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刘邦论功行赏,为何把毫无军功的萧何排在第一
...挽留。但经过萧何一番开导后,刘邦权衡利弊,最终决定还是采纳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军。拜将之后,韩信便给刘邦提出了“先定三秦,后图项羽”的“汉中对”计策。刘邦听后,知道此前的自己浅薄了,按照韩信的计划...……更多
萧何:汉朝的开国功臣与刘邦的重要助手
...,建立自己的南齐王朝。虽然时隔很远,但萧何的子孙最终还是夺取了刘邦后人的江山。这其中悖论一般的巧合,让人不禁会心一笑。六百多年的历史,几乎超出所有当事人的想象。刘邦建立汉朝后,他的子孙世代相传,延续了大汉江山...……更多
楚汉之争,有哪些人与诸侯参与了
...因刘邦韬晦刘邦被改封到汉中,初不欲就国,谋攻项羽,萧何进言曰:“汉水上应天汉。汉中,据有形胜,进可攻退可守,秦以之有天下”。刘邦于是采纳萧何建议,屈就汉王封号,招贤纳士以图天下,同时确定了收用巴(郡治...……更多
韩信与萧何:英雄的崛起与陨落
...,可谓是萧何一手开创的,在一开始萧何就注意到了当时还是个小士兵的韩信,多次向刘邦举荐他,可惜都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 后来韩信见在汉营久久不受重用,便动身离开,萧何闻讯大惊,连招呼都来不及同刘邦打,便策...……更多
...去,可是萧何却劝道:“虽然你患了病,但事关重大,你还是打起精神去吧。”听了萧何的话,韩信才进了圈套,韩信战场上的一身本领,却在权力场上无从发挥,就这么轻而易举沦为阶下囚。吕后未经刘邦同意,便将韩信斩杀...……更多
三国武将只有谁能与韩信相比
...汉三杰”的作用尤为突出。所谓“汉三杰”,是指张良、萧何、韩信三人。在汉朝建立过程中,张良、韩信、萧何三人各自独当一面,为汉朝开辟立下不世奇功。刘邦对此三人评价极高。在一次酒宴上,他与群臣说起开国往事,...……更多
刘邦的远见:丞相人选的布局与考验
...部决定。当刘邦躺在床上生命垂危时,吕后问他,丞相和萧何一百年后,谁更适合做丞相?刘邦的答案是曹参。然后吕后说,曹参之后会发生什么?刘邦表示陈平可以做到,但陈平一个人承担不了那么大的责任,所以让他和王陵...……更多
楚汉争霸:根据地建设决定胜负
...出征的时候,究竟是谁坐镇彭城都完全不了解,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得到一些线索。我们作为事后的观察者,总会说彭城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要想占领下来并非难事。可是地理上的劣势绝不是造成西楚大后方丧失反抗能力的...……更多
刘邦灭韩信三族后,韩信的3岁幼子下场如何
...萧何设宴诱杀韩信。韩信虽然防备着刘邦的猜忌,但终究还是掉进了窦太后的陷阱。他应邀来到长乐宫,在宴席上被萧何命人以白绫绞杀。这样,韩信付出了他在刘邦心中已种下深仇大恨的代价。接下来,更残酷的一幕上演了。...……更多
计杀韩信后,萧何望着尸体为何黯然神伤
...也曾派出说客前去拉拢,但韩信念及刘邦推食解衣之恩,还是坚持支持刘邦。正是凭借着韩信的全力支持,刘邦才得以开创大汉四百年之基业。太平本是将军定,历代帝王却不愿让将军享太平。天下初定之后,刘邦分封了几位功...……更多
刘邦身边的酒肉朋友,为什么起义后都成了军事将才
...钱,这里提到的“贫寒”是指祖上曾发迹过后落寞但家里还是小有余钱的人,不似底层的庶民吃不饱饭。因而有一点家底的刘邦才能成为小混混,整天无所事事与朋友一同喝酒吃肉,再加上刘邦“见人说人话,见鬼谁鬼话”的高...……更多
萧何望着韩信尸体黯然失色,说出了一番令人感动的话
...说客带着好处前去拉拢,然而韩信顾及刘邦的知遇之恩,还是和刘邦签了合同。正是依靠着韩信的鼎力相助,刘邦创办的大汉江山才能维持400年。太平本是将军定,历代老板却不想让教练享受平安。三界平静下来以后,刘邦让几...……更多
吕后设计要杀韩信,为何张良袖手旁观不愿意救他
...和后辈。但是萧何就不一样了,萧何不仅是韩信的朋友,还是萧何力荐韩信给刘邦,所以萧何也是韩信的伯乐,他们之间还有知遇之恩。吕后要铲除韩信,肯定背后也有刘邦的意思,不然她肯定不可能一个人就铲除一些跟随刘邦...……更多
