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具备投入使用条件。卫星以双星绕飞模式拍摄了全国多云多雨区以及部分国际多云多雨区,以双星跟飞模式拍摄了国内典型形变区,制作了各类图件372幅,生成了全国正射影像、部分多云多雨区的数字表面模型、典型形变区的形...……更多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与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7月25日,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两颗科研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两星投入使用后,将对大气环境与陆地生态系统开展监测,为建设美丽中国,有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更多
...谱综合观测卫星可谓“综合型选手”,具备全球全天时的陆地与大气高光谱综合探测能力。它通过获取从紫外到红外谱段的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产品,以满足大气监测、水监测、生态环境监测、环境督察、自然资源调查、气候...……更多
中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场探测卫星投入使用
...门科学一号”投入使用仪式在澳门举行。作为我国地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该卫星的投入使用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该项目由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开展,开辟了内地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新...……更多
比月球还小的木卫二,海洋深度达100公里,水多到能淹没地球陆地
...米。这也就意味着,木卫二上面的水会将地球上的大部分陆地淹没掉。鱼型生物可能徜徉在木卫二海洋中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那么木卫二深邃的海洋会不会也是生命的摇篮呢?对此科学家是非常乐观的。科学家认为木卫二...……更多
...依靠光学影像支撑较为“乏力”。2022年,我国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雷达卫星。“这种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穿透性好的特点,可以作为光学影像的良好补充,突破复杂气候条件,准确识别耕地。”雷瑜说。去年4月以...……更多
全球首颗主动激光二氧化碳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作为全球首颗主动激光二氧化碳探测卫星,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在轨测试圆满完成,该卫星可为中国实现大气污染精准防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遥感数据支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1月8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近...……更多
工信部:中国主推频段为全球5G/6G产业发展奠定宝贵资源基础
...识,以支持技术创新,深化全球连通,强化海上、空中和陆地安全,促进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的公平获取和高效利用。 WRC-23批准了43项新决议,修订了56项现有决议,删除了33项决议。大会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一是在世界或区...……更多
火星外壳的起源可能复杂得令人惊讶
...火星是以罗马战神马尔斯的名字来命名的。火星是一个有陆地形态的行星,具有稀薄的大气层,火星“地壳”的构成和地球比较接近,并且同样存在一个由铁和镍等元素构成的“地核”。火星上存在陨石坑、山谷、沙丘、极地冰...……更多
各国卫星大盘点:美国5758颗,印度108颗,中国又取得何成就?
...造卫星的发射上,还包括了火箭技术、空间站建设、月球探测以及未来可能的载人登月计划。中国的卫星发射能力和空间技术的不断提升,为中国在全球太空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中国的卫星技术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更多
国家航天局: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投入使用
...测卫星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具有高光谱、大范围、定量化探测等特点,可实现污染气体、内陆水体、陆表生态环境、蚀变矿物、岩矿类别等要素的综合探测,能够为我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气象等行业应用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更多
卫星互联网迎指数级增长,投资如何介入其中?
...卫星导航系统已渗透国民经济各部门,广泛应用于海洋、陆地和空中运输的导航。具体而言,包括智能运输、林业保护、精细农业、电网运检、应急救援、个人导航定位等地面位置服务与诸多海洋、航空、太空位置服务,都是卫...……更多
开辟内地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科技视点)
...“澳门科学一号”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目前我国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澳门科学一号”卫星于2023年5月2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它有何独特之处?成功研制背后有什...……更多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B星正式投用
...总体工作。作为世界首个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工程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主要开展低倾角轨道地球磁场和空间环境探测,卫星于2023年5月2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更多
风云三号F星首套图发布!
