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春秋打仗五十步为什么嘲笑一百步
战国时期,孟子与梁惠王魏罃有过一次著名的谈话。梁惠王又叫魏惠王,是魏国的第三代国君。魏罃继位时,魏国经过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君主的精心治理,正在进入鼎盛阶段,成为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霸者。魏罃将都城从安...……更多
孟子:我也很无奈啊,这两位君王有点愣
...能屈,这就是大丈夫。公元前320年,孟子到了魏国,见了梁惠王,当时魏国的处境,可由梁惠王自己的一句话得知,东败于齐国,长子死去,西丧地于秦国七百里,南辱于楚国。系列的失败刺激着梁惠王的自尊心,他决心复业,...……更多
孟子说“仁者无敌”,可仁义的刘为何败给了刘备?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惠王,又称梁惠王,是当时一位贤明之君。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愤图强,魏国国力蒸蒸日上。魏惠王曾经接见当时著名的儒家宗师孟子,向他咨询治国之道。魏惠王问孟子,怎样才能使得魏国强...……更多
简介战国时期魏国的霸主庸君魏惠王
...为魏文侯。传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后称梁惠王,姓季,名禹(《战国策》)。魏武侯之子。魏国第三代国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319年。魏武侯死后,魏煜与其子徐氏(魏绪)争夺皇位成功。他即位...……更多
魏国的霸权是如何一步步陨灭的
...之孤立),对治国相当用心,包括赈灾移民(见《孟子·梁惠王》)、开通河内河外之沟渠促进农业,迁都至大梁后开放王室游乐禁地借与民众进行生产(见《竹书纪年》)。同时使用军事压力和外交手段,让韩赵两国与魏交换...……更多
...力的情况下,魏惠王先是将都城迁到了大梁,所以有了“梁惠王”之称,后来又重新和赵韩缓和,并施惠于国内人民。但很明显,情况都不太佳,魏惠王自称治国尽心竭力,但被孟子讥讽为“五十步笑百步”;魏相惠施进行改革...……更多
史上最失败的告密者是谁,预言句句成真
...侯薨,魏惠王婴继位,魏惠王后迁都大梁,所以也称其为梁惠王。《孟子》《庄子》里面的梁惠王就是这位老哥。他爹和他爷爷勒紧裤腰带,干了几十年,到他这,国富兵强,一时风头无两。梁惠王与孟子而公叔痤也不愧为当世...……更多
魏国有个良好的开始,为何没能继续发展下去呢
...周王室名存实亡,诸侯国之间竞争越发激烈,弱肉强食。魏国最初实力不如赵国,魏文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才推行新法,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变得十分强盛。但是魏国的强盛是短暂的,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逐步走向...……更多
魏惠王嫉贤妒能毁坏了魏国国运
...偷偷招孙膑到魏国并处于刑法。魏惠王在历史上又被成为梁惠王,这名号充满戏谑与嘲讽。魏惠王弃用的孙膑以及商鞅,在齐国、秦国却受到礼遇和重用。“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更多
春秋小霸如何落得个被兼并的命运
...惠王这个称呼,他的另一个称呼更为人所知,那就是——梁惠王。魏国暂时安全了,韩国也实现了他灭郑破魏的夙愿。这时,三晋的西面,那个一直东望的双眸,正虎视眈眈地注视着这一切。公元前364年,秦献公在石门大破韩、...……更多
地缘政治视角下,魏国迁都大梁的得与失
国都即国运,这是历史的铁律。梁惠王九年(前362),魏国将国都由安邑迁到了大梁。注意,按照司马迁的记载,魏国迁都是在商鞅打败魏军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后出于恐惧之心故而迁都大梁的。实际上,按照《竹书纪年》的记...……更多
战国第一大基建工程鸿沟今何在
...大的都城和商业中心。由于这一功业,魏惠王因此被称为梁惠王,史书甚至将魏国称为梁国。孟子学业有成后,效仿孔子周游列国,曾向梁惠王推行仁政,《孟子·梁惠王》里留下了他们之间的对话。从凿成一直到秦汉之际,“...……更多
战国时代的变法浪潮:魏国经济变法,齐国吏治变法,赵国军事变法
...法实际上类似于孟子所说的王道,《史记》记载的孟子见梁惠王,梁襄王的几篇文章当中都提到了王道的观点,孟子以为:在农业上要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就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王道的开始。在...……更多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春申君、孟尝君、平原君的传奇人生
...国君的异母胞弟。信陵君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魏国之梁惠王魏罃时的马陵惨败后,国势衰落,江河日下。而西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张仪略地后,在列国中突起,有着兼并六国之势,没有一个国家能真正抗御秦国,而魏国毗...……更多
...子之首。魏国第六个国君魏安釐王魏圉的异母弟。魏国自梁惠王魏罃时的马陵惨败后,国势衰落,江河日下,而西邻秦国经商鞅变法、张仪略地,在列国中突起,有兼并六国之势,没有一个国家敢真正抗御秦国,魏国毗邻秦国,...……更多
商朝遗脉宋国,为何没能挤进战国七雄?
