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魏国北方矛盾激化,公孙渊造反自封什么王
自诸葛亮死后,蜀国和魏国好几年内不再打仗,双方各自退兵保守自己的疆土,人民的生活安定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然而此时,魏国北方的矛盾又渐渐激化了。238年,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造反,自称燕王,他派遣使臣与孙权...……更多
公孙渊背信弃义,终被司马懿剿灭
...因此,公孙渊继位后,辽东与东吴的外交往来频繁。当时魏国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岐山和淮南战场上,没有余力处理辽东事务。当时魏国对公孙氏主要采取绥靖策略,不断给公孙氏加官加爵。然而,对于立志称王称霸的公孙渊来...……更多
为什么说司马懿收辽东,为五胡乱华埋下祸根
...东的公孙氏后人建立的,公孙度是这个政权的奠基者。从魏国和司马懿的角度来看,公孙政权统治下的辽东是一个可恶的“反贼”,它虽表面上臣服于魏国,实际上却与东吴暗通曲款,资助东吴极其需要的战马。到了公孙渊这一...……更多
揭秘三国时期的第四国:燕国昙花一现的启示
...四国——燕国。公元237年,割据辽东地区的公孙渊在击败魏国名将毋丘俭后,宣布自力,国号燕。其实公孙渊实力不强,仅仅割据辽东地区,而辽东又属于魏国的幽州,魏国除了幽州以外,还占有雍州、凉州、司隶、青州、徐州...……更多
司马懿征讨辽东,为何将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杀光
司马懿作为魏国权臣,心狠手辣,嗜血成性,从他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大将军曹爽及其党羽就可以看出来,非常狠毒,司马懿将曹爽阵营的这些人全部诛灭三族,无数人头落地。不仅如此,早在平定辽东的时候,司马懿...……更多
三国名人管宁的渤海漂流记
公元223年,魏国黄初四年,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中,出现了一支船队的身影。在这支船队的乘客当中,有一位名人,叫做管宁。管宁虽然是个历史名人,但很多朋友最早知道这个“人名”,并非是通过《三国...……更多
司马懿犯下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行,300年后隋炀帝成最大受害者
...会背叛辜负曹丕曹叡两代皇帝信任,鸠占鹊巢,一手篡夺魏国皇权,成为毁掉魏国的罪魁祸首。司马懿不仅毁掉了魏国,还曾犯过一次不可饶恕的历史罪行,给中国历史发展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患,危害中原王朝长达数百年,更为...……更多
如果蜀、吴、燕三国群殴魏国,结局如何?
三国时期,天下之中,除了魏国、蜀国、吴国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便是燕国!据记载,燕国国民近百万,军队数量可达十万,而蜀国的国民也不过百万,所以说,燕国其实是一个不弱于蜀国的大国。那么如...……更多
三国辽东公孙氏的兴衰,三代经营左右横跳,最后被司马懿剿灭
...捡便宜;他哪里晓得,如此的背信行为最对他自己不利,魏国君臣见到他能够这样子对付吴国,如何能相信他会始终忠于魏国?不到四年,魏国君臣就向公孙渊摊牌,在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派了幽州刺史毌丘俭,带了兵来,用...……更多
...一位。公元228年,公孙渊即位时,他所面临的政治格局是魏国与蜀吴联盟形成了南北对峙,虽然中原的魏国是辽东名义上的宗主国,但辽东偏据一方却可脱身其外。历经三朝后,前人积累的国力和南北对峙的僵局为公孙渊的野心...……更多
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只写了三国?被抹去的一国很熟悉
...梦想就此破灭。尽管公孙度的后代曾试图与孙权联手反抗魏国,但辽东地区的实力基础明显薄弱,公孙家族始终无法进一步拓展其影响力。这一切都表明,公孙度的时代已经结束,他的高光时刻无法再继续。在历史中,公孙渊成...……更多
回顾:东汉末年四国争霸,罗贯中为何只聚焦三国?那被遗忘的国度
东汉末年,魏国的曹操、蜀国的刘备和吴国的孙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尽管大家都熟知三国的传奇故事,却鲜有人知道,那个时代实际上是四国并存的局面。那么,为什么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只描绘了三国呢?未被...……更多
魏明帝送来一批冬衣,司马懿为何任士兵冻死也不发
...兵变。这一次,辽东太守公孙渊不但自立为王,还杀害了魏国派去的使者,可以说是公然宣战。在洛阳郊外的嘉福殿,魏明帝曹睿闻讯大怒。他一拳击在龙椅扶手上,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一、辽东之祸再起,魏帝孤立无援大...……更多
司马懿与公孙渊的辽东对决
...魏更加不逊。景初元年(237年),原魏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置列百官,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由于之前与蜀国和吴国的战争不断,而辽东没有对中原形成致命的威胁,所以曹魏一直没有彻底解决辽东问题。可...……更多
吴国和辽东公孙渊的恩怨史,孙权吃亏最大的是哪一次?
