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曾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91岁的他仍情系青藏高原
...从横断山脉到阿里高原他带着科考队员几乎用脚步丈量了青藏高原全境获得数以万计的第一手科学资料填补了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空白总台《吾家吾国》春节档专访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讲述他的科研故...……更多
卓奥友峰科考:希望解密高原生理适应机制
...对象,开展急进高原人群生理适应性数据采集和调查,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向山而行、勇攀高峰。朱彤院士和团队成员在卓奥友峰科考中肩负哪些使命?与此前的珠峰科考有何关联、又有何区别?...……更多
全球变暖 亚洲水塔正发生重大变化!第二次青藏科考揭开这些秘密→
...组织科考分队2600多队次,科考人员2.8万多人次开展覆盖青藏高原全域的科考。在成果发布会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代表科考队介绍了十大标志性进展。包括:阐释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系统性和特殊...……更多
...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产出一批世界级原创成果,推动我国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研究成为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排头兵。第二次青藏科考开展七年来,全体科考队员聚焦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瞄准青藏高原地球系统...……更多
...流“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实践与思考。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敏感区。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不仅有...……更多
...样性保护研究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泛第三极地区以青藏高原为核心,涵盖东亚、南亚、中亚和中东欧等地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和密集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建立合作,必...……更多
神奇的土地 光辉的事业
...是一本和孩子们谈科学的书,一本向小读者们展示神奇的青藏高原自然之美与门巴族生活风情的作品,更是一本献给科学家的礼赞之书。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倒叙的手法,叙事人达瓦顿珠也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之一。作品开始时,他...……更多
青藏高原竟是“空心”的?地下藏有巨大空间,高达10万平方公里
青藏高原之下竟然存在着一个比较神秘的地底空间,而且面积直接超越了三个台湾省,那么这个神秘的地下空间当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青藏高原的诞生是因为印度洋板块以及亚欧板块正畸之后形成的,其实这两个板...……更多
首次突破400米!我国大湖钻探探寻青藏高原自然密码
从青藏高原湖底沉积物取岩芯,看百万年来气候变幻。这场纳木错湖泊科考是突破,亦是见证。7月12日18时35分,水上钻探平台钻机轰鸣,卷扬机拉紧钢绳,高达14.3米的钻塔,将层层包裹的湖泊岩芯打捞出来。这是我国首次在青...……更多
...析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大气成分,如二氧化碳的含量。青藏高原冰芯研究国际合作成果丰硕今天早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朗尼·汤姆森,两位国际冰川学界的著...……更多
破解“藏地密码”(书里书外)
本文转自:长沙晚报“青藏高原来了科考队”丛书/杨丰美 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22年6月朱敏20世纪5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以下简称“青藏科考”)事业随着祖国迅猛发展的脚步而发展。从无人禁区到原始森林,从巍峨...……更多
2022-12-20 04:13密码
青藏高原新发现:3000年前奶制品消费证据
...木林县共塘遗址检测到3000年前奶类残留物,这一发现是青藏高原早期奶制品消费的证据。共塘遗址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支流湘曲的左岸,海拔约4000米,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新发现的人类活动遗迹。研究团队对共塘...……更多
守护青藏高原这片“净土”
...■本报记者 韩扬眉 见习记者 王一鸣新春佳节,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仪器设备与实验试剂之间,副研究员董慧科正小心翼翼地在一堆沙石碎粒里寻找一些东西,...……更多
深度达510.2米 我国湖泊钻探最深纪录刷新
...510.2米,再次刷新了我国湖泊钻探最深纪录。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拉萨与那曲两市之间,是西藏的第二大湖。湖面海拔4718米,最大水深约100米。此次科考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王君波表示:经过在钻...……更多
...达到408.2米,刷新了我国湖泊钻探最深纪录。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西藏的第二大湖。湖面海拔4718米,最大水深约100米。岩芯,是保存在湖底的沉积物,里面蕴含了丰富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包括一些重要的生物群落组成...……更多
