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苹果皮营养丰富放心吃 2024-10-23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很多人吃苹果的时候习惯削皮,担心苹果皮脏、有农药残留、被打蜡。那么,苹果皮真的如此不安全吗?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景民在接受《...……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这个“假谷物”,真的很健康、很安全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常吃荞麦,有益于控制体重和血糖,所以,荞麦在健康养生圈子里一直是“光”一般的存在。不过,近日网络上有传言说“荞麦含凝集素,会导致肠漏”“荞麦面有草酸,影响营养吸收”等。针...……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来,一起看看佛手瓜的安全打开方式
...分,其中绿皮佛手瓜种植较广泛,所以比较常见。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教授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研究显示,在“瓜”字辈的果蔬中,佛手瓜除了具有水分含量充足(水分含量高达94.3%...……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冰淇淋、雪糕、冰棍的区别,你知道吗?
...主任钟凯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2759-2015)的规定,冷冻饮品是以饮用水、食糖、乳、乳制品、果蔬制品、豆类、食用油脂等其中的几种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一到夏天,黄曲霉菌就很“嗨”很活跃。尤其在潮湿闷热的天气,常会导致食物发霉,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甚至还因此被贴上了“身边超级致癌物”的标签。不过,来自食品与健康研究领域的...……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冻梨味道虽美莫多吃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靠“摆盘儿”火出圈儿的冻梨是北方冬季顶流美食之一。随着“尔滨”旅游热度不断升温,冻梨销量爆增。虽然吃起来确实是皮薄肉厚、水嫩多汁、细腻无渣的“好果子”,但它黑漆漆、冷冰冰...……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营养美味火龙果,如何吃得明白又放心?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文/摄)“红皮白肉藏黑籽,鳞刺环身奇异瓜”。这句诗中的奇异瓜,说的就是外形独特、色泽明艳、口感润滑的红皮白肉火龙果。如何安全食用这枚南方来的红皮甜果子,看看专家怎么说。火龙果...……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山楂好吃 莫太贪嘴
...褪色,所以有时加入胭脂红等食用色素来改善色泽。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消费者对此不必紧张。少糖又多酸 食用需适量民谚说:秋冬吃三酸,一年病不沾。山楂,一直稳居...……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冷冻食品有保质期吗?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冷冻饺子、冷冻肉,冷冻馒头、冷冻海鲜……不少人家的冰箱里都冷冻了不止一种食材,有些家庭的冷冻食材甚至在冰箱里待了不止一个月。那么,食品长时间冷冻好不好?冷冻食品有没有保质...……更多
春节年货,这份提示您收好
本文转自:中国消费者报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春节年货,这份提示您收好 ■本报记者 李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备年货、囤年货,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再过2天,就是除夕,不知...……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有营养的冰淇淋、雪糕,多吃点儿可以吗? 2024-06-12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当滚滚热浪袭来,一口凉爽的雪糕或冰淇淋似乎恰逢其时。特别是人们发现有些奶香浓郁的雪糕和冰淇淋似乎还有很多营养成分,于是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多吃点儿没坏处。这样的看法靠谱吗?科...……更多
元宵节将至,这份提示请您收好
...喜好,按照产品上标示的名称,选购汤圆或元宵。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要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冷冻鸡鸭鱼肉,最好小份分装 2024-02-06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畜禽、鱼虾等是节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为保证生鲜畜禽、鱼虾的风味和营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醒消费者按需购买、即买即食。如需冷冻保存,应在冰箱中以小份包装单独存放,并...……更多
四川年货系列消费提示——舌尖上的甘蔗
...、美好、满足,幸福不过如此。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特邀请食品安全专家和大家分享“年货系列”之一—甘蔗,这一种舌尖上的美食消费提示。Part 1 甘蔗种植篇问1:甘蔗是如何种植的?是用种子种植吗?答:甘蔗在植物学分类上...……更多
春节家宴吃什么?送你一份实用的“营养师美食餐单”
...的年夜饭才算健康呢?总的原则是食材丰富、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要在保证菜品种类丰富的基础上,争取能有一半的植物性食品,每道菜少而精、鲜而美,做到少量多样、一菜一味。减少菜量,提升质量,既让人感到意犹未尽...……更多
这两种食品“混放”销售是误导
...普通食品混放销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网络销售特殊食品安全合规指南》规定,网络销售特殊食品应当将特殊食品与普通食品、药品等在网页展示上进行明显区别,避免混淆,避免出现法律责任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冻眠了10个月的荔枝,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2024-06-05
