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儿童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29 20:10:00 来源:阿宅社会

5月28日消息(记者蒙健)孩子健康成长是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科学合理和安全营养饮食,是家长们的重要话题。如何让小朋友们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吃得科学,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海南省食品安全办特发布儿童节饮食安全消费提示。

一、注重儿童营养均衡

父母为孩子选购食品时,应到正规商超或市场,不要买来历不明或过期的食品,应仔细辨认食品类别,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优先选择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品,并妥善保管购物凭证。

家长为儿童准备的一日三餐应以谷类为主,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可以适量吃一些鱼、禽、蛋、瘦肉。烹饪方式多选择蒸、煮、炖、煨等,避免吃没熟的食物。如生吃瓜果、蔬菜,要注意洗净后再吃。对预包装食品,家长打开包装后,要细心看护小朋友注意卫生、尽快吃完,同时注意不要一次吃太多。

二、少吃零食和冷饮

给儿童选购零食时,应优先选择正餐中不容易吃到且新鲜的零食,如时令水果、坚果等。小朋友尽量不要吃高盐、高糖、高油等不利于健康的零食,避免吃重口味和刺激性的零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零食不可代替正餐,不要在临近正餐和临睡前吃零食。如果儿童活动量较少,家长要控制孩子吃零食的量,保持吃动平衡。

炎炎夏日,儿童爱吃冷饮,家长们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能一次吃太多,过量食用会影响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会使消化道的温度降低过大,造成消化不良,甚至造成对消化道的伤害;二是不要在空腹时、正餐后,或剧烈运动后马上吃;三是不要吃冷饮后马上喝热水,以免刺激胃黏膜血管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甚至引发腹泻或咽部疼痛等。还有些小朋友爱喝各种饮料,需要注意的是,喝饮料不能替代饮水,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多喝水的习惯。

家长们要注意,由于吞咽等身体机能发育还不完善,小朋友吃颗粒状、果冻状和鱼类以及那些小巧、圆形、带核的水果,比如樱桃、龙眼、葡萄等要谨慎,防止发生呛入气管或噎住喉咙等危险;吃黏性较大的食品,比如粽子等,要先切成小块,以防止黏在喉咙上引发危险;不吃使神经兴奋的食品或饮料。要记住:小朋友禁止接触含酒精的食品或饮品!

三、外出饮食留意安全

大自然是儿童成长的摇篮,是最生动的教科书。小朋友们对颜色、形态多样的野花、野果、野蘑菇等,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但如果随意采摘并误食,可能引起中毒等严重后果。家长事先要教育孩子,不能随便采摘和食用。出门游玩前,最好为孩子准备好专用保温水瓶或水壶。同时,预备一些坚果、饼干、牛肉干、水果等,以备不时之需。

外出吃饭要选择食品卫生等级较高、食品安全条件较好、设施齐全的餐厅,再看看有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实施“明厨亮灶”的餐厅是不错的选择。提倡使用公筷公勺,鼓励分餐,还可以帮助小朋友掌握正确使用碗筷方法,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同时,家长要照顾好儿童,不要让小朋友们在餐厅内乱跑、嬉戏、打闹,避免摔倒或烫伤,并减少接触公共设施,保持个人卫生。

四、优惠促销花样多理性消费勿冲动

“六一”期间,众多商家以各种方式吸引消费者,打折、满减、赠送活动层出不穷,家长应保持理性,不要轻易被各类促销活动所诱惑。面对“盲盒”、预付卡等各种新兴活动,家长需谨慎下单、多加留意。

路边的蘑菇不要随便采!海南发布提示

夏秋季节,野生菌菇资源丰富,但却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5月28日,海南省食品安全办发布预防野生蘑菇中毒消费提示,提醒广大群众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避免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故。

据介绍,我国野生蘑菇广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蘑菇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但毒蘑菇也达4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

目前,还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学方法,依据民间流传的“经验”,并不能保证避免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而发生中毒。所以在户外踏春郊游,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同。野生蘑菇中毒的表现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肾衰竭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肠中毒型较为普遍,肝脏损害型致死人数较多。一般误食毒蘑菇后,最短可以在10分钟、最长在6至12小时后发病。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中毒症状,要马上催吐,并立即送医。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生产经营者在加工、售卖野生蘑菇时,应做到不采集、不加工、不经营不认识的蘑菇,要确保在加工、经营的蘑菇中,没有混入有毒蘑菇。否则,要承担相应的经济与法律责任。

