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商鞅、张仪等魏国人都去替秦国卖命,魏国为何留不住人才?
魏国曾经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它已经强大了很长时间。在整个战国250多年的时间里,魏国有140多年是最强大的国家。即便秦国出现了大名鼎鼎的秦孝公,魏国的实力依旧碾压秦国。魏国的地理位置和外交环境都比秦国好...……更多
这6个奇才为何都要离开魏国
...甚至,连秦国能不能一统天下都是未知数。这个国家就是魏国。别人是一把好牌打稀碎,它是一手好牌直接送人,然后让别人把自己打得稀碎。不过魏国也不是一直这样。魏国的魏文侯就非常善用人才。他在位时期文用李悝、武...……更多
魏国出走九大人才,秦国成为最终赢家
...,也是电视剧中的搞笑担当!回归正题,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来源于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发动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周围是秦国、赵国、韩国。魏国的处境可以说是非常不好。而魏文侯为了改变这...……更多
商鞅、张仪、范雎都是秦国的重臣,失势后的选择有何不同
...要谋反。商鞅听说秦惠王派人来抓自己,是带人撒腿就往魏国跑。虽然商鞅逃到了魏国,但由于当年他曾得罪过魏国人,因此,他又被魏国给押送回了秦国。走投无路的商鞅回到秦国后,便带领自己的手下真的造起反来,发兵攻...……更多
...惨呢?第四名,张仪:武王嬴荡即位后失宠,最终病逝于魏国相位张仪本为魏国安邑人,早年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后游历列国后入秦,受秦惠文王嬴驷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连横”破“合纵”,...……更多
秦国的崛起与统一:魏国人才的外流与秦国的吸纳
...。春秋末期,一个时代即将结束子夏作为一介寒儒进入了魏国。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是孔门十哲之一,这个长寿的老人与普通人相反,年龄越大思想越创新,且颇具异端色彩。魏、赵、韩三家作为晋的世家,在联合攻灭了智氏之...……更多
魏国为何在魏惠王时期走向了衰落
战国初期,魏国曾在风云变幻的大争之世中遥遥领先,由于率先实行变法,魏国在魏武侯时期一跃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的国家,当时的魏武卒,百战百胜,令其它国家为之胆寒,一时之间天下无人与之争锋。因为强大的军事实力...……更多
魏国将秦国驱赶到洛水附近,为什么不直接灭了秦国?
...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秦国之间征讨不断,战国初期,魏国实力达到历史的顶峰,将秦国驱赶到洛水附近。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魏国并没有继续攻打秦国,而是就此收手。其实按照当时魏...……更多
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和李斯,谁对秦国贡献最大
...之后经历了几代君主的动荡,国力已经大为削弱,甚至让魏国趁机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继位后,休养生息,想要收复河西之地,却直到死去都没能如愿。秦孝公继位,面临的考验还是挺严峻的,因为当时崤山以...……更多
这六大名相为秦国统一鞠躬尽瘁,却只有一人是善终
...卫国人,受到吴起的影响,喜欢法家刑名学说。他曾经在魏国,但不受重用,于是进入秦国。秦孝公非常尊重商鞅,以他为相,推行变法之术,改革户籍、军功爵位制度,重农抑商,制定严酷秦法,让秦国成为了强大富裕的国家...……更多
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国能统一天下吗?秦国仍会统一
...当时不能东出的根本原因不是秦国不够强大,而是当时的魏国更加的强大。经历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到魏惠王前期,魏国已经是战国第一大国了。魏国的十万魏武卒当时是横行天下。当时,不是秦国打不过魏国,其他诸国也不...……更多
哪怕商鞅如此惨死,天下人才依然拥向大秦
...可这两个人,结局似乎也不太好,公孙衍在商鞅之后,从魏国奔赴秦国,很快被任命将军。《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犀首(公孙衍的别称,作者注),天下之善将也,梁王之臣也。”)于是,他大显身手,率领大秦精锐,向...……更多
聊聊秦统一六国的策略演变
...基础,更拥有了一支勇往无前的虎狼之师。秦国的东面是魏国的黄河防线,西面和北面是游牧民族,南面则是无穷的山脉,因此秦国要想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必须向东扩展。 战国初期,魏文侯任用吴起为将,在河西修筑了一...……更多
魏国是战国首强和人才培育基地,为何没能统一天下?
