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4 16:59: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朝历经十二帝,提起大清的名臣,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清初的索尼父子、明珠,清中期有张廷玉、和珅、刘墉,清末期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

这些人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要么是身处朝廷中枢的肱骨之臣,要么是霸居一方的封疆大吏,都为巩固清政府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这些经邦纬国支撑清廷这棵参天大树矗立不倒的能臣相比,有这么一位大臣,他历经三朝,在朝中屹立52年不倒,却动摇了清廷统治的根基,他就是曹振镛。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李鸿章

众所周知的是古代皇室成员去世后都有谥号,来表记他们生前的功绩,其实功臣也有,对于武将来说,最高的谥号称作“武忠”,对于文臣来说则是“文正”。

清朝重臣中谥号“文正”的共有八人,以此是汤斌、朱珪、曹振镛、杜受田、刘统勋、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

这些人或为帝师,或精通文学,大多都是实至名归,唯有曹振镛颇受非议。

那么这个曹振镛是谁呢,他究竟做了什么,背负起了“大清掘墓人”的骂名,还能够获谥号“文正”?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曹振镛

官运亨通

历史上姓曹的人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魏武帝曹操,相传曹振镛是曹操的嫡脉后人,不论是否属实,但这无疑为他的身份增添了些许尊贵感。

曹振镛是安徽歙县人,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父亲曹文埴是乾隆时期的户部尚书。因此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熟读诗书,也为自己以后走上仕途奠定了基础。

乾隆四十六年,27岁的曹振镛考中进士,被皇帝选中做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

十年之后,他参加翰林院大考,只取得了第三等的成绩,但因他的父亲此时在户部尚书之位上表现良好,受到乾隆皇帝的青睐,便特授曹振镛做了翰林院四品侍讲,负责管理皇宫典簿和侍诏等。

从此以后,他走上了顺风顺水的仕途。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乾隆

乾隆皇帝驾崩后,嘉庆即位,曹振镛被提升为侍读学士,负责刊缉经史书籍、并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因做事谨慎深得嘉庆皇帝的赏识,被屡屡提拔。

此后依次被任命为少詹事、通政使、内阁学士,嘉庆十一年,被封为工部尚书,相当于从一个政府资料馆的文员做到了农业及工业部长,负责全国田亩、水利及土木、国家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拥有了实权。

在此期间,清政府编修的乾隆年间的编年体史作《高宗实录》历时64年终于完稿,期间历经3任总裁官。

最终在曹振镛任期内完成,嘉庆皇帝大喜,封赏相关编纂人员,幸运的曹振镛因此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并由工部尚书调任户部尚书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相当于财政部长,掌管全国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济等左右国家经济命脉的事务,有权又有钱。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嘉庆十八年,曹振镛再次调任,由户部调到吏部,吏部掌管着清廷的官员资料以及人事任免权,决定着多数官员的仕途,而且古代官员讲究传承和提携之恩,吏部的重要性居六部之首,决定着中央政权机器运行的主要环节。

不久之后,他又被任命体仁阁大学士并兼工部尚书,由此进入了内阁,直接参与朝廷最高级别的政治权力中心会议。

嘉庆皇帝外出出巡期间,曾任命曹振镛以宰相身份留在京城处理朝政,做了三个月的代理皇帝,因此,当时民间流传有“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的热议。可见,嘉庆皇帝对曹振镛有多么的信任与宠爱。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嘉庆皇帝

嘉庆二十五年,61岁的嘉庆皇帝在避暑山庄驾崩,属于毫无征兆地猝死,生前并未留下遗诏,太子旻宁为了加固自己继位的合理性,命军机大臣们奉命撰写遗诏,但其中有一句话以大行皇帝的口吻写道“我死在父亲出生的地方,着实没有遗憾”。

众所周知,嘉庆帝的父亲乾隆对于自己的出身很是介意,民间一直有传闻说他并非崇庆皇太后所生,而是雍正还是四阿哥时在避暑山庄喝了鹿血后临幸的一个宫女所生。

这种真假难辨的流言一直是清廷讳莫如深的事,但写在遗诏上就相当于得到了官方认证,这样对于爱好面子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来说,他尊贵的出身就遭到了质疑,无疑脸上抹黑。

