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四川打造“天空地”三维立体监测网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26 06: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若晔

近日,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一架无人机从铁塔上的机巢中飞出,盘旋在耕地上空巡查,而无人机操作者却远在成都。

这是四川利用实景三维技术,在成都平原16个县(区)开展耕地调查监测项目的一个场景。聚焦守好种好“饭碗田”,四川探索应用实景三维、无人机巢、视频AI智能识别分析等技术,推动耕地精细化分级分类管理、智能化实时动态监测,打造“天空地”一体化三维立体监测网,为耕地保护配上“火眼金睛”。

搭建“电子栅栏”

赋能耕地智慧监管

“我们以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为数字基底,对成都平原的自然资源地理格局进行三维可视化表达。”跟随成都平原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工作人员移动的鼠标,成都平原耕地地形和地面纹理特征一目了然。

相较二维影像,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精度高、层次清晰,可帮助实现复杂地形状况下的耕地管理。“比如,林下耕地卫星遥感不易识别,而通过实景三维就能清楚看到。”省国土科研院卫星应用研究所副所长雷瑜说,在此基础上,耕地调查监测项目以东坡区永丰村为耕地智慧监测示范区,通过无人机、智能视频监控和物联感知设备,对耕地进行全天候动态监管。

“我们通过AI智能识别和自动预警系统,搭建起耕地‘电子栅栏’,可实时发现并预警耕地变化信息。特别是使用无人机自动取证,结合区域最新遥感影像,我们可以及时研判耕地利用现状,实现耕地保护的智慧监管和快速响应。”雷瑜介绍。

引入雷达卫星

实时辨别耕地“非粮化”

四川盆地多云多雾,要对全省耕地变化情况开展高频次监测,仅依靠光学影像支撑较为“乏力”。

2022年,我国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雷达卫星。“这种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穿透性好的特点,可以作为光学影像的良好补充,突破复杂气候条件,准确识别耕地。”雷瑜说。

去年4月以来,四川在耕地监测中创新引入雷达卫星数据,利用陆地探测一号雷达卫星采集的遥感影像,对耕地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具体如何实现?在眉山市东坡区,技术人员选定一处上千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试验区。这里地势平坦、雨水充足,适合水稻生长,建有四川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水稻从播种到抽穗,在雷达影像上会有明显变化。通过这种变化,能够区别水田与其他用地类型。”雷瑜介绍,这样仅需 4、5、6月三期雷达影像,就能将水田识别提取出来。而其他粮食作物也在不同时间具有类似的变化,利用短时序雷达影像,可以实现耕地的识别与监测,实时掌握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船、机器狗等“黑科技”,构建了全省首个水库管理立体监测网。在巧溪水库指挥中心,大屏上跳动着184个监测点位的数据。“过去靠人工巡查,现在实现了‘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
2025-04-07 10:31:00
预防为主 四川泸州着力建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第一防线
...传递—叫应反馈—落实防范”工作闭环和整体格局。健全监测网 提升风险感知能力泸州市应急管理局联通多个部门,构建全市自然灾害风险“一张图”,形成一体化、全覆盖、全灾种监测网络。同
2023-03-17 09:51:00
国内首颗降水星实现多个首次!地面系统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独家揭秘!
...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建成比较完备的地面监测网,其中地面降水雷达在监测降水三维信息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它在广袤海域或地形复杂等地区存在监测盲区。而卫星在监测这些区
2023-04-16 10:54:00
山东省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滨州市举行
...然资源和规划局、沾化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山东省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沾化区冯家镇隆重举行。伴随着热烈的掌声、钻机的轰隆声,项目建设正式开工。仪式由省生态修复中心党委书记
2024-06-30 18:32:00
无人机巡航、卫星遥感、大数据共享 智慧监测“神器”助力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 目前,重庆市已构建起长江上游重点流域水环境的实时监测网络,监测效率也大幅提升,以往人工巡查1个月的工作量,目前大约两天即可完成。在山西太原的太榆退水渠,沿岸共有159个排
2024-01-07 19:41:00
...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强调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构建,把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基遥感都融入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推动多种监测技术手段融合组网,以实现对生态环境质
2024-05-24 00:16:00
技术升级初心未变!山东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守好地下水“生命线”
...说起这些经历,王工一脸自豪。建设“空-天-地-井”立体监测网3月16日,七队办公楼里,王宏雷和李阳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世界水日”科普展准备岩芯样本。这些从地下数百米深处取出的“
2025-03-27 15:40:00
四川环保世纪行|内江: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守护甜城碧水蓝天
...台以环境感知物联网为基础,以“天地空一体”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手段,依托城市大脑底座赋能,建设生态环境一网、一库、一张图、一中心及N应用,通过对全市生态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和生
2023-11-25 14:31:00
...性,生态环境部建立了“天空地”一体化的县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针对林地、草地、水域湿地等自然生态类型,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开展监测;结合局部自然生态变化,使用无人机遥感详查
2024-05-14 08: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