...颗太阳同步上午轨道卫星,将持续开展全球地气系统综合探测业务。同C星相比,F星光谱通道增加近50倍,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稳步提高。风云三号F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首幅全球图像 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风云三号F星微...……更多
比月球还小的木卫二,海洋深度有100公里,水多到能淹没地球陆地
木卫二的表面有一些黑色的线条,这是来自木卫二内部的液态海洋喷涌出来之后,形成的裂缝。这也间接证实了之前科学家的猜测,木卫二内部存在着一片巨大的液态海洋。而有液态海洋存在的地方,就有生命的可能。因此,...……更多
被反超了吗!印度发射卫星研究黑洞,成美国之后的第二个国家
...在航天领域的发展迅速,近年来成功发射了一系列卫星和探测器,如嫦娥月球探测器、天问火星探测器等。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为我国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样本。相信有这些科研能力作为支撑,一...……更多
美国宇航局公布了用于地球和太空探索的革命性红外相机
...地了解了地球云和大气的垂直结构,并捕获了由风从地球陆地上升起的上升气流,这种上升气流被称为重力波。这种突破性的红外传感器使用重复分子结构层与单个光子或光单元相互作用。这些传感器以更高的分辨率解析更多波...……更多
用“天空之眼”守护生态环境
...发展,对地的观测卫星已经形成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资源卫星和环境减灾卫星等一系列的卫星,可以对气象、海洋等方面进行观测。 几十年间,卫星遥感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杨骥说,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卫星拍摄的照...……更多
...成1000条大气廓线的探测,同时搭载长波红外相机,可对陆地及海洋进行红外探测。去年7月26日,“天津大学一号”GNSS掩星数据通过中国气象局及行业专家评估,数据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突破“卡脖...……更多
...学获悉,其中的泰景一号03星为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号陆地生态系统监测卫星。据介绍,该卫星是以北京林业大学命名的首颗卫星,也是国内首颗以生态文明命名的卫星。卫星利用多波段组合数据与地面生物量数据的关系进行...……更多
热雪沸腾吉林行|在吉林,沸腾的不止冰雪,还有科技
...亿元,在卫星研制技术上不断更迭。空间站、卫星、火星探测器、长征系列火箭、霸气的“天”字建筑汇聚于此,这就是长光卫星国家级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走进这个“神秘”基地,制作一颗“小卫星”或“水火箭”,探索宇宙...……更多
...、星上记录存储与回放等性能稳定可靠;紫外高光谱臭氧探测仪-天底、紫外高光谱臭氧探测仪-临边等10个遥感仪器在轨运行稳定可靠,卫星遥感数据定量化水平有显著提升,以上两方面测试项目的各项功能性指标均满足使用要...……更多
获中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 “创新X”系列首发星多项新成果发布
...制国际首幅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天图、伽马射线暴载荷探测到首个伽马暴等之后,经过4个多月在轨持续测试与试验收获并发布的第二批科技成果。SUTRI在2022年9月29日观测到的太阳活动图。SUTRI科学团队 供图获得中国首幅太阳过...……更多
中法天文卫星完成载荷开机测试 已成功探测到3个伽马暴
...成功发射后仅两周内就顺利完成载荷开机测试并取得重要探测成果——成功探测到首批3个伽马暴,目前已向国际通用协同网络(GCN)发布了这3个伽马暴坐标。据中国科学院中法天文卫星项目团队介绍,中法天文卫星(又称“天基多...……更多
中法天文卫星成功发射 中法携手开展伽马射线暴探测
...器可以进行信息交互和传递,构成一个完整的伽马射线暴探测仪器,其目的是发现和快速定位伽马射线暴。当中法天文卫星在轨发现伽马射线暴以后,会将卫星在太空探测到的重要信息发回地面。这个信息传回地面的过程,便需...……更多
南大专家:太阳探测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近日探测
...望于2026年左右开启,而到2050年左右,我国有望实现近日探测。46秒全身扫描太阳一次,“羲和号”有一双南大研制的神秘眼睛“羲和号”是我国首颗探日卫星,于2021年10月1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颗以中国上古神话...……更多
新技术“众筹上天”,创新X系列首发星发布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
...RI)开机并获得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HEBS再接再厉,探测到了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国产CPT原子磁场精密测量系统伸杆成功并首次获得全球磁场勘测图;多功能一体化相机、异构多核智能处理单元、可展收式辐射器和空间...……更多
卫星“千里眼”守护生态安全
...,我们将进一步发挥陆海卫星精细观测、即时监测、多维探测功能,推动卫星应用从静态调查向动态监测拓展,由数量观测向质量生态综合观测拓展,丰富对地观测要素,探索资源环境演变机理和国土空间的利用规律。”王鹏说...……更多
离火箭点火只有几十秒!情急之下他大喊“停止发射”!
