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黄森屏:明朝的海外开拓者与东南土著的征服者
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明朝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无疑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伟大成就。不过其航线漫长,并不是所有人能够到达目的地。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舰队经常在半途有士兵下船,有一些是身体不适,更有甚至是直接带人占岛...……更多
明朝一罪犯逃往海外当皇帝,在海上打劫时遇到了郑和
...这片海域的皇帝,任何国家都拿他没有办法,直到他遇到郑和,才阴沟里翻船成为阶下囚。郑和返航的船队经过三佛齐(现在的印度尼西亚)时,刚好撞上陈祖义,久经沙场的郑和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没想到陈祖义主动投降了,...……更多
...没有了相权的制约,朝廷可以更好的施行皇帝的意志,像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大事,才能顺利进行。可是朱元璋和朱棣之后,由于皇帝能力有限,威慑力有限,文官势力壮大,朝廷逐渐进入扯皮时期。明英宗复位成功后,曾想恢复...……更多
建文帝生死之谜:一场六百年的争议,他到底有没有被烧死?
...火烧死的时马皇后,不是建文帝。二、其他证据《明史·郑和传》中的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记载。朱棣为什么要派郑和下西洋呢,《明史·郑和传》中是这么记载的:“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更多
永乐盛世:朱棣的辉煌时代
...济收入。这使得永乐朝的明朝经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郑和下西洋:外交与文化的辉煌时刻要谈永乐盛世,不得不提及郑和下西洋这段辉煌历史。朱棣在位时,任命郑和为统帅,组织多次西洋航行,成就了中国航海史上的奇迹...……更多
...当然,李兆良等人为了哗众取宠,营销书籍,说是明朝的郑和绘制,获得了明粉和伪史论者的一片喝彩,但是却遭到了国家正规学者的否定,例如中国历史研究院就明确提出“认真分析李兆良所依据的中外文资料,可知其观点在...……更多
风力驱动,星象引航:揭秘郑和远洋航海的智慧
前言郑和,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字,他带领数万人前前后后用28年时间横渡印度洋长达30万公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至今仍令人震撼和敬佩。但是一个问题总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在没有现代导航设备的古代,郑和是...……更多
郑和是怎么完成七下西洋超前轶后之奇举的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远距离航行,他本身其实是朱棣皇帝身边的一位太监,为何他能够担此重任?而他下西洋之后,又给当时的世界带来的什么影响?其实对于中国皇朝来说,明朝初期,国力之强大远非西方能够比拟的...……更多
揭秘明朝海禁的由来
...兵,悉行剿戮,悔将无及”。成祖言出必行,永乐五年,郑和自西洋返至新加坡海峡附近的旧港,就剿灭了拒不归就的陈祖义海商势力。”永乐五年(1405)七月,在武力平定安南后所设立的交趾布政司中,明王朝在新征服区内也坚...……更多
明朝著名历史事件盘点
...因不满削藩而起兵反抗,最终攻破南京,夺得皇位。3、郑和下西洋:朱棣派遣郑和通过海上远航与西域各国交流,共七次下西洋,规模最大。4、王振擅政:王振是明朝宦官,他鼓动明英宗亲征瓦剌,导致土木堡事变,明英宗被...……更多
明朝灭亡后不肯投降的将士,到海外建立了哪个国家
...哪里都有可能被抓到。好在那是明朝,我们知道明朝的“郑和下西洋”非常有名,早在明朝初期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极其发达的航海技术,对于大海早就已经不再陌生,而那正是满清骑射所无法掌控的领域。于是张杰绪就带着...……更多
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带少女,反而带一群老妪呢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想必早已经家喻户晓了,在上学的时候无论是语文课上还是历史上课上,老师都会讲。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不仅仅是在政治上加大了中国与海外国家的联系,更是向海外国家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非常重大...……更多
靖难之役后关于朱允炆下落之谜的四种猜测
...跑,于是朱允炆漂洋逃到海外去了,所以明朝永乐皇帝让郑和下西洋,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朱允炆的下落。虽然朱棣最终当上了明朝的皇帝,但是,无论怎样,朱允炆都是朱元璋的指定继承人,他的皇位是名正言顺的。而...……更多
揭秘郑和远航:为何只带老妪不带少女?
