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珠峰地区地气观测试验:青藏科考队员们全力以赴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8-07 11:43:00 来源:缘之心

中新网珠峰站8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当青藏高原上清晨的曙光照亮世界之巅时,开展珠峰地区首次水-热-碳通量航空观测试验的青藏科考队员们,便从扎营处起床,开启新一天忙碌的野外工作。

聚焦“地球第三极”地气相互作用观测研究,这支来自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的科研团队,在海拔约4200米的试验场上分工协作、全力以赴。

必须在现场才放心

作为这次珠峰地区试验任务团队负责人,空天院遥感与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贾立研究员既要统筹、决策试验任务实施,还要考虑每位科考队员的工作、生活和情绪,在队员们眼里,学习工作上她是严厉的导师,生活上又是可亲可敬的长辈。每天,贾立研究员都要检查当天观测数据处理结果、考虑规划第二天航空观测的航线。

在观测现场,她要在试验场区指挥帐篷、无人机起降地、地基观测站和探空观测气球释放点等处风风火火来回穿梭,指导和协调科考队员开展试验工作。在试验场区田间地头碰到周边村庄围拢过来观看试验的青少年,她还抽空与孩子们科普互动,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根据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科学目标,贾立过去几年分别组织在敦煌、大理和格尔木等地的航空通量观测试验,每次都是全程在现场组织和协调,最长一次在野外连续工作两个多月。她说,航空观测安全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每天天气都有变化,经常需要调整观测计划,必须在现场才放心。

确保仪器不“带病”运行

空天院副研究员郑超磊是本次科考团队的副领队,负责地基试验任务的组织协调,包括地基试验数据采集、处理和后续分析等。他说,数据质量是所有观测试验的“生命”,保证观测数据可靠性是试验的重中之重。航空试验获取的是大区域网格式空间分布数据,然而受到天气、空域、续航等客观条件的影响,需要有地面观测的配合才能获得兼顾空间分布和时间连续的完整观测数据,同时地基观测也能为航空试验提供参考数据,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立体观测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试验区天气多变,尽管已经是七八月份,仍经常出现大风和冰雹等,对仪器设备观测造成影响。郑超磊每天最担心的是地基仪器设备的工作情况,因此飞行试验期间每天都要早中晚定期对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和质量进行检查,同时每次执行飞行任务前后都会远程查看地面观测设备的状态,确保观测仪器不“带病”运行。

珠峰地区地气观测试验:青藏科考队员们全力以赴

珠峰地区首次水-热-碳通量航空观测试验过程中,参与试验的青藏科考队员查看一处地基观测站科研仪器设备。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空天院助理研究员蒋敏负责地面土地覆盖和利用调查与制图、对外联络等,还要兼顾负责科考团队日常物资采购、队员们衣食住行保障等诸多方面工作,也因此被戏称为团队的“大内总管”。他指导学生科考队员使用无人机采集和制作土地利用数据样本,使用多源遥感数据制作试验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图。

在每日观测试验中,为全力保障各类无人机电池及相关试验仪器设备充电需求,蒋敏深入试验地周边村庄与农户商议,找到一个安全的充电处,既满足了充电需求,也最大程度达到节约目标。他说,与之前敦煌、大理、格尔木等地试验相比,这次珠峰试验地条件最为艰苦,也更加体会到野外观测试验的不容易。

无人机操控增添困难和考验

空天院博士生周丁旺、陈旧虽然年轻,但之前多次参与野外观测任务,既是“老”科考队员,也算得上青藏高原的“常客”。

周丁旺此次试验负责利用搭载热红外传感器的无人机获取试验区地表温度信息。他说,历经敦煌-大理-格尔木连续的青藏科考之后,这次来到珠峰试验区,真是件不容易的事,高原的空气稀薄,每次呼吸都像是在和自己的身体较劲;高原环境的严酷、气候的多变,给无人机操控增添很多困难和考验。从设定目标、规划航线到执行任务,时刻需要克服自身缺氧带来的疲惫,还要化解天气给无人机飞行带来的危险。

“这是我经历的最难的一次科考任务。”周丁旺称,这次科考虽然尚未结束,但已让他更加深刻体会到做科研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还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对科学追求的坚定信念。

