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世界读书日荐书 | 舒奇峰:读《南明史》《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了解贵州历史
编者按“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能获取知识,能涵养文化素养,能体验人生百味。春意融融,正是读书的好时节。哪些书值得一读?在世界读书日、我国全民阅读日来临之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文化频道特开设《荐书》栏目,邀请各界饱学之士与爱书人士,共同推荐经典书目……更多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正岩清正廉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关乎党性修养和作风品行。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时刻警惕诱惑、时刻绷紧清正廉洁这根弦,防止盛情难却、防止意气用事、防止不知不觉,让清正廉洁成为行为自觉。防止盛情难却,坚决抹开面子一丝不含糊。盛情难却……更多
世界读书日推书 | 王胜军: 《曾国藩家书》《庄子》《罗兰小语》
编者按“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能获取知识,能涵养文化素养,能体验人生百味。春意融融,正是读书的好时节。哪些书值得一读?在世界读书日、我国全民阅读日来临之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文化频道特开设《荐书》栏目,邀请各界饱学之士与爱书人士,共同推荐经典书目……更多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1949年4月20日至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发起解放江浦、浦镇、浦口的三浦战役取得胜利,对南京的迅速解放起了重要作用。为纪念三浦战役胜利75周年,4月21日,南京江北新区举行系列纪念活动,让更多人在追寻红色足迹中,感悟革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更多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溧水大树下村开展“寻访红色足迹 弘扬渡江精神” 渡江胜利纪念馆实践活动晨报讯(通讯员 刘敏 溧屏宣)渡江胜利纪念馆,是记录和传承南京解放渡江战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重要场所。为了让孩子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记者 盛文虎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签署。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长江天堑,南京胜利解放。钟山风雨,奏响了新中国诞生的序曲……更多
朱允炆与明朝皇位:一场由身份引发的王朝纷争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朱允炆是一位颇具争议的皇帝,他的身份问题引发了无数的猜测和争议。朱允文到底是妾还是嫡子呢?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地位,还关系到整个王朝的传承规则。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简单地将朱允文与纣王相比较是不准确的。自秦汉以来,中国历史上就没有像纣王那样明确地区分嫡系和妃嫔……更多
柳宗元:唐代改革的斗士与文学的巨星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为同时期的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韩愈并称为“韩流”。他与刘禹锡一起参加维新运动,因同为进士,又是好友,故合称“刘六”。柳宗元现存诗文约600首。与竹林七贤的嵇康类似,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大于在诗歌方面……更多
东汉商业繁荣背后的政策变革:从抑商到自由放任
我是唐迪,一名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畅谈古今,探讨世界大势。君子一生只为学习、交友!一、东汉时期对商人的自由放任东汉对待“商”的态度与秦、西汉有显着不同:即改变了自秦以来压制、打击商业活动和商人的政策,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态度。从系统的角度看,这种变化并非偶然……更多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庆祝无锡解放75周年“走向胜利”图片展开幕本报讯 今年4月23日是无锡解放75周年纪念日。4月22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级机关工委、市档案史志馆、市教育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的“走向胜利——庆祝无锡解放75周年图片展”在市档案史志馆开幕……更多
蜀汉后主刘禅:被误解的英明君主,揭示他的真实形象
“扶不起的阿斗”一直是人们对蜀汉后主刘禅最深刻的印象。身为国君,他未能以身殉国;身为儿子,他未能坚守父业;身为领袖,他未能以身作则。也因此,在一些于亡国之际表现出过人气节的蜀国人的映衬下,刘禅就显得更加“不忠不孝,无信无义”了。而这样的看法与评价,其实是在忠君爱国的新儒学日益禁锢思想之后才逐渐形成的……更多
2024年4月24日,太原解放75周年纪念日,太原日报社推出专题片《英雄》,纪念这一伟大时刻,带大家一起感受历史风云。专题片包括《浴血》《送信》《支前》《寻访》4集短片,明日起连续推出。75年前的烽火连天,今天的繁荣安定。专题片《英雄》承载着红色基因,流淌着红色血脉……更多
孔氏家族:中国历史上2500年不衰的传奇家族
中国历史悠久,也产生过很多兴旺的家族,往往历经几个朝代,如晋代的谢家、王家,唐宋的李家、赵家,朱家、赵家等。明清爱新觉家族。与洛家两千多年的历史相比,这些名门望族的辉煌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但在中国,有一个家族2500多年来没有衰落。全家人都被历代统治者视为上宾……更多
