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慧眼识才,奠定大汉江山:萧何的卓越才智与胆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6 09:08:00 来源:戏说三国

什么样的人,才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在功臣荟萃的年代里独占鳌头?

本以为韩信、张良这样的天之骄子,必定高居榜首。却不想军功赫赫的韩信屈居二十余位,谋士张良更是排在六十多位之后,西汉开国之初竟是以一个小小县官出身的萧何位列各路英雄之上。

看似平平无奇的萧何,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他又是如何一步步从平凡走到辉煌的呢?

慧眼识才,奠定大汉江山:萧何的卓越才智与胆识

逆转局面的慧眼识才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已经席卷各地,秦朝死亡已经指日可待。此时的萧何还只是一个小县官,隶属在积弱的秦王朝之下。项羽在淮南起兵,韩信便投靠了项羽。屡次献计不被采纳的韩信,在项羽手下不过是一个郎中将。而刘邦攻入咸阳,被推举为汉王,任命时年仅二十四岁的萧何为相国之职。

本不相识的两人,却因缘际会在漫天风沙中相遇。数次深入交谈下,萧何敏锐地认出韩信绝非平常之才。回朝后,他多次向刘邦举荐韩信,但刘邦并未重视。

正当萧何为刘邦的短视忧心忡忡时,却接到韩信准备离开的消息。他没有丝毫迟疑,冒着夜色里可能遭遇的危险,马不停蹄地独自一人去追。马刺划破冷风,疾驰间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刘邦要是错过这样一个人才,后果不堪设想。

慧眼识才,奠定大汉江山:萧何的卓越才智与胆识

而当刘邦得知时,只觉得年轻的相国过于莽撞。等萧何满面风尘地归来,刘邦勃然大怒:“他只是个萍水相逢的韩信,值得你如此冒险吗!”

萧何稳稳地跪在地上,以他略显稚气的声线开口道:“大王,臣认为韩信绝对是个天生的良才,若能留下他为大王效力,必将成就大事。臣不顾一切也在所不惜,望大王三思!”刘邦沉吟片刻,最终鉴于萧何的判断从未出错过,决定给韩信一个机会。

而此后韩信给出的汉中决战策略,直接改变了楚汉形势,使刘邦从战局的困境中死里逃生。功高震主的韩信最终难逃一死,但没有萧何的慧眼识才,就再无后来的种种可能。

慧眼识才,奠定大汉江山:萧何的卓越才智与胆识

坐镇关中扭转乾坤

在韩信的汉中决战策略获得大捷后,刘邦决定迁都离前线更远的栎阳。然汉军经此一役,早已丧失元气。如果选择在此时继续深入楚地,势必难以为继。于是,他留下了身为宰相的萧何坐镇关中。面对刚经历长期战乱的领地,萧何迅速整顿了秩序,出台法规,安抚百姓,发放土地,以解决军粮问题。

与此同时,他整理了秦朝留下的文书,并在安排政务的间隙着手编撰律书。短短几月时间里,他就以雷厉风行之势,治理出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后方基地。而与此同时,前方的刘邦已在与项羽你死我活的拉锯战中节节败退,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遭遇惨败,仅余十几骑逃回荥阳。

慧眼识才,奠定大汉江山:萧何的卓越才智与胆识

此时的汉军,可以说是强弩之末。年轻力壮的士兵早已战死沙场,全军上下只剩下老弱残兵。刘邦心力交瘁,自己都准备与家小逃亡。然而就在此时,后方传来噩耗:原本空虚的关中竟然又源源不断地传来援军!

原来在刘邦溃败的消息传来后,萧何立即行动,从老人孤儿中征召了一支拼死队伍。他日夜兼程地赶来增援,这才保住了刘邦的最后一线生机。之后,在刘邦反败为胜的战役中,每每粮草不继,也都是萧何不远千里,紧急调配补给。最终刘邦得以在战争中日益壮大,直至最终击败项羽,建立汉朝江山。

而此时的萧何,不过才三十出头。无论军事还是政治上的才干,都已初步展露。他何尝不是一员大将,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慧眼识才,奠定大汉江山:萧何的卓越才智与胆识

稳健隐忍化险为夷

萧何与同为汉初名臣的张良一样,都有着稳重隐忍的个性。张良年轻时曾计划刺杀秦王,但最终在桥上圯遇黄石公而放弃。“圯上之会”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自此,他才理解真正的忍耐必须忍到底。只有做到绝对隐忍,才能成就大事业。

而萧何在这方面却要更为内敛稳健。他步步为营,从不轻举妄动。刘邦曾多次误会他越权,他也从未急于解释。即使权责被削,他也默默承担其他工作,从不怨言。刘邦数次怀疑他谋反,想要灭口,最后也都被他一一化解。一次,刘邦假意离开许久,突然返回并直入萧何的宅第。

