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此人五岁封王八岁拜相,十岁却被皇帝下诏赐死,临终遗言流传千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10 10:01:00 来源:戏说三国

生于帝王家,本该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然而,皇室间的恩宠不啻为一柄双刃剑,获取者临危受屈,失去者酿成大错。

功成名就,抑或功败垂成;荣耀权力,亦成坎坷命运。今述一段惨剧,看看太子兄弟,因恩宠和嫉妒而生死相向,让人扼腕叹息。

此人五岁封王八岁拜相,十岁却被皇帝下诏赐死,临终遗言流传千年

一、被宠幸的母亲带来的恩宠

在这尘世间,许多普通人都梦想能够出生在一个皇室世家,因为他们认为,皇室后代能够衣食无忧,过着奢靡富贵的生活。但是,被宠爱的皇子并不一定能过上幸福的一生,今天这则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令人扼腕的例子。

刘子鸾,一个才华飞扬的皇子,却在仅仅10岁时就死在了自己同父异母兄长刘子业的毒手之下。刘子鸾之所以遭此悲剧,一方面是因为他获得了父皇宋孝武帝及其宠妃的双重宠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兄长刘子业心生妒忌,视他为心腹大患。

此人五岁封王八岁拜相,十岁却被皇帝下诏赐死,临终遗言流传千年

刘子鸾之所以能获得父皇的宠幸,首先要从他的生母说起。他的生母殷淑仪,本是宰相刘义宣的女儿,但刘义宣反叛后全家被诛,只有殷淑仪因有姿色得以入宫。

殷淑仪的容貌使得宋孝武帝对她一见钟情,两人早有私情,殷淑仪也成为得宠的妃子。怀孕后的殷淑仪受到孝武帝的呵护备至,皇子刘子鸾出生后,也成为孝武帝最疼爱的孩子。

宋孝武帝生性多疑,殷淑仪之父刘义宣的叛变让他对朝中群臣都心怀戒备。而殷淑仪不仅容貌出众,从小聪慧过人,深得孝武帝欢心。在朝堂上,孝武帝只信任自己的心腹,处理政事也愈发刻薄寡恩;而在宫中,只有殷淑仪能让他暂时忘却朝堂险恶,心境得到慰藉。

此人五岁封王八岁拜相,十岁却被皇帝下诏赐死,临终遗言流传千年

殷淑仪也深知孝武帝的苦衷,她温柔敦厚,以纯朴之心侍奉帝王,从不过问政事,只求陪伴在孝武帝身边。她的体贴入微,善解人意的举止更使孝武帝对她情有独钟。

五岁那年,刘子鸾就被封为襄阳王,八岁时,更是早早被提拔为宰相,领军职务。当然,朝政大事仍由代理官处理,但这对一个八岁的孩童来说,已是莫大的恩宠。

更让人羡慕嫉妒的是,刘子鸾获得的不仅仅是父皇的宠爱,他的生母殷淑仪作为孝武帝最宠幸的妃子,也对他呵护备至。她将所有的母爱都给了这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并教导他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出力。

此人五岁封王八岁拜相,十岁却被皇帝下诏赐死,临终遗言流传千年

然而,好景不长,殷淑仪早逝,刘子鸾失去了母爱,父皇对他的关心更甚。殷淑仪死后,孝武帝甚至有意废后,以示对她的哀思。朝臣力劝之下,孝武帝才未实行这个冲动的举动。可见孝武帝是如何宠爱殷淑仪。

殷淑仪的突然离世,对孝武帝打击极大。朝政上的种种不顺,让他倍感疲惫和孤独。而殷淑仪的死,则让孝武帝陷入前所未有的痛苦之中。生命中的唯一慰藉离他而去,孝武帝整日闭门不出,连日流泪。朝中大臣看在眼里,更加忧心忡忡,担心国家大业会因此衰落。