揭秘清朝隐秘历史:努尔哈赤时代的包衣与太监
这里引用一下百家讲坛清十二帝疑案中“阎崇年”主讲里的一段:清入关以前,努尔哈赤的时候,有太监了,但是很个别的。努尔哈赤跟各个贝勒下令,说你家里养的这些奴仆,在小的时候,你要把他阉割了,不然他长大以后,和你家里内室就容易发生淫乱,但是那时候是太监没有形成制度。”阎崇年目前是……更多
揭秘秦昭襄王:如何从‘傀儡’成为雄主
秦昭襄王是一位极其聪明的人,以下几件事可以证明秦昭襄王绝不是傀儡:秦昭襄王不是傀儡在宣太后的眼里,秦昭襄王并不是自己最中意的儿子,在赵武灵王的干涉下,不得不做出的妥协之策,但由此以为秦昭襄王是傀儡就大错特错了。一、黄段子外交事件秦昭襄王继位不久,楚国攻打韩国……更多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人事在历史的潮起潮落中沉浮,区划地名也不例外。 历史上,有些行政区划层级的名称沿用至今,是基石般的存在,比如“县”。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就讲过“郡县治,天下安”。有些名称曾经显赫一时,是高层政区……更多
本文转自:南昌日报海昏侯刘贺读的《齐论语》与我们所熟知的《论语》有何不同?“疾痿,步行不便”的侯爷是如何养生的?堪称古代桌游、风靡春秋战国至汉代的“六博”棋怎么下?……5200余枚从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竹简,或许能带我们穿越到西汉,揭开被尘封的历史之谜。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杨军介绍说……更多
跨越417年的血脉传承:刘备与刘邦的惊人相似之处
刘备是刘邦的第十九世玄孙,历史间隔长达417年,但他们的经历与性格却呈现出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人都曾出身贫寒,经历了艰苦的早年生活。两人都以仁义宽厚为名,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刘邦在起兵反秦之时,便开始招纳张良、萧何、韩信等杰出人才,后来都为他的帝业立下了赫赫战功……更多
读书丨萧星寒:《重庆传》里重新认识重庆
《重庆传》里重新认识重庆文/萧星寒有一次,我带一个外地朋友去洪崖洞,迷路了。外地朋友说:“怎么,你重庆本地人也会迷路啊?”我告诉她:“对我来说,洪崖洞也只是旅游才会来的地方,不熟很正常,迷路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她撇撇嘴,表示不理解。因为在她以及很多外地人的认知里……更多
揭秘清朝末年荣寿固伦公主的一生
荣寿固伦公主,出生于1854年,是载入《清史稿》的最后一位公主。她是恭亲王奕訢的长女,自幼便备受咸丰皇帝和慈禧的疼爱。她七岁时被慈禧收为养女,并经常接进宫中居住,被称为“大公主”。在慈禧太后掌权期间,她被特旨封为固伦公主,后改为荣寿公主,至光绪年间更是晋封为荣寿固伦公主……更多
古人夜生活揭秘:从篝火聊天到夜市狂欢,玩转漫漫长夜
不管是通宵游戏还是烧烤撸串,是夜市逛街还是游戏开黑,我们现代人的夜生活非常丰富,跟好友嗨到凌晨更是常态。然而在古代,人们既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更电影院、KTV,那么在晚上古人们是如何度过漫漫长夜的呢?是不是跟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到天黑就睡觉,天天身体被掏空,没有任何的夜间活动……更多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从反抗清廷到被俘投降的心路历程
1850年,洪秀全发布团营令,将各营编为兵团,组建太平军与清军作战,开始与清廷的武装对抗。初名“太平”,后国号“太平天国”。昔日,弘阳先祖在东南奋起,抗击满族。”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真相隐藏在不可预测的地方,让人不解,想要找出真相。总会有一些人,一生将未知的事情藏在心里……更多
战国争霸:魏国如何错失机遇,从强盛走向衰败
魏占主导地位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大家族被正式封为诸侯,战国时代拉开了序幕。在魏文侯的带领下,魏国逐渐走上了争霸之路。在内政方面,魏文侯任命李逵进行改革,主要包括:废除侍卿侍禄制度,以能力选官。废除“井田制”,实行“善用土地”的政策,鼓励百姓开荒实行“依法治国”……更多
揭秘钮钴禄氏: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后,短暂而闪耀的一生
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他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他在文武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然而,晚年却发生了多子篡位事件,对康熙晚年的政治造成了不利影响。康熙的第一任妻子是索尼的孙女赫舍里,但赫舍里在生下胤礽时因难产而死。康熙的妃嫔中……更多
历史上他们因长得丑而错失状元,揭秘才子佳人背后的相貌偏见
对于相貌低下的人,古人会说:“勿以貌取人!”现在人们会说:“如果你长得丑,就应该多读书”。但如果你的外表真的达到了“对不起”观众的地步,你就会发现这些话都只是说说而已。一、钟馗,鬼王钟馗。传说钟馗“铁面,鬓卷,相貌奇特”。但他也很有才华,也很正直。那年他来京参加考试……更多
揭秘免死金牌:权力游戏与生死之约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都会颁发金质勋章来笼络与他们一起开天辟地的大臣。此举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授予大臣金勋章或免死铁券,这样即使他们犯了罪,也能靠着这张铁券免死。不过,免死金牌并不是绝对的救命法宝。反而成了开国英雄们的“生命提醒”。以刘邦和朱元璋为例……更多
王建家族:从战国名将到琅琊文脉的传承
王建是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之一。他的成就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战场上用刀枪取得的。他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出色的表现。他善于抓住机遇,运筹帷幄。他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然而,秦始皇虽然尊他为帝师,但他却未能充分履行帝师的职责,导致了秦朝的短暂灭亡。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兵攻楚……更多
