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中兴之梦:李适的雄心与挫折
...的他才初登大宝,正式成为李唐王朝的第十任君主。中年雄心勃勃,力促中兴气象也许是经历一场大的战乱后,那流离失所的大唐子民,那废弃在道路两旁的残垣断壁,甚至那带着鲜血,摇摇欲坠的残阳,都无时无刻地提醒着他...……更多
唐朝由盛转衰,难道真跟唐玄宗改年号有关?
...国号定为“开元”。从这个字眼里,便能看出李隆基是个雄心万丈的皇帝。但那是时,太平公主的政治势力非常强大,对李隆基皇位造成了很大威胁。因此,李隆基又颇费周折的利用政治手段,铲除了太平公主一党。从此,朝堂...……更多
安史之乱中的权力更迭:唐肃宗李亨的崛起与唐玄宗李隆基的退位
...事已高,又刚经历了“马嵬坡”之变,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雄心壮志,想当年,年轻时候的李隆基在平定韦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时,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壮志凌云,但是现如今,垂暮之年的李隆基已经失去了“上马平天下”的斗志,...……更多
盘点唐代10大有为之君
...暗通朱泚,自此之后,德宗便重视敛财,再无平定藩镇的雄心。即位初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重用杨炎,施行两税制。在"奉天之难"后,李适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在全国范围...……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亲征辽东:雄心壮志与挫折之痛
...说是对国土统一的责任感促使李世民发动了征东之战。他雄心勃勃,想收复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领土,值得赞许。况且,当时的高丽野心极大,已成为足以威胁唐王朝的势力。从这一方面来说,征东也是势在必行。另外,李世...……更多
庙号背后的故事:揭秘三位德宗皇帝的辉煌与陨落
...徒有宏图壮志,而不能实现救国兴邦。李适在遭受削藩的挫折以后,特别是由于引发了“奉天之难”,他对藩镇由强硬的武力转为姑息。李适对待藩镇态度的转变,使登基以来解决藩镇问题的大好形势和良好机遇,也转瞬即逝。...……更多
高仙芝撤到潼关后便被杀,李隆基破口大骂:竖子,真是徒有虚名
...法接受突然袭来的动乱、战争。这些丝毫不具备任何抵抗挫折和风险的“懦夫”被安禄山揭下繁华富庶的虚伪面纱后,恐慌,畏惧,袭遍全身。因此,在错误时间出现的高仙芝、封常清就成了李隆基眼中徒有虚名的竖子。而他的...……更多
聊聊大唐王朝的至暗时刻兵变马嵬坡
...涌的年代,公元757年,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时期。那时的大唐,虽已不复开元盛世的辉煌,但依然庞大而强盛。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打破了这表面的平静。李隆基,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皇帝,此刻却带着他的宠妃杨...……更多
重振大唐盛世:唐德宗李适与杨炎的权力博弈
...适任命了流放途中的大臣杨炎为宰相,试图通过改革重振大唐的辉煌。然而,杨炎在推行两税法、整顿国家财政税收的过程中,虽一度取得了一些成效,却最终因触怒唐德宗而遭到流放和赐死,成为历史的牺牲品。一、李适的治...……更多
李旦:被忽视的智慧之君,大唐王朝的幕后英雄
...,那是中国唯一一个女皇帝,再看看他儿子李隆基,那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似乎李隆基才是大唐最后一个皇帝。所以这么看李旦的话,他就显得比较没有分量了,不过如果你知道这辈子经历的事情,你一定会改变这...……更多
李林甫:权臣之路与帝国的覆灭
...行径,危害朝政。但是此时额唐玄宗造就没了开元初年的雄心壮志,如今就是一个只知道贪图享乐的昏庸帝王罢了。乃至于最后不仅没有罢免李林甫,反而是听从李林甫的诬陷,罢免了张九龄这样的贤才。任用李林甫、牛仙客这...……更多
杨贵妃与唐玄宗:一段爱情引发的王朝兴衰
...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辉煌。历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大唐最繁盛的时代——开元盛世,但这也是唐朝进入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因此有人也曾怀疑这位英明的帝王是不是变蠢了。发动政变,打造盛世唐朝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有...……更多
大唐王朝的鼎盛,离不开对战马的重视
...马3000匹,这是最初的全部战马班底。史书对此记载为“大唐接周隋乱离之后,承天下征战之弊,括残烬仅得牝牡三千”。 虽然数字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唐朝初期的战马数量仅仅几千匹。李渊、李世民的之处就在...……更多
大明宫见证了大唐帝国的兴盛和衰落,两个女人决定了大明宫的命运
...蜀地。公元881年,黄巢在大明宫称帝,实现了他落第时的雄心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公元883年,黄巢兵败退出长安,整个长安城被洗劫一空。官兵入城后,如出一辙,烧杀...……更多
“红杏出墙”的真正出处和含义你知道吗?