魏国是战国第一强国,尤其是魏文侯时期,魏国人才辈出,君贤臣良,呈现出一派盛世景象。魏惠王初期,魏国还是当之无愧的战国霸主,但还是从魏惠王开始,魏国一步步走下坡路,最终被踢出战国行列强大的国家。在君主...……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最终崛起的终极秘笈是什么
...卫国庶系公子,其祖本姬姓,公孙氏。少好刑名之学,在魏国丞相魏惠王的叔叔公叔座手下任中庶子之职,公叔座知其有才能,还未来得及向魏王推荐他,就患上严重的疾病。魏惠王亲往探视,并询问道:“您的病万一不治,国...……更多
张仪、商鞅、范睢算卖国求荣吗
...力,如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公孙衍,前脚刚帮助秦国击败魏国,攻取了河西之地,后脚就返回魏国,发起五国相王,以此联合多国合纵抗秦。但时人并没有觉得此举有何不妥,可见这在当时是非常正常的情况,这也在无形中深化...……更多
秦国和魏国打了上百年,魏国向秦国输送了三位旷世奇才
战国时期,魏国和秦国的矛盾很深。其实早在三家分晋之前,秦国和晋国就开始有了矛盾,矛盾的爆发点主要是河西之地,这个地区对于秦朝的重要性就像汉中对蜀国的重要性一样。三家分晋之后,从晋分裂出来的魏国为了向...……更多
秦国的外客相邦成了高危职业,盘点秦国结局最惨的三位外客丞相
...,权力甚至比相邦还大)商鞅谋反,最终商鞅被车裂。2.魏国人张仪:公元前328年刚刚入秦没多久的张仪被秦惠文王任命为相邦,前323年被罢相,前317年第二次任秦相,前311年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张仪回到魏国不久后去世...……更多
为何秦国能够从边陲小国、弱国,发展到能够一举荡平天下
...笔者就要给大家说明一下秦国的强盛的原因。秦孝公任用魏国士子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彻底在秦国废除了陈旧且落后的世卿世禄制。并且逐步的在秦国建立新的制度,将秦国的王权进一步的提高,形成了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更多
地缘政治视角下,魏国迁都大梁的得与失
国都即国运,这是历史的铁律。梁惠王九年(前362),魏国将国都由安邑迁到了大梁。注意,按照司马迁的记载,魏国迁都是在商鞅打败魏军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后出于恐惧之心故而迁都大梁的。实际上,按照《竹书纪年》的记...……更多
...人,都到秦国来。秦国能吸引六国人才比如卫国人商鞅、魏国人张仪、楚国人甘茂、魏国人魏章、楚国人魏冉、齐国人蒙骜、蒙武、蒙恬、蒙毅三代人、魏国人范雎、赵国人李冰、卫国人吕不韦、楚国人李斯、韩国人郑国、魏国...……更多
诸侯第一次合纵攻秦占据天时地利却失败了,错不在公孙衍
...也多以犀首论之。公孙衍的一生,可谓是异常精彩的,从魏国到秦国,再到魏国,再到韩国,皆有他的身影,并且整个战国的局势,也被公孙衍的活动影响着,那么公孙衍是如何翻云覆雨的呢?公孙衍事秦攻魏。公孙衍是魏国人...……更多
商鞅、张仪、魏冉和范雎,他们对秦国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领秦国走向强大商鞅刚到秦国时,秦国还是末流国家,被魏国压迫的喘不过气来;商鞅去世时,秦国已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仅仅二十年间!商鞅通过变法,改变了秦国贫困、疲弱的局面。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是废井田、重农...……更多
秦国的崛起与魏国人的贡献
...代齐之后,当时中国的局势更加混乱。从晋朝分裂出去的魏国频繁的攻打西部贫国秦国,还一度攻占了河西之地,在河西之地屯兵建城,让秦国很难堪。秦国虽然也想要夺回河西,教训一下魏国,但是无奈魏武卒太过强大,秦军...……更多
...攻,秦国针对六国的扩张战略逐渐成熟。商鞅孤立、打击魏国策略秦魏疆界相交,两个相争多年。秦国经商鞅变法后,实力迅速增强,秦孝公急欲向东扩张,遂采取中立楚韩,联合齐赵,孤立打击魏国的外交策略。同时,商鞅还...……更多
...文王急需一位具有天下格局的战略家辅佐。就在这时,在魏国郁郁不得志的犀首公孙衍入秦,受到了秦惠文王的礼遇,直接被拜为继商鞅之后的秦国第二任大良造。要知道此时的秦惠文王并未在秦国开始爵职分离的改革,也还未...……更多
战国时期魏国衰弱与他有关,逼走一位军事家,放走一个改革家
...主,但后来随着晋国的衰弱,从晋国中又先后分出赵国、魏国、韩国,在得到周朝认可后,这三个国家也跻身强国之列,都成为战国七雄。赵国、魏国、韩国虽然同出于晋国,但这三个国家各不同,特别是魏国人才众多,成为当...……更多
秦国的四位“大良造”除了商鞅,你还知道谁?