前言中国古代,有一段传奇故事流传至今,那就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史诗级远航。60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回顾这段伟大壮举时,不禁要追问:是什么支撑着郑和能够完成七次惊天动地的远航呢?本文将为大家讲述郑和蕴含睿智的人员选择...……更多
为何说若正德不死明朝不亡
...的战略举措,尤其是关于海外贸易的战略。明代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海外贸易是一项重要的政策,但在后来的统治者时期被中断了。正德皇帝试图恢复这一政策,认为海外贸易对于增加中央收入至关重要。然而,文官集团强烈...……更多
走进江苏海院郑和航海文化博物馆——穿越600多年时光,“看见”郑和船队扬帆下西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通讯员朱孔阳证实郑和船队曾到过非洲东海岸的关键证据何在?为郑和下西洋建造海船的龙江船厂遗址是...……更多
陈祖义:明朝时期横行海上的海盗王,最后死在太监手里
...空着手,更过分的是连明朝的使船都不放过!永乐五年,郑和下西洋,途径印度尼西亚,陈祖义想要诈降劫掠使船,被郑和识破,5000海盗被一网打尽,陈祖义被活捉,带回中原,枭首示众! ……更多
他是大明王朝第一位航海家,被封为国姓爷
...在一年后,赏赐马三保国姓“郑”,之后马三保便改名为郑和。至此以后郑和手下的人便称其为“国姓爷”。提到宦官我们的印象会停留在魏忠贤这样的人身上,祸国殃民、害了大明王朝;而郑和与其他的官宦都不一样,活得格...……更多
明朝疆域之谜:实控与羁縻的争议
...、唐,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下,无疑是超级大国般的存在。郑和七次下西洋,更是将明朝的声威远播中亚、北非、乃至欧洲。然而如此强大的王朝,和历代相比,其领土疆域却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网上常常...……更多
朱棣创造了哪些历史唯一
...泉。5:唯一一个把目光放往海洋的伟大帝王,曾经派遣郑和六下西洋朱棣之前的许多封建帝王,列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所成就的功业都是在大陆上。到朱棣这里,没有哪一位帝王能够把目光放往海洋。毫无疑问朱棣是个...……更多
郑和的七次下西洋:名扬四海的背后故事
今天第一次知道郑和原名叫马三强,他还是一个太监。先声明一下,我对历史虽然感兴趣,但是对历史的了解却很不多,所以今天看到关于郑和这段介绍还是挺出乎我的意料。历史上名声远扬的郑和下西洋里的郑和,郑不是他...……更多
亦失哈:明朝历史上被忽视的功臣
...大潮反而成为流芳万世的楷模,这些当中除了后世熟知的郑和,还有被世人遗忘的亦失哈。说起郑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郑和七下西洋,而在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前,他在靖难之役中其实也曾为朱棣立下过赫赫战功,成为明朝...……更多
明朝当年有多强大?创造了7个世界第一
...军,既有常规的步兵骑兵也有数量庞大的水师,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就是明朝军队战斗力的集中体现。……更多
2022-12-15 20:50明朝,世界
郑和下西洋带回的老国王为何选择在华下葬
...讲建文帝已经逃亡海外,带着焦急与不安的心理,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明朝前期很有钱,要说郑和出海单单寻找朱允炆那肯定站不住脚,关于他出洋的目的咱们暂且不论,不过这次事件的意义倒是十分重大,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友...……更多
明朝国力为何一直都很强大
...明朝也是远远领先于西方的,明成祖朱棣时期,曾多次派郑和出使他国。郑和所携带的舰队有数万人的规模,足以灭掉当时的一个小型国家。郑和七下西洋大大加强了中国和国外的联系,使得中国开始和西方接触。在经济方面,...……更多
东西问丨陈弦章:“景弘故事”何以迄今流传东南亚?