...”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平18日向中新社记者讲述了科学家们,在西藏纳木错历时42天的探秘之旅。自2014年以来,科考队在青藏高原对面积超1平方千米的1400个湖泊进行...……更多
...国科学院大气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组成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队,在昆仑山之巅海拔5896米的卧龙岗布设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22日已正式建成。该站目前是整个昆仑山脉海拔最高的气象站点,其建成也意味着青藏高原北坡...……更多
多国科学家开展纳木错联合科考
...设备整备(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变化研究团队与德国、瑞士、英国、美国等多国科学家和钻探技术人员组成的联合科考队,在西藏纳木错开展科学考察活动。科研人员在纳木错...……更多
青藏两省区消防部门签订合作协议 共建高原应急救援体系
...性、关联性,在应对处置措施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加强青藏高原地区灭火救援协同合作,是推动青藏高原地区高质量发展、维护区域安全稳定的有力之举。图为青藏两省区消防部门签订合作协议。青海消防供图按照协议规定,...……更多
多功能综合动态地面车载观测试验完成
...合观测试验图/文张艺博本报讯 记者张艺博报道 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期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北京瑞蒙特公司联合开展了多功能综合动态地面车载观测科考试验。试验利用气象旋翼无人...……更多
中国科学家在西藏定日、聂拉木发现鱼龙化石
...拉木县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古生物学重大发现,是继上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发现鱼龙化石之后,这类化石再一次被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及复原图2023年1月,中科院...……更多
从攀登到守护 国缘“登顶”珠峰见证科技新高度
...、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追问科学,奋勇攀登。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被科学界称作“天然实验室”。而珠峰及其附近地区则是其中一块亟待被科学认知的璞玉。此次科考活动,科考队员开展了峰顶...……更多
陈宜瑜院士: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转自:人民网唐佳青藏高原一直是科学探索的前沿阵地以及国家布局的核心要点。长江源区域乃长江生命起始之处,其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富足,生态多样且功能显著。它不仅关联西藏筑牢国家关键生态安全屏障,左...……更多
挺进陆海更深处(2024年终系列报道·科技篇②)
...1400多米的钻探深度,取得近1000米长的有效岩芯,可用于青藏高原古气候学、湖泊古生态与演化等多学科研究,将为开展青藏高原过去百万年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提供新的科学证据。携手探秘爪哇海沟“奋斗者”号万米级载人...……更多
高原天路启迪成长心路(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是青藏铁路首任总设计师,他带领仅11人的勘测小组奔赴青藏高原,饿了啃冻馍、渴了喝冰水,写下数十万字的勘测报告。“庄心丹2004年病逝,很遗憾他没有看到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听完这个故事,许多孩子红了眼眶。榜样的...……更多
...成功范例。”“我们要以雪豹为典型代表,让更多人了解青藏高原,关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既有各省区协同协作、齐头并进的力量优势,同时也面临矛盾风险并存的艰巨挑战,保护雪豹任重而道远。”……10月23日,青藏...……更多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求解,相比经典计算机精确模拟的速度快1.8亿倍。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首次登顶卓奥友峰:我国具备了开展极高海拔综合科学考察的体系化能力卓奥友峰地处中国与尼泊尔边界、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海拔8201米,是世界第六...……更多
珠峰地区地气观测试验:青藏科考队员们全力以赴
中新网珠峰站8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当青藏高原上清晨的曙光照亮世界之巅时,开展珠峰地区首次水-热-碳通量航空观测试验的青藏科考队员们,便从扎营处起床,开启新一天忙碌的野外工作。聚焦“地球第三极”地气相互作用...……更多
一堂天路上的思政课
...首任总设计师,他带领仅11人的勘测小组奔赴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克服高原反应,饿了啃冻馍、渴了喝冰水,硬是靠耳听眼看脚量,亲笔写下数十万字的勘测报告,确定了进藏路线。“老人是2004年病逝的,很遗憾他没有看到...……更多
雪域远征尼泊尔:清朝军队为何可以在青藏高原上乘风破浪?
...的战例典范。对中国地理版图具有基本了解的人都知道,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从内地到西藏的人稍有不慎就会面临缺氧的风险,更别说长距离的急行军了。在古代中国的后勤装备条件下,清王朝的军队不仅在青藏高原...……更多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猫拿黄鼠狼当亲兄弟,黄鼠狼竟放大招,老鼠也是好汉喝酒吃辣椒?
