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食在遵义】走!去中国竹都吃一席“熊猫宴”
全竹宴又叫“熊猫宴”,共计有十多个大类上百个菜品,竹笋、竹荪、竹荪蛋、竹燕窝……从竹子的根、茎到与竹林伴生的各种菌,只要和竹相关都是主料。经烧、炖、炒、烤、蒸、煲、烩、凉拌,汇成一桌盛大缤纷的全竹宴...……更多
金湾&赤水:共铺“凭竹致富”产业路
...人民日报客户端金枭枭 税兵 赤水融媒 贺林平初秋,贵州遵义赤水市丙安镇三佛村,流水潺潺,竹浪滚滚。连日来,三佛村党支部书记明小星工作依然繁重,但心情却与5个月前全然不同。三佛村党支部书记明小星。税兵摄这天...……更多
...友评价,《上春山》写尽了贵州的美。听着歌,来到黔北遵义,欢快旋律与春日山水更是浑然一体。从满山一垄垄茶树的湄潭到遍地古木参天的务川,从茂林修竹的赤水到花团锦簇的桐梓,处处游人如织,美景如画,与《上春山...……更多
...白芍100亩、天麻3亩。守住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在遵义,美丽的山水成为画卷,而这幅画卷也衍生为造福乡亲的红火产业。近年来,遵义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布局,以盘活森林资源、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更多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竹咏新时代 ‘竹’梦新未来”贵州竹产业发展大会将于4月21日至22日在赤水市举办本报讯 (记者 赵婧耘)4月17日,贵州竹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遵义市召开。遵义市副市长武荣出席并就贵州竹产业发...……更多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记者 石影园区建设热火朝天、工业项目加速落地、服务保障及时跟进……初夏时节,黔北大地发展潮涌、生机勃发,处处奏响着强工业经济的奋进乐章。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主平台、主引擎。近年来...……更多
【乡村行 看振兴】玉竹架起“金湾桥”:“三条路”铺就赤水市竹产业振兴路
...粗加工为助推竹产业发展,2021年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与遵义赤水市形成结对关系,赤水市紧抓东西部协作契机,与金湾紧密对接,紧紧围绕赤水市竹产业充分利用“协作项目+协作资金”,全面走好竹产业发展“三条路”,实现...……更多
收鲜笋 增收益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10月8日,遵义赤水市宝源乡联华村,农民在采收竹笋。近年来,赤水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引导山区农户种竹和改良中低产竹林并科学管护,让...……更多
遵义:东西部协作盘活闲置资产带动乡村振兴
...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一车车黔北麻羊和贵州黄牛每天从遵义市习水县农特产品工业园区发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屠宰场,次日一早新鲜的贵州牛羊肉就能通过商超等销售平台走向东部地区百姓的餐桌。几年前,这个园区定位发展...……更多
一根环保竹,撑起一个西南贫困村的“致富梦” | 碳案
...7.3亩,在全国排名第一。提到竹子,你会联想到什么?大熊猫、《卧虎藏龙》、竹工艺品,亦或是它蕴含的文化意向。眼前这些赤水竹,其实和人们有着更贴近现实的连接。你身边常见的纸张、竹筷等生活用品,或许就来源于此...……更多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本文转自:新华网10月8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宝源乡联华村,农民采挖竹笋。眼下,贵州省赤水市竹笋进入采收季,当地农民抢抓时节采挖、搬运、加工竹笋供应市场。新华社发(王长育 摄)10月8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宝源乡联华...……更多
用大厨的方式 开启赤水竹笋的味觉之旅
赤水拥有一百三十多万亩竹林,被誉为“中国竹都”。今天大厨为我们带来了“竹升富贵”这道菜,让我们跟着大厨一起学习制作。来源 赤水市融媒体中心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罗玉青编辑李芳芳二审 刘方鑫三审 徐海婴 ……更多
“海拔经济”美了生态富了群众
...众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佩佩 通讯员 李支信近年来,遵义市桐梓县结合本地海拔高差较大的地理特征和高、中、低海拔地区土壤气候差异,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分类布局特色产业,形成“山上方竹成片、山腰旅游发展...……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珠海对口帮扶遵义富民产业发展升级“家门口打工,挣了5万多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一早,贵州省赤水市复兴镇长江村脱贫户廖小琴来到竹笋加工厂上班。这家工厂由广东省珠海市援建,直接带动1100户...……更多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赤水河谷九月九·第一届遵义酱酒节”举办在即省内30余家优强旅行社开展踩线考察活动本报讯 (记者 陆邱珊)在“赤水河谷九月九·第一届遵义酱酒节”即将举办之际,10月12日至13日,贵阳、铜仁、黔东...……更多