此人五岁封王八岁拜相,十岁却被皇帝下诏赐死,临终遗言流传千年

二、嫡长子的嫉妒之心

对刘子鸾来说,获得父皇宠爱固然是一件幸事,但这也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刘子鸾同母异父的兄长刘子业,是孝武帝的嫡长子,生母为文穆皇后。

本应是顺位继承人的刘子业,却因性格偏激,不好读书,因而不得父皇喜爱。刘子业心中对父皇的冷落早已郁结成疾,见父皇对刘子鸾的宠爱有增无已,心中的嫉妒之火也熊熊燃烧。

刘子业生性刚烈,又缺乏兄弟之情,所以对刘子鸾一直没个好脸色。他责怪刘子鸾抢了自己的哥哥位置,明里暗里都给刘子鸾难堪。刘子鸾孤立无援,只能默默承受,任凭兄长欺负。

殷淑仪去世后,刘子鸾更是兄长口中的眼中钉。刘子业心想,这个妖孽夺走了母后的宠爱,又夺走了父皇的关心,如今母后去世,他必定会独占父皇全部疼爱。一想到这些,刘子业就嫉妒不已,誓要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不久,孝武帝驾崩,刘子业得偿所愿,继承大统。而刘子鸾的好日子到此为止。

此人五岁封王八岁拜相,十岁却被皇帝下诏赐死,临终遗言流传千年

三、兄终弟及,兴亡由此

于是,他先是撤销了刘子鸾的全部官职爵位,将他贬为庶人。看着昔日穿着华服的刘子鸾现在衣衫褴褛,刘子业恶狠狠地笑了。

刘子鸾哀求刘子业放过自己,声泪俱下地说道:“兄长,我还是个孩子,我对您并无恶意,只求能在宫中读书学习,没有半点朝堂纷争的心思。”

可这一切哀求都被刘子业当作耳边风。他心中的嫉妒与恨意在多年的酝酿后终于爆发,对一个无辜的孩子施以毒手也在所不惜。

此人五岁封王八岁拜相,十岁却被皇帝下诏赐死,临终遗言流传千年

最终,刘子业下了死诏,要将刘子鸾赐死。十岁的刘子鸾被迫饮下毒酒,缓缓倒在地上。刘子鸾咽下最后一口气,眼中满是不甘和怨毒。

这就是宠爱的代价。一个才华飞扬的皇子,就这么死在了自己兄长的毒计之下。临终时,刘子鸾说了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愿不再投生在帝王之家。”这句话彰显了他对权势的鄙夷,也预示着家族将走向毁灭。

此人五岁封王八岁拜相,十岁却被皇帝下诏赐死,临终遗言流传千年

四、报应不爽,国祚终结

没想到,刘子鸾的诅咒很快就实现了。刘子业登基后,暴虐无道,杀人如麻。朝中百官生活在恐惧中,刘子业的所作所为更令母后痛心疾首。在母后的诅咒下,刘子业的统治迅速走向崩溃。

刘子业平日里就喜怒无常,登基后更是失去理智。他将宫女和文武百官当成了发泄与取乐的对象,有任何微词都会遭其杀戮。朝中大臣个个如履薄冰,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倒霉的替死鬼。

刘子业不仅杀人无道,还是一个变态的暴君。他强抢自己的姑母为妃,对宫中嫔妃极尽凌辱。连亲姐都未能幸免,被他纳为妾侍。

此人五岁封王八岁拜相,十岁却被皇帝下诏赐死,临终遗言流传千年

面对这个彻头彻尾的暴君,朝中群臣暗中结党,联合各地豪强,酝酿造反。而刘子业仍我行我素,沉迷酒色,无视朝政。

终于,一年后,各地起义军会师京城,刘子业在宫中被乱军所杀。刘彧继位,是为宋明帝。明帝重新恢复了刘子鸾的爵位,追封他为始平王。而刘子业,则只能以一代暴君被历史所唾弃。

