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周人起源的“豳地”何在
...省宁县、正宁、陕西彬州市、旬邑县一带,就是位于泾河中游。巧合的是,在泾河中游的考古,又一次发现诸多可与史书对应的“巧合”,比如以下三个:首先,诗经大雅记载周人早期生活状态时,提到“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更多
尘封地下的千年“航迹”,江苏发现的沉船故事
...结合,附近还发现了汉代绳纹瓦片和环首铁刀。万绥距离长江不远,木船发现地在当时可能是长江的一个避风江湾,或者是建造船只的小型船厂。“马头通六国,曾泊岛夷船。”这是明代诗人桑琳吟咏古城太仓的诗句。太仓滨江...……更多
国内水下考古体量最大的“长江口二号”古船到底装了什么宝贝?
来源:极目新闻“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国内水下考古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艘古代木质帆船。“江海撷珍——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展览将于7月8日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幕。7月6日,上观新闻记者提前探...……更多
...新华网新华社武汉1月4日电 题:协同发展 乘势出发——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步伐加快新华社记者李思远、白田田、余贤红涵盖湖北、湖南、江西30余个城市,常住人口超过1.3亿,长江中游城市群担负着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更多
报告称当前中国城市正积极发掘新的经济增长潜力
...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指出:“城市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机遇之城》...……更多
中国科技工作者还原1400多年前北周武帝面貌
...年前英年早逝的帝王长什么样?近日,中国科技工作者与考古工作者通过微量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古基因组学分析等技术,对北周武帝宇文邕墓出土的人骨进行研究,不仅复原了这位古代帝王的面貌,也解开了他36岁早...……更多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2经济大项排名出炉
...直追拥有准一线区域中心城市作为领军的城市群有成渝、长江中游、粤闽浙沿海、关中平原四个准一线城市群是支撑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从GDP看,2022年成渝、长江中游、粤闽浙沿海、关中平原的全国占比分别达到6.6%...……更多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5800年前,文明起源加速
...粟为主,黍、大豆、水稻为补充的混合型农业生产体系。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重要水田遗迹表明不同的稻作农业模式与早期复杂社会结构存在共生关系。针对手工业方面的研究发现,大约在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手工...……更多
重要进展!4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有新发现
...遗址、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北京金中都遗址等4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此次发布会聚焦旧石器时代至宋金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其中,和龙大洞遗址是目前中国东北已发现面积最大、文化序列最清晰的旧石器时...……更多
推动长江中游三省市场监管协同发展,这场座谈会签约仪式在汉举行
...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张秀娟通讯员李文成11月4日,长江中游三省市场监管协同发展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大会现场会上,湖北、江西、湖南三省市场监管局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三省市场监管协同发展...……更多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登上了人民日报:不断深化中国城市史研究
...道路研究等。以江河流域城市发展变迁研究为例,黄河、长江等流域是中华文明与许多城市的发祥地,这些地区持续不断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当今中国很多重要城市都是大江大河城市,比如,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更多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河姆渡遗址、上山遗址以及长江中下游许多遗址水稻考古证据的发现,国际学术界开始认同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是世界水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科研团队与浙...……更多
...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第六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系列活动启动。活动现场,主办方宣布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十大重点项目建设,分别为长江三峡(重庆段)国家考古遗址公...……更多
...录片《中华》,正式开播。大型纪录片《中华》是一部以考古成果为依托、以故事为载体,全景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的纪录片。该片以时间为脉络,从远古的文明肇兴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形成,以剧情化的方式...……更多
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签署三年合作行动计划
...网武汉沿江景观周钢摄中新网武汉2月21日电 (周钢 谢宏)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九届会商会21日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会上,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简称“四市”)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计划(...……更多
...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更多
巴楚文化之风扑面而来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探访团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巴楚文化之风扑面而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虎钮錞于。王筝 摄□ 长江日报记者王允祺“青铜时代的三峡主体文化可被称为巴楚文化。在巴楚文化长期交流融...……更多
【黄冈机遇】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要依托中心城市形成三大都市圈,其中武汉要加快与鄂州、孝感、咸宁、黄冈、黄石等同城化进程,着力...……更多
探访白帝城:巴楚文化融汇 千古诗词流淌
...,将白帝城·瞿塘峡带到世人眼前。11月6日下午,“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重庆市奉节县境内的白帝城·瞿塘峡,与诗仙李白“对话”,领略瞿塘峡的旖旎风光与人文风情。长江网联动中国城市新闻网媒...……更多
...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社科院考古所)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边疆考古论坛,12月17日至18日通过线上方式举行,围绕多元一体、东北地区、新疆地区、内蒙...……更多
