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田忌为何会出逃,他真的背叛了齐国吗?
...赛马”不仅是孙膑的功绩,而且这个故事中的田忌是整个齐国的关键人物。田忌和孙膑是好搭档。他们与田忌合作赛马,共同征战沙场。好在孙膑成了田忌,或者田忌眼见孙膑。在这个舞台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据说孙膑是孙...……更多
围魏救赵真的成功了吗?齐国人笑了,赵国人摇头苦笑:我真的好难
...桥段。讲的是战国时魏国将军庞涓率军攻赵都邯郸,赵向齐国救援,齐王派田忌孙膑率军解围,田忌依孙膑建议攻打魏都大梁,迫使庞涓回军解围,并于其回军途中予以伏击,最终魏军大败,赵国由此得救。然而事情真的有这么...……更多
三晋联盟的兴衰史:从春秋霸主到战国附属
...秋时期的晋国是中原一等一的大国,南方的楚国、东方的齐国和西方的秦国都比不上它,向南、向北、向东、向西均能开拓,当时天下几乎没有能够威胁到地位崇高、实力极强的晋国。然而,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更多
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竹简,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残酷
...己的军事实力,庞涓便开始密谋如何报复孙膑。当时,有齐国的人听说了孙膑的才干,打算与孙膑交谈,邀约孙膑加入齐国,这件事情被庞涓知道了。庞涓便派人将孙膑监视起来,限制了他的出入行动,然后向魏王上奏,说孙膑...……更多
...昏君、庸君,国家不断腐化,人才外流严重,最终魏国在齐国和秦国的两面打击下衰落下去,疆域不断缩小,到战国末期只剩大梁一带。前225年,秦国派遣王贲攻魏,魏国灭亡。 前225年,水淹大梁,魏国灭亡至此,三晋均宣告...……更多
战国七雄:晋国分裂引发争霸,秦国崛起终结割据
...是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这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秦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期,是从晋国被瓜分开始。在春秋后期,大的诸侯国有齐国、楚国、秦国、宋国、越国、吴国、晋国。...……更多
庞涓剔去师兄孙膑的膝盖骨还往他脸上刻字,后来孙膑复仇有多狠?
...中魏国大将庞涓身中数箭,他知道自己与所部军队彻底被齐国军队保卫,难逃生天,因此庞涓决意自刎,临死前感叹:“遂成竖子之名!”庞涓临死前口中所说的竖子正是当年被他剔去膝盖骨还在脸上刺字的同门师兄弟孙膑。孙...……更多
王翦:战国名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关键人物
...代地,俘虏代王嘉,彻底肃清燕、代残余势力。六、降伏齐国在秦军横扫中原之际,齐国因地处东方,暂时保持安宁,未积极参与抗秦联盟。然而,随着其他五国相继覆灭,孤立无援的齐国成为秦的最后一击对象。公元前221年,...……更多
秦国灭六国之序:为何韩国成为首个目标?
...余六国中,和秦国相接壤的是楚国、韩国、赵国、魏国、齐国,最终嬴政选择了韩国,作为他的第一个目标。这不禁引人疑问,明明有5个诸侯国跟秦国接壤,干嘛偏偏选择第一个灭掉韩国?难道真的是韩国的人品不太好运气比...……更多
庞涓挖去孙膑膝盖骨,在他脸上刻字,后来庞涓死的时候有多惨?
...耻辱标记,但他没有放弃自己,反而想大展拳脚。一天,齐国使者出访魏国,他得知这个消息后,想方设法与齐国使者联系。使者见他不同凡响,将来必有大作为,便偷偷用车把孙膑载回了齐国。不久,才能出众的他得到了齐国...……更多
...自由。皇天不负有心人,孙膑机智地设法将囚禁消息传至齐国。齐国国君早闻孙膑为当世奇才,心生敬佩。他深知孙膑之才不可埋没,遂决心营救这位贤才,以助齐国兴盛。 齐国巧妙策划,借故派遣使者至魏国,暗中策划营救...……更多
魏国有个良好的开始,为何没能继续发展下去呢
...文侯在位五十年,魏军西占秦国河西,北克中山国,东破齐国大军,魏国占领这些领土以后,就开始沿着所占之地修建长城。魏文侯将魏国霸业推至顶峰。魏国霸业由盛转衰主要体现在战略决策的失误和人才的流失。1)战略决...……更多
魏国最先开始走向强大,却一度灭亡
...”他直接回答说贪而好色。可是这个人如果打仗,恐怕连齐国名将司马穰直都不是对手。魏文侯继位后,倒是比较重用他。魏文侯一死就出了大问题,他的儿子魏武侯虽然很能打仗但是不容人。身边的小人有一个叫王错的,使用...……更多
战国七雄的都城,有的早已成为一片废墟,有的却比当年更辉煌
...市了,其辉煌程度,不需要我多说什么,大家也能明白。齐国首都临淄临淄和邯郸一样,同样是拥有八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了,它是“后李文化”的发源地,在公元前1046年姜太公建立齐国之后,就成为了齐国的首都,不过那...……更多
古代著名战事“围魏救赵”背后的智囊是谁?
