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尘封地下的千年“航迹”,江苏发现的沉船故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6 19:05: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尘封地下的千年“航迹”,江苏发现的沉船故事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水下考古三个重要项目的考古新发现。其中,深海考古获得多项重要发现,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是我国首次在南海千米级海底发现的大型古代沉船遗址。江海门户通天下,舟楫往来不绝。江苏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江苏沿海、沿江多座城市也曾陆续发掘过数艘古代沉船,见证了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外交往的历史。

尘封地下的千年“航迹”,江苏发现的沉船故事

位于常州市武进区的淹城遗址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的地面城池遗址。从1958年开始,淹城遗址上就陆续发现了四艘独木舟。其中最长的一艘长达11米,属西周时期遗物,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完整的独木舟,有“天下第一舟”之称。其他三艘的长度至少有七八米,用整段楠木或柏木经火烤之后用斧凿制而成。专家推测,淹城独木舟来自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淹城先民使用的交通工具,可以与《易经》中古人“刳木为舟”的记载相印证。

严格说来,淹城独木舟与海运、江运的关系并不大。1975年,武进县万绥公社农田地下发现又发现一艘汉代木船,船体不使用铁钉,采用木榫结合,附近还发现了汉代绳纹瓦片和环首铁刀。万绥距离长江不远,木船发现地在当时可能是长江的一个避风江湾,或者是建造船只的小型船厂。

尘封地下的千年“航迹”,江苏发现的沉船故事

“马头通六国,曾泊岛夷船。”这是明代诗人桑琳吟咏古城太仓的诗句。太仓滨江通海,长江和大海交汇的优越地理位置,为太仓带来了物阜民康。“太仓”之名正是源于粮仓,元代延祐年间设太仓海运仓,贮米曾多达数百万石,从长江水路和海路运送而来的漕粮在这里集中,等待转运北上。明代,太仓又成为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以及每次船队返航的收泊地。

早在1974年,太仓的半泾河附近就发现过古代沉船残件。半泾河是一条注入长江的河流。从宋代开始,无数驶往长江的船只在这条河流上经过。1993年2月,在半泾湾水利建设中,再次出土一艘古船,全长19.5米,宽4.6米,共有13个舱。根据船上零星的宋元青瓷瓷片和明代青花瓷片分析,专家认为这是一艘元末明初在漕运上使用的平底沙船。

2014年5月,太仓市城厢镇万丰村的半泾河清淤过程中,再次发现一艘木质沉船,船长将近20米,底部发现了北宋釉陶瓶、龙泉窑瓷片等文物。专家推断,这是一艘北宋中型民船,当年曾在长江水道和长江口活动过,是一艘典型的平底沙船。中国的古船有沙船、福船、广船等船型,长江以北航区水深较浅,航道多沙滩,适合平底船航行。

尘封地下的千年“航迹”,江苏发现的沉船故事

万丰村古船使用了船用捻料和捻缝技术、水密隔舱技术、设桅座的可倒桅技术等船舶建造技术与工艺,特别是该船上使用了龙骨吊设置,是目前国内唯一发现装有“龙骨吊”的中国古船,为古代舟船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万丰村沉船被发现后,专家对船体开展了保湿、清理、脱盐、脱色、防虫防霉、脱水定形等工作,按照造船史专家研究成果,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对古船进行修复。如今,这艘基本恢复原貌的古船在太仓市博物馆进行展示。除了沉船,太仓地区还发现过元代海船的船舵、明代铁锚、铁釜等文物,见证了古代太仓航运发达的辉煌历史。

尘封地下的千年“航迹”,江苏发现的沉船故事

黄海之滨,潮涌江海。在长江入海口逐渐成陆的南通,几十年来发现过多处沉船遗迹。1966年3月,海安发现一艘长达18米的东汉海船;1984年2月,如东发现一艘长15米的东汉独木舟,证明了当时的南通人乘坐小舟,往来于沙洲和陆地之间。这两次考古发现还反映了,东汉时期,南通人使用的独木舟虽然简陋,但已使用了钉子和桐油,造船技术和当时的国外船只相比已较为领先。1973年,如皋发现一艘唐代木船,长度超过17米,船身窄长,隔舱多,容积大,具有速度快、吃水浅的特点,便于在江面上航行。据推测,这艘木船也是一艘沙船,可能曾在古运盐河和长江之上运送货物。