一家企业领衔一个园区,“红赤水”兴起“绿产业”
红色赤水,绿意十“竹”。130多万亩竹林,让这里成为全国最绿的“竹乡”。在赤水,有这样一家企业——它领衔兴建了“红赤水食品产业园区”,吸引17家企业入驻,提供800多个就业岗位;它专注绿色、生态、有机食品研发、...……更多
一男子盗采园区竹笋投进大熊猫室外运动场,被终身禁止参观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4月16日电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16日发布不文明行为通报:4月15日上午10:30左右,一男子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游览参观时,违反基地管理规定,盗采园区新发竹笋并投...……更多
赤水:觅得石上“生花”,康养产业闯新路
...。我们坚信,金钗石斛治未病中的发展潜力未来可期!”遵义医科大学教授、科技特派员熊永爱深有感触地说。“千年石斛瑰宝如何与现代市场完美结合?”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蔻诗美达(广州)生物...……更多
食在贵州丨遵义的隐藏款美食,最后两个你可能听都没听过
谁说遵义只有豆花面和鸡蛋糕?出来挨打!遵义美食多到你想不到!今天给大家盘点遵义“隐藏款”美食,最后两个可能连听都没听过。一、烤苕皮捞沙巷里的顶流,都说嬢嬢的手艺,没有瓶颈期,糯叽叽的,太香了!二、牙...……更多
大皖新闻讯 4月16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布不文明行为通报,具体如下:4月15日上午10:30左右,一男子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游览参观时,违反基地管理规定,盗采园区新发竹笋并投进蝶泉园大熊猫室...……更多
遵义市组织市直单位曾任副厅级(实职)以上老干部赴赤水市参观考察
5月8日至10日,遵义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市直单位部分曾任副厅级(实职)以上老干部赴赤水市参观考察。参观考察期间,考察团一行深入企业、走进基地,通过听取介绍、观看展板、现场交流等方式,先后到赤水市经开区远明中厚...……更多
“赤水河遵义段全长236.3公里、流域面积9323平方公里,分别约为赤水河全长和全流域面积的一半。”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伟在采访中向记者强调了赤水河遵义段的重要性。黄伟介绍,遵义市认真践行...……更多
“AI”护河 赤水鱼安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AI”护河 赤水鱼安——赤水河流域生态治理成效明显“只要有人站在赤水河边,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提及赤水市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人员黎良,当地村民都称他为“千里眼”。今年46岁的黎良告...……更多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记者 赵婧耘 张亚从满眼翠绿茶山似海的湄潭到世外桃源绿满山川的道真,从碧波翻涌茂林修竹的赤水到洞林秘境遍布的诗画绥阳,从山水田园乡愁萦怀的播州到织出致富新“丝路”的凤冈……黔北大地,正...……更多
...在全市形成自觉学法、主动普法、全民守法的新风尚。(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更多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本报讯 (记者 马云才 周雪舟)10月22日,赤水河谷九月九·第一届遵义酱酒节2023第七届“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赤水站)暨第十一届穿越中国侏罗纪自行车赛在赤水河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赛。赛事由贵...……更多
...公路。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目前成都经泸州至遵义高速公路拟实施扩容改造,已经启动前期工作;泸州至古蔺高速公路已确定投资人,将按双向六车道标准建设。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从成都至贵阳将形成双向六...……更多
建行遵义分行助力赤水竹产业全链条发展
...一张纸的故事。在一根竹子撬动发展的过程中,建设银行遵义分行依托“产业+金融+供应链”发展模式,以供应链金融产品为切口,织密竹产业发展之网,在竹浆纸上书写“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用好“致...……更多
贵州省赤水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不合格花生米核查处置情况
...查处置情况的通告根据市县级农产品专项抽检 2022年贵州遵义赤水农产品抽检计划,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对赤水市龙三姐副食经营部经销的花生米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现将该批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通告...……更多
今日开演 身临其境重温重大历史|《伟大转折》剧目精彩剧情抢先看