...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商鞅初期在魏国为官,不过,他在魏国没有获得重用。于是,商鞅离开魏国,前往秦国。在获得秦孝公的赏识后,商鞅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更多
秦孝公与秦惠文王对秦国一统天下的贡献
...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早在秦孝公继位的时候,秦国经历了自秦厉共公之后几代君位动荡,国力...……更多
唯一可以与秦国交锋的赵国,有机会统一六国吗?
...不是因为天下人才齐聚秦国嘛!商鞅来自卫国,张仪来自魏国,公孙衍来自魏国,范雎来自魏国,吕不韦来自卫国,李斯来自楚国,蒙骜、蒙恬家族来自齐国。总之秦国吸纳了大量战国人才,这才使得秦国实力雄厚,成为了列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将军远征回国时得知母国灭亡,就地建立—2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
古代,将军驰骋沙场、为国拼杀,守卫国土。将军都是在皇帝的命令之下行事,而将军自己建立一个庞大的国家,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2024-11-10 09:55:00
高拱找张居正密谋干掉政敌,张转身就去告密:权力斗争中没有友情
明隆庆六年(1567年),明穆宗病危,临死前召见三位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和高仪,任命他们为顾命大臣,辅佐10岁的太子登基
2024-11-10 09:56:00
朱允炆逃出南京,看到朱元璋的密旨大哭:早知如此,朱棣必败无疑
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对南京发动进攻。在这个过程当中,朱允炆处在劣势当中便从南京出逃,有些版本的史料记载说,朱元璋当时给朱允炆留了一道密旨
2024-11-10 09:57:00
如日中天的唐朝,为什么突然爆发安史之乱?李隆基只是引爆者?
李渊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建立了李氏天下,后来兢兢业业,勤勉爱政,使得唐朝的根基日渐稳固。再到之后的李世民即位,使得唐朝更加繁荣
2024-11-10 09:58:00
朱元璋亲自作诗给他,以表宠信,晚年却被孙子牵连险丧命
小编今天讲的这个人是朱元璋的爱臣,也是助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功臣之一,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在执政后,生怕大臣掠夺大权造成谋反
2024-11-10 09:59:00
宋朝模范丈夫:司马光终生不纳妾
宋朝,经济发达商业活跃,“纳妾市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人文集或者笔记中,时常能见到男人去买妾的情形。加上宋朝规定,出任地方官不许携带家属
2024-11-10 09:59:00
明朝这处烂尾项目,一块碑累死上千人,却被称为“天下第一碑”
碑铭典籍是我国古代文化记载的重要方式,其中碑对于我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一些没法在书籍上长久保留的典籍就可以在碑上展现
2024-11-10 10:00:00
此人五岁封王八岁拜相,十岁却被皇帝下诏赐死,临终遗言流传千年
生于帝王家,本该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然而,皇室间的恩宠不啻为一柄双刃剑,获取者临危受屈,失去者酿成大错。功成名就,抑或功败垂成
2024-11-10 10:01:00
“郑伯克段于鄢”里,郑伯为何能料事如神?
“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人们一般都觉得郑博的行为是善于隐忍,有谋略的表现。其实事情也没有这么简单,共叔段从一开始
2024-11-10 10:04:00
蓝玉为什么不满朱元璋?朱元璋又做了哪些事情?
封建社会里要是哪个朝代有了善于作战的大将,那么这个朝代绝对可以将边境地区侵扰的乱贼一网打尽,如此一来大将的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2024-11-10 10:05:00
文官集团同样强势,明朝皇帝为何比宋朝皇帝过得舒坦?
我国历史上的宋朝和明朝,都是文官势力强大,足以与皇权平衡的存在。当然,两个朝代的文官集团兴起方式略有不同。宋朝的建立是由武将赵匡胤领导的一次叛乱和篡位开始的
2024-11-10 10:06:00
武则天一生最爱李世民还是李治?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一生的坎坷与辉煌,一直是历史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她的一生中,有两位皇帝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11-10 10:06:00
大顺丞相牛金星,李自成用这样的丞相注定败亡的命运
身处乱世,有人精忠报国为国守节,有人浑水摸鱼,叛国投敌。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明末清初时期的牛金星,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在乱世中浑水摸鱼的人
2024-11-10 10:08:00
靖难之役,他曾向朱允炆献上一计,如果被采纳朱棣将万劫不复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占南京后,处死了一位忠臣,准确的说是忠于建文帝朱允炆的忠臣,这位誓死不屈的建文遗臣名叫卓敬。朱棣处死卓敬后
2024-11-10 10:08:00
古代太监宣读圣旨,为何都要说“钦此”两个字?原因很多人想不到
我们在很多古装剧,特别是清宫剧中常常可以见到太监宣读圣旨都是以“钦此”来结尾的。“钦此”的含义大致上可以理解为是皇帝亲自发布的如此命令
2024-11-10 1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