-混乱的唐朝-…吴融,唐代诗人,也是大唐走向灭亡的见证者,因为他过世后不久,李唐王朝也就成了历史的尘埃。所以今天,我们就借助吴融的故事来讲一讲唐朝的兴衰史。无论是在影视剧里,还是文学作品中,“大唐盛世”...……更多
杨贵妃为何会惨死马嵬坡?杨玉环的悲剧,其实就是李隆基造成的
大唐王朝,曾经是站在世界顶尖高峰、让诸国瞩目的盛世王朝。大唐盛世,曾繁花似锦、歌舞升平,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唐太宗李世民用贞观之治创建而来的坚实基础。而作为后世子孙的唐玄宗李隆基,更加是青出于蓝而胜于...……更多
李隆基能创造开元盛世是因为他有这2个优点
...。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清明,重用贤臣,励精图治,使得大唐社会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天下大治,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增多,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强盛繁荣、流芳百世的''开元盛世''...……更多
李隆基与上官婉儿:帝位与女权的冲突
公元710年7月,大唐神都洛阳,史上著名的“巾帼宰相”、风华绝代的一代才女上官婉儿被时为临淄王的李隆基一剑斩杀,就此香消玉殒。风华绝代的上官婉儿当时李隆基发动政变非常顺利,已成功帮助自己的父亲李旦夺得皇位...……更多
唐朝哪位公主野心太大被亲侄子所杀,落得凄惨下场
...频点头。眼看姚崇、宋璟的地位不保,李隆基,这位有着雄心壮志的皇子,决定以退为进。他上书李旦,弹劾姚崇、宋璟行事鲁莽,企图离间姑侄关系。李旦为了保持朝廷的平衡,最终决定将姚崇、宋璟外放为地方刺史。姚崇、...……更多
唐玄宗李隆基是如何夺取皇位的
...之和太子李显等人发动“神龙之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大唐江山才重归李氏之手。光复李唐在“神龙政变”的同一年,女皇武则天驾崩,她的儿媳韦皇后在经历过武周王朝后,对权力的贪欲不亚于武则天。为了当上皇帝,韦后...……更多
寿王李瑁为何没当上太子
...诏立忠王李玙为皇太子。这期间有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大唐王朝的皇太子之位是空缺的,这对于已经五十多岁的唐玄宗李隆基来说,是极不正常的情况,因为这李隆基之前,除了唐高祖李渊活了六十九岁,其他的皇帝都只活了...……更多
韦后专政、太平掌权,武周代唐的混乱局面,都是武则天造成的吗
...回皇城的李显,面对失而复得太子之位,早已没了曾经的雄心大志。若说曾经的他仅是无能,那么如今还得加上软弱。以至于再次登基之后,李显只能将自己成为皇帝的事实表现在封韦氏为后上面。他的出现,于朝臣而言无任何...……更多
...强大的唐王朝爆发了动其筋骨的“安史之乱”,这也成为大唐帝国从盛变衰的转折点,富庶的中原大地陷入8年战火,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饿殍千里,唐王朝也只能暂时迁都,以避祸患。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安史之乱的创...……更多
武惠妃有何魅力成为唐玄宗最爱的人?
...而武氏也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虽然经历过一系列的挫折。但打小经验让她变得性格乖巧,善于察言观色,她举手投足间仍然是大家闺秀的风范,且又会来事儿,很快引起皇上的注意。从这点来看,武氏颇得她的姑奶奶武媚...……更多
聊聊李隆基在年底改元开元与赵光义改元太平兴国的联系
...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的宣武门之变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在大唐王朝200多年的国祚当中通过政变造成政权更迭的次数无人能比。在武则天晚年虽然经过狄仁杰等大臣的规劝还政李唐,但是以张柬之为首的朝臣还是怕有反复发动神龙...……更多
奸相李林甫是怎么蒙蔽唐玄宗,使盛世唐朝走向衰败的?
...的混乱,就把明朝拉到了衰落的边缘。其次,他是一个比大唐还要强大的太监,为什么这么说?唐代的太监并非胡作非为,而是更加专制,以唐代第一太监李辅国为首,他在朝堂上大权独揽,对皇帝进行了打压。唐代的太监们,...……更多
宦官当权给唐朝带来了什么影响
...立初期,在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起努力之下,大唐王朝一举成为当时强盛的国家之一。随后在唐高宗李治的和武则天的统治下,虽然经历了一连串的宫廷政变,但是大唐王朝的总体发展也并没有拉下后腿。特别是在唐...……更多
揭秘寿王李瑁的无奈人生
...两人曾一起生活五年时间。寿王李瑁是一个存在感极低的大唐王爷,之所以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就是因为他是杨贵妃的前夫和唐明皇的儿子。从头到尾,他一直活在杨贵妃和唐明皇的故事里。李瑁他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武惠妃之...……更多
...活使李适深知安定的可贵,他登基以后,大有图强复兴的雄心壮志。即位之初,他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但是,李适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因...……更多
揭秘唐玄宗与太子李亨:互不信任的父子,最终相杀
...提出异议,也说明了唐玄宗在整个朝堂的绝对专权,至少大唐历代君主中已经空前绝后。不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赵丽妃出生太低,终究给自己惹了大麻烦。公元724年,由于唐玄宗的皇后王皇后无子嗣,于是废去皇后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