...是造一辈子‘中国星’。”作为我国人造卫星技术、深空探测技术和卫星导航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这样表达他的人生感悟。翻开中国航天史,太多“中国第一”的背后都有孙家栋的功劳:第一枚导弹、第一...……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Mac比Windows PC更安全吗 未必
一直以来,相比Windows平台的PC用户,苹果macOS似乎有一种先天的“安全优势”,很多用户认为Mac比Windows更安全可靠
2025-02-08 22:46:00
“胖一点”好!攒点肉真的能扛病
快科技2月8日消息,微博话题“攒点肉真的能扛病”引发关注。医生就这一话题作出解释,生病时,尤其是禁食期间,体内的脂肪组织可分解代谢产生能量
2025-02-08 22:46:00
雷军驾驶小米YU7参与冬测:表现不错 测试任务圆满完成
快科技2月8日消息,今日晚间,小米创办人雷军发文表示,他驾驶小米YU7参与了冬季高速长途的测试,主要测智能驾驶和续航等项目
2025-02-08 22:46:00
英特尔AMD高通芯片科普: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笔记本处理器
在今年的CES 2025上,英特尔、AMD以及高通都发布了全新的处理器,持续布局自家的产品线。目前各家在移动端处理器这款都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型号尤其是英特尔和AMD
2025-02-08 23:16:00
2024平板电脑市场变天了:小米大增73%
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公布了2024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统计数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3990万台
2025-02-08 17:15:00
软弹耐磨 鸿星尔克凌跃2.0跑鞋110元大促 吊牌299元
天猫【鸿星尔克官方旗舰店】鸿星尔克凌跃 2.0 跑鞋日常售价为 219 元,下单领取 70 元优惠券,首次购买用户叠加 7~10 元首购礼金
2025-02-08 17:15:00
韶音发布OpenFit 2 开放式耳机,开启舒适听音新时代
在2025年初举办的首届ShokzDay交流会上,作为开放式耳机、专业运动耳机赛道推动者的韶音,正式推出了新一代韶音舒适圈OpenFit2
2025-02-08 17:45:00
OPPO Find N5真机出炉:折痕最浅 机身全球最薄
快科技2月8日消息,今天下午,OPPO周意保晒出了Find N5折叠屏真机照。这款折叠屏不仅做到了全球最薄,折痕也是行业最浅
2025-02-08 17:45:00
小米回应春节期间夺手机第一:在不擅长的线下打败友商
快科技2月8日消息,据华尔街见闻援引供应链数据,2025年W5(1.27-2.2)春节期间,小米新机激活量达130万台
2025-02-08 17:45:00
七彩虹笔记本大升级!“虹光AI”智能助手接入满血DeepSeek
快科技2月8日消息,继联想“小天”之后,七彩虹科技升级全新“虹光AI”智能模型助手,正式将满血版DeepSeek R1模型引入
2025-02-08 18:15:00
2025年第一款双潜望旗舰!OPPO Find X8 Ultra 3月登场
快科技2月8日消息,博主数码闲聊站暗示,OPPO Find X8 Ultra会在3月份正式发布。对比上代Find X7 Ultra
2025-02-08 18:15:00
荣耀MagicBook Pro 14配置抢先曝光:酷睿Ultra 200H系列处理器 可流畅运行《黑神话:悟空》
快科技2月8日消息,2025年刚开年,荣耀就给了所有打算换本的同学一个大惊喜。昨晚,荣耀 PC 产品线总经理@朱臣才-荣耀 在微博上放出了新品笔记本荣耀MagicBook Pro 14的一段实测演示视频
2025-02-08 18:15:00
走出去 创未来丨亮晶晶:借数字化之力,破解潍企出海“密码”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潍坊报道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跨境电商则是城市外贸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2025-02-08 18:38:00
胖东来:全村的希望
正月初五,胖东来蛇年营业第一天,不出意外的给其所在的小城——河南许昌,带来了一场市内“春运”。胖东来许昌地区门店每日总客流量超过30万人
2025-02-08 18:45:00
王腾包场请REDMI团队看《哪吒2》:大家都说REDMI和哪吒气质很像
快科技2月8日消息,今天,REDMI王腾包场请团队成员去看电影《哪吒2》。他表示,组织大家一起学习怎么打造优秀的产品,很多视觉效果对我们做设计和视觉都有借鉴意义
2025-02-08 18: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