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我国科学家揭秘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隆升气候史
青藏高原东南部是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的交互作用区,构造复杂,拥有险峻的高山峡谷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和亚洲气候演变的关键区域。12月1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更多
破解“藏地密码”(书里书外)
本文转自:长沙晚报“青藏高原来了科考队”丛书/杨丰美 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22年6月朱敏20世纪5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以下简称“青藏科考”)事业随着祖国迅猛发展的脚步而发展。从无人禁区到原始森林,从巍峨...……更多
2022-12-20 04:13密码
啥叫“双核型”变化?科学研究揭示亚洲高山区降水变化特征与成因
...国外相关科研机构合作,揭示了引起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亚洲高山区夏季降水“双核型”变化以及未来喜马拉雅降水变化拐点的驱动因子和动力机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更多
多支科考队正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 一起探秘地球“第三极”
来源:极目新闻2017年8月,我国正式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这段时间,多支中国科学院科考团队仍在青藏高原开展科学考察。创新之源、启航新篇,今天我们就跟着青藏科考来探秘地球“第三极”。 从今年7...……更多
喜马拉雅山区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支撑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发展
...峰站”)位于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围绕我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科技需求,致力于地球“第三极”复杂地形山地大气过程和环境变化研究。珠峰站以气候变化下青...……更多
在青藏高原上有两个主要的本地民族,分别是羌族和藏族。在古代文献中,羌族和藏族统称为“羌”,按照汉文意思就是“牧羊人”。在语言学上有一个“汉藏同源”的理论,也就是汉族和藏族、羌族的语言同出一源。到了分...……更多
肩扛“国家责” 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
...快抢占科技制高点讲述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陈发虎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本报通讯员 王艺璇 刘晓倩《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01日 03版)陈发虎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更多
...统边界”。那么中国古代的传统边界线都在哪里呢?一,青藏高原和印度次大陆的边界线——喜马拉雅山要定义传统边界,就必须首先定义“中国”。这里的“中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原王朝,而是中原王朝和周边民族政权一...……更多
聚焦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第二次青藏科考推动成果落地转化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宁9月15日电(祁增蓓)“青藏高原是全球瞩目的生态高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而青海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我们急需借助科...……更多
人类诞生的时间又提前啦?!
...是,美国、欧洲的国际科考队纷至沓来,在东亚和南亚的青藏高原周围地区,寻找更古老的人类遗骸。1932年,美国耶鲁大学刘易斯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区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腊玛古猿。但后来研究发现,腊玛...……更多
... 脱畅《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06日 10版)“同学们去过青藏高原吗?”看着台下青年学子面面相觑的样子,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笑着“解围”,“去一趟,确实不容易”。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更多
地球正处在五大气候“临界点”触发边缘,或触发“级联效应”
...层的大范围融化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非常严重了。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冻土层融化现象也已经十分严重。近年来,一些科学家还提出了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可能存在一个新的临界点。过去50年来,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冰川面积退缩...……更多
...2023年1月23日至2月15日),东亚冬季风强度总体偏强,除青藏高原和云南外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全国降水整体偏少,华东中部和青藏高原部分地区有雨雪天气过程。降水预测: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更多
站在巅峰的科学追问:卓奥友峰科考看点几何?为何选择它?
...揭示亚洲水塔冰冻圈变化过程和机理,为亚洲水塔保护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支撑。”姚檀栋说。约6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在板块的碰撞挤压中隆起。这座依旧处于剧烈变化中的年轻高原,仍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中...……更多
魏达:气候变暖导致的干旱严重影响高原植被
...气候事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有重要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为例,过去几十年暖湿化气候对高寒植被整体利好。但是,气候变暖也导致干旱事件发生。在2015年和2022年,我们在科考中均发现干旱事件严重影响当地植被的生...……更多
《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
...间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每单元细分为若干亚型。其一,青藏高原。突出特点是高寒,空气稀薄,是亚洲主要河流的源头,号称“亚洲水塔”。其周边由高山环绕,有江河与其相通,河流切割高山形成峡谷,水流湍急,蕴藏丰富...……更多
...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办,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专题承办,云南省植物学会、《植物多样性(英文)》(Plant Diversity)编辑部和云...……更多
中国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主体已向东生长300公里
...、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科研人员提出青藏高原东向生长新模式,解决了国内外学术关于青藏高原东向生长驱动机制的难题。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地学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据介绍,青...……更多
我国科考队首次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开展综合科学考察
...组、1个保障支撑小组的120多名科考队员参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卓奥友峰科考现场总指挥安宝晟介绍,科考活动将围绕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碳循环、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等重...……更多
曾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91岁的他仍情系青藏高原
...从横断山脉到阿里高原他带着科考队员几乎用脚步丈量了青藏高原全境获得数以万计的第一手科学资料填补了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空白总台《吾家吾国》春节档专访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讲述他的科研故...……更多
姚檀栋院士走进中国园林博物馆开讲“第二次青藏科考”
...童 实习生吴雨珊)6月20日,中国园林博物馆邀请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进行了一场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是科学界科考界与园林界的一次跨界。专题讲座现场(主办方供...……更多
青藏高原碳与气候变化监测联盟正式成立
...中新网西宁8月8日电 (记者 孙睿)8月8日,全球大气本底与青藏高原大数据应用中心科创平台成立大会暨青藏高原碳与气候变化监测联盟成立仪式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图为仪式现场。金泉才 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最...……更多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碳封存能力年增114万吨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近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马耀明研究员等联合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更多
...平均海拔3000米,常年植被稀疏,含氧量更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成员、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马永贵说。“海拔不是影响高原缺氧的唯一因素。”我国自然地理学专家、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对记者...……更多
...流“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实践与思考。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敏感区。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不仅有...……更多
...值出现在今年11月至明年1月。预计今年冬季,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地区可能发生低温雪灾,供暖用能需求可能高于历史同期,并出现阶段性用能峰值。南方地区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华中南部、华东南部、华南北部...……更多
...人(O-M122)形成,地点在滇缅。大约3万年前,古羌人向青藏高原进发。大约在2万年前,古羌人在青海分裂,出现了华夏人的祖先(O-M134出现),开始向黄河流域挺进,并逐渐取代这里的早期人类。因此,在山顶洞人、田园洞人...……更多
情暖高原 爱播教育
...育的新征程。“从一名教育学家的角度来说,史校长深知青藏高原教育发展的薄弱之处,这些薄弱之处解决与否关系到高原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初心与使命。对一名地理学家而言,青藏高原是地理学研究的高地...……更多
记者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罗天祥研究员等在青藏高原中部念青唐古拉山北坡的西藏纳木错高寒湖泊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立了红外增温和自动增雨控制实验平台。通过监测2013...……更多
中国加大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物多样性和物种密度下降趋势更加明显,这些科学监测为青藏高原植物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他说。筑牢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一直是中国政府的关切。中国长期积极致力推动全球气候谈判,以身作则践行相关减...……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上海一小区空中布满150根飞线,为何商务楼的网线接在居民区?
