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是唐代命最好、最长寿的大诗人
...盛唐众多大诗人中,命最好、也最长寿的一位,自然要数贺知章了。贺知章活了将近九十岁,在这近九十年的岁月里,恰好是唐朝历史上最鼎盛、也最安定的九十年。之所以说贺知章最好命,是因为他的人生每一个重要节点都卡...……更多
宋之问疑云:夺诗杀外甥,诗人背后的黑暗传说
...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并称“仙宗十友”的诗人之一。他的才华显而易见。然而,与李白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句相比,宋之问的诗中金句相对稀少。比如李白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更多
李白独自登楼写下一首名作,开头两句便惊艳众人,美的让人心醉
...、玉真公主逐渐接近统治阶层的上层,另外李白还结识了贺知章,向贺知章献了《蜀道难》和《乌栖曲》,贺知章看后也是连声称赞,评价很高。由于贺知章、玉真公主等人的高度评价,唐玄宗也确实喜欢看李白的诗赋,因此并...……更多
盛唐除李白杜甫高适还有哪些诗人
...廷做官,始终不得志,李白在43岁的时候因为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得以面见唐玄宗,被安排在翰林院供职,成为御用文人,没多久,李白厌烦,同时也被皇帝疏远。李白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怂恿永王李璘称帝,不久李白...……更多
历史上诗仙、诗囚、诗鬼、诗佛、诗狂、诗魔、诗圣的代表作
诗狂——贺知章(唐朝)——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是贺知章的代表作之一,表现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中描绘了他少小离家,老大才回的情景,乡音虽未...……更多
萧山老乡贺知章
↑纪录片《贺知章》片段于大多数人而言,贺知章是位熟悉的陌生人。一方面,他的诗歌脍炙人口,学龄的幼童都能摇头晃脑地背诵“少小离家老大回”;另一方面,他的生平又不为人所知,这位来自盛唐的大文豪隐藏在历史...……更多
不羁才子李白:才华横溢与传世诗篇的传奇人生
...。在李白30多岁时,有幸将自己的诗句展示给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看,一如既往地深得好评。其中人们熟知的《蜀道难》也是贺知章最为喜爱的一首诗,他的才华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被发现,有了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极力称赞,自然...……更多
李白进长安,高力士真的替他脱靴了吗
...这时的他已经有了大唐皇帝的青睐与召令。朝廷三品大官贺知章也惊叹其才华。两个人都是狂迈豪放的诗人与酒徒,相差42岁,却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他们把酒言欢,喝酒过头,贺知章甚至直接拿皇帝御赐的金龟来换酒。四...……更多
《寻西山隐者不遇》:唐朝诗人丘为的隐逸生活与心境
...母孝”,可见他一定是极其孝顺继母的。曾经以为86岁的贺知章应该是唐朝难得的高寿诗人了,后来看了丘为的资料,才发现这位无名的诗人才是唐朝最长寿的诗人,享年96岁,别说是古代,就是在现代也算是顶高寿的了。虽然...……更多
李白有多狂?杜甫在这首诗中写绝了
...的。李白在当时就是全民偶像,唐玄宗亲自宣召他入京,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汪伦对他敬仰万分,从皇帝到平民,各个阶层都膜拜他的身影,传颂着他的作品。杜甫则不同,他的诗歌流传并不广泛,也不是众星捧月的偶像...……更多
李白为什么会卷入谋反,最后流放夜郎郁郁而终?
...迹天涯,寻师拜友,如元丹丘、元演、崔成甫、崔宗之、贺知章、杜甫等,成为大唐第一驴友,边游山玩水,便寄托才情于诗词之中,就此蹉跎度日,潇洒十几年神仙生活!公元742年,李白到了长安,他的诗词也得到了玄宗的赏...……更多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李白杜甫的千古绝唱
...人觉得非常神奇的一点。不过,张若虚因为文词俊秀,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是历史盖章认定了的,做不得假。每每说到大唐最有才的诗人,大家脑海里浮现的总是李白杜甫,然而,就像清代诗人赵翼所说...……更多
汪伦:只是一小小县令,却靠打赏李白留名千古,你猜有多大手笔?
