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韩信没出入战场怎么会深得刘邦信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7 18:07: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汉元年之前,韩信确实没有打过什么仗,也没有什么捂都捂不住的军事才能显现出来。但在投入到刘邦阵营之后,韩信却一再受到了刘邦的一帮老班底的举荐,先是夏侯婴,而后是萧何。

萧何表现得更为奇葩,怒骂刘邦错失了韩信这样的“奇才”的同时,亲自出马追回了已经逃离刘邦阵营的韩信,并恳请刘邦委任韩信为统帅全部汉军的大将军。

韩信的军事才能由此被展现出来。以一人之力,打下了西汉的三分之二的领土,助刘邦坐上了皇位。

这不得不让人惊叹萧何的识人之明。同时,也让人生出疑问,萧何是如何堪破韩信身负惊天奇才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然而,关于萧何如何堪破韩信的潜力,史书记载得很是笼统。

只是说韩信受到了夏侯婴举荐给刘邦之后,刘邦当即委任了韩信为治粟都尉。由此,韩信与主管军需粮草的萧何成了上下级的关系。二人遂有了言语上以及业务上往来。

仅仅是因为交谈,萧何就看到了韩信拥有的潜力和才力。

后因刘邦被封王于巴蜀又与项羽不和,而其军中多数是关东子弟的原因,不断有人逃离刘邦阵营,有崩溃的迹象。韩信在此时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决定脱离刘邦阵营,趁乱逃走另谋出路。

这才有了萧何追韩信的故事发生,也因为萧何的追,才让韩信有了出头之日。

也就是说,萧何只是与韩信交谈后,便认定了韩信的才能。

这不禁让人疑问,究竟韩信身上有什么东西使得萧何下了定论?或者说韩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动了萧何的全部注意力?那么,如果找到萧何的注意力所在,就可以反推出萧何为什么会知道韩信是将帅之才!

前面已经说过,韩信是由于夏侯婴的推荐先是见到了刘邦,成为了治粟都尉后,然后归于萧何管辖的。

这里就会引发一个小问题,夏侯婴为什么要推荐本属于不同阵营的韩信呢?

韩信从项羽军营逃离后,加入到了刘邦阵营之中,归于夏侯婴管辖。

夏侯婴最为擅长的不是与人打交道,而是与马匹打交道。

他在刘邦阵营中,所担任的职务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一直是太仆。也就是替刘邦管理车马和骑兵。

由于当时天下大乱,再加上马镫没有被发明,车兵和骑兵的地位是处于步兵之下的,多数的时候是作为通信兵、情报兵来使用的。有时候也会参战,基本上是车兵对车兵,骑兵对骑兵,或单独、协同步兵出兵骚扰对方的粮道。

对于刘邦来说,众多的情报比车骑兵参战更重要。

夏侯婴的注意力自然也多集中在了这一点上,这也造就了他十分长于情报分析。

韩信有一次随军出战,犯下了大罪,即将被处斩。也就是在此时,韩信一句话就将自己从刀口下救了下来。(信乃仰视,適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不仅如此,夏侯婴还将韩信封为上宾与之恳谈,发现了韩信的一些非同寻常的地方,推荐给了刘邦,刘邦这才将韩信从一个持戟的士兵提拔为官员。

至于韩信究竟怎么打动的夏侯婴,没有细说。不过至少可以看出,韩信有三个方面的长处。一胆子大有欲望。二口才好。三有见识。在情报接收和处理上有独特的见解,为夏侯婴所赏识;或是对于车兵骑兵的运用上,以及与步兵的协同上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或是韩信在项羽身边担任持戟的侍卫时,学习或总结了项羽在骑兵上的优劣点。但从刘邦任命韩信治粟都尉来看的话,韩信所总结的恰恰是夏侯婴以及夏侯婴所在的这支情报部门,所不擅长的袭扰粮道方面的战法和防御方法。

而这些又恰恰是后方主管军需的萧何最为关心的问题。

如何才能将前线部队所急需的物资,快速安全地送到前线?

