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孔子在陈国、蔡国被围困绝粮的故事
孔子是一个很伟大的人物,是古代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是儒家的创始人,被视为圣人,给后世留下很多思想和文学,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弟子。但是在生前,孔子过得并不如意,在陈国、蔡国之间,还遭遇过被人围困,断粮的情况。在《搜神记》中记载,是一只鱼妖成为孔子师徒的粮食。了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更多
金国最短命皇帝:金哀宗的悲惨人生
记载了五千年的沧桑风雨,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帝王的人生经历充满悲欢离合。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金国历史上一位可悲的皇帝。他的一生注定是悲惨的,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他登基仅两小时后就被杀。这段历史不仅让人感叹变迁,更让我们深刻思考皇权背后的悲剧……更多
朱元璋:从农民到千古一帝的传奇之路
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其历史功绩和地位一直为后人所称道。有人认为他堪称千古一帝,与秦始皇、汉武帝比肩。那么,朱元璋到底有着怎样的不朽功绩呢?首先,朱元璋出身底层,从一个普通的农民起步,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打败群雄,建立大明王朝。这一点就已经令人钦佩不已……更多
西晋帝王司马炎:统一全国与“太康之治”的辉煌
司马家族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个十分鼎盛的大家族,其中不缺文人将士。司马炎作为西晋时期的帝王,素来有两面帝王之称。在一方面,他建立了晋国,并且在位时他先后打败了蜀国和吴国,使当时的西晋最终统一全国。在这些之外,他在统治了全国之后,更进一步的发展了,西晋的整个经济文化的建设……更多
杨慎:明朝第一才子,千古绝唱《临江仙》震撼人心
前言明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朝代,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其中被誉为“明朝第一才子”的杨慎更是以其卓越的才华和传世之作而闻名于世。杨慎的诗词作品流传广泛,其中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词作,仅开头两句就惊艳了岁月,令人叹为观止。杨慎的生平与才华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更多
揭秘门阀制度:曾与皇权共天下,为何在唐朝衰亡?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门阀制度曾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与皇权并驾齐驱,共同塑造了社会的政治格局。然而,这一制度在唐朝之后逐渐走向衰亡,令人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一制度的变革?俗语说,“树大必有枯枝”,门阀制度的衰亡是否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门阀制度……更多
王昌龄:边塞诗人陨落背后的悲剧与正义
公元756年,大唐帝国的天空被安史之乱的阴云笼罩,一位诗人的命运也在这一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王昌龄,这位边塞诗人的鼻祖,以其激昂的诗篇和坎坷的人生经历,成为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心中的传奇。然而,就在这多事之秋,王昌龄却遭遇了不测,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残忍杀害。这是一场怎样的悲剧……更多
曹操:乱世枭雄的多疑与狠辣,权力背后的悲剧与传奇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乱世出英雄,曹操便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星。他不仅文韬武略,更以心狠手辣著称,其多疑的性格,使得他身边的人无一不提心吊胆。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曹操的身边,这句话更是被演绎得淋漓尽致。那么,这位乱世枭雄的权谋与决断,究竟有多狠辣呢?曹操……更多
让我轻轻告诉你——枣庄市实验学校长白山路校区读书节系列活动之读书方法分享
大众网记者 刘磊 通讯员 朱伟 枣庄报道阅读,如同在知识的田野上耕耘,而良好的阅读方法,便是我们手中的犁铧,帮助我们更高效地汲取智慧的养分。读书节期间,枣庄市实验学校长白山路校区的孩子们读书热情进一步高涨,整个学校都沉浸在读书的氛围之中,爱读书的同学们各抒己见……更多
