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简介明初重臣夏原吉
...段。夏原吉(1367~1430年),字维喆,湖南省湘阴人,明初重臣。祖籍德兴,早年丧父,遂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省制诰,以诚笃干济为明太祖朱元璋所重。建文帝时任户部右侍郎,后充采访使。任内政治清明,百...……更多
简介明朝大臣蹇义
...太祖、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六朝重臣,官至吏部尚书、少师、太师,谥忠定。 太祖赐名洪武十八年(1385年)第三甲进士,授官中书舍人。他奏事很合皇上心意。朱元璋问道:“你是蹇叔的后代吗?”蹇瑢叩...……更多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明朝初年重臣、学者。杨士奇自少丧父,游学四方。建文帝入仕,受召修撰《明太祖实录》,授翰林院编修。明成祖即位,迁太子侍讲,辅佐明仁宗,迁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更多
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三者相比,哪个在实权上更胜一筹
...内阁大学士当时是正一品,文官生涯的巅峰,皇帝眼前的重臣。吏部尚书却只是个从一品,但却也有此特权,可见这个职位在官员们心中的重量。再说乾隆时期的重臣和珅,他虽官拜户部吏部两部侍郎,与各派官员交往甚密,还...……更多
他生前为国之重臣,死后被列入五阁臣
...统勋到底有多厉害?尽忠职守,不畏强权,敢于弹劾朝廷重臣《清史稿刘统勋传》:六年,授刑部侍郎。服阕,诣京师。擢左都御史。乾隆六年,刘统勋在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期间,尽忠职守,负责监督朝廷官员的言行举止。没...……更多
...夏原吉的能力。 永乐八年,朱棣北征,命夏原吉辅佐皇太孙朱瞻基(后来的明宣宗)留守北京,《明史》云:辅太孙留守北京,总行在九卿事。时诸司草创,每旦,原吉入佐太孙参决庶务。朝退,诸曹郎御史环请事。意思是说,...……更多
简介明末殉节官员范景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更多
简介明朝大臣魏允贞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更多
在古代,还有敢欠皇上银子不还的人?康熙朝就发生过
...的银子就是皇帝的小金库,王纲明吃了豹子胆,居然敢拿皇上的银子。而且不仅如此,王纲明还欠交户部黄铜1390万余斤,按时价每斤一钱五分计,折合有银209万余两。 王纲明承办卖铜之案,应该算是康熙年间最大的经济犯罪案...……更多
...想家、诗人,他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为一品重臣。在书法上与董其昌齐名,明有“南董北藐”之称,著有《泊水斋文钞》《泊水斋诗钞》。人物生平祖父张升做过河南布政司左参政,早孤,由祖母抚养。自幼颖悟,...……更多
...、步军统领、正白旗镶蓝旗都统、内务府总管、领护卫内重臣、军机大臣、九门提督、文华殿大学士、《四库全书》修纂馆首席总裁(留意,纪晓岚在这里仅仅帮助和坤的总纂官)这些,也有许多沒有例举出去。这种官衔并不是说...……更多
简介毕諴的人物生平
毕諴,字存之,出生日期802年。高宗时吏部尚书。郓州须昌人也。伯祖构,高宗时吏部尚书。构弟栩,酆王府司马,生凌。凌为汾州长史,生匀,为协律郎。匀生諴,少孤贫,燃薪读书,刻苦自励。既长,博通经史,尤能歌诗...……更多
嘉庆当皇帝的二十多年间,一直有一个缺憾没有补上呢
...在的情况恰恰相反,每年精打细算,勉强混个收支相抵。皇上要是把明年的赋税给免了,咱们喝西北风不要紧,万一遇到黄河决口、农民造反,或者边疆分裂势力蠢蠢欲动,皇上拿什么来支应?嘉庆皇帝沉默了一会儿,以商量的...……更多
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䜣:权力斗争与政治变局
...的关系。李鸿藻是同光年间的清流领袖,也是晚清主战派重臣之一。李鸿藻在咸丰二年(1852年)考中进士,咸丰十年(1860年)被选中为大阿哥载淳的老师,因而得以成为同治帝的老师。因是同治帝的老师,所以李鸿藻颇受慈禧...……更多
雍正帝的秘密建储与弘历的皇位继承
...历,确是由于本人的钟爱之情。皇上对小孙子的宠溺,被重臣们看在眼中,重臣们便会感觉,弘历和弘皙是最特殊的俩位皇孙。因康熙皇帝的尤其宠溺,弘皙和弘历也就变成了真实身份最大的俩位皇孙。雍正帝称帝之后,延续了...……更多
古代的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时出现了一个叫宰相的官职,这个官职是百官之长,辅佐皇上管理天下各事,天底下所有的官员都必须要听宰相的调令。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矛盾也很尴尬的地方。皇帝才是天下共主,但是皇帝由于不是经过精心选拔的能人...……更多