大运河与长江,在江苏境内“十”字相交,地处交汇点的城市分别是扬州和镇江。1960年,扬州施桥发现一艘古代木船和独木舟。木船共有五个大舱,舱内又分为若干小舱,可能是往来于运河与长江之间的唐代官船。1994年,考古专家在镇江市区四牌楼地下的唐代河床上发现一艘保存完好的唐代木船,独木舟结构,推测是当时用于润州(镇江)市内短途运输的船只。

尘封地下的千年“航迹”,江苏发现的沉船故事

位于秦淮河上的南京西水关距离长江古代水道也不算遥远。1986年,西水关遗址上一次性发现了五条木船,年代各不相同,最早的是春秋时期独木船,最晚的是明清时期沉船,其他还包括六朝沉船、唐代沉船等。这其中的六朝沉船规模最大,用楠木建造,载重量可能达到60吨;明清沉船内部发现五个头盖骨,是同时死于沉船事故的乘客;而唐代沉船上发现了两件精美的长沙窑瓷器,很可能就是准备销往海外的。众所周知,长沙窑是著名的外销瓷器,生活气息浓重,艺术风格活跃,最远曾达到东非海岸,是古代“海丝”航线上的“明星产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首回故里!千年沉船浮出水面,出土精美宝藏印证古老传说
...生意外,许多商船不幸沉于海底。如今,越来越多的古代沉船被考古队清理了出来,比如“黑石号”沉船。据光明日报消息,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珍藏的“黑石号”沉船168件文物将公开展览。
2024-08-15 19:21:00
东西问丨贾宾:“海丝”古沉船如何诉说中外交流往事?
...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海口2月17日电 题:“海丝”古沉船如何诉说中外交流往事?——专访海南省博物馆文物考古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贾宾中新社记者 符宇群深海考古突破2000
2023-02-17 19:15:00
探索那些著名的沉船宝藏
...沉入海底,随之沉寂的还有它们所承载的珍贵货物。这些沉船宝藏不仅是金银财宝的象征,更是历史的一部分,吸引着无数探险家和考古学家去探寻它们的踪迹。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那些著名的沉
2024-10-24 20:53:00
海底还原“黑石号”丝绸之路
在海里如何“种珊瑚”“养珊瑚”?如何通过沉船,追踪还原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6月7日,黄埔科普讲坛暨万象校园科学公开课第5期世界海洋日专场在广州市黄埔区苏元学校举办,邀请两位科学家
2023-06-08 19:34:00
长沙窑的瓷器为什么能够代表中国?
...有人说它可以和《唐诗三百首》来媲美。”1200多年前的沉船宝藏,告诉你一个未被接触过的中国黑石号复原模型(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供图) 在人类征服海洋的漫长历程中,有着不计其
2023-08-06 19:39:00
文化中国行丨出水即惊艳四方!一文带你了解出自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的珐华器
...下本期《重生吧,文物》带你了解出自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的珐华器👇重生自述不久前,冲上热搜的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大家都看到了吧?我们就是在“一号船”被发
2024-06-24 10:09:00
我国在东海发现4艘英国沉船,全是圆明园文物,英国:请马上归还
...一个震惊中外的新闻,我国在东海水域发现了4艘英国古代沉船,经过鉴定,沉船上装载的全部都是来自北京圆明园的中国文物。面对此事,英国竟然提出了“归还”的要求,引发舆论哗然。事实上
2023-10-28 18:51:00
...护让路。“最近挖掘出了1座不晚于北宋的码头和1艘古代沉船,沉船附近有多副古代的人骨遗存。”刘团徽说。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考古勘探与发掘,目前主要发
2024-06-06 09:50:00
...6日,埃及红海省省长阿姆鲁·汉菲表示,又发现一名红海沉船事故中的幸存者。截至目前,当天已有4名红海游船沉没事故中的幸存者被找到,成功获救的总人数达到32人。另外,已打捞出4具
2024-11-27 08: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