标题:猫拿黄鼠狼当亲兄弟,黄鼠狼竟放大招,老鼠也是好汉喝酒吃辣椒?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猫和黄鼠狼在自然界中是天敌关系
2025-02-02 12:29:00
婚姻里有毒的男人,莫过于这4种!
好的婚姻治愈人,坏的婚姻却能将人逼疯。谁不想在婚姻里被疼爱、被呵护?可要是摊上一个有毒的男人,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能把人折磨得身心俱疲
2025-02-02 12:29:00
到了过年,兄弟姐妹一起吃顿饭就会明白,并不是一家人
家里有兄弟姐妹的人,都会知道:兄弟姐妹大了之后,不一定是一家人了。有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还可能有些不能化解的矛盾,等等。这些东西
2025-02-02 12:34:00
女人会不会和你发展关系,吃顿饭就知道
文丨桃小菁春风十里不如你,小菁在这里,等着你!遇到一个让自己心动的女人,很多男人都会主动发起进攻,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搞定
2025-02-02 12:36:00
60岁以后,别太累,一半知足,一半随意
人生一趟,不过百岁。有限的几十年的光景儿,在岁月的长河里只不过是短短一瞬间,稍纵即逝!从青丝到白发,我们觉得还没有好好的年轻几年呢
2025-02-02 12:42:00
猫有没有耳屎,需不需要给猫掏耳朵呢?
标题:猫有没有耳屎,需不需要给猫掏耳朵呢?在猫咪的世界里,它们以优雅的姿态和独立的性格赢得了无数人的爱戴。然而,关于猫咪的耳部护理
2025-02-02 12:46:00
猫妈妈们都很宝贝自己的孩子,捧在手里怕碰着,所以……
标题:猫妈妈们都很宝贝自己的孩子,捧在手里怕碰着,所以……在这个充满温情与细腻的世界里,猫妈妈们以她们独有的方式诠释着母爱的伟大
2025-02-02 12:59:00
猫妈妈怀孕爬窗台,用手护住肚子,像个孕妇一样!
标题:猫妈妈怀孕爬窗台,用手护住肚子,像个孕妇一样!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春日里,我有幸目睹了一幕温馨而奇妙的场景——一只怀孕的猫妈妈
2025-02-02 13:04:00
惊人的因果定律:不孝顺父母的人,根本没有好命
大多数人,都是重视孝顺这个词的。也会去主动孝顺父母。比如过年过节了,都会主动买东西给父母,包红包给他们。在日常生活里,也会记着父母
2025-02-02 13:20:00
猫猫酱的日常,如果不是偷拍你就不知道它们有多“多情”!
标题:猫猫酱的日常,如果不是偷拍你就不知道它们有多“多情”!在这个充满好奇与探索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一些不经意的瞬间所打动
2025-02-02 13:38:00
猫猫去世后,“身体”被改装成无人机,主人:它生前爱扑鸟
标题:猫猫去世后,“身体”被改装成无人机,主人:它生前爱扑鸟这位主人表示,他的猫咪生前非常喜欢追逐飞翔的鸟儿,总是能够展现出惊人的敏捷和活力
2025-02-02 13:43:00
猫妈见猫爸把自己的孩子吓坏了,猫妈一巴掌将猫爸按倒在地
标题:猫妈见猫爸把自己的孩子吓坏了,猫妈一巴掌将猫爸按倒在地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小区里的猫咪家族上演了一幕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
2025-02-02 13:50:00
猫爸发现小奶猫叫个不停,竟一口叼上扔进了饭盆,网友:真是亲爹
标题:猫爸发现小奶猫叫个不停,竟一口叼上扔进了饭盆,网友:真是亲爹在这个充满温情与趣味的互联网时代,一则关于猫咪家庭的趣事迅速走红网络
2025-02-02 14:01:00
年轻人过年回家,除了被七大姑八大姨问在哪工作、挣多少钱、有对象没。相亲,似乎也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有人带着父母的任务“赶鸭子上架”被拽去相亲
2025-02-02 16:40:00
【新春走基层】团圆了!贵州沿河八旬老人寻亲记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田燕)乙巳年大年初三,田茂波一家早早出了门,因为今天他们有很重要的事要办,那就是帮他的岳父钟兴国老人寻乡
2025-02-02 15: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