...和这些人大多是泛泛之交。论起交情,整个朝堂上,当属贺知章与李白的感情最好。贺知章不仅是“吴中四士”之一,更是与李白并列“饮中八仙”。其才华虽不及李白,但是也差不太多,而且他们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品尝...……更多
若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和杜牧有朋友圈会如何
...。李白混的也算不错,他因为写诗早就名声在外了。自从贺知章说李白是谪仙人之后,连唐玄宗都聘请他去给自己的女人写诗。后来我们都知道,伺候人的事,是李白不怎么爱干的,所以,他就离开了唐玄宗。自此,他也就离开...……更多
李白丢脸的一首诗,全篇吹捧一位唐朝名将,结果那人却投降了叛军
...白一生见过许多人,唐玄宗、杨贵妃、玉真公主、汪伦、贺知章、杜甫……结发妻子许氏以及继室宗氏还都是宰相的孙女;才华横溢的李白也夸过许多人,比如赞美杨贵妃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夸耀玉真公主的《玉真...……更多
李白对杨贵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的任务吗? 一、公元742年,42岁的李白幸得玉真公主与贺知章的赏识,经过他们的引荐,终于等来了入仕为官的机会。当听说唐玄宗要亲自召见他的消息后,更是开心的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样的千古名...……更多
李白收到入京诏书后写了两首诗,一首狂出新高度,另一首可爱到爆
...多读书人一样,有一个匡扶社稷的抱负。经过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等人的多次举荐后,公元742年,42岁的李白终于收到了唐玄宗的诏书,请他入京。这时候李白的心情,大概可以用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形...……更多
贺知章:唐代文人的福运典范,仕途顺遂,诗酒人生
在唐代的文人墨客之中,贺知章堪称是最具福运之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上天庇护,于36岁那年荣登状元之位,此外,在人均寿命只有四十余岁的盛唐时代,贺知章却以86岁的高寿安然离世,可谓是人生赢家。在长达五十载的从政...……更多
韦应物当了两次赘婿,还被女人抛弃过,却活得洒脱
...丈夫。但是李白的诗是真的好,好到其他人都黯然无光。贺知章第一次读李白的诗,当即感叹: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并称李白为“谪仙人”。我觉得“仙”用得太好了,李白的作派,也只有一个“仙”字可以形容...……更多
张若虚:被遗忘的唐代诗人与他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
...盖全唐”,他就是初唐诗人张若虚。张若虚文辞俊秀,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但在唐代文坛中,张若虚实在算不上有名,在唐代,不仅没有他的诗集传世,史书对他的记载也少的可怜,事迹略见于《旧唐书...……更多
...年(公元742年)来长安求仕,出入玉真公主的别馆。朝官贺知章读罢其《蜀道难》一诗,惊呼“其谪仙人也!”自此,李白诗名大振,又多了一个“谪仙人”的美称。后来所谓的“诗仙”,又称李白为“仙才”、李贺为“鬼才”,...……更多
李白最经典的“马屁诗”,将杨贵妃夸上天,却成千古绝唱
...…惊才艳艳的李白收割了无数的粉丝迷弟,例如四明狂客贺知章,一见面就称呼他为“谪仙人”;王屋山人魏万,为了见李白一面,追踪了他大半年;诗圣杜甫为他写下10多首深情款款的赞歌。可就是这样一个狂傲,深受世人追...……更多
孟浩然:才情横溢却仕途坎坷,李白是他的铁杆粉丝
...发现了,只好出来见他。皇上说他经常听到王维啊,还有贺知章等人说你呢。我听说你写的诗非常好。你给我一张怎么样?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只要皇帝听后高兴,就可以随意打开进口,这是高级官员必须做的事情。更何况,...……更多
...,落叶飘零,长安城太极宫内,喜气盎然。42岁的李白在贺知章引荐下,终于见到了大唐王朝的御宇者李隆基,时年李隆基57岁。李隆基久闻谪仙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器宇不凡,顿时龙颜大悦,请李白吃了一顿便饭,高力士李...……更多
李白的人生你不懂,他到底那里突出了
...李姓族叔,那可是朝廷的官员;另外,还有朝廷里做官的贺知章、张卿等,更有玉真公主(唐玄宗妹妹)。李白这些朋友,稍微资助一二,就可衣食无忧。另外,李白的才艺了得,可获得收入。什么才艺?一是剑术高明,二是会...……更多
古代科举有多严苛?大诗人李白也要走偏门
...》的高适与其交好,宰相张九龄的幕僚孟浩然是其好友,贺知章、王昌龄这些官场之人更是与其相交。李白凭借这些人脉关系,将自己的才华横溢传播到四方,终于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有公主知道了李白的才名,和其接触后...……更多
李白与孟浩然、杜甫、贺知章:跨越年龄与地位的深厚友谊
...伟大诗人之间深厚的交情。最后,我们要提及的是李白与贺知章之间的交往。当李白第二次进入长安时,他结识了贺知章,一个看似普通的老者。李白背诵了自己的诗篇后,两人相视大笑,成为知己。贺知章对李白的推崇更使他...……更多
聊聊“诗仙”李白的东鲁情缘
...驻高驾,惜别空殷勤。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后来,贺知章从弟贺知止继任任城县令,李白还应邀为其写了《任城县厅壁记》。济宁太白楼内,相传为李白手书“壮观”二字石刻“六父”离开任城后,李白求助堂兄弟李凝、...……更多
这个唐朝大诗人被安禄山俘虏,靠一首诗获得了皇帝的原谅
...王维可谓是青云得意。不过王维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多久。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农历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趁着唐玄宗沉迷女色,不务朝政,军备废弛,悍然起兵15万发起了叛...……更多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七月,明日高悬,须发皆白的贺知章躺在病榻上,咳嗽连连。窗外微风吹拂,镜湖水波荡漾。忽然间,他停止了咳嗽,口中念念有词。儿子贺孚俯下身子仔细一听,原来念的是他最近作的一首诗:离别家乡...……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魏忠贤重修三大殿省下两千万多万两白银?这只是加戏罢了
说起魏忠贤的功绩,不少人会提及天启朝的一桩大事 – 重建三大殿。据说当时朝廷为这项工程索银三千万两、工期二十年。而魏公公接手后
2025-05-06 12:30:00
心相近|“永远不会忘记”——中俄友谊故事世代流传
三峡库区万州,长江水流湍急。风景秀丽的西山公园内,坐落着一处静谧墓园。苍松翠柏掩映下,汉白玉墓碑上,雕刻着展翅欲飞的白色和平鸽
2025-05-06 12:52:00
一百多年前的惊天阴谋?真正的泰坦尼克并未沉没?