...(1405年),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王景弘以副使身份协助正使郑和,率62艘巨型宝船、2.78万余名官兵和水手组成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从此开启航海生涯。28年间,他多次偕同郑和共同组织和领导下西洋航海活动,先后到达亚洲...……更多
浅谈欧洲人为什么能走在大航海时代的前列
...方的整体。在东方,最早开始对海洋奥秘进行探索的人是郑和,1405年郑和奉命带领船队下西洋,截止到1433年,郑和共完成了七次航行。在这28年中,郑和先后到访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足迹遍布东南亚,东非等地区。郑和下...……更多
揭秘明朝宦官权力:从王振到魏忠贤
...大明王朝不仅有专断独权的太监,也有着建功立业的太监郑和。郑和原名马三保,曾奉旨七下西洋,最远到达印度洋。郑和下西洋在世界上传播了我大明王朝的威信,让人类知道了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强大的大明王朝。在我国的...……更多
揭秘古代中国与印度洋的不解之缘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9月■赵昱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广为人知,郑和所下的“西洋”,就是今天所说的印度洋。自从“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以来,中国就与印度洋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中国是有机会成为海...……更多
...进行,明朝在松花江上建造了造船厂。 这种巡游活动和郑和下西洋的性质十分相似,在巡游的过程中,除了炫耀国力之外,还会接受“贡品”,并对“进贡”的部落进行大规模的赏赐。但这种活动是需要雄厚的财力来维持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借助AIGC技术,我们让七位贵州历史名人跨越百年与今人重逢。张之洞的深邃目光、丁宝桢的凛然正气、奢香夫人的睿智风华,在算法精准还原下面容纤毫毕现
2025-02-22 01:2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孙现富水泊梁山,我的老家。每当别人问起家乡,我都这样自豪地回答。“迤俪梁山,荦确延岱宗脊脉;浩淼水泊
2025-02-22 04:23:00
首次!吉林省档案馆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系东北抗联与日伪军警战斗时被劫掠内容!
2月21日,杨靖宇信件档案媒体见面会在吉林省档案馆举行,首次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这封日文版的信件对杨靖宇同志事迹研究,乃至东北抗联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25-02-21 18:26:00
山村老汉挖出简陋古墓,出土18件宫廷宝物,墓主身份令专家不齿
北京丰台区右安门外彭庄,如今可能是一个相对繁华的地方,但是在60多年前,它只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小山村。1957年,有一个长期在当地居住的山村老农
2025-02-21 18:33:00
才女闻母国遭难后千里救国,写首令人热血沸腾之作,流传2600多年
上下5000千,我国出现了不少女诗人。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唐代的290年间就出现了207位女诗人。到了宋元明清,诗坛也从来不缺才女
2025-02-21 18:40:00
山西朔州一桩女子婚外情引来的报复惨案
在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娶了一个美若天仙的老婆潘金莲,潘金莲不喜欢武大郎的矮小与老实
2025-02-21 18:44:00
当年中国男子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娶了泰国人妖皇后,现在生活怎样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现在人们对爱情看的很开,为了追求自己的真爱,很多人不在乎年龄和地位。在中国,有一个人不顾家人的反对
2025-02-21 18:57:00
年龄比皇帝大17岁,长相也一般的万贵妃,却为何能宠冠六宫呢?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无关年龄,无关身份,无关国藉,甚至无关距离,无关时空。在当今社会姐弟恋早就不稀奇了,而在古代也有这样一对姐弟恋
2025-02-21 19:21:00
1983年,尤太忠司令员请河南省长吃饭,说家乡的事就拜托了
尤太忠与家乡的不了情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将领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在这群光辉的英雄中,有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
2025-02-21 19:21:00
真实晚清老照片:乞丐饿死街头无人问津,小少爷肉乎乎的呆萌可爱
上图是晚清街上的一名商贩,他们经常在走街串巷,挑着担子,特别累,但是为了养家糊口,再累也要坚持住。此时正有人向他询价,他将东西放在地上便开始耐心介绍
2025-02-21 19:37:00
德国公主有何魅力,为何俄国皇室喜欢娶德国公主
文/寂寞的红酒俄国和德国是欧洲地区的两大强国,两国在近代经常互掐,两次世界大战两国甚至灭了对方。不过,在一战前,两国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2025-02-21 19:44:00
美洲发现汉化最大的国家,华人统治引国人热议,至今我国密切关注
在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国家,它不仅将汉语中的客家话定为国家法定语言,在2014年该国政府还把中国农历新年确定为全国永久性公共节假日
2025-02-21 19:48:00
筝鸣时评丨习清吏廉史,做“四知先生”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徐文飞在潍坊昌邑的西南角,原有一座五十米见方的土台子,叫做“辞金台”,也叫“四知台”。相传,那是人们为纪念东汉安帝时期的杨震却金训徒而修筑的
2025-02-21 19:50:00
美国富二代为实现“飞天梦”,花100万在背部植入翅膀,结果如何
自古以来人们便对于“飞天”抱有美好的幻想,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2025-02-21 20:13:00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⑦:“我来自南京乌衣巷”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1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