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何说秦国的军功爵制源自赵国
...经形成。赵鞅谥号简,赵无恤谥号襄,父子二人就是后来赵国的奠基人,合称“简襄之烈”。 其实这两位并不是什么军事天才,我之所以要写他们,是想通过赵家这个缩影,映射出整个春秋时代的变化。晋国从当年的“曲沃代...……更多
赵氏孤儿与晋阳保卫战:揭秘赵国历史中的两次生死劫
说起赵国,最容易想到就是胡服骑射,战国四大名将占其二,唯一能与秦国对抗而不落下风。但稍查历史,你会发现,赵国曾经多次面临灭亡危机,一次次死里逃生,堪称春秋战国时期最顽强的诸侯。一、秦赵同源赵国与秦国...……更多
赵国成军事强国,但为何发展却是头重脚轻
赵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与其他国家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赵国历史的承继性。赵国根源于晋国,赵国的建立的奠基者赵氏,在晋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作为晋国的氏宗族,对晋国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二是赵国的...……更多
战国七雄中的一对冤家,厮杀混战上百年
...过境迁,成为了打得你死我活的死对头,他们就是秦国和赵国。要说战国后期秦国打哪个国家下手最狠,那无疑是赵国了。长平之战,秦军一战灭赵卒四十五万,震动天下。而后,秦军挥师东进,再次攻打邯郸,想要一鼓作气灭...……更多
三家分晋时,三国谁最占便宜,谁最吃亏?
...地区,至于韩国则成功地把自己的领土连成一片,隔开了赵国的大本营晋阳和都城邯郸、魏国的河东郡与都城大梁。魏国能获得晋国核心区域河东郡,占据了超过其他两家诸侯的领土和人口,就在于魏家的家主魏斯是晋国的最后...……更多
...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更多
如果没有晋阳之战,即使商鞅变法成功,秦国也不可能统一六国
...定了晋国未来的命运,而晋国不同的演变结果直接决定了秦国是否能统一六国,由此影响了中国未来几千年的历史走向。春秋霸主晋国俗话说“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史。”毫不夸张地说,晋国在春秋时期是现象级的存在。春秋...……更多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国为诸侯国。至此,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6年,韩国、赵国、魏国三国国君将晋国的末代君主晋静公废为庶民,并且,瓜分了晋国的最后领土。至此,晋国彻底灭亡。随着魏文侯正式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这个后来叱咤风云...……更多
太原历代名人图谱 赵鞅
...,又名志父、赵孟,春秋末年晋国六卿之一,战国七雄中赵国的奠基人,晋阳古城的创建决策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赵鞅出身于世代卿相之家。祖父是“下宫之难”中幸存的赵氏孤儿赵武,曾任晋平公时期六卿中...……更多
赵襄子攻下代国用了什么办法
...可寻的第一位烈士了。赵襄子取下代地,其实是为后来的赵国谋求了一块大后方,战国时期赵国有三座重镇,邯郸、晋阳、代地,呈三角之势,后来这块地方也成为了一代明君赵武灵王伐取中山国的跳板,即使后来秦国灭了邯郸...……更多
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争夺天下,为何说赵国必然要输
...理优势,顺江而下,将国土辽阔的楚国一步步消灭掉。 赵国的地形优势赵国是现在山西中部和北部、陕西东北部、河北西部和西南部等地区。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赵国...……更多
第一个被秦灭亡的韩国,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太行山进攻韩国,韩国的上党郡不愿降秦,投靠了邻近的赵国。由此引发了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之战”,经此一役,赵国损失兵力四十五万,强势地位一落千丈。此后,秦国不断蚕食韩国。公元前247年,酷好权谋的韩桓惠...……更多
阴晋之战,5万魏武卒完胜50万秦军
...赃时,基本上按照原有的土地为轮廓,排列顺序是北方式赵国、东西方向是魏国,韩国夹在中间。魏国为什么占据东西方向呢?正是因为韩国将魏国的土地从中间一分为二。如此一来,魏国的局势很尴尬,本身土地没有连接成片...……更多
蒙骜辅佐了四位秦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消灭智氏,并在战国初期瓜分了晋国,成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与此同时,田氏代齐的发生,促使战国七雄的局面得以形成,也即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燕国七雄并列。对于战国七雄来说,最终是...……更多
三家分晋时,为什么没有诸侯国讨伐魏、赵、韩?