...渊必须做选择了:要么接受孙权的册封做燕王,准备承受魏国的怒火;要么吞了孙权的大礼,顺便拿东吴使者的人头送到洛阳做投名状。理性的公孙渊最终做出了选择:悉斩送弥、晏等首。理由很简单:渊亦恐权远不可恃,孙权...……更多
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了只写三国
...一来公孙渊好像觉得自己成了军事天才,不用忌惮南方的魏国了。公孙渊被胜利激励,自封为燕王,改了纪元,还刻了大印,送给鲜卑族的单于,拉上西边的兄弟一起到曹家“踢馆”。他在中原边境招降纳叛,下定决心要和魏国...……更多
...立的地位,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魏明帝震怒。魏明帝派荆州刺史毌丘俭出任幽州刺史,时辽水大涨,毌丘俭不利而还。毌丘俭讨伐受阻,使公孙渊更加得意。景初元年(237年),原魏辽...……更多
四千里远征!司马懿用兵如神,百日缓兵之计,剿灭公孙渊
...的消息很快就让公孙渊知道了。公孙渊混了这么多年,对魏国的牛人们还是很了解的,也知道司马懿目前是魏国的第一高手,在防范东吴时,曾把江东牛人们打败过;对付诸葛亮时,虽然貌似处于劣势,但事实证明那个夹着尾巴...……更多
三国时期车骑将军的代表人物及其命运
...乂,河间郡鄚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汉末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太和二年(228年),张郃以右将军的身份随曹真抵御诸葛亮北伐。在街亭之战中大破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因为这场战功,张郃得以晋升为征西车骑将军...……更多
司马懿是怎么打赢襄平之战的?鲜卑慕容的崛起和他有关
...够,司马懿想了一招釜底抽薪之计。公孙渊的覆灭,共为魏国增加了四万余户,三十余万人口(收编百姓四万户。收户四万,口三十余万)司马懿想把这些这些辽东户口全部内迁,分别在景初三年和正始元年两次迁出辽东人口:...……更多
商鞅生于卫国后投奔魏国,为什么最后会在秦国主持变法?
...一定的血缘关系,但是随着卫国的衰败,商鞅本人便来到魏国,成为魏国丞相公孙痤的座上宾。商鞅本人拥有比较强的政治思考,他看待问题十分深刻,并且总能够提出比较合理和全面的解决方式,这使得他深得公孙痤的喜爱和...……更多
张昭和孙权吵架称病不上朝,孙权用泥巴把门糊了逼他
...不对劲,这个公孙渊肯定有猫腻,东吴与辽东之间隔着个魏国,大张旗鼓派使者前去,不是一脚踩进人家的地盘,分分钟回不来吗?张昭沉不住气了,他站出来:“公孙渊这孙子向我朝称臣绝非出自本心,只不过背叛魏国后怕被...……更多
姜维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正昂,耆率雍闿恩信著於南土,使命周旋,远通孙权。”魏国则认为蜀汉已虚弱到用言语劝降就够了——“是岁,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各有书与亮,陈天命人事,欲使举国称藩。”...……更多
2022-12-12 11:30悲剧
司马懿真的忠于魏国吗
...)。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魏军上下都满心欢喜,而魏国大将郭淮却提出了质疑的声音:“蜀军向西肯定是要攻击北原(如今歧山县南部),一旦北原失守,将会切断我们与羌人之间的联系,而羌人甚至还会向蜀国投降。”...……更多
三国杀:公孙家族再添强将,每局能全体扣血或回血,比神周瑜还神
...,但是伤害不低,每回合都能让敌人失去体力值,简直是魏国武将的克星。需要注意的是,公孙度哟啊注意敌人的手牌数和体力值,要保证自己的体力值和手牌数的差值与敌人不同,如此才可以扣血。此外,公孙度还可以发动技...……更多
司马懿唯一流传下来的诗,大气磅礴,霸气不输曹操
...顾的司马懿就是其中之一。司马懿,字仲达,是三国时期魏国权臣。他自幼聪明多大略,慨然有忧天下心。当时曹操占据北方时,听说了他的名字,便想征辟他做事。可司马懿却看不惯曹操把控朝政之事,便找借口推辞了,只是...……更多
真实的三国历史:蒋琬主政期间蜀汉是怎样北伐的?