2022-12-17 11:51时候
简介明朝工部尚书曾鉴
...官不胜,诸大臣留者,率逊顺避祸,唯鉴持正如故。生平简介曾鉴,原籍湖广桂阳县(今汝城县)土桥人。祖父曾得寿于明永乐间从军,以戍籍居京师,父亲曾让。明宣德九年(1434)六月二十三日,鉴生于京城(今北京市)。稍长,鉴...……更多
朱棣的钱袋子夏原吉是个怎样的人
...服朱元璋看人的水平。如果你去细数明初那些历仕几朝的重臣,有相当一部分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朱元璋的另眼相看,并被刻意加以培养。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明惠宗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建文年,夏原吉被升官了,...……更多
...失多于功勋,功小而罪重,而且于忠专权之后,擅自杀害重臣,废黜宰辅,令朝野惊心,远近怪愕。功劳与过失相抵,完全不应赏赐。请求圣上将其封赐全部追夺。”胡太后于是听从这一意见。熙平元年(516年)春天,御史中尉元...……更多
徐湛之(410-453年),字孝源,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南朝宋时期大臣。宋武帝刘裕的外孙、会稽长公主刘兴第之子。幼年时因宋武帝刘裕非常喜爱他,封为枝江县侯。宋文帝刘义隆时刘湛犯罪株连到徐湛之,因母亲会稽长公主...……更多
简介明朝中期著名谏臣杨继盛
杨继盛(1516年6月16日-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明朝中期著名谏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杨继盛登进士第,初任南京吏部主事,师从南京吏部尚书韩邦奇学习律吕。后官兵部员外郎。因上...……更多
从宗室后裔到晚清重臣:肃顺的崛起与没落
...轻满员”而“雅重汉人名流”的行径,得罪了清朝的八旗重臣们,这给他后来惨痛的结局埋下了祸根。二、咸丰帝的戒心,让他身败名裂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六日,咸丰帝病重,传谕肃顺等八人辅佐年幼的同治皇帝,史...……更多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的谥号称作“武忠”,对于文臣来说则是“文正”。清朝重臣中谥号“文正”的共有八人,以此是汤斌、朱珪、曹振镛、杜受田、刘统勋、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这些人或为帝师,或精通文学,大多都是实至名归,唯有曹振...……更多
简介明朝中期大臣韩文
...,刘瑾被诛后官复原职,终年八十五岁,谥号忠定。人物简介韩文是北宋宰相韩琦的后代,于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登进士第,授职工科给事中。弘治十六年(1503年),韩文担任南京吏部尚书。弘治十七年(1504年),韩文升任吏部尚...……更多
康熙朝的陈廷敬、雍正朝的张廷玉,谁是清朝第一汉臣?
...,两袖清风,四部尚书,百世流芳。陈廷敬是康熙时期的重臣,得到了康熙近半个世纪的倚重,无论是为官之道,还是他的诗词,都十分得康熙褒奖。他一生曾担任过工部、户部、刑部和吏部四部尚书,是康熙年间最重要的汉族...……更多
简介明末大臣高弘图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更多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徐有贞
...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礼部尚书胡濙、户部尚书陈循等重臣均附和于谦。徐珵大为沮丧,不敢再言。同年九月,朱祁钰被群臣拥立为皇帝,是为明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他任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保卫战,同时派遣十五名...……更多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更多
为何说明朝内阁加强了皇权,但其实留下了祸患
...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八年,命夏原吉“辅太孙留守北京,总行在九卿事。阁臣虽得参预机务,但他们的权力却受到种种限制。他们的建言行事,即使得到皇帝的赞许,在推行中也还会有顾忌。如永乐十七年(1384年)...……更多
明代官衔都是尚书在前大学士在后,为何到了清代就反过来了?