作为乾隆皇帝的嫡孙道光帝发现后,立马追回了遗诏并且罢免了军机大臣,改由曹振镛担任。军机大臣是军机处的长官,其职责是每天朝见皇帝,协助其处理折奏,参议大政,并承皇帝旨意撰拟谕旨,已经属于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权臣。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道光元年至十五年,曹振镛的官位已经达到所有官职的顶峰,皇帝已经找不到更高的职位给他,便开始给他冠以其他尊贵的封号,陆续晋升他为太傅、武英殿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这相当于所有皇子读书的学校的校长,以后不管是谁做太子,他都显贵无比。

道光十一年,八十一岁的曹振镛病故,道光帝非常悲痛,亲自写诏追悼,并赐给他“文正”的谥号。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而曹振镛历经乾隆、嘉庆、道光祖孙三朝皇帝,为官52年,不仅能够安然度过每次政权更迭,而且官运一路亨通,这可以说是史上第一人。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为官之道

首先来看,曹振镛是一个长寿的人。古人曾经评价司马懿夺取曹魏帝位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寿命长,先后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王,最终在曹芳即位后,夺取了军政大权,所以长寿是保证权力稳定的一个基本因素。

曹振镛活了八十一岁,在那个平均寿命较短的时代,着实算高寿了,所以才能跨越了三个朝代。

其次,他确实有才干。嘉庆二十五年,新疆张格尔叛乱,一直持续到道光帝即位仍未平叛。

道光帝任命曹振镛为平叛出谋划策,启用他举荐的将领和他制定的策略,清军终于在道光七年平息了叛乱并活捉张格尔回北京,这次平叛对于内乱频发的道光朝来说,给朝廷和民众带来了信心,意义非凡,也是道光皇帝重用曹振镛的一个重要原因。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道光帝

而且曹振镛恪守为臣的责任,他出生官宦人家,在多年的宦海沉浮中掌管过多个职位,可以说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他曾三次当学政,主持过乡试、会试各四次,每次都严格要求自己及属下,为了给朝廷选拔人才,他能够做到公正严明、不任用亲信,不埋没人才,选拔了一批后起之秀、栋梁之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民族英雄林则徐。

曹家祖上以盐业起家,盐是民生必需品,垄断贩盐是暴利行业,因此曹家富甲一方,曹振镛任户部尚书期间,他的亲属中仍有人是盐商,但有官员提议朝廷实行“盐票法”,取消商盐垄断权,这无疑是断了曹家人的财路。

但曹振镛为了国家大义,却大力推行这一改革,还亲自出面劝说亲属支持国家的盐政改革。这可以看出来,他是个在其位、谋其政、顾全大局的人。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还有一点,他为官数十载,从没有过贪污受贿的记录,可以说他的个人素质很高,对自己的约束很严格,所以在相互倾轧的官场里面,没有把柄给别人抓住,为自己的仕途减少了潜存的危机。

对上,他也有自己的一套为官法则,清人朱克敬《瞑庵二识》中记载:“曹文正公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官场中打拼中,曹振镛总结出屹立不倒的秘诀就是“多磕头少说话”六个字,说明他谨小慎微,在皇帝面前低调行事,也能克服很多权臣“居功自傲”的人性弱点,也是他高情商的体现。

总结看来,可以说是曹振镛一个低调听话的“忠犬”型员工,而且他遇到的晚年乾隆、嘉庆、道光三任皇帝都是温和派领导,这类领导的眼界和前瞻性不高,没有雄才伟略,比较依赖臣子,忠犬型的大臣既能干又没有威胁性,所以会受到他们的喜欢。

如果是康熙、雍正那样的开拓型领导,肯定会嫌弃曹振镛守旧、无能,不会如此重用。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危及国本

曹振镛的为官六字箴言确保了他的官运亨通,但也给清朝带来了潜在的危险。

“少说话”三个字,让仗义执言的言官不再畅所欲言,大家怕丢官,都循默守位,皇帝问政的时候,明明有谏言,却很少有人敢说出口,整个朝堂死气沉沉。

道光帝登基后,每天要批阅大量的奏折,他曾当着曹振镛的面说了自己的辛苦,盼着有个办法能够减轻自己的负担。

曹振镛为了给皇帝排忧解难,献上了一个计策:皇帝不用躬亲一一查阅每份奏折,只要抽查几本,仔细查阅,不要遗漏任何细小的错误,比如错别字、语句不通等细节上的毛病,都在上面做批注,这样大臣们就会注意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了,以后奏折也就少了。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道光帝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便照此实行。

