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多支科考队正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 一起探秘地球“第三极”
来源:极目新闻2017年8月,我国正式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这段时间,多支中国科学院科考团队仍在青藏高原开展科学考察。创新之源、启航新篇,今天我们就跟着青藏科考来探秘地球“第三极”。 从今年7...……更多
...流“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实践与思考。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敏感区。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不仅有...……更多
... 脱畅《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06日 10版)“同学们去过青藏高原吗?”看着台下青年学子面面相觑的样子,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笑着“解围”,“去一趟,确实不容易”。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更多
...样性保护研究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泛第三极地区以青藏高原为核心,涵盖东亚、南亚、中亚和中东欧等地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和密集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建立合作,必...……更多
破解“藏地密码”(书里书外)
本文转自:长沙晚报“青藏高原来了科考队”丛书/杨丰美 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22年6月朱敏20世纪5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以下简称“青藏科考”)事业随着祖国迅猛发展的脚步而发展。从无人禁区到原始森林,从巍峨...……更多
2022-12-20 04:13密码
守护青藏高原这片“净土”
...■本报记者 韩扬眉 见习记者 王一鸣新春佳节,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仪器设备与实验试剂之间,副研究员董慧科正小心翼翼地在一堆沙石碎粒里寻找一些东西,...……更多
...成因类型、沉积环境分析、河流泥沙搬运过程等调查,对青藏高原南部的地质演化历史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并指出,雅鲁藏布江的形成与演化与印度和欧亚大陆新生代碰撞以来的地质演化息息相关。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质...……更多
站在巅峰的科学追问:卓奥友峰科考看点几何?为何选择它?
...揭示亚洲水塔冰冻圈变化过程和机理,为亚洲水塔保护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支撑。”姚檀栋说。约6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在板块的碰撞挤压中隆起。这座依旧处于剧烈变化中的年轻高原,仍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中...……更多
...顶气象站将实时数据传回大本营指挥帐篷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赵华标向指挥部报告:卓奥友峰峰顶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成功。此前,科考队员在海拔4950米、5700米、6450米、7100米处成功架设了4座自动气象站,至...……更多
卓奥友峰科考:希望解密高原生理适应机制
...对象,开展急进高原人群生理适应性数据采集和调查,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向山而行、勇攀高峰。朱彤院士和团队成员在卓奥友峰科考中肩负哪些使命?与此前的珠峰科考有何关联、又有何区别?...……更多
曾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91岁的他仍情系青藏高原
...从横断山脉到阿里高原他带着科考队员几乎用脚步丈量了青藏高原全境获得数以万计的第一手科学资料填补了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空白总台《吾家吾国》春节档专访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讲述他的科研故...……更多
青藏高原新发现:3000年前奶制品消费证据
...木林县共塘遗址检测到3000年前奶类残留物,这一发现是青藏高原早期奶制品消费的证据。共塘遗址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支流湘曲的左岸,海拔约4000米,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新发现的人类活动遗迹。研究团队对共塘...……更多
...下来。”卓奥友峰极高海拔综合科考队队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徐柏青说。徐柏青介绍,从9月下旬开始,科考队员在卓奥友峰海拔6450米、7100米和8200米的位置先后钻取了冰芯、采集了雪冰样品。采集的雪冰样品...……更多
一字说科考丨向山而行,勇攀高峰!
...这是我国科考队首次登顶珠峰以外的8000米以上高峰也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实施后第一次综合性科考活动跟着动图前往科考现场 2022年和2023年我国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连续两年组织实施“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创造了多项科...……更多
9.51.2米!珠峰顶部积雪厚度测出来了
...面,黄线表示不同性质雪层的可能界面。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杨威研究员是珠峰峰顶雷达测厚项目的直接负责人,他表示,“雷达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积雪中的传播速度通常介于0.20—0.27nm/s。2005年中...……更多
从攀登到守护 国缘“登顶”珠峰见证科技新高度
...、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追问科学,奋勇攀登。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被科学界称作“天然实验室”。而珠峰及其附近地区则是其中一块亟待被科学认知的璞玉。此次科考活动,科考队员开展了峰顶...……更多
...国科学院大气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组成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队,在昆仑山之巅海拔5896米的卧龙岗布设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22日已正式建成。该站目前是整个昆仑山脉海拔最高的气象站点,其建成也意味着青藏高原北坡...……更多
我国科考队首次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开展综合科学考察
...组、1个保障支撑小组的120多名科考队员参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卓奥友峰科考现场总指挥安宝晟介绍,科考活动将围绕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碳循环、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等重...……更多
人类诞生的时间又提前啦?!
