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怎样吃菌子,才能避免中毒出现幻觉?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7-09 16:52:0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每年7至8月,高温多雨,恰是菌子(野生菌)生长旺盛的时节。最近一段时间,屡有短视频博主发布生吃“见手青”等野生菌疑似中毒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而互联网大佬周鸿祎分享的一则趣事——“吃菌子看见狗和自己对话幻觉”的短视频,更是给如何安全吃菌子的话题添了几分热度。吃菌子为啥会出现幻觉,美味的菌子都能生吃吗?

为啥不建议生吃菌子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检索发现,近期有多位博主发布生吃菌子的视频,甚至还有博主示范如何生吃“见手青”才更够味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黄晨阳研究员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见手青”因用手触碰会变青(蓝)而得名,受伤变青(蓝)的牛肝菌其实不只是“一种”,而是“一类”,有些种类在注意烹饪方法的前提下可以食用,但也有少数种类毒性大,常导致胃肠炎型中毒或者神经精神型中毒,绝对不能食用。以往,很多人认为吃“见手青”没事,大不了拉肚子,感受一下魔幻小人,实际上,中毒严重的可导致胃肠不适、脱水,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还有人们熟知的红葱(兰茂牛肝菌),尽管其毒素还未知,但作为餐桌上的常客,因烹饪不当也曾造成多起幻视、幻听的中毒事件。

从食品安全层面考量,大多数食用菌都不建议生吃。黄晨阳解释说,即便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也须足时高温煮熟,生吃可能引发系列不良反应。以黑木耳为例,鲜木耳含有一种名为卟啉的光感物质,人体食用鲜木耳后,在阳光的作用下,容易引发日光性皮炎而出现皮肤红肿、瘙痒和疼痛症状。至于网传周鸿祎吃了菌子看见“狗和自己对话”,多半也是因为加热不够充分,某些致幻物质没有被充分破坏而导致出现幻觉。

黄晨阳建议,食用菌还是煮熟后再吃,既可以杀灭病菌或破坏其他有毒物质,还可以提升风味和口感。不少种类的食用菌如香菇、鹿茸菇等,干品比鲜品风味更好。

以香菇为例,其鲜味来源主要是谷氨酸或天门冬氨酸等氨基酸,以及鸟苷酸等呈味核苷酸。而将鲜香菇晒干或烘干,能增加其游离氨基酸和有机酸的含量。因此,干香菇的香味和鲜味都远超鲜香菇。

生吃菌菇刺身靠谱吗

“在国外,双孢蘑菇生吃很常见,把小蘑菇切成薄片,点几滴柠檬汁,就是味道鲜美、保留更多营养的菌菇刺身……”《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检索发现,网络上类似生吃食用菌的“美食推荐”不在少数。

既然大多数食用菌都不建议生吃,那么生吃菌菇刺身靠谱吗?黄晨阳分析认为,目前判断网络推荐的食用菌刺身是否靠谱,主要看是否满足3个条件:

一是用来制作刺身的食用菌是否属于可生吃的种类。并非所有食用菌都可以拿来做刺身,常见制作刺身的野生菌有松茸、块菌(松露);人工栽培的有长根菇(商品名为黑皮鸡枞,其实和鸡枞没关系,身材苗条,和鸡枞类似)、大球盖菇(商品名为赤松茸,其实和松茸没关系,就是小时候和松茸形状相似)、裂褶菌(云南人称之为白参)、双孢蘑菇、榆黄蘑等。

二是栽培环境和产品是否新鲜。农业大棚等开放式环境栽培的食用菌,如果管理不到位可能存在虫卵等卫生问题,不建议生吃。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因为是在相对封闭可控的环境下栽培,是可以少量尝鲜能生吃的种类。