刚开始,这个办法确实震慑到了大臣们,他们能够兢兢业业地办差事,但万事有利必有弊,时间一长,大家都揣测出了皇帝的规律,为了不出错就专门在字面上做文章,写一些华而不实的文章搪塞敷衍。

此时放眼国际,美国宣告了《独立宣言》,英国发明了纺纱机,开始发展工业,而清政府已开始走下坡路,但大臣们在“多磕头、少说话”的风气之下,噤若寒蝉,没人看到清朝的困境,即使看出来也没人敢站出来说话,不敢担责任。

这个风气一直蔓延开来,以至于后来到咸丰时期,太平军发起起义,各地已经硝烟四起,地方各个层级的官员相互隐瞒,不敢上报朝廷,后来被太平军打退,也一再退让,不敢告诉朝廷派兵平乱,直到纸包不住火,已经给朝廷带来了巨大损失。

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的清朝重臣

可见,曹振镛的为官之道带来的官风动摇了大清朝廷的统治根本,给本来已经腐朽的清廷大树添加了无数的蛀虫,以至于这颗参天大树在不久之后就在西方列强的铁蹄之下轰然倒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时期得到文正谥号的八个人都是什么下场?
...,进入内阁。到了道光朝,入阁任军机大臣十余年,深得道光帝的信任,无灾无难,年届80岁才退休,清代官宦岁月之长几乎无人能超过曹振镛。杜受田滨州杜氏曾以“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
2023-06-08 13:18:00
清朝时期的‘文正’大臣,为国家兴衰贡献的忠臣良将
...战功。曹氏父子为官共五十二年,三朝元老,功不可没。道光帝亲自治丧,追谥“文正”。曹公父子两代人,居宰辅之位七十五年,助两帝治国,政绩卓著。其得到如此信任,足见才干超群。“文正
2024-01-09 15:01:00
“正大光明”匾与清代立储密诏
...,绵宁成为了新君,定年号为“道光”。七月二十七日,道光帝派人第二次进京,告知太后传位诏书已找到。此时孝和睿皇太后应该是刚收到第一封驰报——让她去找密诏。太后正派人去乾清宫和圆
2024-04-24 14:17:00
简介清朝著名思想家阮元
...,调兵部。道光十八年(1838年)因老病致仕,返扬州定居,道光帝许之,给半俸,临行加太子太保衔。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卒于扬州康山私宅,谥“文达”,享寿八十六岁。入祠乡贤
2023-02-22 20:04:00
祖孙二人嫁给同一个皇帝,为何孙女凄惨孤寂过终生
...终身。晋贵人这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三任帝王,道光帝上位后,因为她是仅剩的乾隆帝后妃,因此被从晋贵人尊为了晋妃。道光二年十二月初八,晋妃死在了后宫中,只有四十来岁,一生无
2023-08-01 21:17:00
阿桂:乾隆身边的文武双全重臣,和珅亦敬畏三分
...克顿是康熙年间的进士,曾多次主持清朝乡试,还曾担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多年。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吧,阿克顿在汉族士大夫威望很高,而在父亲的影响下,阿桂也曾考取“举人”,但是他的野心不仅
2024-02-28 19:31:00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任工、吏、户三部的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道光帝继位后,晋封他为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曹振镛道光七年,清廷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并活捉张格尔回北京,曹振镛作为决策人员赞
2023-11-15 08:16:00
...帝的斥责。乾隆帝的曾孙奕经擅自乘坐肩舆入宫,结果被道光帝免去相应职务。就连皇帝的曾孙尚且受罚,他的曾孙媳妇更没有“紫禁城骑马”的权利。
2023-10-10 22:12:00
大贪官和珅的20条罪状未提“贪”字,他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撰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拜文化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他为官20余年,朝廷上下贪污现象横
2023-06-07 21: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