...是,美国、欧洲的国际科考队纷至沓来,在东亚和南亚的青藏高原周围地区,寻找更古老的人类遗骸。1932年,美国耶鲁大学刘易斯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区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腊玛古猿。但后来研究发现,腊玛...……更多
...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办,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专题承办,云南省植物学会、《植物多样性(英文)》(Plant Diversity)编辑部和云...……更多
...首个登上高原科考历史舞台的移动机器人。据介绍,针对青藏高原的高海拔、超低温、复杂地形ARIS-8848全面升级移动平台,并针对高原科考工作要求集成多种专业传感器,构成了高灵活性、高可靠性的智能设备。在2022年“巅峰...……更多
中国科学家在西藏定日、聂拉木发现鱼龙化石
...拉木县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古生物学重大发现,是继上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发现鱼龙化石之后,这类化石再一次被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及复原图2023年1月,中科院...……更多
多国科学家开展纳木错联合科考
...设备整备(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变化研究团队与德国、瑞士、英国、美国等多国科学家和钻探技术人员组成的联合科考队,在西藏纳木错开展科学考察活动。科研人员在纳木错...……更多
多功能综合动态地面车载观测试验完成
...合观测试验图/文张艺博本报讯 记者张艺博报道 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期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北京瑞蒙特公司联合开展了多功能综合动态地面车载观测科考试验。试验利用气象旋翼无人...……更多
姚檀栋院士走进中国园林博物馆开讲“第二次青藏科考”
...童 实习生吴雨珊)6月20日,中国园林博物馆邀请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进行了一场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是科学界科考界与园林界的一次跨界。专题讲座现场(主办方供...……更多
...可爱的亚洲象,避免了世界上濒危物种的灭亡;在遥远的青藏高原深处,青藏科考队为了探源青藏高原的地理气候变迁以及历史变化,奋斗多年,青丝都已变成了白发。他们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努力奋斗,付出了那么多血水、...……更多
...我国科考队首次登顶珠峰以外的8000米以上高峰,也是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实施后组织的首次综合性科考。 ……更多
中国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主体已向东生长300公里
...、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科研人员提出青藏高原东向生长新模式,解决了国内外学术关于青藏高原东向生长驱动机制的难题。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地学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据介绍,青...……更多
最新报告:地球三极冰盖冰川物质过去20年损失量超7.68万亿吨
...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1月5日在北京发布,其“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专题报告显示,南北极冰盖与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呈现损失状态,2001-2020年,南极冰盖、格陵兰冰盖(北极)和青藏高原冰...……更多
喜马拉雅山区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支撑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发展
...峰站”)位于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围绕我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科技需求,致力于地球“第三极”复杂地形山地大气过程和环境变化研究。珠峰站以气候变化下青...……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卫凌云邓露洁田诗雨这个初夏,不少人选择用帐篷搭建起自己的“诗和远方”,露营再度成为当下流行的休闲方式
2024-06-11 07:46:00
街头篮球赛点燃夏日激情
端午假期,南京高校街头篮球赛决赛在河西万达广场举办,吸引了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0所高校的近500人参赛。比赛采用3人制篮球赛
2024-06-11 07:47:00
南京举行红色文化进军营双拥慰问演出话剧《雨花台》倾情献演打动驻宁官兵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通讯员薛晶晖练红宁)6月7日,为厚植双拥情怀
2024-06-11 07:4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余梦迪轻轻一折,几片树叶在“南京工匠”、东方自然风花艺创始人倪志翔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他熟练地用牙签将它们一长一短固定在一起
2024-06-11 07:4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舟扬“人都到齐了吧?现在大家从这个方向往前走,预计一个多小时后进山。”6月9日上午9时,南京某环保公益活动发起人“山猫”背着两个大包和一个滑草板
2024-06-11 07:47:00
本文转自:法治网高薪急聘当诱饵虚假招聘骗钱财 教育部提醒毕业生求职需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本报记者 赵晨熙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
2024-06-11 08:00:00
街区逛市集
昨天,在浦口区林公堤街区,一场美食消费市集吸引众多市民在此逛街休闲,度过假期愉快时光。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中元摄
2024-06-11 07:46:00
沈阳通报“榴莲商贩缺斤短两”:退钱,取消经营资质
6月10日,“皇姑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2024年6月8日下午,皇姑区潭荆江市场管理方接到群众举报,称其在购买榴莲时
2024-06-11 07:58:00
价值10万元的名表4800元能买到?
本文转自:正义网他发现假冒奢侈品牌手表利润可观,便组建起产供销一条龙的犯罪团伙,制售的假表仿真度高达95%,堪称高仿手表中的“天花板”——价值10万元的名表4800元能买到?涉案假表
2024-06-11 08:05:00
体态僵硬,男子藏 50 台手机入境被海关查获
IT之家 6 月 10 日消息,据“海关发布”消息,6 月 6 日,拱北海关所属青茂海关查获一起旅客绑藏 50 台旧手机进境
2024-06-11 09:23:00
乐极生悲?高考结束冲出校门撞倒母亲,疑似后脑着地母亲肢体僵直
高考和端午撞到了一起,考生和妈妈也“撞”到了一起。随着最后一起停笔的铃声响起,考生们的高中生涯就此宣告终结。或许是太忘乎所以
2024-06-11 09:34:00
电商平台取消预售制度的第一个大促,快递业表现如何?今年的618大促与往年有些不同,自4月起,天猫、京东、快手等主流平台相继官宣取消预售
2024-06-11 09:34:00
1克燃料等于8吨石油!中国核聚变专利全球第一!
核聚变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能源解决方案,1克燃料释放的能量就相当于8吨石油,而且比核裂变更安全,燃料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一旦解决技术问题
2024-06-11 09:42:00
端午假期701.44万人游重庆 旅游收入达41.23亿元
端午小长假已结束。6月10日,来自重庆市文化旅游委消息,端午期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701.44万人次,同比增长9.5%
2024-06-11 09:42:00
NASA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窥探到两对巨大黑洞的碰撞
当宇宙中一对最神秘和最强大的物体相撞时会发生什么?天文学家正在美国宇航局硬件的帮助下观察正在进行的两次这样的碰撞。科学家们利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来追踪矮星系中的两对黑洞
2024-06-11 0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