1912年4月14日夜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这艘被誉为“梦幻客轮”的巨型船只,在冰冷且漆黑的北大西洋遭遇冰山撞击
2025-05-06 12:58:00
中国最牛老人:多次和爱因斯坦交流,发明了汉语拼音,活到112岁
中国最牛老人:多次和爱因斯坦交流,发明了汉语拼音,活到112岁“大概是上帝把我忘记了。”这是一位百岁老人常常说的一句话
2025-05-06 12:59:00
匈牙利是不是匈奴的后裔?基因完全不同,但却认同祖先来自东方
在2012年4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接待中国访问团时提到,匈牙利与中国一样,姓在前名在后,这种独特的命名方式使得匈牙利在整个欧洲国家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2025-05-06 13:00:00
三国时期魏国文昭甄皇后的死亡之谜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是三国时期魏国开国皇帝魏文帝曹丕的结发妻子‘文昭甄皇后’,文昭甄皇后在史书中一般以‘甄氏’代称,她的名字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只是在民间流传为“甄宓”
2025-05-06 13:01:00
抗日女英雄,被鬼子用汽艇撕成两半,40年后才知道是阿庆嫂原型
1941年7月,朱凡,复旦大学的一名毕业生,在执行掩护群众转移的任务时被叛徒袁海根出卖,遭到敌军的捕获。凶狠的日军为了逼迫她透露八路军伤员和药品的藏匿地点
2025-05-06 13:06:00
从晋爵亲王例不袭封,到再度复封,辽藩长阳王家族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明朝藩王继承制度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尤其是在大宗绝嗣后,身为小宗的旁支郡王通常会按照支系伦序继承藩王之位。然而
2025-05-06 13:14:00
唐山大地震为什么我国拒绝国际援助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发生了一场震撼人心的7.8级大地震,这场自然灾害将整个唐山市变为了一片废墟,数十万人在瞬间被埋在了地下
2025-05-06 13:35:00
不要家产带走四个女儿,丈夫笑她活不了,多年她成为上海商业大佬
民国时期,女性思想就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解放,但是整个社会的潮流还是倾向于男尊女卑。我们都知道民国时期才女很受人追捧,然而才女之所以那么受人追捧
2025-05-06 13:47:00
宋美龄与外国人的感情往事
1927年12月1日,上海的盛大场面中,宋美龄在亲友两千人的见证下,身着一袭银色旗袍婚纱,挽着兄长宋子文的手臂,缓缓走到蒋介石的身旁
2025-05-06 13:50:00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诸葛亮的人才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当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下这掷地有声的二十字时
2025-05-06 09:27:00
原创历史上5个最闻名的谎言,没有1个是真的,但至今还有人毫不疑心
中国的发展到今天为止,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的时间里,也是发生了许多令人们印象深刻的事件,我们国家也经历了许多的风雨
2025-05-06 00:41:00
你真的懂“中国的筷子”吗?一双筷子,承载着我们中国人的情感
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就得用筷子。筷子,是中国独有的餐具,它不仅仅是老祖宗给我们传承下来的一种用餐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我们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和传承
2025-05-05 16:16:00
参与曹家的夺嫡之争的谋士——杨修
这一期我们来讲讲这位汉末文学家,孔融和祢衡的好友——杨修。杨修出身于弘农杨氏,喜欢钻研学问博学多才,在当时算是名士。他的父亲是太尉杨彪
2025-05-05 16: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