...杨——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他们是皇上特别信赖的几位重臣。为了让他们的地位更高,皇上首次给阁臣们加了公、孤的头衔,像什么太傅、太保,还有少傅、少保,太子太傅、太子少保之类的。这样一来,三杨的官职就升上去...……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朱安:曾卑微讨好情敌,为让丈夫不厌恶,小脚的她请教小叔学识字
朱安朱安,鲁迅先生的原配妻子,晚年时常想念鲁迅的爱人许广平,和他的独子周海婴。她一生没有选项,临终前曾流泪倾诉一个心愿
2025-02-22 15:24:00
杜牧一生不羁,老了睡不着时写此诗,充满禅意,最后10字发人深省
唐代有两个“杜”,一个杜甫,一个杜牧。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是一代诗圣。而对于杜牧,长期以来,很多人心中却很难形成一个鲜明的形象
2025-02-22 15:35:00
书画雅趣丨墨染簪雪,笔绘瓮春
“世事总归簪上雪,人生聊寄瓮头春。”岁月如画,光阴似墨,簪雪与瓮春交织成诗,书画艺术恰似这岁月的记录者,将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深情凝于笔端
2025-02-22 10:32:00
借助AIGC技术,我们让七位贵州历史名人跨越百年与今人重逢。张之洞的深邃目光、丁宝桢的凛然正气、奢香夫人的睿智风华,在算法精准还原下面容纤毫毕现
2025-02-22 01:2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孙现富水泊梁山,我的老家。每当别人问起家乡,我都这样自豪地回答。“迤俪梁山,荦确延岱宗脊脉;浩淼水泊
2025-02-22 04:23:00
首次!吉林省档案馆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系东北抗联与日伪军警战斗时被劫掠内容!
2月21日,杨靖宇信件档案媒体见面会在吉林省档案馆举行,首次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这封日文版的信件对杨靖宇同志事迹研究,乃至东北抗联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25-02-21 18:26:00
山村老汉挖出简陋古墓,出土18件宫廷宝物,墓主身份令专家不齿
北京丰台区右安门外彭庄,如今可能是一个相对繁华的地方,但是在60多年前,它只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小山村。1957年,有一个长期在当地居住的山村老农
2025-02-21 18:33:00
才女闻母国遭难后千里救国,写首令人热血沸腾之作,流传2600多年
上下5000千,我国出现了不少女诗人。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唐代的290年间就出现了207位女诗人。到了宋元明清,诗坛也从来不缺才女
2025-02-21 18:40:00
山西朔州一桩女子婚外情引来的报复惨案
在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娶了一个美若天仙的老婆潘金莲,潘金莲不喜欢武大郎的矮小与老实
2025-02-21 18:44:00
当年中国男子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娶了泰国人妖皇后,现在生活怎样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现在人们对爱情看的很开,为了追求自己的真爱,很多人不在乎年龄和地位。在中国,有一个人不顾家人的反对
2025-02-21 18:57:00
年龄比皇帝大17岁,长相也一般的万贵妃,却为何能宠冠六宫呢?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无关年龄,无关身份,无关国藉,甚至无关距离,无关时空。在当今社会姐弟恋早就不稀奇了,而在古代也有这样一对姐弟恋
2025-02-21 19:21:00
1983年,尤太忠司令员请河南省长吃饭,说家乡的事就拜托了
尤太忠与家乡的不了情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将领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在这群光辉的英雄中,有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
2025-02-21 19:21:00
真实晚清老照片:乞丐饿死街头无人问津,小少爷肉乎乎的呆萌可爱
上图是晚清街上的一名商贩,他们经常在走街串巷,挑着担子,特别累,但是为了养家糊口,再累也要坚持住。此时正有人向他询价,他将东西放在地上便开始耐心介绍
2025-02-21 19:37:00
德国公主有何魅力,为何俄国皇室喜欢娶德国公主
文/寂寞的红酒俄国和德国是欧洲地区的两大强国,两国在近代经常互掐,两次世界大战两国甚至灭了对方。不过,在一战前,两国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2025-02-21 19:44:00
美洲发现汉化最大的国家,华人统治引国人热议,至今我国密切关注
在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国家,它不仅将汉语中的客家话定为国家法定语言,在2014年该国政府还把中国农历新年确定为全国永久性公共节假日
2025-02-21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