...侯这下慌乱不堪,魏国大兵压境,有灭国之危啊!赵国与齐国有同盟之约,这时见局势危急,遂于公元前353年派遣使者,向齐国求援,以解被困之急。 齐威王接到赵国告急后,连忙召集文武大臣进行商议。丞相邹忌极力反对出...……更多
孙膑智谋助田忌,功成名就却遭忌?揭秘战国名将的坎坷命运
...》的卷《孙子吴起列传第五》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当时有齐国使者去了大梁,孙膑当时以刑徒的身份悄悄的去见了齐国的使者。双方不过是聊了一会天,齐国试着觉得这个人是个奇人,将来必有用处。于是悄咪咪地把孙膑带回了...……更多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派乐羊、吴起灭了中山国。并且,魏国还不断出兵打败了齐国、楚国等大国,开拓了大片疆土。通过这些军事措施,魏国的疆域大大增加,地位也在不断提升,进一步奠定了魏国的霸主地位。通过李悝变法和魏文侯开疆拓土,魏...……更多
战国之楚国分治:存楚由此,亡楚也由此,何其悲哀!
...国兵败如山倒,国都失守,燕王喜逃亡辽东,最后被俘。齐国,自齐威王时代伊始,便成为了东方大国,但是因为齐闵王的穷兵黩武,招致列国围攻,霸业轰然倒塌,到了末代君王齐王建时期,齐国已经徒有虚名,经济落后,国...……更多
为何说魏国过度嚣张必然导致自身衰落的历程
...人唯贤的传统,所以使得吴起离开了魏国。而他擅自干预齐国国政也为魏国埋下了一个灭亡的种子,他帮助田午顺利的“田氏代齐”,田午的子孙就是那著名的齐威王,也就是这齐威王让魏国从此一蹶不振。魏惠王的功过 魏武...……更多
孙膑的智谋与田忌的决策:齐国援救赵国的战略
决心已定,齐威王立即想到了孙膑。孙膑精通兵法,多谋善断,又熟悉魏国国情,且痛恨庞涓,这正是他报仇雪恨、建立战功的极好机会,于是准备任命孙膑为主将,率兵救赵。孙膑却辞谢说:“我是受过刑的人,做主将万万...……更多
遭同窗背叛刖足黥面,残废军师的复仇之路孙膑
...好避免庞涓进一步的迫害,于是他秘密接触了访问魏国的齐国使者。为何会选择齐国呢?因为孙膑的祖先孙武就是齐国人。虽然不知道孙膑具体与使者谈了什么,但最后使者被孙膑打动,带他回齐国。接下来,孙膑开始寻找可以...……更多
秦国灭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
...打却打得很艰难的是赵国,本该最难打却轻易打下来的是齐国,一个将领打不赢换个将领就能打赢的是楚国,轻松打赢却后患无穷的是韩国,本来很强大却自己把自己折腾得不经打的是魏国,本来不经打却偏偏要去惹事的是燕国...……更多
战国初期魏国到底有多嚣张,战国七雄被他打了六个
...回事,魏国和赵国可以说一直都在攻打这个中山国。之后齐国进攻魏国的属国卫国,这时候魏国联合赵国、韩国一起攻打齐国。打的齐国大败。不仅失去了三万人马,而且还被迫割让土地。魏国这时国力进一步上升。这时候的魏...……更多
桂陵之战:孙膑的智谋与庞涓的败局
...斗勇的。说起桂陵之战,大家应该十分熟悉,是战国时期齐国攻击魏国以援救赵国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孙膑指挥齐国军队采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等战法,在桂陵大败庞涓率领的魏军,创造了“围魏救赵”的战法。这一战法...……更多
六国君主结局揭示秦朝统一之路的艰辛
...击退秦军,但赵国的土地也因此迅速缩减,秦国还派人到齐国游说,破坏了齐、赵联盟。在一切准备就绪,秦国于公元前229年,由名将王翦率领二十万秦军开始灭赵之战。秦国派人用重金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迁面...……更多
桂陵之战孙膑已经活捉庞涓,为啥在十年后的马陵之战才杀他
当时,齐国通过改革逐渐强大起来,也一直试图挑战魏国的权威,齐威王决定分兵两路,一路围攻魏国襄陵,一路去营救赵国。去救赵国的这一路人马就是田忌那一批,田忌的想法是直接与魏国主力进行决战,遭到孙膑的阻止...……更多
长平之战后,廉颇、庞煖、李牧引领赵国短暂中兴
...军队的进攻,并一度包围了燕国都城,二是夺取了魏国、齐国的部分城池,三是面对秦国的多次进攻,赵国不仅成功坚守,甚至还给战国末期的秦军予以重创。对此,在笔者看来,就廉颇、庞煖、李牧这三位大将,直接推动了赵...……更多
从分晋立国到战国纷争:魏国历史的波澜壮阔
...魏惠王面临的主要敌人还并非是赵国和韩国,而是秦国与齐国,特别是西面的秦国,多次出兵争夺黄河、洛水之间的河西膏腴之地。公元前362年,秦国攻占少梁,直接威胁魏国都城安邑(即今山西省夏县),为了摆脱秦国的威胁...……更多
从权倾天下到阶下囚,揭秘六国末代君主的命运
...燕王喜被俘之后的结局如何,史料上就没有记载了。6、齐国最后一任国君——齐王建齐国是周武王灭商后封的第一个诸侯国,第一任国君便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传到齐桓公时,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更多
以天下做棋局,众人皆棋子,历史上的特殊组织鬼谷派
...可以说是万无一失,除非这个人是鬼谷门人。几个月后,齐国有一位使者来魏国拜访,孙膑想尽办法,见上了这个齐国使者,并用纵横家必备的技能,也就是言辞,打动了这位齐国使者,被他秘密带往了齐国,再之后,就出现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