揭秘康熙帝的后宫风云
康熙的继承人众多,为清朝皇帝的继承人树立了榜样。就继承人的数量而言,没有其他皇帝能够超越他。在这个庞大的后裔群体的背后,是众多宫嫔的辛勤努力。这种巨大的规模在康熙景陵上得到了体现。除了安葬康熙之外,还安葬了他的四位皇后、一位贵妃和四十八位妃子。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更多
懿芳公主和亲:唐朝外交史上的悲歌与抗争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登基称帝,开创了唐朝的历史。与其他朝代不同,唐朝的建立过程相当独特。通常,其他朝代会先统一世界,击败所有竞争对手,然后正式称帝。而唐高祖李渊在对付竞争对手的同时却敢于大胆建国称帝,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勇气和底气。唐朝建立后,经过唐高祖李渊……更多
才情与德行:唐代四大诗人背后的双面人生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王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最文明的王朝。其世界影响力也是中国古代朝代中最大的。然而,繁荣的背后,也有少数诗人。虽然他们的作品非常优秀,但是他们的人品却不值得称赞。这四位诗人分别是宋之问、崔浩、元稹、李绅。宋之文:才华横溢,品行不良宋之问是唐代著名诗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智伯与孙武,范蠡等同处风云激荡的年代
一部春秋史,半部都在讲晋国。从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30年的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后经尊王攘夷,诸侯会盟,开创霸主时代
2024-06-16 15:08:00
姜子牙离世后不久,为何全家都被周王朝杀害
姜子牙,这个名字在华夏大地上响彻云霄,他以超凡的智慧和策略,帮助周王朝推翻了商朝的暴政,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辅政者
2024-06-16 15:06:00
3000年前的人居然是这样玩玉的
你现在看到的我,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我在地下行走了三千年,我和时光一起行走,穿着我的绳子已经腐朽,我的二百零四块碎片,被光线连接
2024-06-16 15:08:00
女娲为什么不使用法力灭了商朝
看过《封神演义》的人都知道,商朝六百年的天下,都是毁在了纣王的一首淫诗上,有些人会觉得纣王特别的愚昧,也有人觉得这些都是命中注定
2024-06-16 15:03:00
《穆天子传》曾说周穆王曾经西巡昆仑,是否又是真的呢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近年来,在新疆南疆地区,发现了不少远古时代器物和人类活动的痕迹,由此证明,西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2024-06-16 15:10:00
女娲找纣王报仇,为何被2个凡人吓跑
自古以来,不管是俗语还是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有些充满了寓意,有些则充满了神话性质,让人们传颂。今天我们要谈论的这句俗语人人皆知
2024-06-16 15:13:00
武圣是关羽,那武皇是谁,武王又是谁
大凡后世喻之为圣的人,必然是在某一领域独领风骚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师巨擘,必是人中之杰、艺中之圣,按照林语堂的话说,那真是人世间“不可无一
2024-06-16 15:12:00
纣王、秦始皇被抹黑,李世民被强行洗白
提起商纣王,我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封神榜》里荒淫无道、沉迷酒色的暴君形象,提到秦王嬴政,我们会联想到电视剧《秦始皇》里广征徭役修筑阿房宫
2024-06-16 15:15:00
商代“甲骨文”是如今汉字的前身吗
大家知道,由于古代中国在东亚的特殊地位,汉字在古代东亚长期作为一种“通用文字”。即使是语言不同,但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仍然是使用汉字作为正式文字的
2024-06-16 15:16:00
秦始皇如果搞分封制,是不是能避免二世而亡
秦始皇一统六国的目的是啥?肯定不是为了重复分封制啊!他对分封制是深恶痛绝的,正是因为周朝的分封制,才让秦始皇那么辛苦要面对那么多强悍的对手
2024-06-16 15:14:00
项羽分封诸侯为何不行
秦朝末期,整个国家到处都是处于烽火之中,最后项羽为主的起义军将秦朝推翻之后。项羽干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分封天下十八路诸侯
2024-06-16 15:18:00
武王灭商用了什么“下三滥”手段,伐纣过程黑幕多多
商纣残暴,百姓困苦,于是周武王联合诸侯讨伐暴秦,在牧野进行了两军的大决战,最终周武王胜利,帝辛兵败自焚,商朝灭亡,天下人赢得这场“顺应天意
2024-06-16 15:24:00
鲁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实力到底怎么样
说起春秋战国的鲁国,我们都知道这个国家,因为这个国家是孔子的老家,而大家通过孔子也就认识了这个国家。但是对这个国家的具体实力却并不是很清楚
2024-06-16 15:17:00
商纣王为何被称为最后一代人皇
在神话传说中,神灵、神仙和人皇的地位虽然同等尊贵,但在封神大战中,却出现了一场重大分野。历史自古以来就在不断地被颠覆和重新诠释
2024-06-16 15:25:00
姜子牙撰写的古书一出土,破译专家不敢公布内容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封建社会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并且很多史料都充满了神话的色彩,当现代的人读到这些历史时总感觉有一种非常神秘的味道
2024-06-16 1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