奋勇前进,奋勇杀敌,直到取得胜利。后世两大战神,无论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成名之战—援救巨鹿之战……更多
卫青出身卑微,凭什么能够权倾朝野始得善终
历史上的不少名将,他们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荣华富贵却只享受了半生。虽然名望高,但最后却因为种种原因被杀掉,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明白人都知道是因为他们的名望过高,再加上他们手握兵权,使得当时的皇帝越来越将这类大臣视为“心患”。图丨卫青他们的存在使皇帝的感到手中的政权受到威胁……更多
以步制骑到底怎么打?后唐李存审教契丹兵做人
骑兵骑兵从出现以来一直都是冷兵器时代的王者。无论是西方的骑士,还是中国的骑兵,快速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冲击力,一直以来都是步兵的噩梦。如果问骑兵对于步兵到底有多大的优势,我想北宋最有发言权。由于马政管理不善和丢失北方养马地,让北宋一直以来都在用步兵的血肉之躯对抗骑兵……更多
统领30万精兵的蒙恬,为何败在一杯毒酒下
蒙恬是秦始皇身边的重要大将,掌握着秦帝国最精锐的军事力量,是秦国柱石。他精通谋略,战功卓著,灭六国、驱胡虏,奠定了秦帝国一统天下的不世基业。然而,随着秦始皇的突然离世,奸祟当道,他被逼自杀,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一、出身名门蒙恬(公元前248—公元前210年)……更多
晁错到底说了什么?引得各路诸侯杀心四起
作为一名西汉名仕,晁错先后服侍过汉文帝与汉景帝,他在农业、军事、政治上都有不小成就,对汉朝的兴盛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就是这样一位尽职尽责的大臣,却被腰斩于东市,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一、聪慧多才晁错少时聪慧,拜在法家张恢门下学习法家思想,自比商鞅、韩非,能言善辩……更多
一代奸臣赵高,是如何死在子婴手上的
公元前208年,项羽和刘邦分两路欲率兵进入关中,楚王与各诸侯约定“先入关中为王”。次年,刘邦先入关中,秦三世子婴出城投降,短短十四年的秦朝灭亡了。一、诛杀奸臣赵高刘邦率兵进入关中,只用了短短半年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秦朝政局早已乱成了一团,胡亥的愚蠢和无所作为……更多
哪些雄才大略的帝王,在立太子这件事上犯起了糊涂
在封建时代,太子是一国之根本,关乎着家国天下的未来与发展。正是因为有着如此超然的地位,而帝王们的夜生活,就极其丰富多彩,导致子嗣往往众多。虽有“嫡长子”之儒家法统,但因为诱惑实在太大,往往常是,纷争混乱不止,直接影响着家国命运之兴衰。一个令人费解的事,哪怕是我们所熟知的……更多
刘邦军队实力远不及项羽,为何比项羽先入了关
公元前206年,刘邦在项羽空头支票“先入关者为王”引诱下,率先攻入函谷关,迫使秦三世子婴出城投降。按理说刘邦本可以立即称王,最后却得了个“汉中王”的头衔,并且中间还有一段受困于咸阳的经历,最后被陈平设计救出。为何历史剧本会这么发展?本文来告诉你。刘邦为何会先入关……更多
西汉名将李广未被封侯,真的是怀才不遇
《滕王阁序》中有这样一句话: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讲的是两典故,分别为冯唐老来难以得志,李广功高却未被封爵。温庭筠也曾说: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杜甫也有过: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图丨李广画像李广这位西汉名将,自古在文人墨客笔下,似乎一直是怀才不遇的形象……更多
上官婉儿与韦后安乐公主结局有何不同
现代众多影视剧中,上官婉儿除了是武则天身边得力女官的形象外,后期还被归纳为韦后安乐公主一派的党羽。这些人普遍认为,她与韦后等人淫乱弄权,属于同一阵营,所以最后在唐隆政变中一同被李隆基处死。但这一观点是否有可靠依据,还是存疑的。因为根据现有的史料来看,虽然上官婉儿与韦后……更多
房遗爱高阳公主谋反,为何房遗直得以保全性命
公元653年,房遗爱与高阳公主意图拥立荆王李元景为帝,参与谋反事情败露,二人皆被赐死。史料记载,“遗爱伏诛,公主赐自尽,诸子配流岭表。遗直以父功特宥之,除名为庶人。”在这一桩房遗爱谋反案中,参与者基本都没落下好结局。即便是贵为公主,高阳也同样被赐死,儿子也遭遇流放……更多
商鞅、张仪、范雎都是秦国的重臣,失势后的选择有何不同
范雎剧照商鞅、张仪、范雎虽然都不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但他们来到秦国后都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深受秦国君主的重用,为秦国的强大做出过重要贡献。然而,正如“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一样,这三个能人也有失势时。所不同的是,商鞅和张仪面对失势,是想着法来逃离秦国,而范雎却就是死也不愿离开秦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3300万余字档案浓缩成一段段京城往事130余份京津冀档案编研成果亮相本报讯(记者刘苏雅)800余年建都史