三是加工处理是否可靠。吃食用菌刺身,必须在加工条件有充分保障的餐厅,且经过极其精细的清洗和处理。

黄晨阳提醒消费者,食用菌刺身不建议多吃,一般生吃3至5片即可。同时,近几年比较热门的食用菌刺身其实大多是焯过水的,如金耳刺身、玉木耳刺身、粉红木耳刺身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哪种方式栽培的食用菌,一般都不建议家庭自制刺身食用。一是大多数人对食用菌种类缺乏足够的分辨能力,尤其是商超售卖的食用菌,标注的商品名具有迷惑性,而不是物种名称,如生态松茸、榛松茸;二是无法准确辨别食用菌栽培方式;三是市场上流通的食用菌因本身营养丰富,采摘后在储运过程中如果常温下放置较久,表面易滋生大量细菌,生吃可能带来严重的食品安全风险。

人工菌子更安全

暑期是野生菌收获旺季,也是很多人郊游远行、探索美食的季节,不少人游玩时热衷采集山林间味道鲜美的野生菌,甚至不乏大胆“尝鲜”的人。因毒蘑菇和食用菌很难区分,误采、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事件屡见不鲜。

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统计,2010至2020年,我国上报毒蘑菇中毒事件10036起、38676人中毒、788人死亡;中毒人数占食物中毒总人数的31.8%,中毒死亡人数占食物中毒死亡人数的47.44%。

毒蘑菇中毒事件高发季节为5—10月,该时段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起数占94.1%、中毒人数占92.4%、死亡人数占97.2%,其中7—8月为最高峰。

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约660种,导致死亡的毒蘑菇种类主要是一些含鹅膏毒素的种类和亚稀褶红菇。据统计,70%以上的毒蘑菇中毒死亡事件是由鹅膏属毒蘑菇引起。在云南省每年发生的野生菌中毒事件中,牛肝菌中毒占比过半。

黄晨阳强调说,目前还没有快速识别毒蘑菇的金标准,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采集者,也可能因外观相似而误判。远离菌子中毒,最好的方法是选择食用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或是能识别的种类。而在野外,无论生吃还是煮熟,不认识的野生菌都不要吃。

