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萧何、张良和韩信三个人里面,最受刘邦信任的人是谁
我们知道,汉初有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用刘邦自己的话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更多
韩信被杀后,张良、萧何是如何自救的
“汉初三杰”,指的是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建立西汉的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所以有天下者何?”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抚民,给饷馈,不绝...……更多
吕后设计要杀韩信,为何张良袖手旁观不愿意救他
...邦在当上皇帝之后,以前他身边那么多的谋士武将,比如韩信、张良等,都应该飞黄腾达。尤其是韩信,他是带兵能手,从那时候很多的战争就可以看的出来他在军事上的能力,这就足够肯定韩信。而韩信一开始并不是刘邦麾下...……更多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他们的结局如何?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刘邦在取得天下的时候,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大意是,论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论安慰百姓,处理事务,我不如萧何;论用兵如神我不如韩信,由此可以看出三人的重要性。但是,为什...……更多
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刘邦得知死讯后为何高兴
...,他就毫不犹豫的和刘邦并肩作战,和项羽同归于尽。而韩信,一开始跟随项羽,了解项羽虽然号称“暴君”,但骨子里还是个“妇人之仁”,做不了什么大事,就投靠了刘邦。正是萧何察觉到了韩信的不凡,不仅高歌一曲《萧...……更多
所以有人劝韩信背叛刘邦,韩信根本不听,因为在那个时代,刘邦满足了韩信的所有需求,韩信也愿意跟着刘邦,更愿意被刘邦驾驭。再比如张良,张良的需求是什么?张良的需求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反秦。张良是秦始皇时期...……更多
刘邦论功行赏,为何把毫无军功的萧何排在第一
...冠群臣,声施后世”。那么萧何的功绩到底如何呢?对比韩信曹参的战功赫赫,张良的运筹帷幄,萧何主管后勤的功绩确实有那么一点不明显,但是刘邦在论功欣赏时,却力排众议的将萧何定在第一位。终究是因为“功狗”易寻...……更多
众所周知,“汉初三杰”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另外还有汉初三大名将之说。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更多
萧何、韩信和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三人追随刘邦多年,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功劳之大,已经盖过刘邦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光辉。一个臣子功劳比皇帝还要大,能赏赐给他什么?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是皇位,另外一个就是棺...……更多
刘邦为什么能成功呢?我们一块来看看刘邦的用人之道
...呢?我们一块来看看刘邦的用人之道。刘邦曾经悠闲地和韩信谈论各位将军才能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刘邦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刘邦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更多
萧何:汉朝的开国功臣与刘邦的重要助手
...苦,四出物色人才,帮刘邦扩充实力。他先后引荐了张良、韩信等天下英雄。张良谋略远胜项羽,屡屡帮助刘邦化险为夷;韩信则以神鬼莫测的军事天赋,为刘邦训练出一支支精锐部队。可以说,没有萧何的推荐,就没有日后的张良定计...……更多
韩信惨遭吕后处死,他临死前撂下的狠话,为何让刘邦脊背发凉?
刘邦多次向韩信保证:大将军你放心,没有人敢杀你,我封你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铁不死、见人不死;韩信见众人都听到了,便安心上班,殊不知自己已经危在旦夕。没多久,年纪很大的刘邦便去御驾亲征了,在出发之前...……更多
张良选择退隐是为了避祸,他究竟惹了什么祸?
