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一到夏天就“嗨”的毒素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19 16:24:0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一到夏天,黄曲霉菌就很“嗨”很活跃。尤其在潮湿闷热的天气,常会导致食物发霉,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甚至还因此被贴上了“身边超级致癌物”的标签。不过,来自食品与健康研究领域的权威研究显示,很多时候,黄曲霉菌没有人们“脑补”得那么“恐怖”;而对于黄曲霉毒素,日常生活中以预防为主就好,没必要过度紧张。

黄曲霉菌都有害吗?

大多数黄曲霉菌本身无害,大多数黄曲霉毒素也不致癌。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景民教授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黄曲霉菌,也叫黄曲菌、黄曲霉,是一种常见的腐生霉菌属,大多属于非致病性菌种,常作为曲种应用于某些有机酸,如L-苹果酸的发酵生产。不过,如果特定黄曲霉遇到有特定营养成分的特定环境,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能代谢产生有毒的黄曲霉毒素。

程景民解释说,所谓特定黄曲霉,是指某些携带产毒基因、能产生毒素的黄曲霉;所谓特定环境,主要是温暖潮湿的环境,其最佳生长条件为33~38℃、最易产毒温度约为24~28℃;所谓特定营养成分,主要存在于能满足黄曲霉生存的某些食物,如谷物、坚果里面。

截至目前,已经发现的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大约有20种,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常见,其毒性和致癌性最强,毒性大约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黄曲霉毒素划定为1类致癌物。研究显示,黄曲霉毒素主要“攻击”人的肝脏,很多肝脏问题都与黄曲霉毒素摄入有关。

黄曲霉毒素微溶于水、易溶于油脂、耐高温,在100℃下即使灭菌20小时也无法彻底分解,所以常规烹饪很难完全去除,目前也还没有特效解毒剂。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特别是长期小剂量摄入黄曲霉毒素造成的慢性中毒。

食物发霉,就是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了吗?

答案是不一定。以花生为例,如果导致其发霉的是“上根霉菌”,那么就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但是,如果发霉花生感染的是“寄生曲霉”而不是黄曲霉菌,便依然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也就是说,发霉的食物不一定就有黄曲霉毒素,看起来没发霉的食物不一定就没有黄曲霉毒素。

类似的情况还有网络上“筷子、案板等长期不用会滋生黄曲霉毒素”的所谓科普,其实也不靠谱。大多数情况下,筷子、案板很难提供特定的营养和环境供黄曲霉菌生存,而那些肉眼可见的小霉点往往也与黄曲霉无关。当然,经常保持筷子和案板的清洁卫生依然是必要的。

程景民介绍说,日常生活中,花生、玉米、小麦(面粉)、稻谷(大米)、坚果等最容易被黄曲霉菌污染。这种污染主要来源于4个方面:

第一是作物生长过程中“混入”或“沾染”了有产毒基因的黄曲霉菌。第二是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如果作物所处环境温暖潮湿,黄曲霉菌就容易代谢产生毒素。第三是作物被加工成粮食或食物过程中的污染。以花生为例,部分小规模的花生油作坊如果没有分拣出霉变花生,加上缺乏去除有害物质的工艺,抑或榨油机长期不清洗,都会导致榨出的油出现黄曲霉毒素超标的现象。第四是面粉、大米、玉米、花生、坚果、食用油(密封不到位)甚至香辛料等,如果保存环境潮湿且不通风,也易被黄曲霉毒素乘虚而入。

如何与黄曲霉毒素保持距离?

黄曲霉毒素如此复杂且隐蔽,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如何与其保持安全距离?程景民提醒说,虽然霉变与黄曲霉毒素之间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但是预防食物的霉变(包括肉眼不可见的霉变)、避免摄入霉变食物,依然是远离黄曲霉毒素的有效方法。具体来说,消费者可以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议从正规商超购买正规厂家的粮油,同时要注意包装是否有破损,尽量购买小包装的粮油,储放场所保持干燥通风,以防粮油保存不当而霉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黄曲霉菌以孢子形式传播,一颗花生或一粒玉米坏了,同一容器里的其他花生或玉米往往很难幸免。如果粮食已经出现肉眼可见的霉变,最好就不要食用了。

其次,蚝油等调味品以及春夏秋三季购买的坚果,最好放在冰箱冷藏室储存,以防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大多数时候,谷物等发生霉变,从表面是可以看出来的,但瓜子、榛子、腰果等坚果,仅凭肉眼很难判断出其是否有霉变。如果购买的坚果放置较久,吃起来口感发苦,很有可能已经被黄曲霉毒素污染,要迅速吐掉、及时漱口。当然,那些不小心被咽下去的极少量霉变的果肉,一般不至于产生太大危害,不必因此特别不安。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食物已经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放到锅里好好蒸煮一番就安全了。高温虽然可以使黄曲霉毒素失活,但需要达到280摄氏度以上才可以,家庭烹饪的温度一般达不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9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夏季腌制食品 提防肉毒毒素 2023-07-12
...腌制食物是否已经被污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在食物中毒病因分析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摄入被致病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居首位。家庭自
2023-07-12 14:18:00
湿粉、木耳、银耳食品消费提示
...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广东省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醒:一、消费者选购湿米粉等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和保质期。在选购河粉、肠粉(
2023-04-25 18:26:00
海南省疾控中心“五一”期间食品安全提示
4月30日,海南省疾控中心发布“五一”假期食品安全提示,大家外出旅游探亲、宴请等户外活动和集体聚餐增多,目前正值春夏交替食源性疾病高发时期,要注意食品安全,谨防“病从口入”。食源
2024-05-02 00:35:00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餐饮经营领域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提示 2023-10-23
...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近日,为进一步规范餐饮经营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对常见餐饮经营领域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警惕性,提升餐饮经营者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防范和减少餐饮服务环
2023-10-23 21:33: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葫芦瓜发苦不要吃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夏季,味道清淡的葫芦瓜受消费者欢迎。不过,个别地方因食用苦葫芦瓜导致食源性中毒的情况也偶有发生。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山西医科大学
2024-05-29 17:42:00
食用河豚鱼有风险 广东发布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2023-12-29
...或疑似食物中毒事件。12月29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食品安全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食用河豚鱼需谨慎。河豚鱼学名河鲀,因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易中毒而导致神经麻痹,进而发生头晕、
2023-12-29 12:33:00
叮!您有一份消费提示,请查收|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健康损害。“零添加”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有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宣称“零添加”的食品并不意味在安全性上变成“优等生”。儿童、老年人和常见慢性病人群食品营养消费提示慢性病人群
2023-03-15 14:58:00
...客,因烹饪不当也曾造成多起幻视、幻听的中毒事件。从食品安全层面考量,大多数食用菌都不建议生吃。黄晨阳解释说,即便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也须足时高温煮熟,生吃可能引发系列不良反应
2024-07-09 16:52:00
...果抽检不合格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年第2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此次抽检信息涉及6大类食品,包括:粮食加工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酒类、食糖和饼干,不合格
2024-01-17 20:0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