...。自家冻的和商家冻的荔枝,到底有没有区别呢?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把荔枝放到-18°C的冰箱冷冻室,属于缓冻。缓冻冻结速度较慢,一般需要超过30分钟才能“冻透...……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日常谨防“添加油”摄入 2024-10-30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吃油太多容易给身体带来负担。日常当中,除了通过蒸、煮等做菜方式来控制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专家提醒还应注意“隐形脂肪”即“添加油”的摄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范志红...……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剩汤烧沸腾了不开盖,可以隔夜存放吗?绿豆汤低温冷藏后不能吃吗?针对消费者的疑惑,近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煮的汤有时候喝不完,有人建议说把剩汤烧沸腾了不开锅盖,就能隔夜保...……更多
读懂食品标签 避免“踏坑”“踩雷”
...坑”“踩雷”熊铮 朱海/文 温馨宁/摄图:饮料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温馨宁/摄■熊铮 本报记者 朱海购买食品时,除了要看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外,消费者还应重点关注哪些信息?5月31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提...……更多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3年春节食品安全系列消费提示(液体乳篇)
...网讯 2023年1月10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网站发布2023年春节食品安全系列消费提示(液体乳篇)。2023年春节食品安全系列消费提示(液体乳篇)液体乳,既是我们早餐中重要的健康饮品,也是春节期间探望亲朋好友的绝佳选择。...……更多
中秋、国庆来临 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饮食安全消费提示
...提示:家庭用餐讲卫生,均衡营养更健康注重卫生,牢记食品安全五要点要选择新鲜干净食材,尽量不购买、储存易腐变质的食材,避免接触活畜禽,远离野味,不采不食野生蘑菇;在家做饭之前、期间和之后,要用干净流动的...……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安全健康“啃”玉米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速冻玉米煮熟后软糯可口。不过,玉米家族成员众多,有糯玉米、甜玉米、彩色玉米和杂色玉米等。面对不同类型的速冻玉米,不少人要么不知如何区分选择,要么就是对新面孔玉米的安全性心...……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警惕人工撒粉充当柿饼白霜 2024-11-06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柿饼软糯香甜,是很多人的心头好,但柿饼上的那层白霜却让很多人纠结。因为有人说柿饼上的白霜是防腐剂导致,也有人说柿饼上的白霜是柿子特有的营养成分,越多越好。那么,哪个说法正...……更多
...者需要谨慎辨别“无糖”“低糖”“无蔗糖”概念。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中规定,若产品声称“无糖”是指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含量≤0.5g/100g,“低糖”指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含...……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葫芦瓜发苦不要吃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夏季,味道清淡的葫芦瓜受消费者欢迎。不过,个别地方因食用苦葫芦瓜导致食源性中毒的情况也偶有发生。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山西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景...……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鸡蛋黄散了还能吃吗? 2023-12-13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磕开一枚鸡蛋,有时会遇到蛋黄散了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鸡蛋的蛋黄散开了,这样的鸡蛋液还能不能食用呢?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景民...……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吃辣椒 巧搭配更健康 2024-01-10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腊月里吃辣椒,暖胃又祛寒。“三个辣椒,顶件棉袄”的谚语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对于“无辣不欢”的人来说,辣椒的好处绝非“保暖”这么简单。但也有谚语说,“辣椒不补,两头受苦”,...……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熟鸡蛋蛋黄发绿是正常现象 2024-11-07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鸡蛋是很多家庭厨房里常见的食材。如何更好地保存和食用,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景民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提醒消费者注...……更多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网购花生油如何辨真假 2024-11-13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日前,有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买到假冒或掺假花生油的新闻登上热搜。从生产成本来看,一斤纯正花生油的价格一般不低于12.5元,但有些商家给出的售价竟然在6元至10元之间。那么,日常购买花...……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流感好转别大意 恢复期也需调护
春节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持续攀升。最近大部分流感患者进入恢复期,全身症状虽有减轻,但低热、频繁出汗、咳嗽、食欲下降
2025-02-09 18:36:00
红糖酸奶减肥法有效吗
红糖酸奶减肥法有效吗若用酸奶加红糖代替正餐,无异于节食,虽可减肥,但无法保证每天所需能量,导致低血糖症,出现头晕、耳鸣
2025-02-09 15:05:00
辟谣工作室 | 长期吃素会致骨质流失?专家:不会,但易造成营养不均衡
近日,知名演员刘晓庆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劝一起参加综艺的蔡明多吃点肉,因为她“很多吃素的朋友去世了”。刘晓庆举了一个去世好友的例子
2025-02-09 15:11:00
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医保、药监部门就集采药品问题答问→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今年1月,有专家认为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质量风险。有关部门迅速派员调研了解情况
2025-02-09 15:25:00
服用“列净”类降糖药的糖友,需注意这6点!