陈旧在本次试验中负责利用无人机勘察试验区地表覆盖/利用情况,包括对试验区及周边区域冰川的调研,以及进行大气廓线观测。这是他第三次来到珠峰地区,从去年9月份试验前期的实地考察,到今年6月份架设地面观测仪器,再到现在珠峰地区地气观测试验,他全程参与,也从最初的畏惧高原到慢慢地适应和了解高原。

他说,与前两次不同,这次夏季青藏高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河谷中青稞遍布和油菜花盛开,山坡上也泛着绿色,季风带来的丰沛水汽和珠峰绒布冰川的融水,滋养了试验区这片沃土。

试验期间,陈旧还前往珠峰脚下绒布冰川实地考察,对冰川末端的表碛覆盖和冰湖有了直观认识,并感受到绒布河季节和日间径流的变化,这对他未来研究冰川变化具有启发意义。

全身心投入自觉乐在其中

珠峰地区试验团队中,空天院助理研究员陈琪婷、卢静和空天院博士生崔梦圆、硕士生刘嘉都是第一次上青藏高原科考,各自感受更是格外深刻。

陈琪婷每天都忙着分析航空观测数据,并协助团队负责人规划航线。她说,来到高原,辽阔壮观的景象尽收眼底,在这山河怀抱中,凡尘琐事、人生际遇仿佛已经消散。克服高反后,全心投身科学试验,验证先前所学,思考未来可能,自觉乐在其中。“科研之于我是美丽的偶遇,不问前路,踏实做事,如果能在热爱的领域有些许贡献,那便是人生幸事”。

主要从事地表水热通量遥感估算及应用研究的卢静表示,试验期间,深刻体会到珠峰地区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真正感受到“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天气现象。不过,这也是团队在此复杂条件下开展通量观测试验的意义所在,为地气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一手的科学观测数据,有望进一步提升遥感地表水热通量的估算研究水平。同时,参与过程中,她也深切体会到野外试验人员的艰辛与不易。

崔梦圆在本次试验任务中主要承担利用探空气球观测大气廓线工作。她说,当踏上珠峰这片神秘而壮丽的土地时,心中充满了敬畏和期待。试验过程中的艰苦不言而喻,但通过这次青藏科考试验,自己不仅对珠峰地区的地质结构、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且第一次参加野外观测就来到青藏高原,刘嘉在本次任务中也承担利用探空气球观测大气廓线,并负责每天的观测日志记录,还兼顾利用卫星遥感观测制作试验区的土地覆盖/利用图。他说,神秘的珠峰吸引人们不断探索,也让他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观测现象一一对应起来,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满足。