...曹参、周勃、灌婴这些人,都是手握重兵的,不过他们与韩信、彭越、英布等不一样,没有想过造反,也没有这方面的表现,所以刘邦没有忌惮过他们,还让他们当高官。萧何、陈平虽然不带兵,但是位高权重。虽然位高权重,...……更多
萧何为何能在刘邦的开国功臣里位列第1
...与权力。这也成为日后权谋政治的一面不为人知的悲哀。韩信百万军马助刘邦扭转战局刘邦起初面对项羽常常陷入苦战。因为刘邦手下将领不擅用兵,难以和项羽抗衡。淮阴侯韩信归顺刘邦后,刘邦军力大增。这为刘邦最终击败...……更多
汉初三杰的终局:韩信的荣耀与悲剧
...邦保证后勤补给,张良运筹帷幄,为刘邦提供诸多良策,韩信领兵作战,为刘邦征战天下。可以说汉朝能成功建立,这三个人功不可没,尤其是韩信,相对于其他两人的“低调”,屡战屡胜的韩信可谓出尽风头,历经百战,打下...……更多
韩信被杀真是吕雉自作主张吗
...汉基业,张良为刘邦谋划的地方很多,如鸿门宴脱险,如韩信要齐王之权,再如暗渡陈仓等等,汉初三杰的作用刘邦点评的很到位:运筹策帷帐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不如韩信。张...……更多
汉初三杰,为何只有韩信被除掉
大汉军神韩信被杀,令人惋惜!但是谁让他自己作死呢韩信被杀,无非是兔死狗烹、过河拆桥,这也是许多人黑刘邦的“罪证”之一。许多人为韩信鸣不平,觉得他死得冤枉,可现实真是这样的吗?韩信被诛,是因为谋反,证...……更多
刘邦建汉除了萧何张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立功
...领刘邦趁着夜色走西门逃出荥阳城。第四计:点醒刘邦。韩信破齐,自封齐王。派使者通报刘邦,刘邦大怒,想破口大骂韩信,而“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稳住韩信,为其建功。第五计:智擒韩信。汉高祖六年,有人告韩信...……更多
在汉元年之前,韩信确实没有打过什么仗,也没有什么捂都捂不住的军事才能显现出来。但在投入到刘邦阵营之后,韩信却一再受到了刘邦的一帮老班底的举荐,先是夏侯婴,而后是萧何。萧何表现得更为奇葩,怒骂刘邦错失...……更多
刘邦非常满意地点点头,朝堂上重重地表扬了萧何的大局观。下朝回到家的萧何想着刚刚的一幕,后怕不已,心想:幸亏幕僚提醒,咱们这个皇帝猜忌心深重,我差一点就犯大错了!此后,萧何尽全力辅佐刘邦,纵然卷入过政治...……更多
慧眼识才,奠定大汉江山:萧何的卓越才智与胆识
...乱世中脱颖而出,在功臣荟萃的年代里独占鳌头?本以为韩信、张良这样的天之骄子,必定高居榜首。却不想军功赫赫的韩信屈居二十余位,谋士张良更是排在六十多位之后,西汉开国之初竟是以一个小小县官出身的萧何位列各...……更多
区区一个小兵,韩信凭什么拜大将军
...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统军作战,我不如韩信”。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刘邦对于自己能吃几碗饭是有自知之明的。刘邦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小小的亭长,成为九五至尊,就是因为他敢于放权!善于管人!精于识人!...……更多
张良和韩信等人为什么死心塌地为刘邦效命
...通,他武功不如项羽,谋略不及张良,领兵打仗更比不上韩信,但他为何可以让张良、韩信们死心塌地为他效命,并最终打败项羽,博得天下呢?能够说得益于他的用人方略。《史记》中的刘邦有点无赖相,这主要是由于刘邦出...……更多
...边的人才帮助刘邦争霸天下的大功臣有三个,他们分别为韩信、张良、萧何,没有这三人,刘邦想要得到天下,无异于痴人说梦。韩信,汉初名将,秦末农民起义之时,投军于项梁大军之中,项梁死后,又继续追随项羽,但没有...……更多
韩信、张良和萧何为大汉江山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各司其职各显其能,但把他们放在其他的乱世,也就未必管用了。任何创业成功的人都离不开团队协作,而团队协作的核心,在于核心领导人。韩信、张良和萧何能发...……更多
刘邦、项羽、张良、萧何、韩信的早年经历与时代背景
刘邦、项羽、张良、萧何、韩信都不是秦人,可是当秦始皇灭楚并统一六国时,他们为何不站出来帮助自己的母国呢?当时他们都在打瞌睡吗?公元前231年,秦始皇拉开统一六国的战争,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12年后...……更多
张良为何能幸免于刘邦的屠刀?
在刘邦众多的开国功臣中,韩信善战,萧何善筹(筹措军需),张良善谋。韩信南征北战,给刘邦打下了大片国土;萧何在后方积极筹措,给前线源源不断接济军需;张良则运筹帷幄之中,让刘邦能最终决胜千里之外。那么,...……更多
韩信学萧何的办法,自污来躲避刘邦的猜忌。他不仅躲不掉吕后萧何设计杀他,反而会严重加深刘邦对韩信的猜忌。刘邦生出杀韩信的想法的关键,不是因韩信形象的好坏与否,而是韩信与生俱来的优势以及后天树立起来的优...……更多
韩信被刘邦杀死,萧何是怎么活下来的?