“列净”类降糖药,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以其独特的降糖机制,成为了许多糖友的选择。然而,服用这类药物时,有6点关键事项不可不知
2025-02-09 10:43:00
糖尿病血糖高需警惕糖尿病性冠心病!5大策略助你科学护心!
长期持续性高血糖会慢慢地对血管进行“浸泡、渗透”,犹如“蚁蝼溃长堤”一般,将动脉血管等组织细胞侵蚀得“千疮百孔”,血管内皮被损害得“伤痕累累”
2025-02-09 11:09:00
糖尿病食谱--蒜蓉冬瓜
材料:冬瓜、大蒜、姜、葱、植物油、酱油、盐、味精做法:1.将冬瓜洗净,去皮,切薄片。大蒜去皮,切末。葱切葱花备用。2.锅中倒入适量植物油
2025-02-09 11:34:00
《中国医药》杂志刊发论文评价连花清瘟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近日,《中国医药》杂志刊发了《中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一文,发表单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
2025-02-09 13:21:00
剩菜“口诀”请牢记宁剩荤、不剩素叶类先吃完根茎适当存海鲜、凉菜一个不留春节,聚餐是阖家团圆、友朋欢聚必不可少的温馨时刻
2025-02-09 08:17:00
强降温后 杭州\
2月8日,浙江多地迎来今冬最冷的一天。面对强降温的到来,杭州“菜篮子”是否拎得稳、供得上?“马大嫂”的采购和平日有啥不同
2025-02-09 08:58:00
备孕夫妻要注意,这几类食物尽量少吃,容易影响受孕
备孕是为怀孕做准备的,每一对夫妻都想生出最健康的宝宝。那么,备孕期间不能吃什么呢?在备孕期间注意饮食,对以后宝宝的健康成长有重大的影响
2025-02-09 08:38:00
勇于挑战复杂手术,烟台山医院为近端胃切除患者带来新希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栾秀玲 张国杰 实习生 王灏然对于贲门癌和胃上部癌而言,近端胃切除双肌瓣吻合术是目前业内公认的操作最复杂
2025-02-09 09:19:00
【天眼问医】这位口腔“隐形杀手”在头颈部肿瘤中发病率很高
此前,一名抗癌网友因口腔癌去世,生前曾发布视频呼吁不要咀嚼槟榔……口腔癌这一疾病引发关注。谈起口腔癌,许多人都会想到这与长期咀嚼槟榔有关
2025-02-09 01:15:00
食品添加剂新标准有何变化(政策解读·问答)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林丽鹂《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9日第 03 版)2月8日起,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正式实施
2025-02-09 05:46:00
春节特稿丨杨小霜:母亲的糖馓
母亲的糖馓文/杨小霜母亲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除了会种庄稼之外,还会做各种吃食,霉豆腐、米豆腐、鲊海椒等,其中做得最好的要数糖馓
2025-02-09 06: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