刘子鸾的悲剧故事让人不禁感叹,帝王家族中的宠爱,有时也是一种无情。刘子鸾本可成就一番伟业,却因获得不应有的恩宠,招来兄长的嫉妒,从此失去生命。

刘子鸾死后,宋朝本已积弱的基业更是雪上加霜。这个曾经兴盛一时的帝国,就此走向衰落。国家兴衰系于民心,君主要有宽厚的心胸,成熟的品格,才能赢得民心,开创盛世。

此人五岁封王八岁拜相,十岁却被皇帝下诏赐死,临终遗言流传千年

结语:

刘子鸾之死,实则宋室基业之败也。君父无道,则子孙难全;兄弟相残,则家国难安。兴盛大业,非得人心归附;治乱成败,尽系君主德行。功名富贵于己或许可贪,然于国于民,君父君子,当有大慈大悲之怀。古训云:“爱民如子”,希望在场君王纳谏,思国忧民,兴利除害,则百姓康宁,国泰民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了一句:“希望下辈子不再投生帝王之家。”刘子鸾临死遗言,也成了千古名句,常常令后代帝王感慨万千。后来,这句话也就广泛流传下来,多是用于皇家内斗,外族斗争,两国和亲等使用不过心
2023-08-18 13:29:00
一句遗言揭示帝王家残酷:九岁刘子鸾的生死之叹
最是无情帝王家,出生在皇宫中的皇室子女,不愁吃不愁喝,在外人看来十分幸福,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苦,争权夺位勾心斗角的苦。今天要讲的主人公他五岁被封王,九岁被赐死,临死前说了一句让人
2024-04-03 14:22:00
皇帝赐死10岁的弟弟,弟弟留下7字遗言成为千古名句
...受尽父皇荣宠,但后来被皇帝哥哥赐死,临终前留下7字遗言,表明了生在皇家的无奈,后来成为千古名句。这个小孩名叫刘子鸾,出生于公元456年,是宋武帝刘骏的第八个儿子,刘骏深爱自己
2022-12-19 20:22:00
他5岁称王,8岁拜相,9岁被毒死,临终的遗言竟流传千年
...生在帝王家的心酸与无奈。没想到,这个9岁孩童临终的遗言,成了千古流传的名言,让无数后人听了都忍不住落泪。而刘子业呢,他就像一个被恶魔完全控制的暴君,在短短两年的皇帝生涯里,干
2024-11-05 10:51:00
皇帝赐死九岁小孩,孩子的临终遗言流传上千年
...鸾。而当时的刘子鸾才刚刚九岁,临刑前刘子鸾说出一句遗言“愿身不复生王家”,这句话真正说出帝王家的心声。也正是这句话在中国流传千年。
2023-06-01 09:09:00
5岁称王8岁拜相,10岁被赐毒酒离世,临终1句遗言流传千年
“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出生在皇宫之中,这是多少人的梦想,从小就可以享受到最好的待遇,拥有至高无上。然而,真正的皇宫生活其实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好,皇宫之中是没有人情
2023-02-17 18:44:00
...最明白的人呐!面对5岁封王爷,却10岁被赐死,死前一句遗言如今成千古名言!你们对此怎么看呢
2023-03-15 21:58:00
刘宋孝武帝刘骏以官位引诱大臣哭悼亡妃,大臣痛哭后被封御史
自古以来世间痴情之人众多,而痴情的皇帝也不少,但痴情也只是在自己的爱人活着的时候对她极尽宠爱,若爱人死去,那么恩爱也就随世间雨打风吹散了。但是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但爱人活着时
2022-12-26 15:23:00
宋孝武帝刘骏有多荒唐
...北朝时期是历史上相对混乱、黑暗的时期,尤其那些南朝皇帝,可谓奇葩中的奇葩,异类中的异类。堂堂宋武帝刘裕,一生功勋盖世、所向披靡,偏偏生下了一群不知所谓的儿孙,把好不容易打下的
2023-07-29 17: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