大禹有没有来过武汉
...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刘国斌说,中国史前文明的发祥地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自然环境中,水资源的分配极不均匀,导致水患频仍,先秦文献中多有记载,留下了不少史前洪水泛滥的描述。面对滔滔洪水的袭扰,先民...……更多
墓主人是谁、发掘有何意义...... 八问“武王墩”
...墓为何在“江淮地区”?据了解,楚国是一个存在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古国,有着不同于中原的独特文化传统。楚国早在商朝就已经存在;西周时,楚国自立为王,成为周朝的劲敌;春秋时更是称霸中原的霸主;到战国时代,由...……更多
热解读|从量变到质变 总书记为这个区域协调发展明确发力点
...翔集,锦鳞游弋,舳舻相继。在中国版图上,蜿蜒东流的长江奔腾不息,犹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线,联结起锦绣中华。10月12日,在长江中游省份江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8年来第四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中华民...……更多
四川有个三星堆,江苏有个三星村,金坛三星村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
...座古墓葬,出土了中国史前保存完好的最大石钺,为研究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古国时代”早期的珍贵样本。李默然在介绍考古情况清理出300余座墓葬,人骨保存较好常州金坛三星村遗址是长江下游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更多
加快“五港”建设 打造黄石发展“极中极”
...。黄石新港不仅仅是黄石的新港,还是湖北的新港,更是长江流域的新港。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黄石新港园区牢牢把握“体量要大、质量要高、速度要快、品质要优、发展要实”的原则,以港建枢、以枢促产、以产兴城,加快...……更多
...团获悉,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代表协同提出《关于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建议》。近年来,赣鄂湘三省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方面紧密合作、同向发力,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2021年9月,达成了《长...……更多
湖南发现一种字符,将中国的文字推向万
...新石器文化早期,位于湖南省澧县县城西北12公里处,是长江中游地区年代最早的文化。彭头山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少量打磨石器和装饰品,其中有一个黑色燧石打磨成的圆棒状穿孔配饰制造工艺相当高,令考古学家们为之震...……更多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19日讯(记者王慧纯 通讯员李傲)3月19日,长江日报记者从2023暴雨东湖论坛上获悉,“中国气象局流域强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在武汉揭牌成立。 该实验室将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多
...此次大讲堂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底蕴、新时代中国考古学新发现新成果、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当代启示等多个专题开展学习研讨,旨在交流展示研究成果,增进前瞻性思考助推相关领域学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更多
发掘历史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
...掘历史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200余名专家学者共论气候变化考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报记者 赵晓霞《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08日 第 11 版)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举办期间,与会学者考察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三星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追寻革命印记 珍藏红色经典15件珍贵“老物件”入藏瑞安档案馆本报讯 (记者 包蓉蓉 通讯员 林翔翔) 一枚枚旧弹壳见证浴血奋战的烽火青春
2024-06-10 14:22:00
凌晨出现的汽车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谍战·《夜北平1938》凌晨出现的汽车▌邱振刚 著森本峤默默琢磨着这些信息。他知道,穆兴科不会是去风月场那种地方的
2024-06-10 14:05:00
(八闽千姿)一座均庆寺 两岸佛缘牵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福建龙岩6月10日电 题:一座均庆寺 两岸佛缘牵作者 叶秋云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
2024-06-10 12:44:00
【地评线】东湖评论:在古诗词一起邂逅文化端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端午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为代表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2024-06-10 07:56:00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剪牛、剪剑、剪葫芦古时烟台端午过两回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节、端五、端阳、重午。五月五日古人有以兰草汤沐浴的习俗
2024-06-10 09:29:00
花样过端午 体验中国味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中外话端午,暖暖粽意情。6月7日,由烟台高新区工委管委办公室、马山街道办事处主办的“端午游园会”活动在百纳瑞汀天越湾酒店举行
2024-06-10 09:29:00
汪峡同志逝世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省政协原副主席汪峡同志逝世本报济南6月9日讯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水利厅原副厅长汪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
2024-06-10 10:1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彭明凯《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0日 第 08 版)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三座山自东而西站成三排
2024-06-10 05:17:00
西塘:在千年古镇“一秒穿越”旧时端午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西塘:在千年古镇“一秒穿越”旧时端午到嘉兴古镇 品端午味道⑦N晚报记者 沈瑜轩通 讯 员 刘冰鑫 陈 康图片由西塘景区提供【古镇端午味】“让我们怀着对先贤的敬仰
2024-06-10 06:54:00
漫话端午|愿你快乐安康!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2024-06-10 00:21:00
本文转自:今晚报伍子胥的特殊技能晨 曦春秋时期,伍子胥的父兄遭人陷害被楚王所杀,伍子胥侥幸逃走,楚王发下文书通缉伍子胥
2024-06-10 00:49:00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