...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萧何、韩信、张良是“汉初三杰”,他们三人帮助刘邦平定天下,让刘邦登基称帝。如果没有他们三个人,刘...……更多
韩信之死背后的主谋到底是谁
在历史上,韩信是个投机主义者!他先随项梁,后投项羽,再归刘邦,一生都在追逐功名利禄。所以,其死因在其自身,念头起于刘邦,执行者却是吕雉!韩信扭曲的“价值观”是身亡的肇因众所皆知,韩信曾受“胯下之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芈月可以毫不犹豫地杀死陪伴了自己三十余年的义渠王,以及自己跟义渠王所生的两个儿子,就足见芈月并非一个贪婪情爱,荒废大政之人
2024-06-29 14:30:00
历史上的曹叡继位后,将太后封为太皇太后。其实将他身边的所有的亲人都追封了一个遍。曹叡在位时期指挥了司马懿,曹真等人。防御了来自各国的多次讨伐
2024-06-29 15:21:00
秦始皇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王立群的说法对吗?
秦始皇嬴政是第一位使用皇帝称号的中国君主,被誉为“千古一帝”。然而,关于他的身世之谜,一直以来都是历史爱好者的讨论热点
2024-06-29 16:08:00
曾国藩处世五字真言,让你三十岁以后再起波澜
鸦片战争后的中华受尽万千屈辱,以晚清四臣之首曾国藩为代表的朝堂政要,控制着满清朝政和中国历史的走向。四臣在后世或多或少都有争议点
2024-06-29 16:21:00
介绍几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古代工艺
奇,技,淫,巧虽然略显贬义,是说原理巧妙却没有大作用的艺术品,但是古代有些发明确实令人震撼,水晶杯、编钟、铜车马、震天雷
2024-06-29 16:58:00
进忠去世前,撑着最后一口气留下扳倒炩妃
电视剧如懿传的故事可以说特别精彩了。结果如懿后来因为乾隆在江南巡游之时,跟江南歌妓有所往来,可是如懿劝了他好几次,乾隆都没听她的话
2024-06-29 16:59:00
为何说因为李白,高力士被丑化了千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天才总是有轻狂的资本。毕竟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有次奉命作诗,喝高的李白借机让大太监高力士为他脱靴
2024-06-29 17:01:00
清朝妃嫔带这个护甲套的用处到底是什么呢
看过清宫影视剧的人想必都见过皇帝的妃子手上都带有长长的护甲套,好像我们现代女生做的指甲,但却又比做的指甲更加夸张,更加纤长精致
2024-06-29 17:02:00
焦大为宁国府老太爷出生入死,为什么没得到优待
《红楼梦》的故事背景虽然是阶级分明的封建社会,但是其中的主子大都不会独断专行,下人也不会唯唯诺诺,例如袭人、晴雯敢与宝玉闹脾气
2024-06-29 17:02:00
“正大光明”匾的背后,藏着清王朝什么的秘密
撰文:王昊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01.1656年,是顺治十三年,六月,被战火毁坏的乾清宫重修竣工,指派官员祭告完天地
2024-06-29 17:04:00
金钏,一个烈性女子最后的倔强
对于金钏跳井自杀的原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她为什么死也要死在贾府呢?即使被赶出去也不用自杀,但是这个傻女孩却选择死在贾府
2024-06-29 17:05:00
长坂坡之战若张飞没有及时出现,赵云还能够冲出去吗
长坂坡之战,赵云遭到曹营九大猛将追击,幸亏跑得快,且有张飞帮忙阻拦敌军,最终才得以成功脱险,令人称叹。那么问题来了,要是赵云被许褚
2024-06-29 17:06:00
是归还荆州,还是讨伐东吴,刘备如何抉择
刘备和诸葛亮一相见,就引发了著名的《隆中对》。这个《隆中对》,被刘备集团奉为圭臬,成为他们争夺天下的方案。但是,在这个方案里
2024-06-29 17:07:00
东北原本有二十个省,如何变成“东北三省”的
东北地区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自古以来都被边疆少数民族侵扰或占领。自从大清入关后,在1907年设立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后
2024-06-29 17:08:00
清帝国灭亡前夕,大清军队军服走向西化了吗
80代的观众一定都曾在一部《千秋家国梦》里看到,剧中讲述了豪门世家许氏的转折与转折,故事情节饱满,从家庭的变化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由清到清
2024-06-29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