科考队员们表示,希望尽快顺利完成这次珠峰地区地气观测试验任务,期待尽早把相关研究成果论文写在祖国的青藏高原上。(完)【编辑:叶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首次!珠峰地区水热碳通量航空观测试验正式启动
...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组织开展的“青藏高原珠峰地区高寒环境复杂地表地气相互作用天-空-地立体协同观测试验”(以下简称“试验”)正式启动。这是在珠峰地区首次利用航空平
2024-08-05 09:45:00
青藏高原珠峰地区首次开展水热碳通量观测试验
8月1日,青藏高原珠峰地区高寒环境复杂地表地气相互作用天-空-地立体协同观测试验正式启动。这是青藏高原珠峰地区首次利用航空平台开展水热碳通量观测试验,将填补青藏高原珠峰地区“面尺
2024-08-04 00:00:00
我国建成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
...波辐射计观测网络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利用青藏高原及邻近周边地区的8个无线电探空站,组成了覆盖青藏高原西风、季风传输断面的大气立体观测网
2024-06-06 17:29:00
...转自:江西日报我国首次开展卓奥友峰极高海拔气象梯度观测在顶峰首次获取卓奥友峰冰芯和雪冰样品新华社拉萨10月3日电 (记者李华、陈尚才、田金文)固定钢丝绳索,安装风速风向传感器
2023-10-04 00:51:00
站在巅峰的科学追问:卓奥友峰科考看点几何?为何选择它?
...指挥安宝晟介绍,卓奥友峰地区的西风和季风协同作用比珠峰地区更加剧烈,是研究极高海拔西风和季风协同作用的理想区域。顶峰地形优势也是因素之一。站在海拔近5000米的卓奥友峰大本营
2023-10-01 21:09:00
多支科考队正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 一起探秘地球“第三极”
...臭氧和冰-气界面光化学过程等观测。结合“巅峰使命”珠峰地区的科学考察,为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对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影响寻找关键证据。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所
2023-07-19 14:40:00
喜马拉雅山区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支撑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发展
...物理等过程的长期定位监测和野外科学观测试验;构建了珠峰地区多时空、多手段、高精度、多要素一体化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平台,显著提升了青藏高原特别是珠峰地区的气象观测能力。
2023-12-14 16:08:00
...023年珠穆朗玛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正在西藏珠峰地区开展,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将继续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揭示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变化机
2023-05-23 07:34:00
亚洲水塔冰川总数超10万条!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还有这些发现→
...的第三极冰芯库第二次青藏科考建立了亚洲水塔冰川综合观测体系,包括36条冰川物质平衡、16条冰川融水径流和21条冰川气象观测体系,亚洲水塔的冰川变化观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展了珠
2025-03-21 10:4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观影《731》后 细菌战受害者亲属:电影里日军的恶行只是“冰山一角”
大皖新闻讯 “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9月19日,作为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的亲属,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馆长吴建平在观看了电影《731》后
2025-09-20 11:41:00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初秋晨光中,一群即将参加太马的跑者,沿着迎泽公园的塑胶步道,匀速而轻盈地迈着步子。他们已准备就绪
2025-09-20 07:24: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张宁摄制 实习记者 赵子健
2025-09-20 07:26:00
说好的话费没有返还,人也失联,李女士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市民反映参加充值返话费送手机活动感觉上当要退掉被“业务员”拉黑西安李女士今年41岁
2025-09-20 07:34:00
【天眼调查】半夜跑操扰民?时间规划不当?当事各方有话说!
近日,“天眼问政”栏目接到不少网友反映,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田园南路的溪南高中,近期,开始组织学生分早晚两个时间段进行跑操锻炼
2025-09-20 06:53:00
筑牢“防火墙”安心享保障——中国人寿岱岳区支公司金融知识宣传月聚焦保险网络安全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中国人寿岱岳区支公司的宣传人员走进乡村大集,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堂聚焦于保险领域的网络安全科普课。宣传人员重点围绕保险消费环节
2025-09-19 17:14:00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威海市文登区居民赵女士在转售2024年11月于老冯二手车购置的现代伊兰特轿车时,发现车辆存在双重猫腻——不仅里程数被大幅“下调”
2025-09-19 17:17:00
流感疫苗要不要“每年打”?天津怎么预约?一篇文章说清楚!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秋冬季节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有效措施。近日,包括天津在内,北京、上海
2025-09-19 17:17:00
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涉嫌违规失信 被暂停相关采购资格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因涉嫌违规失信,被暂停参加相关采购活动资格,引发信息产业及采购领域关注
2025-09-19 17:17:00
老人被骗购买十九万金条,民警及时出手帮其挽回损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赵杨 杨其峰近日,省城的刘女士遭遇电信诈骗,被人诱导购买了价值十九万元的金条,并准备邮寄给对方
2025-09-19 17:17:00
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开展“科学家精神润童心·追梦成长向未来”观影活动
鲁网9月19日讯为厚植学生科学情怀,传承科学家精神,近日,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科学家精神润童心·追梦成长向未来”观影活动
2025-09-19 17:19:00
蓝色车身配金色线条,这列“赛湖蓝”与“胡杨金”交织的豪华旅游列车,正载着旅客穿梭于新疆的雪山、草原与沙漠之间,重新定义着火车旅行的意义
2025-09-19 17:19:00
养老不离社区,银发生活更便利!9部门联合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
鲁网9月19日讯今后,您只需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到餐饮、医疗、养老、休闲等一站式服务。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2025-09-19 17:19:00
9月19日,西安市民杨先生通过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18日早上他带孩子前往西安市雁塔区杜城街道金地西沣公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时
2025-09-19 17:34:00
山东举行2025年自然灾害救灾救助应急演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民星9月19日上午,全省2025年自然灾害救灾救助应急演练在潍坊昌邑举行。省应急厅党委委员、副厅长
2025-09-19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