汉宣帝刘病已:从囚徒到帝王的传奇人生,被历史低估的一代英主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西汉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期。武帝刘彻以其雄才大略,开疆拓土,使汉朝的版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然而,继他之后,汉宣帝刘病已的事迹却鲜为人知。这位命运多舛的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却为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声名不显?俗语说,“时势造英雄”……更多
关羽与马超:蜀汉两位名将的较量与背后的故事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攻克汉中。刘备的实力此时也达到了巅峰,随后文武百官推举刘备为汉中王,以马超为首。小说中,刘备自立汉中皇后,并首封五虎上将。不用说,关羽是五虎将的首领。可以说,在刘备的集团中,他一人不如一人,万人之上。拥有如此身份的关羽为何在听到马超投降的消息后……更多
揭秘清朝时期八旗旗主的权力,当官的都怕他们
相信大家对于满族八旗一定不陌生。明朝末年,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打败了李自成,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此,清军进入中原。从此,清朝在中原有了一席之地。幸亏八旗被击败了,不过此时战争还在继续,但旗主们也因此享有了一项权利。即使官员升任后,他们仍然不敢违抗,甚至不敢见他们……更多
中国饮食文化变迁:从分食到合食的历史轨迹
中国历来是一个礼仪之邦。它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就连吃饭也很有讲究。以饮食方式为例。宋朝以前是分食制,明朝以后是分食制。为什么?这么大的变化怎么办?贵族文化与平民文化的同化导致了饮食体系的变化。在原始社会,没有什么特别的。大家一起打猎,一起吃饭。从西域带来的席子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更多
穆氏家族:家风传承与数百年不衰的奥秘
一个家庭的兴旺与很多主客观因素有关。尤其是能够长盛不衰数百年,需要继承优良的家风。很多人认为运气好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不能否认运气的作用,但与良好的家风相比,运气和财富仍然处于劣势。次要地位、良好的家风、家训才是最重要的。明朝建立过程中,许多文臣、武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多
孙之獬:明朝末年第一大汉奸,剃发易服的倡导者
中国古代有一种酷刑,在中华文明漫长的五千年当中,只有一个人完整的遭受到这个酷刑的折磨。这种酷刑就是将受刑者的毛发全部拔掉、用钢针在受刑者的身上扎满小孔、把一根一根的猪毛塞进孔里面让受刑者的血顺着猪毛流受刑时还会缝上受刑者的嘴巴、让他想叫又叫不出来、想死也死不掉……更多
令狐愚:从曹魏重臣到高平陵之变后的悲剧人物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的机会,起兵造反,成功控制了都城洛阳。在此基础上,司马懿不仅诛杀了曹爽,也没有放过桓范等曹爽的党羽。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曹爽部下都遭到了牵连,比如笔者今天要说的令狐愚,就没有在高平陵之变中丢掉姓名。但是,令狐愚后来密谋除掉司马懿……更多
历史中的教训:黄巢起义与女性命运的反思
在唐朝末年,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震撼了整个王朝。黄巢,这位曾经的盐商,率领着一群绝望的农民,向腐朽的统治阶级发起了猛烈的冲击。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终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那改变时代的英雄。黄巢的起义失败了,他本人也在战败后被杀。但这场失败的代价,不仅仅是黄巢一个人的性命……更多
秦昭襄王嬴稷:长寿明主奠定秦国统一基础
《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名言:“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七国周末大战,并入秦国”。”。秦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是很多代开明、有良心的君主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并非始皇的力量。贾谊在《秦经过》中,对秦国的崛起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至于始皇帝,与六代残存英雄并肩作战,大力推行控制内心世界的策略……更多
薛仁贵折戟高原:唐军遭遇开国以来最大败绩
唐朝初年,历经贞观之治,国力强盛,但是边境形势却并不乐观,主要是西藏地区吐蕃王朝兴起使西北方向多了一个强敌。在松赞干布的努力下,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部落联盟得到整合青藏高原各部凝聚成强大势力,实现了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与壮大……更多
狄仁杰祠堂遭砸:一代忠良竟因子孙不肖遭此厄运