最近,家住上海市宝山区大华二村的陈先生向“新闻坊”反映称,小区不久前刚做好美丽家园建设,如今环境十分整洁——可美中不足的是
2024-05-31 10:33:00
本文转自:新乡日报本报讯 连日来,我市打击犯罪不手软,守护平安不停歇,主动出击,深入摸排,多点发力,严厉打击关乎民生的侵财犯罪
2024-05-31 10:34:00
本文转自:新乡日报本报讯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魏明哲)记者日前获悉,为满足2024届中高考应考学生用证需求,确保其顺利参加考试
2024-05-31 10:34:00
本文转自:新乡日报本报讯 “警察同志,我家小孩从公园里的‘淘气堡’上摔下来了,左胳膊现在不能动了,帮帮我们吧。”5月26日傍晚
2024-05-31 10:34:00
又闹大!12岁男孩玩游戏时偷偷花掉父母80万,网友的评论区炸锅了
为何充值游戏不限额?我们去取钱就限额?近日,四川省宜宾市,一个12岁的男孩,在妈妈睡着时,偷偷用妈妈的手机玩游戏,在游戏里充值了80多万
2024-05-31 10:34:00
本文转自:新乡日报本报讯 “没花一分钱,就把我的病给治好了,我在家想了几天,觉得得送个锦旗感谢范医生......”5月23日
2024-05-31 10:35:00
笑不活了!好“腚”在山东真是又长见识了,网友的评论笑死我了
拉萨大舞台,没有“铁腚”你别来!我做梦都没想到,山东济宁竟然有直达拉萨的大巴!济宁到拉萨跨越半个中国,全程3445公里
2024-05-31 10:35:00
基础教育如何融入科学教育?不一定要高大上,更应该脚踏实地
5月29日晚,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瞿志军(右)和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琰(中)做客2024第二十一届上海教育博览会教育大直播
2024-05-31 10:35:00
13岁女孩将2岁女童从17楼推下,警方通报
近日,江西九江吴女士反映,两岁女儿秦秦被邻居女孩从17楼窗户扔下。5月30日,都昌县公安局发布通报,26日17时许,谭某某(女
2024-05-31 10:35:00
笑麻了!别穿黄色衣服远离“草莓印”,我差点笑死在网友的评论区
新华社的一则建议:尽量别穿黄色和绿色衣服出门。这与我们生活中的的一位“不速之客”——蓟马有关。蓟马对黄色和绿色情有独钟
2024-05-31 10:36:00
笑不活了!小孩哥一番话把打工人说破防了,网友的评论笑死我了
世道变了,现在的小孩哥都不想长大了?我们小时候可都盼望着长大!当大人有什么好处?最想做什么?近日,长沙某地铁内,一位博主询问身边的一群孩子
2024-05-31 10:36:00
刷新最小年龄纪录,上海医生为7岁女孩植入2.0版最小心脏起搏器
5月29日,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吴立群团队,在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的瑞金海南医院
2024-05-31 10:36:00
上海消保委实测35款儿童饰品:18款存安全隐患,1款增塑剂超标
DIY手链珠串、创意咕卡贴纸……中小学生的“社交密码”,产品质量安全吗?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是每位家长最关心的问题。5月30日
2024-05-31 10:36:00
笑不活了!北方晚上真的关路灯?网友:来个北方朋友,这是真的?
当北方的朋友早早就睡下时,南方的“老表们”才刚刚开始他们的夜生活。这是北方的晚上九点。而在南方,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南方的“个别企业”还调整上班时间到早上10点
2024-05-31 10:37:00
除了垃圾桶,临期食品还能去哪儿
近年来,“剩食盲盒”渐入公众视野。所谓“剩食盲盒”,是指商家采用盲盒的形式,将临近过期或当日未售出的食品低价出售。快要过期的食物常与廉价
2024-05-31 10: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