...、楚国、齐国等诸侯国。如今,晋国被分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国,意味着一个强大的对手终于消失了。比如因为晋国的压制,秦国长期无法进入到中原地区。如今晋国被一分为三,这为秦国向中原地区扩张奠定了良好地基础...……更多
三家分晋,晋静公留下的遗言全部应验
...同意,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地图上,又多了韩国、魏国、赵国三国。此时晋国尚在,只保留了一小片土地,不过韩、赵、魏三家连这这少部分土地也不放过,瓜分这些土地之后,将晋静公废为庶民,一代超级大国晋国就这样从地...……更多
赵国为什么定都邯郸?因为邯郸可以成就赵国的大国梦
战国定都,一定要考虑军事。所以,赵国自然会从军事角度来考虑定都的问题。但考虑的出发点,却不一定是安全。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战国是一个大争之世。赵国一直争心满满。比之安全,赵国更关注对外扩张。而定都的...……更多
赵武的智谋与领导力,为赵氏复兴奠定基础
...是春秋时期晋国的显赫卿族,后来建立了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但是这个家族在春秋中期,曾遭遇过一场濒临灭族的惨剧,但靠着超强的韧劲,赵氏在低谷中重新崛起,到春秋末期开创勇烈豪侠的“简襄之烈”。巍巍强赵,开战...……更多
如果长平之战赵国赢了,赵国能统一天下吗
提到战国时期的赵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然后就是那场长平之战。对于那场坑杀四十万降卒的战争,哪怕是千年之后的后人,依然会觉得非常震撼。以至于有关长平之战的争论,上千年都没有停...……更多
本可独吞晋国的智氏为何被韩赵魏瓜分了
...家臣张孟谈要求出城去见见韩康子与魏宣子。向他们说明赵国将亡了,一旦赵国被灭,韩魏也跑不了。韩康子与魏宣子表示很赞同,他们于是决定共同联手对付智伯。结果张孟谈被智伯的家臣智果见到,智果迅速将此事汇报给智...……更多
为何说赵鞅为赵氏铺平了由家入国的政治道路
...平王室之乱勤王有功,又为了防羊舌氏杨食我之子孙勾结秦国侵犯,就赐封赵鞅于靠近秦国边境的赵邑,允许他在蒲坂筑城。晋阳城于顷公十三年秋八月开工,周天子令晋国主持建筑汝水城。据《左传译文·昭公二十九年》载:...……更多
韩赵魏都城都不在山西,为何山西还称为“三晋”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魏的都城在山西运城的安邑。晋阳是赵国最初的都城,晋阳是太原的古代称谓。再者,在三族瓜分晋国的过程中,晋阳之战意义重大。晋阳之战是晋四大家族之间的一场兼并战争。最后晋国大臣智伯战败被杀...……更多
魏文侯斯领导下的晋国
...国发动南北夹击。公元前408年,魏斯任用乐羊为将,借道赵国,攻打中山,经过三年的较量,中山国被灭。魏军在西线和北方所向披靡的时候,齐国也是南征北伐,大展拳脚,打了很多胜仗,夺了很多城池,还和魏军有过几次交...……更多
秦国国君和赵国国君都是嬴姓赵氏,秦赵之间有何关系?
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国君是嬴姓赵氏,赵国国君也是嬴姓赵氏,那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翻开《史记·赵世家》第一句话就是:“赵氏之先,与秦共祖。”也就是说,他们拥有共同的祖先。这个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黄...……更多
如果智伯灭韩赵魏成为晋国国君,战国的形势会怎样?
...成为晋国国君,所谓的智晋也会成为一个弱小的国家,而秦国东进甚至统一天下的步伐很可能就会加快。反而不如三家分晋后形成的韩赵魏三国强大。当然历史不能假设,假设出来的只能是个人的想象。三家分晋春秋时期的晋国...……更多
赵氏在晋国的崛起与衰落
...而被共伐,也最危险。而正是赵氏的这个选择最终成就了赵国。公元前497年,赵氏家主是赵鞅,因为邯郸赵午之事,范氏和中行氏企图一举灭掉赵氏,赵鞅退入晋阳坚守。却不料,韩氏魏氏借此,以晋定公的名义讨伐两卿,智氏...……更多
...了战国末期,争雄的焦点逐渐集中到了秦赵两国。尤其是赵国,在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之后,一跃而成为山东诸国的最强者,甚至一度还死死压制住了谁都不敢惹的“赳赳老秦”。那么,胡服骑射为什么会发生在赵...……更多
...阳曲在黄河之阳才叫“阳曲”,其实是望文生义。晋阳是赵国都城,“阳曲”之名只能来自“晋阳”。赵氏新拓之地,名字自然由赵氏命名,离晋阳百里远近、晋阳之曲,所以名“阳曲”,“阳曲”即曲附于晋阳或晋阳的弯曲之...……更多
为什么说秦国和赵国是同一个祖宗?秦始皇到底姓什么?
秦国王室和赵国王室,确实是同一个祖宗。两国王室共同的祖宗,生活在商朝末年。从西周建立开始,两国王室的先祖,就已经彻底分家了。所以到了战国时期,两国王室虽然还有共同的祖宗,但是血缘关系已经差了十万八千...……更多
三家分晋后地盘分析,究竟是谁获利最多?
...后,赵氏又占领了今河北正定一带的广大地区。在东部,赵国有今河北广平县,平乡县,清河县,河间市,沧县,文安县,泊头市,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甚至还扩张到了今天津市的部分地区,及章武河以北地区。在南部,赵...……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官员杨鹤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0:00
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
2024-06-26 10:50:00
简介明末政治家丁此吕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1: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
2024-06-26 10:52:00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
2024-06-26 10:52:00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子关系有多差
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3年(纪年,1402~1424),被后世称“永乐大帝”,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屈指可数被称“大帝”的皇帝之一(秦始皇
2024-06-26 10:53:00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2024-06-26 10:53:0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
我国先民们在秦汉以前,对于疫的记载是不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原因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
2024-06-26 10:54:00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6 10:55:00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为何无法严厉
可能是被无道的王朝迫害怕了吧,他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他十分多疑,害怕有人会骗了自己。想到自己也有驾崩的一天
2024-06-26 10:58:00
朱元璋经历了哪些?为何变得越发狠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少年时期众所周知
2024-06-26 10:59:00
历史上曹端妃为何会死于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
2024-06-26 10:59:00
揭秘这位沈康王朱佶焞的一生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封国山西潞州(今长治市)的沈王朱佶焞向当朝皇帝朱祁钰上奏,称自己已经是亲王,但王妃韩氏只有郡王妃的冠服
2024-06-26 11:00:00
戚继光的结局为什么如此凄凉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实行改革,得罪了万历皇帝。戚继光原来给张居正当过秘书。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
2024-06-26 11:01:00
为何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说起明代的皇帝,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很多人都认为明代十六帝,无一是英主。其中又以明武宗朱厚照被黑得最惨,昏庸
2024-06-2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