唐代大家狄仁杰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也是历朝为官者学习的楷模。此人忠君爱国,爱护百姓,一身正气从不搞贪污,可以说是半个圣人。甚至到了现代依然有不少以狄仁杰为主角的电视剧产生,足见其在百姓心中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却被唐人砸了祠堂……更多
富弼:忠君爱国的典范,治理国家的栋梁
《议富弼配享状》中曾有言道:“秉心直谅,操术闳远。历事三世,计安宗社。熙宁访落,眷遇特隆。菲躬正色,进退以道。爱君之志,虽没不忘。”如这段文字中所评价的那样,富弼绝对是一位真正忠君爱国的国家栋梁。自从他进入朝堂为官之后,他便兢兢业业地为国家服务,先后历经过三任皇帝……更多
揭秘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背后的荒诞与愚蠢
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有过两次著名的亡国惨祸。一次是“永嘉之乱”,司马懿家族建立的西晋,遭到北方的前赵刘渊进攻,杀入西晋国都,西晋皇帝被抓走后惨遭杀害。一代枭雄司马懿恐怕做梦也没料到子孙下场如此凄凉。另一次是“靖康之变”,知名度要高得多。北宋国都汴梁被攻破,末代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人……更多
西施:春秋战国时期的绝世美女与政治牺牲品
春秋战国时期,战火硝烟不断,也发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不仅如此,还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一个知名的美女,她就是西施,当年她只是一个生活在在越国的一个个浣纱女子,面若桃粉,姿态婀娜,一举一动都非常的吸引人,就连去河边照镜子,河中的鱼儿都被她的美貌给吸引过来了,因此她的美貌便渐渐的流传开来……更多
气象历史档案中的“琥珀”—气象文物保护及利用谈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不同造型的相风乌图片来源: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图为张丽(右一)带领珍贵气象档案保护与应用研究创新团队开展气象文物研究受访者供图 4月1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3年加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并成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更多
探寻巴渝文化根脉 重庆作家创作长篇小说《巴蔓子》致敬历史
你知道古代巴国是什么样子吗?4月20日,重庆图书馆开展专题讲座,带来巴国传奇——巴蔓子将军的故事。重庆图书馆“开展巴国传奇—巴蔓子将军”专题讲座。重庆图书馆供图讲座特别邀请长篇历史小说《巴蔓子》作者,文化和旅游部旅游经济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更多
《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五关分别是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和滑州,六将分别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曹操帐下的这六员将领谁更厉害些。关羽一个回合斩杀的守关将领。关羽遇到的第一个关口是孔秀把守的东岭关,孔秀要求留下刘备家眷当人质才可放行……更多
李世民率军征战沙场,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封无可封,为褒奖他的战功,唐高宗李渊设置了一个全新的官职,加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军,并允许他开府治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成为太子,天策府随之取消。不过到了北宋时期,有两个人担任过天策上将军一职……更多
明朝于谦后代下场?朱祁镇有没有赶尽杀绝
明朝于谦后代下场?朱祁镇没有被赶尽杀绝,是留有余地。于谦,我称其为大明英雄的男人。朱祁镇在太监怂恿下御驾亲征来犯的蒙古瓦剌,结果在土木堡大败,不但耗尽大明家底,自己也成为“瓦剌留学生”。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被逮住后,北京城内,大明朝臣争先恐后的怂恿皇室南下避难时……更多
刘氏率兵民登关守御,太后派使臣西域求经
魏军不出,梁人得专力筑堰。至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四月淮堰始成,长约九里,上阔四十五丈,下阔一百四十丈,高二十丈,杂种杞柳,间设军垒。有人献议康绚道:“淮列四渎,天所以节宣水气,不宜久塞;若凿湬东注,使它波流纡缓,这堰可长久不坏了。”康绚于是开湬东注,又使人纵反间计……更多
古时候啊,因为封建礼教制度,女子们好像都被贴上了“无才便是德”的标签。想想看,她们在深闺里头,烛光摇曳,帘子随着西风轻轻卷起,心里头多少有些自怜自艾。然而,即便受到时代束缚,总有一些女性霜雪中的寒梅,不畏惧,不妥协,独自绽放,别样的风采让人眼前一亮。她们就像是一股清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