慧眼识才,奠定大汉江山:萧何的卓越才智与胆识

刘邦上前抢过萧何手中的竹简。竹简上赫然写着“君德纲常兼济物,功成后位当加尊”。“这是臣讲之处士所言,臣无他意。”萧何并无惶恐,“君上仁德,功业已成,当加尊崇以示田天。臣过失在未详说说明。”

刘邦这才冷静下来,相信了萧何的解释。

一次次地化险为夷,萧何才得以始终稳固地站在权力中心。正因如此,在功臣辈出的汉初群雄当中,他才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出人头地。

慧眼识才,奠定大汉江山:萧何的卓越才智与胆识

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

建国之初,刘邦按照各位群臣的功劳对其进行封赏。此时的刘邦权势已稳,回忆起征战沙场时的种种艰辛。最终,他下定决心破格提拔以萧何为首,而将韩信、张良等战功卓著的武将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

因为他明白,正如成语所说“功劳簿上无未见之处,人心路上到处碰壁”,军功再大的猛将,也比不上识人待人到家的谋士。开国之初,正是需要这样通达人性,深谙政事之人来稳固人心,推行法制,使汉王朝日渐繁荣富强。而当功成身退的萧何面对着历史长河,也确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慧眼识才,奠定大汉江山:萧何的卓越才智与胆识

结语

他并不畏惧死亡,但恐惧一生平庸。他渴望在有生之年里,以自己的双手书写历史。

虽然他不及韩信勇猛,不如张良智谋,但有一颗普世价值的心,足以点亮前行的道路。有一股隐忍执着的劲头,足以让他一往无前。

而如今,他终于可以心满意足地放下了。所有忍辱负重都没有白费,他确确实实地见证了这个国家的诞生与成长。

这已是,人世间最宏大的志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萧何灭韩信3族后,韩信的3岁幼子结局怎么样?
...想方设法地削弱武将的权力。汉高祖刘邦亦是如此,依托萧何的聪明才智,将猛将“韩信”收于麾下。汉朝建立后,刘邦忌惮韩信的势力,便开始削弱韩信。韩信心有不甘,联合陈豨叛乱,后在萧何
2023-06-26 11:31:00
韩信惨遭吕后杀害,死前撂下一句狠话,让刘邦得知后坐立不宁
...的惊心往事——功臣韩信,汉朝的“兵仙”,竟被吕后与萧何联手设计,最终命丧宫中。而在他倒下之时,留下的一句狠话让刘邦彻夜难眠,仿佛韩信死后仍在暗暗控诉。功臣韩信:从街头小子到大
2024-11-03 09:30:00
韩信、张良和萧何为大汉江山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各司其职各显其能,但把他们放在其他的乱世,也就未必管用了。任何创业成功的人都离不开团队协作,而团队协作的核心,在于核心领导人。
2024-05-06 19:13:00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他们的结局如何?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刘邦在取得天下的时候,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大意是,论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论安慰百姓,处理事务,我不如萧何;论用兵如神我不如韩信,由此可以看出三人
2023-01-08 21:17:00
萧何贪污自保获取刘邦信任,600多年后子孙夺刘氏江山
萧何是汉朝开国功臣之一,他以其过人的智慧和谋略,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王朝,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经历过君王的猜忌、百姓的诽谤、亲友的背叛等种种
2023-09-23 11:20:00
刘邦论功行赏,为何把毫无军功的萧何排在第一
萧何,西汉开国功臣,官至相国,萧何的一生,为汉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司马迁称他“位冠群臣,声施后世”。那么萧何的功绩到底如何呢?对比韩信曹参的战功赫赫,张良的运筹帷幄,萧
2024-04-25 20:55:00
小兵献给刘邦3条妙计,稳固汉朝400年江山
...作,他渴望得到猛士,为他镇守四方!在刘邦称帝之前,萧何、韩信、张良是刘邦的心腹,哥仨帮助刘邦打下了天下。刘邦称帝之后,哥仨死的死,走的走,最终都散了。刘邦为了镇守天下,就开始
2023-01-27 14:56:00
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筑高台拜将,换来的确是大汉数百年的江山
...拔了他,但是刘邦仍然没有发现他有什么才能。 韩信同萧何曾多次交谈,萧何非常赏识韩信的才能,多次向汉王举荐韩信。后来刘邦军中有数十名将领选择了逃跑,韩信见在汉王军中仍然不受重
2024-02-23 16:23:00
聊聊汉初三杰之首萧何
...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贡献。其中,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就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第一功臣,被誉为“汉初三杰”之首。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萧何的背景。萧何是沛
2024-10-18 20: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