...经在东部战场打压齐国,南下大败楚国,向西一路挺进让魏国闻风丧胆的强大宋国,为何没能挤进战国七雄之列?商朝遗脉,一己之力迎战诸国根据《战国策》之中的描写,当时战国的格局形式是:万乘规模的强国有七个,千乘...……更多
为何孔子还说“始作俑者,其无后”这么狠的话
...么意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的用意是借由孔子因为土偶木偶太像人,便批判最早提出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这件事,来告诉梁惠王要施行仁政。关于这句话原意的推测,古往今来...……更多
...而杀,弑指以下犯上,诛则指有罪、有理而杀。《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中魏惠王问关于周武王讨伐商纣之事:“臣弑其君可乎?”是指武王是以臣子身份起兵推翻杀死了纣王。孟子回答:损害仁义之人,只不过是个“一...……更多
五十步笑百步,为何春秋每战都会出现
在学校,我们读过《寡人之于国也》,讲了梁惠王与孟子的对话。梁惠王自诩为尽心尽力治理国家,却没见国民增多。孟子以战争喻之:即便你逃得更快,只跑五十步,笑得了那些跑百步的吗?梁惠王承认只差一点就是逃跑。...……更多
魏惠王在位52年,他做了什么导致失去霸主地位?
...。说起来,我们之前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描写过这位国王。魏国出身的商鞅、张仪等众多人才的流失,使得国家的局势逐渐走向衰落。事实上,魏国的前两代君主魏文侯和魏武侯,都是率先在各国实行改革的。除了改变国家的根本...……更多
朱元璋尊崇孔子,为何要对孟子深恶痛绝?
...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梁惠王上)二、不许说统治者转移风气之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一正君而国定矣。(离娄下)三、不许说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更多
最讲武德的春秋霸主是谁
...的战争,恐怕还是没有两千年前文明。战国时期魏惠王问孟子,什么样的人才能统一天下,孟子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孔子也说:“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以武王伐纣,却立夏之后于杞,立殷...……更多
王翦与蒙骜:秦国的两位伟大武将与他们的家族
...业。根据史料的记载,公元前225年,王贲水淹大梁,灭亡魏国。除了消灭魏国,王贲还解决了燕国和赵国的残余势力。公元前221年,王贲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终于实现了剪灭六国的目标,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在这之后,王贲的...……更多
魏国衰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战国初期,魏国魏文侯率先进行变法,然后富国强兵,成为战国初期的超级强国,在魏武侯时期,吴起率领魏武卒曾经一度打的秦国差点灭国,这就是巅峰时期的寂寞。于是,魏国有点飘飘然了,三晋的关系也搞坏了,魏国由...……更多
魏国为什么最后会失去霸主的地位呢
...些比如乐毅那样的人才才得以中兴的。我们今天主要说的魏国其实也是如此。在魏国初期,魏文侯也是任用了吴起和李悝等人在魏国进行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多种变法,才使得魏国成为了超强大国。可是在魏文侯之后,魏国对于人...……更多
秦孝公:承先启后的强国梦
...才诏下达之后的第二十五年(公元前336年),孟子去求见梁惠王,梁惠王劈头就问孟子:\"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可以知道,当时的整个政治环境和政治活动,都离不开现实功利的考量。孟子画像 在上位的君...……更多
王翦与王贲有什么关系?是怎么死的
...楚军,攻陷楚国十几座城池。公元前225年,王贲率军攻打魏国,采用水攻之计将黄河之水引来灌淹魏国都城大梁,取得重大成就。同年三月,大梁城毁垣塌毁,魏国国君魏王假请求投降,秦军杀死魏王假,灭魏国,魏国全部土地...……更多
在脸上刺青、挖去膝盖骨,二人师出同门,为何庞涓对孙膑如此残忍
...马陵原本的宁静。这支军队悬挂着“庞”字战旗,原来是魏国大将军庞涓的军队。庞涓的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对身边的将士说“这齐人果真是胆小如鼠,咱们刚刚来了三天,他们的士兵就吓得跑没了一半了。”这时的庞...……更多
魏国出走九大人才,秦国成为最终赢家
...,也是电视剧中的搞笑担当!回归正题,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来源于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发动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周围是秦国、赵国、韩国。魏国的处境可以说是非常不好。而魏文侯为了改变这...……更多
兵圣吴起,锻魏武卒威震天下
在魏文侯魏斯的带领,魏国成为战国时代第一个崛起的国家。魏文侯用人不疑,大力重用军事奇才吴起,锻造了名扬天下的“魏武卒”,让大魏成为在那个时代最靓的的风采。魏武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全面职业化的军队,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
并且自小没爹,只能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他母亲还是送他去跟卢植学习,那年他十五岁。不过刘备不爱读书
2024-06-25 18:08:00
少年时的甄宓就显露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灵慧之气。其他孩子在院中玩耍的时候,她却泡在书堆里,手不释卷,小小年纪已经是一身书卷气
2024-06-25 18:09:00
也就是在此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完吓得筷子掉到地上。汉代时对刺史称为使君
2024-06-25 18:07:00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不知,当日的她是怀着怎样凄绝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一生所爱敌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几句谗言
2024-06-25 18:10:00
公元前206年,陕西临潼鸿门,历史上最惊险的饭局——鸿门宴上,之后范增召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刘邦逃脱之后,范增长叹一声
2024-06-25 18:11:00
甚至认为乡党名族出身的正妻任氏性急善妒,不听劝阻将她休弃。自此以后,甄宓成为曹丕名正言顺的正室夫人,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她也曾心中窃喜
2024-06-25 18:09:00
当时,项羽与刘邦是楚怀王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楚怀王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实则是想挑起两大集团的争斗。一旦杀死刘邦,项羽将彻底的真正的一家独大
2024-06-25 18:12:00
楚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打下咸阳之后。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以武力破关直入
2024-06-25 18:12:00
“康熙擒鳌拜”,影视剧已经多次上演,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是用“诡道”擒获鳌拜的,若是光明正大地对垒,康熙即使能获胜,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松
2024-06-25 18:16:00
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驾崩,虽然顺治之死在历史上充满争议,但根据《清史稿》的说法,顺治帝是病逝。临终前,顺治下了罪己诏
2024-06-25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