韩信死前撂下一句狠话,为何让刘邦吓得汗毛倒竖
...言:“乱世出英雄”,然而,英雄能否得到赏识,说到底还是需要一定的时机。例如楚汉争霸时的韩信,他先是投奔项羽而不受重用,此后更是被刘邦气得月下出走,好在最终被萧何追回并且被推荐。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更多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死后为何还被千古传诵
曹参是大汉的第二任宰相,紧跟在萧何之后。萧何当宰相的时候,曹参是在齐国辅佐刘肥,当齐国的宰相。到了萧何死亡了,曹参就告诉他的仆人说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吧,我们要回到朝中长安去做官去了。这时候曹参的仆人有...……更多
从淮阴侯之死看韩信与刘邦的矛盾激化
...亮就把饭煮好全家吃饱,等到韩信来了之后大家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时间一久韩信就回过味来,一怒之下,跑到江边钓鱼,这才有了后来漂母一饭千金的故事。我们都知道那个著名的胯下之辱的故事,韩信发达之后就把那个曾...……更多
为何说韩信一生,成也萧何,亡也萧何
...和萧何并列的“三杰”之一。原本以为是高估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然而,功成名就的韩信,却威胁到了萧何的地位,这是萧何心中最为隐秘的想法。韩信后来居上,得封齐王,官爵远高于萧何,萧何岂能没有想法。也许这种...……更多
韩信功成名就想洗刷当年耻辱,却不被萧何理解
...然在百姓心中竖起一道身后的无字碑!百姓对他的拥护,还是引来了他的王猜忌。但以他的聪明才智,他以自我玷污的方式,证明自己,他是位优秀的政治家。而韩信他的军事方面才能,似乎是天降才人,可政治上的他却天赋全...……更多
宫廷权力斗争:汉惠帝刘盈的生死抉择
...的什么阶段,他的妻子吕后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刘邦还是混混的阶段,吕雉带着孩子维持生计,照顾家里,消除了刘邦的很多后顾之忧。后来无论是在刘邦起义,还是跟项羽的战斗中,吕雉的手腕出奇地沉着与冷静,哪怕落...……更多
...吕后要杀韩信,但是又不能坏了汉王对韩信的承诺。最后还是萧何献计:“用麻袋将韩信装入,悬吊于梁,用削尖了的竹签,叫室女扎死韩信。”一代兵仙就此坠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更多
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刘邦得知死讯后为何高兴
...一开始跟随项羽,了解项羽虽然号称“暴君”,但骨子里还是个“妇人之仁”,做不了什么大事,就投靠了刘邦。正是萧何察觉到了韩信的不凡,不仅高歌一曲《萧何在月光下追逐韩信》,更是迫使刘邦册立韩信为大帅,并将兵...……更多
...说纷纭的,甚至韩信到底是刘邦想要杀他安排吕后所为,还是吕后自己想要杀掉韩信,背后原因都是扑朔迷离。也许我们单纯从事件表面来看,确实难以搞清楚真相,所以我打算深入事件核心,从韩信与刘邦、吕后之间的那些事...……更多
韩信:军事天才的荣耀与悲剧
...直不被项羽所重用,韩信很着急,甚至毛遂自荐,但项羽还是认为韩信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才干,于是彻底不重用他,韩信无可奈何便去投奔了刘邦。其实刘邦一开始也没有注意到韩信的才能,刘季也认为这个阿信同志很是平庸,...……更多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说了啥
...长为革命英雄,是刘邦平定天下的得力助手。但是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暗流涌动的权力漩涡,死于非命。故事往往最能展现一个时代的缩影。韩信的悲剧人生,折射出当时功高震主的危险,以及权力斗争的残酷。今天,让我们来全方位...……更多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他们的结局如何?