...,中国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伟大转折》剧目于遵义市首次试演。《伟大转折》剧目以长征途中中央红军转战贵州期间,中国共产党党内军事路线斗争为主线。同时,以韩连长、二局报务员小露、军医小华佗为代表的红...……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关注中老年人“难言之隐” 社区医生支招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关注产后康复,关注妊娠后的产妇漏尿问题。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另一个群体——中老年人群
2024-06-11 05:15:00
关爱幼儿!健康体检为成长护航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医院供图在六一儿童节前后,南京高淳区漆桥中心卫生院组织相关专科医生走进辖区幼儿园,通过为儿童提供体格
2024-06-11 05:15:00
科学与传统相结合 夏季养生看这里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健康科普科学与传统相结合 夏季养生看这里每年的夏季,天高气爽,阳光普照,万物繁茂。然而,酷暑难耐的季节也极易诱发健康问题
2024-06-11 05:15:00
晨报小记者端午假日做香囊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晨报讯(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徐永现 摄影报道)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日里,近百名晨报小记者在非遗手工老师的指导下
2024-06-11 05:15:00
眼睛也要防晒 长期暴晒当心白内障提前发生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随着天气的逐渐炎热,紫外线逐渐增强,很多市民在外出时都会注意皮肤防晒。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眼科主任陈志强提醒
2024-06-11 05:15:00
生气会得甲状腺结节吗?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门诊故事生气会得甲状腺结节吗?“王主任,我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了,会不会是陪孩子学习给气出来的?”“王主任
2024-06-11 05:15:00
预防该类疾病 定期肠镜检查必不可少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结直肠癌发病呈“三高一低”特征预防该类疾病 定期肠镜检查必不可少晨报讯(通讯员 胥林花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肠癌一度被称为“富贵病”
2024-06-11 05:15:00
南京市口腔医院增设 7个特色专病门诊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对症挂号,按病索医”!南京市口腔医院增设 7个特色专病门诊晨报讯(通讯员 魏敏 贾晨晨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为满足患者个性化就医需求
2024-06-11 05:15:00
衢州芋头粽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本报记者 叶晓倩 祝旖波 通讯员 罗晓彧芋头粽是衢州人记忆中“妈妈的味道”。每年端午前,勤劳的衢州妈妈们把大块的“芋头娘”切条或切丁后
2024-06-11 05:36:00
移出老库区,乐享新生活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连云港用好水库移民后扶资金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移出老库区,乐享新生活□ 本报记者 赵 芳初夏时节,走进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欢墩埠村
2024-06-11 05:15:00
淮安区“希望田野”成色足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涉农村居去年平均增收超90万元,同比增长超77%淮安区“希望田野”成色足□ 本报记者 张莎沙 通讯员 王怀扣 丁冬芡实种植田里一片新绿
2024-06-11 05:15:00
麦田里传来丰产好消息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记者 杨琦 通讯员 谭晓立“高产攻关田的旱茬麦亩产801.4公斤!”“王集田河示范田的旱茬麦亩产707
2024-06-11 05:15:00
姜堰区蒋垛镇:谱好乡风文明“协奏曲” 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近日在泰州市姜堰区蒋垛镇高曹新村的健身场地上,一群广场舞爱好者踏着欢快的舞步
2024-06-11 05:16:00
美食购物兼得 西北角消费热力足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本报记者 张雯婧“锅巴菜来大碗小碗?”“香菜、辣子要不要?”6月10日5时许,位于西北角特色美食街区的正味斋锅巴菜店内座无虚席
2024-06-11 05:37:00
微创手术不开刀 切除食管肿瘤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晨报讯(通讯员 常惜悦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68岁的赵大爷(化名),曾是一位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在地方医院定期复查
2024-06-11 0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