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太原历代名人图谱 赵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9:21: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太原历代名人图谱 赵鞅

赵鞅 李祥捷 画

赵鞅(?—前458年,也有说卒于前475年),即赵简子,又名志父、赵孟,春秋末年晋国六卿之一,战国七雄中赵国的奠基人,晋阳古城的创建决策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

赵鞅出身于世代卿相之家。祖父是“下宫之难”中幸存的赵氏孤儿赵武,曾任晋平公时期六卿中的中军将(正卿),父亲赵成是晋昭公时期六卿中的中军佐,前527年不幸早亡,赵鞅由此承袭爵位成为晋国卿。

晋顷公时期,晋国公室愈加衰微,公权分落在韩、中行、魏、范、智、赵六家卿大夫手中。为夺取公权,六卿之间相互博弈,斗争激烈。赵鞅虽是这六卿中最年轻、排名也最靠后的下军佐,但他胸有韬略、胆识过人又锐意改革,很快便在晋国六卿中崭露头角。

晋顷公十三年(前513年),赵鞅、中行寅率人在汝滨城铸造一座铁鼎,并将当年晋国正卿范宣子制定的“刑书”铸在其上,公之于众,意在使当地民众以法作为日常的行为规范。此举打破了晋国贵族专断刑律、随意处置百姓的旧规,被孔子等儒家代表谴责为是对周礼的一次巨大挑战,但却得到晋国多数新兴势力的支持,赵氏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为巩固赵氏根基,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赵鞅持续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政治上,礼贤下士,虚心纳谏,重用了董安于、尹铎、邮无正、窦犨、周舍等一批正直有才能之士;经济上,扩大亩制,减轻赋税,释放奴隶,分散荒地;军事上,奖励军功,“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这些举措极大地鼓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将士的斗志,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赵氏封地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赵鞅的政治威望逐步提高。

为防备其他卿大夫的攻击,赵鞅命家臣董安于在其领地内兴建一座新城,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坚固的晋阳城修建完成。同年赵鞅即因“邯郸午”事件受到范氏、中行氏攻伐,被迫退守晋阳城内,后在智、韩、魏的救援之下解除危机。经此一难,赵鞅认识到联盟的重要性,主动联合智、韩、魏打击范氏、中行氏。经过近七年的清剿,范氏、中行氏彻底退出六卿的角逐,其采邑也被其余四家瓜分。晋定公十九年(前493年),赵鞅成为晋国六卿中的正卿,开始执掌晋国大权。

晋出公十七年(前458年)(有说晋定公三十七年即前475年),赵鞅在率师伐卫的途中,不幸染病逝世。

赵鞅一生致力于改革,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是当时六卿之中最彻底的,严重动摇和瓦解了奴隶制的基础,加速了晋国封建化的进程,也为日后赵氏走向强盛、建立国家奠定了基础。

(太原市文化馆供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原历代名人图谱 窦犨
...陬操》,以示对窦犨的哀悼。窦犨曾在窦氏封邑古城(今太原阳曲古城村,古属狼孟)效仿其祖上筑坝开渠,垒堰导水,广开农田,汾河水患因此得以治理,当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窦犨死后,百姓
2024-01-08 19:53:00
太原历代名人图谱 狐偃
...年。前629年,狐偃病逝。次年,一代霸主晋文公去世。(太原市文化馆供稿)
2023-09-14 18:55:00
晋国何以崛起何以灭亡
...位,但是父亲诡诸的做法也影响到了他。从此以后,晋国历代公子只能流亡其他诸侯。而掌握内政和军事的六卿却世代传承,各个大家卿大夫不断坐大。晋国国君和周天子一样成了傀儡。
2023-05-11 22:07:00
为何说晋国成也六卿,败也六卿
...赵鞅让邯郸大夫赵午把卫国进贡的五百户迁居晋阳(山西太原),因为晋阳是赵鞅的地盘,赵午一开始答应后来反悔了,虽然赵鞅和赵午同是赵氏,但因政治利益冲突而分道扬镳。赵鞅作为赵氏的族
2024-05-18 20:36:00
晋国的六卿制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乱中几乎丧亡殆尽。从相关史料来看,晋献公以后,晋国历代君主都有意识地排斥公室的势力,晋国公族也从此一蹶不振。这实际上是公室的自戕,是公室力量迅速衰弱的原因,晋国在整个春秋时期
2023-01-30 18:20:00
赵武的智谋与领导力,为赵氏复兴奠定基础
...墙,为赵氏建成固若金汤的根据地,后人为纪念尹铎,在太原建起了尹大夫庙。智伯与韩、魏围攻晋阳城,赵氏危在旦夕,家臣张孟谈不避生死,夜坠出城游说韩、魏二家共同反对智氏,言明唇亡齿
2024-01-11 00:55:00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先生谈姓氏:温姓主要出自颛项帝和周文王
...,成为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朝初,温姓已经在山西太原形成望族,在华北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汉代的常见姓氏之一、汉晋南北朝以后,我国北方战乱频繁,北方地区温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2023-08-19 20:09:00
...地、百姓分给王室子弟、有功之臣以及先王后裔。之后的历代天子都沿袭了这一制度,上百个诸侯国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在这些诸侯国中,以姬姓国最多,即使到了战国时期,仍然有三个国家
2023-11-02 20:10:00
杨玉环是晋国六卿之后,先祖曾被称为“关西孔子”
...氏后裔依然活跃在政治舞台。东汉时,华阴杨氏出了一个名人——杨震,时称其为“关西孔子”。于是,华阴杨氏便将杨震奉为开基之祖,杨汪便是杨氏后裔的旁支之一。正是因为杨贵妃的远祖杨汪
2023-02-12 21: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