...张良说,你去给我捡回来。张良明知道这老人是故意的,还是捡起了鞋子。老人升级难度,你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本着尊重老人亲自跪在地上给他穿上了鞋子。老人哈哈大笑,许诺给五天后给张良大礼相赠。五天后,老人嗔怒...……更多
...有几个会放心的任用萧何全权管理大后方?是朱元璋可以还是魏晋南北朝的五胡十六国君主可以?又有几个敢将敌人小兵直接任命为三军统帅?是五代十国的皇帝还是明末清初的乱世君王?所以,汉初三杰放在别的乱世或为别的...……更多
区区一个小兵,韩信凭什么拜大将军
...,刘邦也留了一手:总不能你萧何说什么就是什么吧?他还是与韩信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谈,而韩信提出的战略构想,成功地震撼了刘邦,一个雄伟的军事战略蓝图,在刘邦面前缓缓拉开!韩信在成为大将军之后,以...……更多
韩信三大错:杀了不该杀的人,太相信一个人,没相信一个人
...败萧何”,韩信之所以能夺得这么多的成就,最应该谢谢还是萧何当初对自己的极力推荐,当初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也是被传为美谈,可是萧何身为刘备的臣子,他就必须要给刘邦出谋划策,后来在萧何的计策之下,他以刘邦...……更多
战功赫赫的韩信为何落个如此下场呢
...重金买了一块宽敞气派风水宝地安葬,尽管“重金”可能还是厚着脸皮朝南昌亭长借来的。在投项梁之前,韩信还有三个人生遭遇,一是寄食于南昌亭长之家被嫌弃;二是当街受恶霸胯下之辱而忍气吞声;三是饥肠辘辘时得到漂...……更多
慧眼识才,奠定大汉江山:萧何的卓越才智与胆识
...立汉朝江山。而此时的萧何,不过才三十出头。无论军事还是政治上的才干,都已初步展露。他何尝不是一员大将,只是立场不同而已。稳健隐忍化险为夷萧何与同为汉初名臣的张良一样,都有着稳重隐忍的个性。张良年轻时曾...……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读方志 行贵州 | 地方志勾勒的贵州茶图景
我在贵州大学历史系读书时,便开始关注着明清以来贵州地方志中有关茶叶的记载。具体缘起于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贵州方志学家杨军昌教授给我们本科生开设了一门《中国方志学概论》的课程
2024-07-24 16:57:00
郑芝龙为什么降清,一起来看看
被清军抓捕的郑芝龙郑成功是公认的民族英雄。但英雄却有一个人人唾弃的汉奸爹,他父亲郑芝龙在历史上的形象并不好。追根溯源的话
2024-07-24 17:02:00
汉宣帝在霍光手下不敢亲政,为何还说他好
霍光说道历史上的辅政大臣,要么极其嚣张,最后被亲政的皇帝铲除;要么直接扯旗造反,自立为帝。少有既能当权臣,又能全身而退者
2024-07-24 17:05:00
《滕王阁序》,是王勃南下探亲途中,偶遇佳会,即席赋诗而坐。此序可以看作是王勃短暂生命最后迸发的激情与热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诗篇
2024-07-24 17:11:00
古时取名都是有讲究的,要引经据典,早先时,公认的规矩是男要从《周易》里取,女要从《诗经》里取,否则会被人笑话没文化,后来出处也就不那么严格了
2024-07-24 17:11:00
在我国,很多城市、省份都有自己的简称,比如辽宁省简称“辽”,江苏省简称“苏”,浙江省简称“浙”,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安徽省
2024-07-24 17:12:0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大礼戴记》。上半句是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原因无非是,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下半句“人至察则无徒”
2024-07-24 17:13:00
枕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它的舒服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睡眠质量。你喜欢软枕头还是硬枕头?我喜欢软软的枕头,但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
2024-07-24 17:13:00
提到词,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宋词,毕竟,宋代是这个诗歌体裁下的巅峰。不过,在宋代之后,其实也出现了一些好词。比如,今天列举的这清朝4首词
2024-07-24 17:15:00
“黄花大闺女”指还未出嫁的女子,尽人皆知。不过很多人也会疑惑:为什么不是红花、蓝花,而非得是黄花呢?下面就和大家说一说
2024-07-24 17:15:00
在戏文或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在处决那些犯人时,朝廷的那些命官总会这样说:“午时三刻,推出去斩了!”尤其是犯人被押送在法场
2024-07-24 17:16:00
俗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多创造于民间,流传于民间,风趣幽默,充满智慧。今天便给大家带来这样一句俗语:“两鸟进屋门
2024-07-24 17:17:00
一般的情况下,都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强盗虽然并非完全不讲道理,但肯定不会按照秀才喜欢的方式来。文人墨客遇到强盗
2024-07-24 17:18:00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英雄情节吧。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听《隋唐演义》、《杨家将》这类的评书了,对于其中的英雄事迹更是津津乐道
2024-07-24 17:18:00
《清平乐》是唐宋时期最流行的词牌之一,留下的作品达三百多首。关于这个词牌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唐教坊曲原有《清调》和《平调》
2024-07-24 17: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