目前,我国发现可以吃的食用菌有1000多种,可以栽培的种类有100多种,市场上常见的有30多种,如香菇、黑木耳、草菇、金针菇、杏鲍菇等,这些食用菌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高,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人们完全可以从正规商超或特色农产品店选择安全美味的食用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9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四、各类农(集)贸市场、交易市场开办者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禁来历不明、难以辨识的野生菌进入市场销售,督促经营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同时,要加强对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宣
2025-06-03 01:52:00
春季食用野菜 谨防中毒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岳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提醒春季食用野菜 谨防中毒 ①断肠草②铃兰③大青褶伞是我国造成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见的毒蘑菇之一。④灰花纹鹅膏(剧毒)⑤夹竹桃春季来临,
2024-04-19 01:36:00
...得安全、吃得科学,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海南省食品安全办特发布儿童节饮食安全消费提示。一、注重儿童营养均衡父母为孩子选购食品时,应到正规商超或市场,不要买来历不明或过期的
2023-05-29 20:10:00
健康中国  |  食物中毒高发期来了  国家卫健委提示
...高发期,如何处理食物、选择食物,避免食物中毒,保障食品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评估中心副主任刘兆平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给出提示。刘兆平介绍:“高温高湿气候下容易滋生细
2024-06-21 18:52:00
...节野生菌菇资源丰富但却容易引起食物中毒5月28日海南省食品安全办发布预防野生蘑菇中毒消费提示提醒广大群众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避免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故↓↓↓据介绍,我国野
2023-05-29 01:32: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夏季腌制食品 提防肉毒毒素 2023-07-12
...腌制食物是否已经被污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在食物中毒病因分析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摄入被致病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居首位。家庭自
2023-07-12 14:18:00
合肥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严防米酵菌酸中毒,学校食堂尤要注意
...学校食堂等场所,是学生营养健康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把食品安全关,对于木耳等高风险食材,务必采取更严格管理措施。泡发和储存木耳、米线等要记住三大核心安全要点合肥市场监管局提醒,米
2025-06-17 17:03:00
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海南省食安办发布秋季开学饮食安全消费提示
...师生合理安全饮食,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海南省食品安全办发布消费提示。一、食堂防范要加强,主体责任要落实做好风险排查:全面检查库房内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及时清
2023-09-05 19:25:00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每年杏大量上市时,都会有人吃完杏肉后砸开杏核取出杏仁,吃到苦的就吐掉,吃到甜的嚼了咽下。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生导
2023-06-16 11:1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修文县关工委:发挥“五老”优势 筑牢安全防线
为充分发挥“五老”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有效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的发生,连日来,贵阳市修文县关工委组织“五老”志愿者开展防溺水巡塘专项行动
2025-08-14 20:08:00
权威发布丨节气交替之际,这份中医养生指南请收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8月14日,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鲁医健康说”——筑牢健康防线·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5-08-14 19:18:00
有一种生活叫黔西南|一碗羊肉粉,地道“酱香”味
“老板,这是我的粉吧?”身体前倾,双手微举,手指触碰到瓷碗边缘的瞬间,陈娅忍不住说了声,“哇,这个好烫。”8月13日上午
2025-08-14 19:3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雁峰谈子宫腺肌症,中医帮你“缓解疼痛”
刘雁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为京城四大名医萧龙友之嫡孙女首都国医名师肖承悰教授学术继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
2025-08-14 16:08:00
突然感冒发热、嗓子疼?当心“续命空调”变成“健康刺客”
近期,不少人出现发热、嗓子疼,咳嗽以及全身肌肉疼痛等感冒症状。在炎热的伏天,当人们将注意力放在防暑降温上时,在冬春季更为常见的感冒却在夏天频频出现
2025-08-14 11:52:00
北京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任加峰医生:下雨就关节痛?壮医认为可能是天、地、人三气断联了
任加峰副主任医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医经筋疗法”第五代传承人,师承经筋泰斗黄敬伟之嫡传人黄艺教授,从医30余年,擅长运用“非遗壮医经筋疗法”手势手法
2025-08-13 14:14:00
青少年抑郁:别让“隐形的痛”困住青春
当15岁的小林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连续一周拒绝上学时,妈妈第一次意识到,孩子口中的“没意思”或许不只是青春期的叛逆。近年来
2025-08-13 14:26:00
抗组胺药被列入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近期,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为进一步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工作,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
2025-08-13 14:2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乔占兵:肿瘤是不治之症吗?
乔占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进修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长期从事肿瘤的医疗
2025-08-13 15:15:00
便秘自救指南:摆脱泻药依赖 10款缓解便秘产品深度解析
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工厂”和“排毒器官”,它的健康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便秘问题却困扰着众多现代人,据统计,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4
2025-08-13 16:50:00
立秋食养正当时:燕安居以鲜燕窝诠释节气里的温润守护
时光流转,转眼间已到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不仅预示着夏去秋来,更承载着"阳消阴长"的养生智慧。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渐收
2025-08-13 17:06:00
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绿A冻龄虾青素为延缓衰老“加码”
在当下外卖平台激战正酣、高油高糖外卖屡屡引发公众血糖焦虑的背景下,营养学专家给出了一份科学“抗老食谱”: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
2025-08-13 17:07:00
美食争霸赛来了,德州鲜味虾肴出战,快给家乡味道投一票!
山东虾味江湖,风云再起!“虾”路相逢·山东虾味鲜美食争霸赛即将火热开赛!8月14日—17日德州鲜味虾肴将携运河之畔的鲜美精髓强势出征!此刻每一票都是让德州风味“燃”爆全场的燎原星
2025-08-13 18:00:00
健康问太和 | 骨科机器人助力微创手术 破解跟骨骨折治疗难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跟骨,俗称“脚后跟”,是足部最大的一块跗骨,也是人体负重和行走的重要支撑。当受到强大外力冲击时
2025-08-13 20:10:00
11个月女婴确诊先天巨结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帮其解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梅董昱近日,一名家长抱着孩子走进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小儿外科的诊室。“医生,我们孩子一直便秘
2025-08-13 23: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