...蜀汉的北伐战略是如何的呢?辽东叛乱的契机公元237年,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发动叛乱,击败魏国名将毌丘俭以后自立为燕王,并且派遣使者称臣于东吴,孙权准备发兵北伐与公孙渊南北夹击魏国。在公元238年,后主认为魏国东...……更多
...,并用上诈降的缓兵之计修补城墙,让诸葛恪一败涂地!魏国趁诸葛恪军队疲惫,立刻命令司马孚和毋丘俭前来合击吴军。诸葛恪兵士早已死伤过半,退兵回都城后被百姓所怨恨,不久被同是辅政大臣的孙峻、吴帝孙亮合谋陷害...……更多
公孙衍:战国合纵大业的缔造者与终结者
...活跃在同一个时代。真正使用合纵与张仪的连横争锋的是魏国的公孙衍,号称犀首。《孟子》中有一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1.由魏入秦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人...……更多
魏文侯时代:战国初期的辉煌与人才流失的悲歌
...周王室颜面尽失,“三家分晋”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魏国能够率先称霸,不仅与魏文侯的英明治理密不可分,也与魏国雄厚的人才密切相关。然而,随着魏文侯的去世,魏国逐渐沦为战国争霸的旁观者。这期间发生的种种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古代盐价这么高,穷苦人家买不起用什么代替?代替品让人难以下口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越来越进步,如今的影视剧有很多是穿越剧和古装剧,因此越来越多人对古人们的生活感兴趣。他们会在大脑里反复琢磨
2025-02-13 20:12:00
李渊真是被迫造反?把他四个儿子名字连起来,会发现我们都被骗了
在数千年的中华历史画卷上,涌现了许多精彩绝伦的过往,而唐朝毫无疑问是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鼎盛时期的唐朝,南征北战无往而不利
2025-02-13 20:27:00
清朝男人真实的发型,和电视上演的不一样,早期叫金钱鼠尾!
这几年清宫剧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一些服饰和装扮,都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清朝时期,男性的发型并不是一直都是牛尾辫的
2025-02-13 20:35:00
秦彝的绝技真的能战胜杨林吗?秦彝的实力在隋唐排名是什么水准?
在隋唐时期,有两位武艺高强的名将,他们分别是北齐的秦彝和北周的杨林。他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结果却是秦彝战死
2025-02-13 20:38:00
原创败退台湾之时,阎锡山曾携带了两箱黄金,可为何他还落魄到住窑洞
【本文由历史旧事儿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哦!】自蒋介石败退台湾之时,阎锡山也随着老蒋去了台湾。可到了台湾后的阎锡山
2025-02-13 20:47:00
原创那位坚信“龙”存在,离家16年去深山寻龙的道长马东营,现咋样了
古诗中提到: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中国人和西方人眼中的龙其实有很大的形象差别,比如说中国人眼中的龙,它代表的是一种吉祥
2025-02-13 20:48:00
合肥“香花墩”地名引热议:“香花墩”很古很神奇,而且是移动的
大皖新闻讯 “香花墩”是合肥的老地名,被视为合肥包公祠的永久驻地,它承载了合肥古城诸多历史印记。大皖新闻2月12日报道后
2025-02-13 20:54:00
妃子本应为皇帝殉葬,却成功逃出,20年后被发现为守墓人生下孩子
在古代,人殉是体验身份的丧葬方式,虽然它毫无人性、愚昧落后,但这种制服却持续了很久一段时间。5000年以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2025-02-13 21:03:00
原创魏灭蜀战争中,姜维能料事如神,为何回援没有成功?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蜀道的艰难险阻所发出的最无奈的感慨。正是蜀地道路的艰险难行
2025-02-13 21:05:00
古代没有暖气,皇帝怎么取暖,一招让宫女脸红心跳
文/行走天涯古代没有暖气,皇帝怎么取暖,一招让宫女脸红心跳在古代人人都想要进宫,不论是成为皇帝的妃子,还是成为皇帝跟前伺候的太监和宫女
2025-02-13 14:45:00
李奇龙:“亚洲飞车王子”竟是李长灵的曾孙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4月13日,李奇龙驾驶红旗轿车成功飞越云南大峡谷。汽车凌空75.6米,不仅超越了1997年柯受良飞越黄河一倍的距离
2025-02-13 15:06:00
孙敬会对徐宁的形象设计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画水浒人物的难点在于,梁山108好汉,虽然人数众多,但很多人在形象,个性方面,难免有相似之处
2025-02-13 15:15:00
白蛇“闹”元宵!被称为“最受读书人喜爱的画坛大家”戴敦邦绘《白蛇传》新篇正式出炉啦。2月12日下午,戴敦邦先生原稿捐赠仪式暨《画里话外三生缘·戴敦邦绘〈白蛇传〉新篇》新书发布会在杭州国家版本馆主书房举行
2025-02-13 16:07:00
1月10日,浙江省博物馆开年大展“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在之江馆区亮相。展览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
2025-02-13 16:07:00
原创流落海外的10件国宝,大多都“藏在”英国,至今难以归还
我国的历史悠久,国人的智慧结晶也是数不胜数,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自己国人的文化代表却漂流在外,回国之日遥遥无期。有哪些令人惊叹的国宝肠胃回国
2025-02-13 13: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