2024-06-09 13:37:00
秦长城上有岩画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吴春龙固阳境内的石筑长城《世禄之家》吴春龙秦长城上的北山羊岩画 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2024-06-09 13:38:00
和珅送乾隆2件相同古董,为何暗中砸碎一件
作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巨贪,和绅可谓是人人皆知了。在电视剧中,和绅被塑造成一位胆小怕事,表面憨厚,实则歹毒的人物形象,但是历史上的和绅却是如此吗
2024-06-09 10:47:00
大明万历年间,宫廷内外政局如细蚁缠身,使人难以安寝。那一年,张居正已届47岁高龄,身为翰林院的学士,已然心怀天下。而刚刚过完26岁生辰的李太后
2024-06-09 10:53:00
古代最恩爱皇家夫妻是哪对,皇后为丈夫哭瘫腿
历史上,有过许多皇帝专宠某个妃子的例子,但后宫的三千佳丽却极少有对皇帝一往情深的。这是因为,皇宫内的感情不同于寻常百姓家
2024-06-09 10:51:00
三国时期,蜀汉实力最强大时,是汉中之战后。此时蜀汉集团拥有荆州、川蜀和汉中之地,大将未损,兵精粮足。由于关中地区有秦岭阻隔
2024-06-09 10:55:00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古代“科考”试卷是啥样?到梅花书院看中国末代状元刘春霖的殿试试卷6月7日至9日,为期三天的高考牵动了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
2024-06-09 08:09:00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新干莒洲书院讲坛:聚文化之力 筑发展高地本报讯(李洪林、曾燕珍、全媒体记者周靖康)“莒洲书院讲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交流平台
2024-06-09 08:15:00
安徽泾县:桃花潭水深千尺 龙舟竞渡庆端午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6月8日,中国·桃花潭第十一届龙舟赛在安徽省泾县桃花潭旅游度假区举行,共吸引49支队伍的1500多名选手参赛
2024-06-09 10:06:00
古代没有空调,夏天炎热怎么办?看看杨玉环如何做到
正值三伏天,街边汗流浃背的人们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够一头扎进冷气房里,最好再来一根冰爽的冰棍。不过,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炎热的夏天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才有的吗
2024-06-09 10:31:00
古代战争所用的长枪为何多是木制枪杆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在十八般武器里虽然排名第二,但长枪才是古代战争最常用武器。第一名的刀和第三名的剑是近身防御武器,虽然适合摆各种酷炫造型
2024-06-09 10:33:00
刘邦多次请商山四皓出山被拒绝,为何吕后去请就行
请人帮忙也是一门艺术。有的人,三言两语的好话就能被请到;有的人,花费一些钱财就能被请过来;有的人,凭借高高在上的权势就可以被请到
2024-06-09 10:35:00
槿汐明知道甄嬛穿的是纯元的衣服,为何不说
甄嬛在选秀的时候,因为和纯元长得很相似,于是被雍正一眼就看中了。在雍正和她第一次事情的时候,并没有和其他妃子们一样翻牌子
2024-06-09 10:36:00
3岁便沦为亡国之君,退位后被囚禁15年的皇帝是谁
在古代历史上,亡国之君的命运大都很不堪,就算是侥幸保全性命,余生所受的羞辱也远超常人想象。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刘婴,结局无疑让人为之同情
2024-06-09 11:00:00
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吕后,看她是否真的如此不堪
在我国历史上,对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氏的评价并不高,甚至说是非常的低,经常会用到“祸乱朝纲”、“篡权乱政”、“阴险毒辣”等词语
2024-06-09 10: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