同时还要求,在野生蘑菇采食期,产菇和有采食野生蘑菇习惯地区的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广而告之公众,不要随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同时,根据各地误食毒蘑菇中毒特点,结合气温、湿度、降雨量等因素,在蘑菇成熟期前进行预警预报,及时发布风险警示或消费提示。在发生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地方,建议竖立附有毒蘑菇照片的警示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9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贵州人注意!“蘑界刺客”出没,远离“舌尖上的冒险”
...别方法,均无科学依据,不可轻信。食用野生蘑菇?九个注意事项要记牢1.不随意采摘、买卖、进食不熟悉的菌类;2.不吃过小野生蘑菇,幼小形态难识别,易混杂有毒种类;3.不采食“头上
2025-06-22 00:02:00
【天眼问医】过年饮酒莫贪杯,这些事项要注意
春节期间,酒,作为文化与情感的载体,以其独特的韵味,为春节增添了一抹不可多得的醇香。然而,过量饮酒导致的健康问题也随之增多。为此,记者采访了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治
2025-02-02 02:21:00
医生忠告:这几种鱼早该被“拉黑”了,多吃对身体有害无利
...重金属含量较低;同时,注意不要频繁食用大型食肉鱼;注意事项: 孕妇和儿童应尽量避免食用可能含有高汞的鱼类;养殖鱼类的抗生素问题问题二: 养殖鱼类中抗生素的使用是否普遍?对人体
2024-06-06 22:26:00
云南一女子深夜求助:警察叔叔救救我
...用野生蘑菇吃菌后如有不适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治疗注意事项1、食用野生菌时注意不能吃太多,避免微量毒素积累导致出现中毒症状。也不能吃杂菌,避免在加工过程中会混合产生毒素。2、
2023-10-09 20:22:00
在摄取硒时,需要谨慎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
...液中,长时间煮熟也可能导致硒的损失。(四)补充硒的注意事项1.硒的适量摄入与过量风险:适量摄入硒对健康有益,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硒中毒。建议在推荐的摄入量范围内补充硒。2.特殊
2023-11-24 06:25:00
狐大医 | 吃前必看!春季野菜遍地,哪些暗藏“致命危机”?
...体内可能含有皂苷类成分,表示它可能有毒。食用野菜的注意事项1、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摘。对于不熟悉或不认识的野菜,千万不要随意采摘,避免误食有毒植物。2、尽量选择正规市场购买。目
2025-04-04 08:50:00
食话食说 | 野菌致幻有多炸裂?吃菌还需防“小人”
...重要,玩梗之余,还是要学会辨别食用菌并掌握好食用的注意事项。最后,附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发布的《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
2023-10-10 16:36:00
头部血管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那发现后应该注意些什么?
...,引起畸形,如果破溃或治疗不当会留下疤痕等后遗症。注意事项01、勤给孩子修剪指甲,避免孩子指甲过长,抓破瘤体,导致出血感染,留下疤痕。02、在给孩子擦拭患处时,注意不要用毛巾
2023-11-03 17:02:00
火锅季来了 请看清楚这些消费提示
...,比如酸奶、现磨豆浆等,解辣肠胃更舒适。3、食用的注意事项:食物生熟分开摆放,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交叉污染;食物不宜太烫,避免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要晾至温热后再食用;就餐时间不
2023-10-18 11: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美国归侨艺术家宝松作品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8月1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主办的“越海归鸿——美国归侨艺术家宝松作品展”
2025-08-02 20:29:00
“胜利与和平”主题创作陶瓷艺术展在北京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创作陶瓷艺术展”
2025-08-02 20:29:00
最新进展!广西防城港市政府称亮证女司机身份已查清,结果将统一对外发布。
2025-08-02 20:31:00
8月2日上午,大山深处的兴隆县六道河镇南台村,一位孕妇将要生产,然而部分路段泥泞难行。武警承德支队战士们使用担架把孕妇平稳抬到山下的救护车内。
2025-08-02 21:35:00
吉达电力蹚淤泥、战高温,4天抢亮2000户灯火。网友:泥水里抢亮,这速度里全是汗水啊!
2025-08-02 21:45:00
阜南义工驰援北京市密云区受灾乡镇
大皖新闻讯 “我们总共捐款20466元,用于购买救灾物资,6名义工给受灾两乡镇送去救灾物资。”8月2日,阜南义工协会有关人员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08-02 22:57:00
今日辟谣(2025年8月1日)
2025年8月1日辟谣:发布传播虚假“警情通报”,网警出击依法查处 详情:近日,网上接连出现3起发布虚假“警情通报”的恶性造谣传谣案件
2025-08-02 22:53:00
【多彩新论】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是该管管了
近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要求网站平台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严禁无资质账号发布专业内容及变相广告
2025-08-02 21:45:00
71岁的他硬核宠妻 8年来带着瘫痪妻子自驾游全国
“我是一个农民,给不了她好的生活,但是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给她一个好心情。”这是71岁宝鸡老人李栋的话,朴实无华又让人感动
2025-08-02 21:10:00
鲁网8月1日讯 (记者 张明振 通讯员 司桂静)电信网络诈骗,如同潜伏在生活中的“隐形陷阱”,时刻威胁着我们的财产安全与生活安宁
2025-08-02 10:02:00
近日,“全球青年多维对话·新疆行”活动代表团走进中国新疆。来自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埃及、伊朗、摩洛哥、突尼斯、尼泊尔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5名青年代表
2025-08-02 10:59:00
七旬老人修屋顶扭伤被困,淄博消防紧急救援
山东省气象台7月31日6点继续发布台风蓝色和暴雨蓝色预警:受“竹节草”影响,淄博部分地区将有大雨或暴雨。收到预警信息后
2025-08-02 11:54:00
菏泽:爱心耀星河 志愿启新章
大众网记者 王奉国 菏泽报道在菏泽,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总有一些人默默践行着善良与奉献,用点滴行动汇聚成温暖的力量,改变着他人的生活
2025-08-02 12:12:00
认准这个标志 电子坐便器选购指南来了!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健康家电的需求日益强烈,电子坐便器受到消费者青睐,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市场监管总局已经把电子坐便器纳入CCC认证管理
2025-08-02 12:50:00
“麻烦不要断章取义好吗?”伊能静发文
今早,#伊能静说秦昊很少回家#冲上热搜。有网友发微博称伊能静在近期直播中自曝秦昊很少回家,和女儿的记忆太少了。今天中午
2025-08-02 1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