关于这一点萧何作为主管,自然会百思而求其解。

萧何是从三点上来解决,也是他注意力集中的地方。

一,人事关系的处理上

萧何和刘邦关系得以亲近,是在沛县的时候。每次刘邦押运服徭役的人员时,别人赠送刘邦三千钱,独萧何赠送刘邦五千钱作为来回路费。

刘邦当时只是一介亭长,有人说是负责治安的治安队队长。不论刘邦这个亭长具体负责什么事务,刘邦在萧何获得治理收税赋上被评定为秦国第一,是提供了帮助的。

也就是说,萧何对下属的做法,相对来说很是温和,善于运用手中有限的资源,投资未来。这在萧何临终前,留给子孙的遗言,最为明显。

二,对地理位置熟悉

汉元年,刘邦在张良的辅佐下,率着一群弱军迫降了秦国。

大军开进咸阳,一干武将做的是,直奔库房,抢夺财宝。拥进宫殿,争抢女人。

刘邦当时也是看花了眼,打定主意就住在宫内,享受美酒美食美器美女。

幸亏刘邦的连襟樊哙的劝谏,刘邦才打消了心思。

萧何则是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三,了解刘邦及其属下的状态

汉五年,刘邦称帝,大封功臣。但在功劳位次的排序问题上出现了争执。最后刘邦听从他人的建议,将萧何定为了双第一。而后将张良韩信萧何并称为人杰,后人称为“汉初三杰”。

而在汉元年的时候,刘邦困于巴蜀之中,身边不断有人越境逃离。张良远在韩国,陈平还在为项羽效忠。

周勃灌婴夏侯婴樊哙等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包括刘邦萧何本人。

军心基本涣散。

唯有萧何知晓韩信有口才,有实力改变这一局面,向刘邦再次推荐了韩信,使得刘邦有了反抗项羽的心思。

到了汉五年,萧何与一干功臣因位次功劳排第一闹矛盾的时候。

萧何却极为短视的与功臣自行认定的第一曹参发生了矛盾,甚至发展成互相敌视的地步。

为此,刘邦特意将曹参调到了齐王刘肥之下当差。

可见,萧何是很了解刘邦的行事准则的。

而刘邦在某种程度上与韩信颇为相似。

韩信常挎着一柄剑,展现自己的身份。

刘邦喜爱戴一顶自制的竹制长帽招摇过市。

刘邦在军事上无师自通,韩信在军事上天赋异禀。

韩信埋葬双亲在高岗上,彰显志向。

刘邦在咸阳看到出行的秦始皇,定下了未来的方向。

总之,萧何通过交谈和接触从各方面了解了韩信,又从自己的经验上肯定了韩信,觉得韩信绝非寻常人可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最开始的时候是说韩信的,说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他打赢了很多仗,帮助刘邦夺得天下,被后人誉为“兵仙”,几千来年,几乎
2024-06-01 09:27:00
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刘邦集团崛起的起点,刘邦被封为汉王后,从长安来到汉中的南郑,一路翻山越岭,数十位将领逃走。韩信认为萧何、夏侯婴肯定多次在刘邦面前推荐自己了,但是刘邦仍然不
2024-06-10 21:23:00
韩信的死与萧何有关系吗
“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这是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在有的人看来,萧何计杀韩信的做法让人不耻,认为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而有的人却认为萧何
2023-05-28 11:04:00
韩信要怎样做才能不被处死
韩信的作死,始于要挟刘邦封王。《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
2024-07-15 19:05:00
刘邦身边人才很多,萧何为什么看重韩信?
韩信和和萧何我们都很了解。他们为西汉的建立,立下过巨大的功劳,且给我们还留下了不少的历史故事,其中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是经典的一个。可是刘邦身边的人才有很多,萧何为什么会如此看重韩信
2023-05-15 21:51:00
汉初时期:韩信与萧何的功劳比较
在中国历史上,汉初三杰——韩信、萧何与张良,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政治智慧和策略指导,为刘邦建立大汉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韩信与萧何的功劳尤为突出,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了卓
2024-02-27 07:18:00
萧何从没上过战场却号称大汉第一功臣?看他做的事就懂了
...候萧何作为刘邦的心腹,他为刘邦找来了一个人才,就是韩信。当时韩信在刘邦手下郁郁不得志,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人。但是萧何发现了他有带兵之能,绝对可以成为刘邦手下的第一大将。 这个
2023-06-01 05:45:00
韩信死后,萧何为何让人骂了上千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成功离不开萧何的帮助,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没有萧何的力荐,就不会有汉朝的大将军。不过,韩信被吕后杀后,萧何对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却让后人痛骂他
2024-10-16 12:36:00
为何小小的丰沛出了萧何曹参樊哙周勃这么多优质人才
...说到自己重用了三个天才:一个是谋神张良,一个是战神韩信,一个是政神萧何。这三个天才都为刘邦所用,所以刘邦能成功,那么这三个天才为什么会为刘邦所用呢?首先,因为刘邦是伯乐,能够
2024-07-15 20: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